课程思政视野下高职院校校园足球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22-05-05胡小善
胡小善
摘 要:根据足球课程的特点,以充分体现足球课程思政功能的优势为出发点,开展以竞赛为主导的课程改革。以竞赛为主导的课程改革立足于足球项目的特点、适合大学阶段的学生兴趣需要,充分体现了足球的思政优势。改革后的足球课程对学生而言不仅是学习足球知识的课程,同时也是一门以足球为载体的体验式教育课程;改革后的足球课程在引导学生了解足球、热爱体育方面优势突出,在学生心肺功能锻炼方面成效明显,值得校园足球工作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竞赛 校园足球教学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教育部门的主导下,校园足球作为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突破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校园足球在教育部的主导下,经过六年的努力,取得了重要进展。作为学校体育改革的龙头,教育部从政策、组织、人力、财力等方面对校园足球的开展给予了强有力的保障。由于各学校受体育传统和师资的影响,校园足球在各校体育改革中承担的角色与地位还很难与龙头相适应。[1]对于大部分大学来说,足球在学校中落地后得到大力推广普及,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在校园足球推广普及阶段,教学的重要作用不可或缺。而足球教学理念一直深刻影响着足球教学质量。足球运动拥有得天独厚的思政优势,为充分挖掘利用足球课程在思政功能上的优势,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自2015年以来,开始开展以竞赛为主导的足球课程改革,进过四年多的实践,获得了许多宝贵经验,本文总结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足球课程改革的经验,希望能对我国高校校园足球的开展提供参考借鉴。
一、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足球教学改革前的基本情况
重视课堂教学并发挥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是当前校园足球工作的重点之一。在大学的足球教学中,教学环境受天气的影响较大,外界干扰因素较多,除此之外,学校开始进行足球教学改革前,经教学质量诊断,足球教学现状与不足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学生的足球基础普遍较差
足球虽然是世界第一运动,在中国也深受青少年关注,但高职院校公共体育选项课受关注程度并不乐观,根据调研结果显示:珠三角高校足球选项课受欢迎程度不尽如人意,把足球作为第一选项的人数并不多,这种情况与珠三角户外强烈的阳光高度相关。许多学生并非因兴趣而选择足球,而是无课可选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同时,选择足球选项课的学生足球基础普遍较差,大部分同学并没有接触足球,对足球理论与实践的认识非常肤浅。[2]
(二)传统的组织教学方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足球改革前,学校足球教学主要沿袭传统,组织教学时一般以学习技术为主;在进行技术教学时,通常采用教师示范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学生学习动作、教师纠错等一套相对固定的程序来组织;在期末考核时,以技术考核的成绩为主。由于足球技术易学难精的特点,学生为了提高成绩,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练习考试内容,导致学生在各个学习中都要承担很大的压力,但在教学实践中却普遍呈现出学生技术提高不明显、学习热情难以持续、兴趣培养乏力、教师组织费时费力等通病。
(三)教学实效距离课程目标相去甚遠
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中对体育课程提出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的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些目标,教育部又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对体育场地、师资、制度等方面都提出了一些指导意见,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对于足球课,许多学生参与度低,技能进步不明显,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目标的实现也难尽人意。足球较高的关注度与校园足球较低的实践参与度在校园足球开展中一直存在。
二、以竞赛为主导的足球教学理念的优势分析
为了适应新时代校园足球改革的需要,学校足球课程小组认真分析足球教学质量存在的不足,通过分析选课的学生特点、学生的心理和足球的特点,达成足球课程改革的共识,即充分利用足球项目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热情参与足球,感受足球带来的乐趣,要让学生尽可能动起来,在此基础上开展技术教学。在此共识下,我们确立了以竞赛为主导的教学改革
理念。
(一)以竞赛为主导的课堂教学适合大学阶段的年龄特点
大学阶段的男生兴趣广泛,对各项体育活动热情高,对自己喜欢的运动可以有意识专注地长时间持续;男生的好胜心强,喜欢各种竞赛。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可以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足球竞赛的本质是游戏,大学足球教学中提倡以竞赛为主导,适合本阶段年龄的性格特点。通过足球竞赛不仅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对促进学生了解足球、提高参与足球的兴趣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以竞赛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立足于足球项目的特点
足球之所以能受到世界各族人民的广泛喜爱,成为世界第一运动,因为足球运动是独具魅力的项目特点。我们了解的足球运动特点通常有以下几点:① 足球运动起源于游戏,本质是令人快乐的游戏;② 场地大,竞赛时间长,体能消耗大;③ 规则简单,参与人数多;④ 进球难,所有技术易学难精;等等。在竞赛中,学生能够充分领悟足球的特点,感受足球带来的快乐。从竞赛的组织角度而言,足球有两点优势独具特色:① 足球运动,学生可以没有经过任何训练就上场比赛;② 足球比赛,初学期间竞赛场上人数多少并不会影响参与者的兴趣,如一个班40个人一起比赛照样其乐融融,不仅如此,对初学者来说,适当增加比赛场上的人数反而有利于增加比赛的热烈氛围。这两点优势也是以竞赛为主导的立足点之一。
(三)以竞赛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足球的思政优势
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如此关心足球的发展,为什么由足球来承担学校体育改革的突破口?究其原因,是与足球运动独特的教育优势密不可分的。从教育的角度来说,足球运动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集体主义精神、身心健康、社会交往等方面有着其他体育项目难以比拟的优势。足球运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加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与团结协作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德,但足球运动思政优势只有在竞赛中才能够得到充分体现。竞赛是落实校园足球,或者是学校体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载体。在竞赛中,学生忽略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如强烈的阳光)构成的挑战,感受以球会友时交流的愉悦,不知不觉完成了高强度的大运动量;在对抗中能潜移默化地培养集体主义精神、顽强拼搏等优良品质,在比赛中快乐足球得到了很好的诠释。由此可见,以竞赛为主导开展足球教学是促进足球教学质量提升最有效的方法。
三、以竞赛为主导的足球课程改革的实施措施
(一)课堂教学:构建以竞赛为主导的组织教学和内容体系
以竞赛为主导的课堂足球改革在教学时间上保证每次课有30—50分钟的比赛时间;在课堂组织上,主要采取教学竞赛为主、技战术学习为辅的教学方式;在课堂目标设定上,我们把《指导纲要》要求的五个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与校园足球“三位一体”目标(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培养健全人格)融合在一起,提出学校足球课堂教学的四个目标,即了解足球、身心健康、快乐体育、懂得规则;在教学内容上,我们根据学生在竞赛时对足球体验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技、战术教学,并对男、女生提出了不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每个学期开始时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足球课程的教学目标,在学期中会经常对照教学目标,找出并改进不足,在学期结束时及时总结教学目标实现情况,并由学生对教学目标实现情况进行评价。在足球课程考核方面,我们把过程性考核,如出勤、参与竞赛情况作为重点,淡化了以技术考核为主的终结性考核。此番课程设计减轻了学生学习足球技术的压力,促进了学生学习足球的兴趣。
(二)群体活动:以社团为依托,开展校内竞赛和代表队训练
《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了“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课外的群体活动是对课堂内知识的有益补充,是实现足球课程目标必不可少的环节。学校高度重视足球课外群体活动,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足球群体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足球氛围。足球社团是足球爱好者的组织,在校园足球活动中,足球社团承担了足球课外活动主要组织工作。在足球群体竞赛活动中,每个学年足球社团组织一次三人制或五人制的会员竞赛;每年承办由学校体委主办的校足球竞赛。足球社团还承担了校运动代表队的选拔与训练工作。根据队员水平的情况,我们参加了省大学生运动会足球竞赛,承办了省三人足球赛东莞赛区竞赛。足球群體竞赛和校运动代表队不仅让有兴趣、有特长的足球爱好者的课外体育生活丰富多彩,也极大地锻炼了足球社团骨干的组织管理能力。
(三)足球人文素质教育:开展足球人文素质拓展一系列活动
通过足球运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和人文素养不仅是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也是校园足球的根本宗旨。对于足球运动者来说,文化素质不仅包括运动员的智力因素、科学文化知识,还包括运动员的思想修养、职业道德、人生观、价值观、人际关系、团队精神和比赛中的自我牺牲精神等诸多因素。为了更好地进行足球人文素质教育,足球教师不仅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培训学习,充分了解足球的人文素质教育特点,还要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积极渗透人文教育。与此同时,校园足球改革以来,学校每天在足球竞赛和田径运动会期间举办系列足球人文素质拓展教育活动。这些教育活动包括足球知识竞赛、足球电影播放以及足球摄影竞赛等。这些教育活动深化了学生对足球的认识,增加了学生对足球的了解,并逐渐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生活的内容之一,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四、学校开展以竞赛为主导的足球教学改革的成效与不足
(一)学校开展以竞赛为主导的足球教学改革的成效
学校以竞赛为主导的足球教学改革响应了教育部要求广大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的号召,很好地贯彻了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2014年)规定的“每节体育课须保证一定的运动强度,其中提高学生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不得少于30%”的要求。足球课堂教学改革是对当前批判体育课是“温柔体育课”“三无七不体育课(无强度、无对抗、无冲撞、不出汗、不脏衣、不喘气、不摔跤、不擦皮、不受伤、不长跑)”的有力反驳。自2015年下半年足球课程质量保证体系改革实践以来,我们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教学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在以竞赛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课堂运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每堂课男生有5000米以上、女生有4000米以上的运动量;考核方式的改变、足球竞赛的游戏属性以及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使快乐体育成了足球课堂的主旋律;通过教学竞赛,学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自发形成了对足球技、战术学习的愿望,促进了学生更快更好地了解足球;通过教学竞赛,来自不同院系的学生间交流交往经常是水到渠成,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提高;通过以竞赛为主导的课堂教学,足球的教育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使学生在遵守规则、懂得礼貌上有了本质的进步;通过改革,学生每次课都可以感受到学习足球技术的乐趣、同学间交流的乐趣,诠释了足球是令人快乐的游戏的本质。总的来说,以竞赛为主导的足球教学改革使足球课堂教学的四个目标得到基本实现,足球课程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二)学校开展以竞赛为主导的足球教学改革的不足与改进策略
需要强调的是,学校足球课程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方面,其他诸如师资团队建设、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衔接以及课外活动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去完善。由于课时量有限,足球人文知识的教学还存在欠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衔接上,还需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进一步设计;由于足球项目的特点,女生教学效果总体与男生有差距;风雨天气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课外足球氛围建设还有待加强;等等。面对这些不足,学校足球教学团队一直在努力寻求解决之道。我们正在引进“外脑”,通过请专家指导和外聘教师,不仅强化了师资团队建设,也加强了教学内容选择与衔接科学性的论证;通过与校团委积极联系,努力在校园足球文化方面有新的突破;通过正在建设的足球慕课,解决足球人文理论教育、风雨天气上课和学生课后自学等关键问题。
五、结语
多年持续下滑的学生体质与学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有密切关系。[3]大学体育课应该达到什么目标,教育部门早就有了明确的指导意见。校园足球改革寄托着学校体育改革成功突破口的重任,学校以竞赛为主导的足球课堂教学是基于大学生身心特点和足球特点有机结合的实践,能充分体现足球课程的思政优势,能较好实现高校体育课程的目标,值得校园足球工作者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 梁斌,朱品信.小学校园足球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J].福建教育,2017(40):58-59.
[2] 赵健恒.广州市海珠区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广州:广州体育学院,2015.
[3] 何华兴.对广州市中小学开展校园足球的思考[J].运动,2016(7):9-10.
基金项目: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质量工程项目资助(KCSZ202005、JGZD202038、JGZD20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