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印迹时代映像

2022-05-03曹天成

中国书画 2022年1期
关键词:木刻版画

曹天成

今年是新兴木刻运动90周年,在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时间节点回顾和梳理河南版画,不仅有意向先贤和前辈致敬,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其精神和风骨,使后来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把新时代河南版画推向一个新高度。本文以时间为序,分四个阶段,通过简要介绍每一阶段的代表性人物及其作品,力求系统、全面地反映新兴木刻运动以来河南版画的基本面貌和发展历程。

一、在新兴木刻运动中成长起来的奠基人

1931年8月17日,由鲁迅先生发起,日本美术家内山嘉吉主持的“木刻讲习会”在上海四川北路的一间教室里开讲,由此掀起了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篇章的“新兴木刻运动”。河南版画的奠基人沙清泉(1916—1998)、刘铁华(1917—1997)和马基光(1915—1976)即是在这场艺术运动中成长起来的。其中,沙清泉和刘铁华不仅是当时崭露头角的青年版画家,还是进步版画团体重要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前者曾担任1938年在汉口成立的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后更名为中国木刻研究会)理事;后者则于1942年当选在重庆成立的中国木刻研究会常务理事。1991年9月,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版画家协会在表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国新兴版画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版画家的活动中,分别授予沙清泉、刘铁华“中国新兴版画纪念奖”和“中国新兴版画贡献奖”。

在早期的艺术创作中,沙清泉、刘铁华和马基光积极学习珂勒惠支(Kathe Kollwitz)、麦绥莱勒(Franz Masereel)等欧洲现代版画家的技法和语言,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宣传抗敌的版画。这些造型简洁有力,饱含深厚人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作品,或者巡回展出,或者发表在报刊上,给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华儿女带去光明、希望和力量,充分发挥了美术作为革命斗争武器的功能。沙清泉的黑白木刻《团结抗战》(1938)、《仇恨》、《保卫祖国的巨人》(1939)、《战地小景》(1943)和黑白锌版《天灾?人祸!》(1944),刘铁华的黑白木刻《战士学习》(1938)、《军旅文化生活》(1940)、《人民需要和平》、《抗日战士》(1941)、《实现民主》(1942)、《粉碎战国派文艺》、《捷报》、《军民合作打鬼子》,套色木刻《挺进》(1940)、《月下进军》(1941);马基光的黑白木刻《打回老家去》(1937)、《民族恨》(1938)、《敌机过后》、《乞讨》、《殉难》、《流亡》(1939)和《边耕边备战》,就是这一时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代表作。

新中国成立后,马基光和刘铁华分别在河南大学从事中国画教学和美术理论研究工作,不再进行版画创作活动。唯有任职于河南省文联的沙清泉,在“文革”的前后两个时期都刀耕不辍,直到八十余岁高龄还有作品见诸报端。其中,黑白木刻《建设工业的新中国》(1950)、《路遥遥》、《晨曦》(1964),套色木刻《新苗》(1955)和《粮仓》(1960)就是“文革”前表现新时代、新生活、新气象的精品佳作。“文革”后的沙清泉寶刀不老,积极结合作品主题探索具有现代意味的构成性语言,如单色木刻《昂首阔步》(1985)、《铮铮铁骨》(1984);黑白木刻《绿城飞雪》(1983)、《太行牧歌》(1993)和《根叶情》等,画面视觉张力饱满,思想内涵深刻,焕发出艺术创造的青春活力。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老一辈

陈天然(1926—2018)、王威(1930—2020)、李小然(1938—2002)、朱玉生(1939—)和董旭(1941—2019)是新中国成立后河南老一辈版画家的代表。他们遵照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自觉地深入生活,以略带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手法,创作出一大批风格优美,具有时代气息和真情实感的优秀作品。其中,陈天然、王威和李小然均曾获中国版画家协会在1996年颁发的“鲁迅版画奖”。

陈天然早年在中原大学(武昌)短期进修版画,后在湖北艺术学院(1985年以其中的美术学科为基础成立湖北美术学院)创建版画专业并担任教研组组长。1966年调入河南省群众艺术馆工作。陈天然的版画以书法的线条融入朴拙的刀法,寄情中原厚土,或描写人民大众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或刻画亲切平实的生活小景,情绪饱满,意境醇美。重要作品有黑白木刻《山道》(1958)、《家肥出门》、《抗旱保种》、《书店》(1962)、《宏图》(1966)、《移山》(1977)和《晚凉》(1980),套色木刻《赶船》(1957)、《牛群》、《山地冬播》(1958)、《回娘家》(1962)、《朗朗书声》、《春色满园》(1976)和《云山抒怀》(1979)等。

王威的版画生涯始于开封艺校,1954年经组织推荐,插班就读于中央美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之后长期在河南大学任教。造型严谨,构图精妙,情感真挚,重视色彩的烘托和渲染作用是王威版画的主要特点。如《棉花姑娘》(1962)、《春暖出耕早》(1963)、《高山点种》、《麦收》、《瓜棚下话家常》(1961)、《丰收在望》、《治沙造林》(1965)、《春到中原》、《路遇》(1982)、《田园曲》、《山里红》(1984)、《小鸡》(1983)、《柳园渡口》(1981)等。代表作《棉花姑娘》,通过白棉花、蓝围裙和花头巾形成的视觉金三角,再辅之以色彩冷暖和线条曲直的巧妙对比,构成一个节奏明快、雍容典雅的画面,令人过目难忘。

李小然是河南第一位系统接受现代专业版画教育的版画家:先读完四年制的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之后考入五年制的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亲炙古元、李桦、王琦、黄永玉等一代大家的教诲。1965年毕业不久到河南工作后,特别是1984年调入河南省书画院后,李小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投身丝网、纸版、石版、木版水印版画的创作和交流活动,为改变河南版画品种单一的局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版画藏书票研究会在1984年成立后,李小然又以极大的热情从事藏书票的创作,为扩大这种小幅版画类型在河南的影响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作品也曾获得“第五届全国藏书票展览”一等奖。

一如其为人处世的风格,李小然以写景为主的版画简淡含蓄,静谧平和。如木版水印《晨》(1963)、《静静的鱼塘》(1983)、《敦煌明月》(1988)、《山道》、《雪山》(1989)、《戈壁路》(1989)、《桐花祭》(1991)、《虞美人》(1994)、《荷》(1999),丝网版《杨柳青青》(1983)和《冬天的树》(1986)等,制作精良,意境清远。

作为目前唯一仍活跃在创作一线,和“80后”“90后”,甚至“00后”年轻艺术家同台竞技的“30后”,朱玉生堪称河南版画界“最年轻的老画家”。由于20世纪80年代在东北工作期间得到晁楣、张作良、张帧麒、杜鸿年等名家的指导,朱玉生早期表现自然风光和生产生活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北大荒”色彩,如《五月》(1987)、《浇筑》(1989)、《水利工地》(1991)、《橱窗》(1996)等。近年的作品在主题和风格上日益多元,如《晚归》(2004)、《秋林》(2005)、《早春》(2005),套色木刻《沟壑来客》(2009)、《黑土生金》(2015),木口木刻《古镇遗韵》(2011)、《清香》(2019)等,均入选过重要展览。

董旭是李小然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的同学,1979至1988年在河南大学从事版画教学,后调海南工作。1999年荣获中国版画家协会颁发的“鲁迅版画奖”。在河南期间,他创作出一批具有浓厚中原地域特色和鲜明时代风貌的作品,如曾参加第八届全国版画展并获奖的《捏价》(1983),发表在《人民日报》的黑白木刻《踏着晨光》(1984)和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的黑白木刻《黄河入中原》(1986)等。其他作品如《黄河故道》(1985)、《伐木场的早晨》(1980)、《建设的旋律》(1981)、《欢声笑语》、《雀姑娘》(1982)、《邙岭牧歌》(1983)、《枣林》(1983)等,造型细腻,风格清新,堪称“学院风”的代表。

三、受益于改革开放的中生代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西方现代艺术观念和美学思想,更催生了以“’85美术新潮”为代表的中国现代美术运动。由张松正(1953—)、程兆星(1957—)、馬勇(1960—)和梁越(1962—)领军的河南版画的中生代正是在这种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时代大潮中成长起来的。作为80年代的大学生,他们积极拥抱新思想,大胆尝试新版种,以平面性语言切入具有时代普遍意义的观念性课题,极大改变了河南版画的面貌。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是在这批人的推动下,河南版画在躁动与裂变中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而他们的努力也得到了版画界的认可:作为八九十年代优秀版画家,程兆星、张松正和梁越同时获得中国版画家协会在1999年颁发的“鲁迅版画奖”。

1984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的张松正是位高产的多面手,无论是木版、石版、铜版,还是丝网、胶版、水印,他都抱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去尝试,成就斐然。如石版《山庄》(1984),综合版《门之痕I》(2008),黑白木刻《中州大鼓》(1989)、《逐日》(1996),木版水印《林海》(1985)、胶版《绿色梦幻》(2004),丝网版《欢乐的海》(1990)、《幽水》(1991),纸版《农家乐》(1988)、《五彩云》(1989),铜版《无极》(1992)、《远古回声》(2002),孔版《太行回声·愚公移山》(2016)等,在表现主题、画面处理和色彩安排上,力求与“传统”拉开距离,充盈着强烈的求新求变意识。

作为省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主任,程兆星为河南版画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个人创作中,他常通过一系列或抽象或写实,充满历史记忆的民俗景观和文化符号,表达强烈的乡土情怀和家国意识。如纸版画《闹新房》(1983)、水印木刻《待到春来遍是绿》(1985),铜版画《神话》(1992)、《西行印象》(1993),纸版拓彩《羊》(1986)、《根》、《葬》(1987),丝网《社火》、铜版《神话》(1991)等,形象处理雄浑朴厚,色彩设计浓烈大方,视效极佳。21世纪以来,他尝试通过语言更新的方式介入对现代城市文明的反思,创作出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如丝网《青春记忆系列》(2011)、《城市系列·哇》、《城市系列·晕》(2013)。

梁越于198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是河南中生代版画家中最具独立意识和批判思维的一位。粗粝的形象表达、精巧的画面结构与细腻的技术处理,赋予其作品一种极具个性色彩,又兼具视觉穿透力和精神震撼力的语言品质,令人印象深刻。重要作品有丝网《遗迹》(1992)、《鱼系列》(2009),套色木刻《梦艋》(2011),孔版《12个人》(2015),木刻《L肖像》(2013)、《老报纸上的肖像》(2020)等。在2016年创作的系列作品中,梁越嫁接中国画的技术路径、笔法味道和水墨趣味,显得灵气十足,生意盎然。如《地铁日记系列》(2016)、《工作室》、《动物凶猛》、《过天桥的人》和《老任》等。

对于1988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的马勇来说,其创作蜕变依托于一个从视觉营造到观念表达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作品审美属性孜孜以求的琢磨,逐步让位于对周遭环境及当下状态的冷静观望和思考。如早期的铜版《风景》(1987)、丝网《春分》、《灿烂阳光》、《惊蛰》(2009)等,就比较重视作品的视觉美感,而在之后产生广泛影响《椅子系列》(2013)中,他如鱼得水般下潜到观念的海洋,通过解构、错置和叠加对象的物理形态,糅合出一种超验景观,并试图透过这一景观,剖解人之多重社会角色与复杂阶层关系的博弈。

四、新时期自信多元的青年一代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曾说的那样,“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新时期河南版画的青年一代,在文化立场上更加自信,在艺术观念上更加多元,在创作思想上更加包容。他们挑战传统审美模式,强化版画的原创性、前卫性、实验性和开放性,以新锐的视角积极回应环境与个人的矛盾,在整体上实现了河南版画从“向外”(客观表现)到“向内”(开拓自我)的结构性转换。在青年一代蔚为可观的人才队伍中,作品均入选过“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的冉献东(1971—)、陈雷(1976—)、杨波(1982—)和齐柠(1982—)比较突出。他们关注个人情绪和情感的随性流淌,以架构微观视角的方式窥视“小我”世界,虽然最终呈现的经验画面可能是局部、碎片或瞬间的,但却真实可感,令人动容。

冉献东本科毕业于河南大学,在高校工作多年后又访学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深受导师陈琦教授的影响。他以美柔汀技法为突破口,精研铜版制作技术,参悟涉及人之本真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的哲学命题,或对深层心理的无意识积淀进行直接的转述,或以超现实主义手法营建一种幻化的超常世界,将印刷技术语言和人文关怀主题熔铸一体,既展现出一种个性鲜明的风格特征,更标示了当代艺术应具有的精神价值取向。这类作品以铜版《憋屈者之三》(2008)、《天象系列》(2011)、《无时限系列》(2013)、《大悲悯系列》、《全息图》(2015)等为代表。在保持其哲学思考的敏锐性的同时,冉献东近年来继续深挖蓝灰色调的语言表达潜力,创作出一批既愉悦感官又具有思想深度的作品,如《致敬王希孟》(2019)、《源码》(2020)、《云端》、《信念之火》、《故道古槐》(2021)等,展现出他不竭的问题意识和强劲的技术原创力。

平静、肃穆而又缥缈、冷逸,是齐柠版画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视觉品质。如绝版木刻《北纬34度NO.1》(2014)、《北纬NO.39—阳关三叠》(2019)、《双生—绰绰No.4》(2009)和《双生之五》(2012)等,在视觉性和思想性上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特别是在“双生系列”中,苍茫天地间面目模糊的裸身女子,侧身而立,以一種稍事休憩的姿势停顿在画幅中央,就像一个乐章中的休止符。她或要我们放下手中的活计、胸中的郁结,或要我们抛却喧嚣、浮华,乃至沉重的肉身,遁入冷寂......作品内蕴的巨大的情感和思想张力,总能以一种略带距离感的对话方式,带给观者精神力量。

密密麻麻,窸窸窣窣,剪不断理还乱的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式的线条是陈雷版画常见的语言密码。但他在向大师致敬的同时,又颇为周全地“矫正”了大师—少了些刻薄和冷静,多了些温润和宽和。在一些最具个性特色的作品中,陈雷借用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古老的视觉元素,通过在构成关系上以缜密的逻辑思维推演方式,小心翼翼地触碰形式美感的临界点。如在《老K》(2007)、凸版《同根同源》(2019)、《释》(2003)、《山·水·圣人》(2005)、《门神—兵来将挡》(2007)、《貌似风景》(2008)、《青山依旧在》(2011)、《双兔傍地》(2014)、《枯木逢春》等作品中,都能让观者感受到这种独特方法论的魅力。

出身南京艺术学院的杨波以铜版创作为主。由于在细节上坚实而锐利的处理手法,使其作品乍看上去有一种浓烈的自然主义色彩,而缺少略显时髦的当下的语境和氛围。如凹版《望秋》(2015)、《园林之梦》(2019)、《遗失的城市》(2007)、《城市的记忆》(2015)、《围城之一》(2009)、《铁痕》(2011)和《中国气度之苏州园林》(2013)等,画面大多弥漫着铁锈一般沉闷而压抑的色调,在形象的融会、交叉、拼接和重组中,隐约浮现出影影绰绰的轮廓—有城市,有园林,有工厂,有古木,有奇石,有飞鸟......唯独没有我们熟悉的“生气”,因为在其中的物象、环境和人之间,缺少一套内在的联系机制。显然,这是一个颇具反讽力量的视觉隐喻,作者试图通过悬置一组与我们相距遥远,供人漠视的“象”,迫使观者浸入关于“意”的思想泥潭。

结语

当轻轻拂去历史的尘埃,回望四代版画家筚路蓝缕、薪火相传的一张张印迹,我们能看到河南版画在本体建设过程中所经历的观念演化、语境变易和视觉创新。这是一个执着追求将图像美感和人文精神相平衡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极尝试把技术超越和生命关怀有机结合的过程,更是一个向艺术自律与文化觉醒无限挺近的过程。透过这个跌宕起伏、千回百转的过程,我们深刻认识到,无论是自觉地融入,还是被动地裹挟,每一位有思想的版画家,只有扎根现实生活,在时代的宏大叙事之下探讨个人状态和情境,艺术创作才能切中要害,有感而发,从而真正实现语言形态的革新和自由意志的表达。

(作者为商丘师范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刘光

猜你喜欢

木刻版画
版画作品选登
桌上盆景(外一幅)
家国情?家国梦
木刻沉思录
以木为纸 以刀为笔
为革命而“新兴”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学术“行脚僧”
张瑞超版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