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刻沉思录

2020-04-27黄洋

十月·长篇小说 2020年2期
关键词:拓印木刻意志力

黄洋

一塊木板,本来稀松平常,刷上黑色之后,就变成木刻家施展才艺的舞台。

在这片平整的黑色沃土下面,早已播下许多灵感的种子。然而木刻家必须像老牛犁地一样,用木刻刀一遍遍深耕细作,方能收获一片秀美的清水良田。于是,我们得到了木刻创作在观念上流程有序的几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木刻家播撒灵感种粒的开始。木刻家经由“对板沉思”,综合了他的知识、才学和生活经验,以发散性思维展开想象,将他从布满木纹和墨渍的板面中看到的东西利用木炭条快速做好标记。这些标记或许会形成类似草图般的画面。但由于每个木刻家的创作理念不尽相同,灵感的记号并不等于设计周全的草图。由此,在黑色板面上就诞生了由潦草记号组成的初级思维结构层,两者的交织又会对木刻家的灵感产生分化、催生的作用。于是木刻家需要用毛笔和墨汁进一步控制新元素的涌现。

第二个层面,是木刻家对材料语法的自学。直到开启雕版的第一刀,木刻家才能根据眼前由黑色板面、炭条记号和墨汁定型这三层关系组成的“灵感沃土”决定“地下矿脉”的走向。而对于第二刀到底应该怎么接,他其实心里没底,必得通过对第一刀分布在板面上的情势、位置和力度的分析而获得判断,方能决定接下去要怎么走。由此可见,木刻家的创作行动本身,也是让“灵感沃土”产生意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木刻家始终没有制定自己的创作标准,也无暇考虑创新、实验等话题。他只是在辅助手头的材料说出它自己的话。木刻语言的有效性在于能说、能被使用,而不是生造一堆畸怪的死文字让观众自己去猜。

第三个层面,是关于劳动的隐喻。木板以其致密、厚实的材料特性,成为木刻家不得不面对的物理阻力。他必得动用指节、手腕、肘肩等身体部位联动发力,方能犁出板面的沟沟壑壑,利用刻痕构造意象的迷宫。在第一层面没有达到之前,黑色板面是一片混沌冥晦的浓厚乌云,黑色因而指向了神秘、阴郁和问题。木板有多硬,问题就有多难。正如米开朗基罗从大理石中凿出大卫,木刻家也要冲破乌云雕出绚烂的光彩。

这就牵涉到第四个层面:意志力。克服木板物理阻力的同时,木刻家也在清扫内心的阴霾。随着板面刀痕组织逐渐严密,木刻家关于灵感的落实也信心增倍。这种反比例关系的达成,需要木刻家强大的意志力做后盾。达摩面壁,解决的是自我开悟的问题;奏刀施刻,换来的是内心的安定澄澈。入定与专注,可说是意志力在宗教和艺术方面不同版本的表现。悟道是有代价的,忍饥挨饿、肌骨涣散、风餐露宿;木刻虽是手工技艺,木刻家却要冒着刀伤皮破的风险。相比之下,绘画是优雅的、温柔的、安全的。木刻具有对抗性,木板与人由于刀的存在,始终保持着紧张的关系。即使木刻家彻底完成雕版,板面那种硬边、锐利的凹凸效果,也凝固着雕刻过程所产生的剑拔弩张态势。

然而在第五个层面中,对抗和解了,矛盾消除了,木刻家解围了。这就是木刻为何要经历最后步骤——拓印——的理由。拓印从形式上分析,是硬质板面与柔质薄纸的亲密接触。中间凭借油墨的粘合,当板面凸起的地方转印到纸上时,与凹进去而无法着墨的刻痕一起就形成了平面黑白关系。这样一来,纸张可以说是忠实执行了木刻家对于木板哪些地方应该保留、哪些地方应该刻除的决定,继而使木刻家“去或留”的选择体现为“满与空”的形式。先前木刻家与木板的相互较量都因为纸面新形态的诞生而转换成友好合作的关系。由于木刻版画并非它的母版所有痕迹内容的和盘托出,木刻家花力气刻掉的地方,反而在纸上呈现出“空白”的状态;而着墨之处若想清晰呈现,木刻家就要在拓印的时候对薄纸用力施压。刻与印,就这样在正与反两条支轴中统一起来了。双向能量互相抵消,“和解”的格局就此形成。

木刻作品展示的是和解的状态,是人与物达成共识的一纸契约。木刻之所以要以纸上形态来认定木刻家的工作,就是因为这张契约需要观众来为它注入公信力。在展览、出版、微信等现代媒体的传播过程中,契约的图像逐渐得到认识,无形中也扬举了木刻家关于木刻的信念:

“看哪!我并没有眷恋你在古代印刷业的辉煌过往,也并不因你在发达的现代图像复制术冲击下备受冷落而抛弃你,更不想为你生造出貌似前卫实际经不起考验的理论去证明你存在的合理性。我只是把你回归到简单朴素的艺术工艺,将你在人类诸多表意手段中的位置摆正,恰如其分地发挥你的功能属性。有时候,位置的回落或许才是真正的进步。”

猜你喜欢

拓印木刻意志力
春天的风拓印着
Willpower 意志力
桌上盆景(外一幅)
家国情?家国梦
意志力也要用在“刀刃”上
魅力拓印,拓印美丽
辛巴狗海洋大冒险
以木为纸 以刀为笔
为革命而“新兴”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