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剧表演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融合

2022-05-01邹晓春

格言 2022年4期
关键词:音乐剧音乐教师

邹晓春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上不断做出改进,融合音乐剧表演开拓教学策略,让学生们能够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接触到更丰富多样的音乐形式,增长个人见闻的同时也对音乐世界有更多的了解。接下来,笔者将从多个方面简单介绍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有效融合音乐剧表演。

音乐剧对初中音乐教学意义

在全新的教学背景下,素质教育的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音乐作为实现素质教育的科目,也应受到重视。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辨别美、表现美与欣赏美的能力,而在传统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往往更注重对音乐形式与乐理知识的介绍,对学生音乐体验方面投入的关注度不够,这样的教学形式虽然能够让学生们在音乐课上接触到更多的音乐理论相关知识,但学生个人学习积极性却很难被充分激发出来。而音乐剧起源于英国,是一种剧情相对简单,并且借助音乐、舞蹈贯穿整个表演的全新戏剧表演艺术,音乐剧表演形式相比于传统音乐表现形式,还细分为以剧情叙述为主的叙事音乐剧、音乐喜剧;而按照表现手段则可以分为古典音乐剧流派与小歌剧流派、浪漫主义流派与后现代流派等等。音乐剧的构成元素几乎包括了我们所能了解到的各种艺术种类,也更复杂多样,能够从视觉、听觉等多个方面给予观众刺激,更像是一种多种艺术样式的大联欢。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顺应当新课改要求,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正常的音乐审美以及艺术鉴赏能力,保证学生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懂音乐、爱音乐,形成更为丰富多样的艺术感知能力与创造精神。所以,教师应当尝试融合音乐剧表演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用更有表现力的音乐剧引动学生学习兴趣,以此逐步达到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提升素质的目的,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音乐剧表演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具体措施

设计生动情境,有效融合音乐剧表演

教师在尝试在音乐课堂上实现有效融合音乐剧表演时,首先就要关注学生个人情绪变化与喜好内容,依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设计音乐剧主题内容,截取一些经典音乐剧片段。当学生观看精彩音乐剧片段的时候,也会被精妙的剧情冲突设计所吸引,充分体验剧中人物角色情绪变化过程,深入感受音乐剧魅力。因为初中生们正处于青春期,朝气蓬勃,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是成长黄金时期,教师在这个阶段要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与教育,用相对婉转的方式告诉他们为人处世道理,充分利用学生对于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与探索欲望的特点,在传统音乐课堂上引入音乐剧表演,相信学生们会迅速被这样新奇的音乐表现形式所吸引,想要深入了解这一艺术表演类型,从而实现了激发初中生音乐潜能、提高综合素养的目的。

比如,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欣赏改编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同名小说的音乐剧《悲惨世界》,初中生在看这部音乐剧的时候,也会了解剧中人物“冉·阿让、芳汀、工农、妓女、乞丐”等人所处的法国当时社会最底层的困苦生活,对于社会上存在的偏见与人心复杂有所认知。另外,剧中也表现了珂赛特、艾潘妮与马吕斯三位人物之间的青春、爱情、理想故事,有的学生会对以安卓拉为代表的青年学生为了革命事业奉献自我的精神有着极其深刻的印象,还有的学生则对于冉阿让始终保持古道热肠的态度,为其总是秉持着人道主义精神帮助他人解决困难的光辉所感动……学生们观看音乐剧的同时,不仅在欣赏优美的音乐剧表现形式,更能够从中体会人生百态,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与价值观,提升个人综合素养。

借助编创活动,有效融合音乐剧表演

教师在注重音乐教学阶段不仅仅要提升学生们的音乐鉴赏能力,而且还要注重对于学生个人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在《音乐课程标准》中,就提到了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对学生体验音乐作品传达情感,而在现实教学条件限制下,我们考虑到初中生个人音乐专业知识了解不够多,所以我们也并不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歌曲或者音乐剧的创作,但要鼓励学生们不断尝试进行改编与创作,即使在课堂上有比较多的时间都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但依旧要保持旺盛的创作欲望,用心去感受、体驗音乐,结合音乐剧锻炼学生们的创造力,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音乐相关知识的同时,知道如何进一步根据自己的偏好或者音乐审美方向做出改变与创作。

任何音乐创编活动都离不开扎实的乐理知识作为支撑,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音乐剧编创活动之前也要先带领学生熟悉并了解各种乐理知识,这样他们才能够在自主创作的时候,用理论知识更高效地完成个人创作。比如,在音乐剧《江姐》的《绣红旗》这一段落中,在学生观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们根据这一段剧情进行个人创编。为了更好地完成创编任务,学生可以划分成导演组、放音组、绣红旗组与配音组,其中导演组负责整个音乐剧的剧情掌控;音乐组负责音乐播放;绣红旗组负责在表演中完成绣红旗的动作;配音组的学生们则要在后台给台上演员们配音。经过小组分工,班内同学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挑选小组,大家各司其职,按照自己应负责的任务尝试进行编创。大家在编排的过程中不断磨合,一起找到音乐剧表演存在的问题,经过沟通与改编,最终同学们可以比较好地复现音乐剧《江姐》的《绣红旗》这一段落。

关注表演意境,有效融合音乐剧表演

音乐是一种能够跨越语言、人种的特别语言形式,人们通过聆听音乐往往就能够实现沟通交流,而音乐剧更是将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用更清晰简洁的方式展现在大家面前。在音乐教学中,老师要将一些具有深远意境的音乐剧应用于教学当中,从而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自觉将自己代入其中深切体会和感悟。在音乐剧活动中,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就是情境表演,在情境表演的过程当中,学生能够不由自主融入其中,体会音乐里的情感之美与意境之美,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多多利用意境深远的音乐剧,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情感,让他们可以完全沉浸到音乐剧所营造的意境里面。教师还要鼓励初中生将自我情感表达出来,在跟其他同学或者教师的沟通交流中分享个人对音乐剧内容的感悟或者感想。这样的教学形式给予了学生更多交流的机会,每个人都能够在他人面前畅所欲言,谈一谈个人对于音乐剧表演的看法。不同人对于音乐剧的解读也是有所差别的,每个人在聆听了他人的发言以后,对于音乐剧的解读程度也会更深一步,在一节课上大家都能收获颇多。

经典音乐剧《猫》使用《memory》作为主角一生的表现曲目,这首歌曲体现了主角精彩又平凡的一生。这首歌曲表现的是,在一个特殊的夜晚,有一群贵族猫用歌声来讲述了自己的故事。随着音乐的播放,在一个特殊的夜晚,一群贵族猫用歌唱的方式跟观众们分享自己的故事,伴随着歌声,学生们也很自然得将自己代入到主角精彩却又平淡的一生经历中,他们也会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角色,尽量解释什么是“美”,《猫》的表演形式最大的亮点在何处,从而提升学生们对于音乐剧的欣赏水平。《猫》中群猫在月下起舞的部分则充分展示了音乐剧对于整个表演氛围的推动能力,通过演员们共同在白色的月光下翩翩起舞的表演,学生们的注意力也会随着音乐节奏与演员舞蹈动作幅度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共鸣比单纯听音乐所带来的情绪波动感更为强烈,有利于学生音乐综合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更好让学生去理解歌曲当中的情感,加深对歌神的歌曲的体悟,充分带入自己领悟角色的思想感情,演绎出其余中的神韵,老师可以在教学前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这段话剧的经典视频,让学生跟随视频来学唱其中的歌曲,并且在学唱的基础上去尝试表演其中一个小片段。学生在学唱和表演的过程当中,将自己完全融入了其中,感受到了音乐所带来的意境之美,从而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拥有更加高级的审美情趣。学生在表演之后,能够自然而然被表演的情绪所带动,将这种情绪转移到生活当中,热爱生活,善于在生活里发现美,将音乐融入到生活里,用音乐滋润自己的心田,提升音乐的审美能力,让生活增添一丝音乐的艺术色彩,既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引入音乐剧表演,创新传统教学方式,布置更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以此来激活学生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通过这一形式更了解音乐理论知识,提升个人音乐鉴赏力与音乐感知力,能够在欣赏和创作音乐剧中获取更丰富的音乐体验。

猜你喜欢

音乐剧音乐教师
《来自远方》电影版9月上线Apple TV+
East Side Story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看音乐剧
美育教师
音乐
2015上半年中国音乐剧演出情况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