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主动参与意识的挖掘策略
2022-05-01刘彩云
刘彩云
小学高年级学生经过长时间学习的积累之后,对语文已经形成了具体的认知,构建了独具个人特点的学习框架,想要在后续的学习中不断完善,赢得更多的青睐,收获语文探索的信心和可观成果。小学语文教师挖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对学生“放手”,可以让学生在“学会走路”的基础上开启自己的探险之旅,使学生拥有应对未来挑战的勇气和能力。新课改的推进,让教师认识到仅传授学生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将学习技能传授给学生,并为学生提供应用的机会,帮助学生切实领悟语文的真谛,使学生走得更远、跑得更快。
唤起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现实价值
有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理解和应用
对于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已经不需要像传授低年级学生那样,进行“手把手”指导了。这是因为步入高年级的学生对语文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且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打下了语文学习的基础。这时候的学生更需要的是教师的认可,在探索中不断获得新的发现,了解新的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挖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有助于调动学生内心的兴趣,让学生产生语文学习的动力,知道在面对语文学科的时候要勇往直前,而不是被动等待。学生在主动参与下会看到自己以往仅通过教师讲授这一方式学习时候遗漏的部分,发现自己以往忽视的风景,体会到主动学习的喜悦感。学生会更加清楚自己在语文探索中掌握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部分没有吸收进来,然后灵活地结合自己的现状来进行弥补,展开针对性理解和专项化应用,让语文成为自己的助力而不是自己的阻力。
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在面对高年级学生的时候,需要不断增加自己的專业知识,了解学生的动态变化,然后处于一直学习、一直探索的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挖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会面临着更多的考验,需要教师吃透教材,了解教材的目标,找出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然后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具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的时候了解知识点的背景,拥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完成对新知识的构建,形成较为系统的学习框架,拥有自主学习的信心。可以说,教师挖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过程就是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师会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在迫切的好奇心驱动下主动进入学习;会分析学生的心理、知识水平,使教师更容易打动学生;会结合学生的现场反馈来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能够产生问答的欲望,得到资源整合、举一反三的能力。学生在教师的语言激励、情绪感染、方法指导下,会明确自己的目标,清晰自己的思路,规范自己的学习,成为语文课堂重要的一环。
高年级小学生课堂学习困境
主动意识不足
高年级小学生容易受以往环境氛围的影响,表现出对教师依赖的一面,一时难以摆脱这一学习局面,会下意识地选择听从教师的指导,而不是主动地围绕现实问题进行自我探索。一方面是学生从心态上没有转变过来,没有将自己视作课堂的主人翁,而是将自己视作了课堂的附庸者,导致学生迟迟无法在主动学习方面迈出步伐。另一方面,教师没有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适应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学生主动意识不足,导致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出现了动力不足的问题,影响了学生后续一系列的探索。
主动技能匮乏
高年级小学生即使觉醒了主动参与的学习意识,也会因为不知道如何参与到课堂中而呈现出迷茫的学习状态,难以利用好现有的学习资源。学生会表现出横冲直撞的一面,看似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逐渐丧失了主动学习的信心。教师在培养学生主动性的时候,过多地流于形式,没有真正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技能,而是为了节省教学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强迫学生按照自己的安排进行活动,压抑了学生的天性,导致学生主动学习效果不佳。
小学语文高年级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挖掘策略
创设导学案任务,督促学生预习
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高年级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时候,可以借助为学生创设导学案任务来督促学生了解自己在学习中需要完成哪些工作,使学生做到按时预习,在预习中发现学习的重点、难点,积极关注并加以探索理解。在学习《少年闰土》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少年闰土的形象,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与少年闰土之间的珍贵情谊,使学生能够产生探究的好奇心,笔者结合课文内容、课后习题等为学生设计了导学案,促使学生主动思考。
学习目标:
(1)熟悉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分析少年闰土的形象,总结少年闰土的优点;
(3)体会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情感,结合时代背景来把握文章主旨;
(4)品味课文中对人物语言、行为、外貌等的描写,掌握人物描写的写作手法。
学习重点、难点:
(1)梳理课文内容,总结作者与少年闰土一起玩耍的经历,了解作者的创作脉络;
(2)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理解课文句子含义和情感思想。
学习过程:
(1)搜集鲁迅的相关资料,归纳总结鲁迅的生平事迹;
(2)观看与《少年闰土》相关的影视片段,感受当时的社会环境氛围,把握故事的情感基调;
(3)阅读课文,找出作者与闰土相交的过程,领悟二人的真挚情感;
(4)找出文中理解不足的句子,进行思考和标注,与小伙伴展开讨论;
(5)模仿文中描写人物的句子进行创作,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
学生在导学案的帮助下,找到了学习的方向,在探索的过程中产生了疑惑,有了解疑的迫切感,形成了主动预习的意识,走进了课文。
连接学生生活,鼓励学生去联想
教师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时候,可以从学生现实生活入手,让学生建立生活与课文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联想中理解课文想要表达的内容。在学习《桂花雨》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笔者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引领学生进行想象,与学生开展了以下对话:
师:提起家乡,你认为可以用哪些事物进行代替呢?
生1:家乡的特产。
生2:家门口的树。
生3:印象里的一件小事。
师:这些事物为什么可以让你想到家乡?
生:注入了自己的情感。
师:如果我们想要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的话,可不可以从这些小事入手?
生:可以。
师:今天我们学习《桂花雨》,大家猜一猜作者借助桂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生:思乡之情。
师: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借助桂花来抒发自己思想情怀的呢?
生:想知道。
师:那同学们现在就开启对课文的探索吧。
学生联想自己的家乡事物,知道了作者通过描写家乡的桂花雨表达了对故土的怀念,产生了阅读的兴趣。
运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认知
教师在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拓宽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视野,让学生了解知识的背景、内容、文化内涵等,加深学生的学习程度,丰富学生的整体认知。在学习《将相和》时,为了增加学生对廉颇、蔺相如的了解,使学生学习二人的优秀品质,笔者先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廉颇、蔺相如的影视片段,让学生在观看中了解当时的衣物服饰、生活环境等的特点,然后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把握廉颇、蔺相如的人物形象,知道他们有着怎样可贵的品质。接着,笔者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发生在廉颇、蔺相如身上的故事的流程图,让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熟悉课文主要内容,知道廉颇、蔺相如有着怎样的人格魅力。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引领下,积累了丰富的学习材料,产生了表达的想法,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了自己对廉颇、蔺相如的敬佩之情,理解了课文的深意。
组织学生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
教师在挖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时候,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思考,让学生了解学习中有哪些疑惑,然后促使学生找出解疑的途径,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使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技巧。在学习《景阳冈》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把握武松的性格特点,了解武松的打虎事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笔者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设置了思考问题:武松是哪部小说中的人物?武松是一个怎样的人?武松打虎的过程中使用了怎样的动作?你能将这些动词找出来吗?你认为作者这样用的意义在哪里?你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学生在思考的时候,积极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找出了问题在文中的位置,然后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提升了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能站在更加客观的角度来判断文章内容,从而构建语文思维。
运用合作实践,丰富课堂的内容
教师在培养高年级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时候,要懂得“放权”给学生,让学生拥有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帮助。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合作,促使学生合力完成学习任務来加快学生掌握实践技能的步伐,丰富课堂的内容,使学生的优势得以展示出来,巩固学生的基础。在学习《两茎灯草》时,为了帮助学生把握严监生这一人物,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来增加课堂趣味,笔者先是对学生进行了分组,然后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任务,鼓励学生在舞台表演中展示不同人物的特点,突出严监生的吝啬。在表演过程中,学生进行了积极沟通,能够与小组成员相互配合,通过设计语言、动作讲述了课文的内容,增加了表演的观赏性,体会到了实践的成就感。在学生合作实践之后,笔者对学生进行表扬,肯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付出,起到了激励学生的作用。
总之,本文通过了解唤起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现实价值,把握高年级小学生课堂学习困境,总结了小学语文高年级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挖掘策略。教师在课堂中创设导学案任务,使得学生在预习中了解了自己需要完成的目标。连接学生生活,让学生在天马行空中增强了联想能力;运用信息技术,丰富了学生对语文的认知;组织学生思考,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运用合作实践,为课堂增添了更多的内容。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摆脱了以往错误的学习心态,不再像雏鸟一样等待着教师的投喂,而是能够勇敢地张开翅膀,在语文的天空中搏击,俯瞰辽阔的大地,完成对基础知识、阅读技巧、人文素养等的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力,使得自己不仅成为课堂的支柱,还能成为时代的支柱,拥有光明灿烂的未来。小学语文教师针对高年级学生的特点来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带着学习任务来挖掘语文学科的宝藏,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给学生注入了学习的信心,为学生成长提供了持续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