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低医用供氧系统安全管理缺陷率的品管圈实践

2022-04-30王岳娜许远乐任顾群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液氧供氧系统安全

王岳娜,许远乐,任顾群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毒供应科,陕西 西安,710038)

医用供氧系统是医院的生命支持核心系统,其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和医院的医疗质量[1],其安全隐患如不加以防范,有可能导致中断治疗,延误病情,危及患者生命,甚至发生严重的案例事故。品管圈以质量控制和解决当前问题为目的,是由同一工作场所性质相同或互补的工作人员自发形成的一个圈,集思广益,团队合作,遵循品管圈步骤,运用品管圈手法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达到改善质量的目的[2]。医院为降低医用供氧系统安全管理缺陷率,保障患者用氧安全,于2019年5月起运用品管圈工具,提升质量管理品质并进行持续改进,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品管圈活动圈员共8人,其中消毒供应科副高级称职2人,中级职称3人,科员1人,设备科工程师1人,特邀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业工程师1人;学历分布为研究生2人,本科6人。品管圈实施时间为2019年5月20日—2019年12月29日。

1.2 方法

1.2.1 组织品质团队

本次活动圈员共8人,圈长由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护士长担任,负责圈内各项活动的策划、培训及人员分工。科室主任担任辅导员,主要负责品管圈活动的监督指导,特邀设备科及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专业工程师加入,其余5名圈员,负责各分管项目的实施,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定期召开圈会,对各阶段活动进行讨论总结。

1.2.2 主题选定

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参与讨论,选定5个主题,通过科学评估“5,3,1”打分法,对评价项目“上级重视程度”“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进行权重分配[3],最终选定“降低医用供氧系统安全管理缺陷率”为本期活动主题。同时按照PDCA循环的步骤制定活动计划并绘制甘特图。

医用供氧系统是指将氧气气源集中于一处,气源的高压氧气经气化及减压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各个用气终端[4],包括液氧集中供应系统、氧气瓶汇流排供氧装置、氧气瓶使用等。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5-9],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医用氧的安全管理缺陷主要是指在供氧过程中发生的中心液氧停供、中心液氧压力不稳定、设备安全误操作、气瓶使用安全隐患、气瓶存放混乱等影响用氧安全的一系列问题。医用供氧系统安全管理缺陷率=医用供氧系统安全管理缺陷发生次数/医用供氧系统安全管理查检总次数×100.00%。

1.2.3 现状把握

氧气管理员每天根据查检表记录中心液氧站及气站房医用氧安全管理缺陷发生次数,圈员负责每天检查临床科室医用氧安全管理缺陷发生次数,查检时间为2019年6月3日—6月30日,共检查2240次,缺陷114次,医用供氧系统安全管理缺陷率=114/2240×100.00%=5.09%。根据查检结果绘制柏拉图,根据“80/20法则”找出改善重点为设备安全误操作、中心液氧压力不稳定和中心液氧停供。

图1 医用供氧系统安全管理缺陷查检汇总柏拉图

1.2.4 目标设定

经查阅文献[10-15],本院与其他医疗机构均存在中心液氧停供、中心液氧压力不稳定、设备安全误操作、气瓶使用安全隐患等相类似的问题,但对于供氧系统缺陷发生率没有统计数据,而医疗机构要求氧气必需保证“365天×24小时无故障持续供应”[16-19]。因此,将“中心供氧不断氧”定为第一个目标,同时,结合品管圈公式计算方法,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改善重点),根据查检结果,结合圈能力计算目标值。根据现况调查情况确定,目标值=5.09%-(5.09%×80.7%×76.8%)=1.94%;改善幅度=(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00%=(5.09%-1.94%)/5.09%=61.89%。

1.2.5 解析与真因验证

全体圈员采用头脑风暴法,从“人、机、法、料、环”5个方面对设备安全误操作、中心液氧压力不稳定、中心液氧停供3个改善重点进行原因分析,绘制鱼骨图。根据“5.3.1”评分法找出要因,选出19条要因,合并同类项最终整合为8条要因,通过10天的真因验证,根据查检结果绘制柏拉图,根据“80/20”法则找出本次活动的真因分别为:用氧安全知识培训不到位、氧站操作流程不完善、气瓶数量附件不足、无备用液氧储罐及实时报警系统。见图2~4、5和表1。

表1 真因验证结果汇总表

图2 设备安全误操作原因鱼骨骨分析

图3 中心液氧压力不稳定原因鱼骨图分析

图4 液氧停供原因鱼骨图分析

1.2.6 对策拟定

全体圈员进行头脑风暴,针对4条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并立足可行性、经济性、圈能力分别进行评分,评价方式为:优5分、可3分、差1分,根据80/20法则,96分以上为可实施对策,选出的14条对策合并同类项整合为4个对策群组,分别为:完善中心供氧站工作制度与流程,加强用氧安全培训,添加气瓶及附件并制作标识,安装备用液氧储罐及报警系统。

1.2.7 对策实施与检讨

1.2.7.1 完善中心供氧站工作制度与流程:修订中心供氧站及医用氧安全管理制度、氧气工工作流程、制作图文并茂的氧气站安全上岗警示图、液氧充装流程图、杜瓦罐更换流程图,并与专业公司签订液氧站维保合同,定期进行氧站的维修保养及表、阀等校验,爆破片的更换及液氧储罐的定期检验。

图5 医用供氧系统真因验证柏拉图

1.2.7.2 加强用氧安全培训:举办线上、线下全院医用氧安全管理知识培训讲座,并利用“问卷星”在线考核答题;对40个临床科室走访摸排,面对面交流用氧操作知识;对氧气工每季度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考核,聘请特种设备专业工程师进行工作指导;制作用氧安全标识,编写《氧气瓶使用手册》下发临床科室并协助使用;每月对全院各用氧部门进行医用氧安全巡检一次,根据问题下发督办单,科室微信公众号开辟医用氧专栏普及用氧安全知识,并建立微信交流群及时推送用氧知识,对安全用氧相关问题及时反馈。

1.2.7.3 添加气瓶及附件并制作标识:招标两家优质的瓶氧供应商,签订气瓶供应合同,满足气瓶供应要求,对原有气瓶进行检验,合格留用,不合格报废处理;购买气瓶132个,检验合格后印院名;所有资料保存在科室;为临床各科备用气瓶制作统一“四防(防油、防热、防震、防火)”标识、“空”“满”标识、用氧安全须知标识、医用氧气使用注意事项等,标识不全的协助补充,所有气瓶全部配备防尘帽、防震圈等附件,更换有问题的瓶阀、轴芯,气站房安装不锈钢气瓶护栏,各科室按照场地情况安装气瓶固定绑带。为各类气瓶配备转运车,并设计一种气瓶转运装置实用新型专利[20],可以使气瓶悬挂在平车及轮椅上方便转运,设计制作4L气瓶余量查询表,根据瓶内压力查询气瓶可使用时间,保障患者转运途中有效吸氧问题。

1.2.7.4 安装备用液氧储罐及报警系统:中心供氧站安装液氧备用储罐及相关设备1套,每台罐体可以独立供氧4天,两台液氧罐可以交替使用,实现“一用一备”,并给储罐安装液位、压力远程报警系统,自行设计小液氧罐的供氧系统及控制装置方法[21],为小型液氧杜瓦罐安装重量、压力传输远程报警系统,设定报警限值,所有设备验收调试后对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氧站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手机端绑定氧源云监控系统,既可随时查看液氧压力及液位情况,也可实时接收报警信息。

1.2.8 效果确认、标准化

对改善后的医用供氧系统安全管理缺陷再次进行查检,查检时间为2019年11月3日—2019年11月30日。计算有形成果,用雷达图表现无形成果。

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已申请一种气瓶转运装置、一种采用液氧罐的供氧系统及控制方法的实用新型专利2项,一种采用液氧罐的供氧系统的发明专利1项,并修订了医用氧及中心供氧站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氧气工工作流程、1号2号液氧储罐供氧流程以及杜瓦罐供氧流程标准化作业书,以及安全上岗警示图、1号储罐液氧充装操作流程图、2号储罐液氧充装操作流程图、杜瓦罐连接使用操作流程图的图文操作规范。

1.2.9 检讨和持续改进

在医用供氧系统安全管理缺陷方面还存在氧气管理员进修学习的机会较少,用氧管理新知识掌握不足,信息化建设仍有欠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不断改进,进一步降低缺陷率。本次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经过1年的效果持续追踪,各项要因均有明显降低,持续效果良好,医用供氧系统的安全管理更加规范化。

1.3 观察指标

比较实施品管圈前、后医用供氧系统安全管理缺陷各项要因的比例,以及实施品管圈前、后圈员各项能力的自我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品管圈实施前和实施后医用供氧系统安全管理缺陷率对比

改善前共检查2240次,缺陷114次,缺陷率为5.09%;改善后共查检2240次,缺陷21次,缺陷率0.94%,低于目标值1.94%。品管圈实施实施后医用供氧系统安全管理缺陷率较实施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品管圈实施前后影响医用供氧系统安全管理各项要因改善

除“气瓶使用安全隐患”、“气瓶存放混乱”和“其他”,品管圈实施后其他影响供氧系统安全管理要因的发生次数均较实施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品管圈实施前后影响供氧系统安全管理要因结果比较表

2.3 品管圈实施前后圈员无形成果评价结果

品管圈实施后,圈员对品管圈管理工具的认识与应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自信心、沟通协调、团队精神等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详见表3。

表3 品管圈实施前后圈员对无形成果评价结果

3 讨论

品管圈自引入国内以后,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方面[22-25]。品管圈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质量管理形式,从尊重人性出发,促使基层员工积极自主参与,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通过主动解决模式,有效解决工作中的重点疑难问题。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中。

医用供氧系统作为生命支持核心系统,直接关系着医院医疗质量的与患者安全。但在实际应用中,各类人员医用氧设备安全使用相关知识欠缺,存在使用与管理不当的情况,容易导致误操作而产生安全隐患。因此,对相关人员进行线上、线下医用氧安全培训,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医用氧知识,医护人员可按需学习,新入职医护人员用氧安全知识作为岗前培训内容并进行考核,提高了用氧安全知识普及率。对原有气瓶进行检验,合格留用,不合格报废;针对气瓶供应不足缺口,招标购买新气瓶;所有气瓶配备防尘帽、防震圈等附件,更换有问题的瓶阀、轴芯,配备气瓶各类固定带;为各科室不同容量气瓶配备各类转运车,制作统一的用氧安全标识。表2显示,经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设备安全误操作问题已得到改善。同时,科室还设计了一种小氧气瓶转运装置实用新型,可以挂在随转运车或轮椅上和患者一同转运,根据实验制作的小氧气瓶余量查询表,通过气瓶压力查询可用剩余时间,能够保障患者在转运过程稳定有效吸氧[26]。

医院在中心液氧站安装备用储罐、稳压箱等相关设备后,氧源供应实现“一用一备”,在检修以及更换压力表、安全阀、爆破片,或发生单台供氧罐体设备故障等情况时均不需停氧,只需切换到另一台备用液氧设备供氧即可,中心液氧停供次数降至0次,实现了氧气“365天×24小时无故障持续供应”的目标。为中心液氧站安装实时报警系统后,可随时观察液位及压力情况,液氧储罐在液位、压力限值时能发出警示,管理员通过实时监控系统在手机端接收报警信息,可以及时调节液氧设备并排除故障,并能预先做好充氧计划,有效保障医用氧的平稳供应[27-29]。针对氧站管理员普遍知识水平较低,对设备操作规程专业术语理解不透,常出现设备安全误操作等问题,通过编写生动形象的安全上岗警示图、液氧充装流程图等图示操作规范,大大提高了设备操作流程的依从性和准确性[30-31]。表2显示,中心液氧停供、中心液氧压力不稳定在品管圈管理实施前、后两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本次品管圈活动还提高了团队各项无形成果,每个圈员都能发挥特长,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也增强了圈员的参与感和成就感,提高圈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质量管理理念及责任心,学会沟通协调技巧,也提高了自我管理意识,增强团队凝聚力。本次品管圈案例获得2020年第八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三级综合A组一等奖,为医疗机构医用氧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管理经验,能够有效保障医疗质量及患者安全。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液氧供氧系统安全
液动机引流式液氧煤油运载火箭推力矢量伺服控制系统
液氧煤油发动机氧系统双机耦合振荡频率特性
液氧煤油发动机喷管非冷却段传热分析
地铁车辆车门系统安全互锁回路异常处置思路解析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隧道机电系统安全评价
网络安全技术与公安网络系统安全研究
爱的供氧等
供氧救生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