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城故事多

2022-04-29杨红梅

时代报告·奔流 2022年2期
关键词:小城老子

这是中国一座不起眼的小城。

这里没有山,一座也没有。哪怕是稍微高一点的土丘你都极少见到。放眼望去,方圆数百里全是一马平川。

每到六月份,小城广袤的田野就变得一片金黄。在火辣辣的阳光下,成熟的麦田像一大片一大片的金子,闪着诱人的光芒。麦子熟了,迎来了幸福和愉悦。籽粒饱满,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杰作,成就了小城百姓最理想的夙愿。多少年来,粮食是这座小城的金色名片。民以食为天,麦子见证了小城历史的浩瀚与璀璨。正是这一页一页丰收的历史,才使得百姓老有所养,幼有所教,民为之民,豫东平原为之豫东平原,江山为之江山。

小城的街道干净而整洁,气氛宁静而祥和,百姓安居而乐业。千百年来,这里的人民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走过时光斑驳的街巷,看见小城的阳光和青苔遥望,看见老人和小孩玩闹,看见男人和女人说笑,看见大爷和大妈散步,看见细水长流的时光在慢慢奔跑。

这又是中国一座与众不同的小城。

小城因为一个人、一本著作而闻名世界。

这本书,魏源称其“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鲁迅说:“不读此书,不知中国文化。”德国总理施罗德曾呼吁每个家庭买一本以解决思想困惑。美国总统里根曾把它写进国情咨文。黑格尔赞它是东方精神的代表者。毛泽东对其爱不释手,每到一处必带此书。习近平主席也多次在重大场合引用其名言。它言简意赅,博大精深,是中国哲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被誉为修身处世的古老“东方圣经”,备受世人所推崇。

随便你去小城哪个书店,都会遇见一本《道德经》。拂去历史的尘埃,心灵和《道德经》共舞,异常美好。这种美好于心底滋长蔓延,仿佛让人欣赏到了一个个曲径通幽的胜地,丝丝缕缕的阳光透进来,心里明亮了许多;又如涓涓细流注入心田,沁人心脾而美不胜收。忽然感觉,《道德经》就是一幅质朴淡雅的国画中最美的注脚。它没有呼喊着伟大与高远,朴实无华的句子却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老子向我们传递出关于人生的一种朴素、温暖的“无为”态度,他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过上心灵所需要的幸福生活。

应该感谢老子,用心、用情、用爱写出了举世闻名的《道德经》,留下了作为中国哲学的一部最早经典著作,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走在小城,远古的道风拂过心灵,感受这穿越千年依然至美的风景,在道家的世界里,涤荡出“无为”的乐感。

漫步小城,你会发现小城的街道被纵横交错的河流分割出唯美的布局。河水清澈见底,且有大片大片的绿色莲叶点缀其间。

水灵动且滋养了小城,小城也丰盈和厚重了水。

这是中国北方城市所没有的,尤其是在平原,小城算是绝无仅有的一个。

无形中,小城的水和老子所推崇的“上善若水”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作为哲学最重要的范畴,“上善若水”的建筑思想,来源于中国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的“上善若水”,在这里得到了最唯美的演绎和最真实的呈现。

近日,一个靠拾荒为生的小城老人十年抚养一个弃婴的故事在网络上热传。到了孩子该上学的年龄,一个匿名为“秋江月”的小城网友给予了默默资助。十年,对一个靠拾荒为生还要抚养一个弃婴的老人,意味着什么?小城因爱而温暖,因坚持而感动。

大爱无言,大音希声。从拾荒老汉的义举上,我们看到了小城大爱;从无名网友的默默资助上,我们看到了小城的人心大美。

生活在这里的人民,演绎了不胜枚举的关于“上善若水”的小城故事。

自然,有“水”的地方就滋养灵性,有“道”的地方就蕴含厚重。人杰地灵的小城滋养了人民的艺术感悟,也丰盈提升了他们对生命的体验。从这里走出很多名人大家,目前正活跃在中国各行各业的舞台上。

都说有山的地方就有水,有水的地方就有山。山和水二者相得益彰。不能舍山而言水,也不能舍水以说山。

而小城却是例外。小城有水,却没有山。

这和一个古老的传说有关。

据说在远古时期,小城是有山的,且山峰陡峭,仰面不见太阳,人称“隐阳山”。荒山乱石,杂草丛生,交通极为不便,百姓苦不堪言。为把大山变桑田,老子烧炼矿石七天七夜成了铁,又将铁烧炼七七四十九天,炼出了一根闪闪发光的赶山铁鞭。他举起铁鞭向隐阳山连抽三下,道道金光夺目耀眼,随着“轰隆隆”的响声,大山拔地而起随风飞向远方,顷刻间,大地变成了一马平川,欢呼雀跃的小城人从此安居乐业,过上了幸福生活。可由于当时老子赶山用力过猛,将铁鞭震断,前段迸落在老君台上,后段老子随手扔在了太清宫。

所以,在小城百姓的眼里,老子是神灵般的人物。正因为有他的护佑,小城才得以偏安一隅,百姓才得以屡次化解危难。

最传奇的一次,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1938年农历五月初四,侵华日军炮兵部队奉命支起迫击炮,向小城几个制高点轰击。其中,他们把古迹“老君台”作为敌军指挥部。一阵炮响之后,很多城楼都被轰垮了,唯有老君台岿然不动。他们持续向老君台打了13发炮弹,可一发都没响!就连日军也觉得特别怪异,没敢再打。所以,老君台才得以幸存。现今老君台一棵柏树树干上,还嵌着一颗炮弹。日军当年开炮齐哑,令小城老百姓至今津津乐道,皆视之为老子显灵,法力无边,而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以老子思想为代表的崇尚和谐的中华文化的威慑力使然。

或许因了这个真实传奇的缘故,小城家家户户都供有老子像。每逢过年,小城百姓都要在像前恭恭敬敬地烧上几炷香,上了年纪的老人还要虔诚地磕上几个头,祈求老子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家泰人安。

说也奇怪,这么多年,小城从没有发生过重大的自然灾害。至于洪涝、龙卷风、地震、恐怖袭击等,更是与小城绝缘。

我从不相信神灵之说,可事实就是如此。冥冥之中,这是否就是老子以“道法自然”的方式,于无声处默默庇佑了小城这么多年?

来到小城,于夜色中享受一顿特色小吃,也是旅游中一次至美的体验。

大凡传奇之城,都有极具传奇色彩的小吃。小城也不例外。

不必说小城孔集的烧鸡,观堂的麻片,也不必说辛集的麻花,试量的狗肉,单是一碗“妈糊”,名字就足以倾国倾城,成为中国饮食独一无二的标签。

这么多年,也走过很多地方,从没有发现能有什么糊粥与小城的“妈糊”相媲美。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勤劳聪明的小城以地产黄豆、小米浸泡膨胀后磨碎为沫,取汁小火煮成。色白如乳,细腻无渣,滑润如脂,香甜爽口,不亚乳汁,故名“妈糊”。它是养大小城人的“特殊奶水”。

小吃摊上,常常见到妈妈推着婴儿来喝,也常见到年迈的老人。如果家里有病人,“妈糊”则是首选。可以说,“妈糊”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小城人。

关于小城“妈糊”,也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相传,有一年小城遭灾,先淹后旱庄稼绝收,就两样庄稼——大豆和谷子神奇般活了过来,收了一部分。不少人家把仅收的一点谷子和大豆留给老人和小孩吃,青壮劳力外出逃荒要饭。

一天,小城里来了一个白胡子老头,腰里带个葫芦,手握一根赶牛鞭子,走到十字路口,胳膊一挥炸了鞭——“嘎”,嘴里说:“喝稀别吃干,多活几十天。”一传十,十传百,都猜白胡子老头是老子,他在点化大家不要外出,都喝稀饭配些野菜,凑合着种上小麦,不至于把人饿死。

于是小城人按照点化,把谷子去掉皮,加上黄豆一泡,泡成后在磨上一推成了稀糊涂,再放锅里一煮,每天喝上一点,再吃些野菜、树叶和榆树皮之类的东西,就熬过了这个饥荒之年。

后来人们通过再加工,再创造,把煮面黄豆撒在“妈糊”上,喝起来更好喝,更耐人品味。据老人们讲,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孩子,都是靠“妈糊”养大的。因为在大饥荒时期,哺乳期的母亲根本就没有奶水。

在小城,“妈糊”手艺可是个传家宝呢!据说传男不传女。历经时光变迁,小城“妈糊”的制作手艺几近失传。一大桶刚刚出炉的正宗“妈糊”很快就会卖完。买到的人欢天喜地,没有买到的人怅怅然,只有第二天早早排队再去买。

在小城,如果听到一句:“俺大,妈糊买来了,快来喝呀!”这一定是小城哪个孝顺儿女在叫父亲喝“妈糊”呢!(顺便解释一下,“大”是这座小城特有的方言,也即是父亲、爸爸的意思。)

寒来暑往,岁月沧桑。小城“妈糊”,如同小城故事,都是不可复制的,独一无二的。

“妈糊”是小城人的一种情结,一段历史,更是小城游子心中最美的一张乡愁名片。

拨开历史云烟,探寻小城之谜。据史料记载,这座小城曾数次易名,古又称鸣鹿、真源、苦县、谷阳、仙源等。元朝末年,小城更名为鹿邑至今。

在空旷的原野上,一群麋鹿悠闲地吃着野草,不时发出呦呦的鸣声,此起彼应,十分和谐悦耳——《诗经》名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描述的就是这座小城曾经的美景。据说小城是个非常古老的地方,它最早其实是个大峡谷,经过黄河亿万年的冲刷,才形成了一片平原。随后,这里开始聚集生活大量的动物,其中麋鹿最多,所以小城便有了历史上最早的名字:鸣鹿。鹿在中国文化中,自古以来就被赋予吉祥的寓意,鹿的出现往往也意味着吉兆。

然而翻阅史料,“鸣鹿”被提到的次数并不多,相反,却有“苦县”这样一个名字被频繁使用。那么,这“苦县”是从何而来呢?公元前571年的农历二月,一名长须白髯的神奇婴儿在鸣鹿诞生,他便是老子。大凡圣人的降世往往非同寻常,传说,母亲竟怀他有81年,因为怀孕时间太久,所以在生他的时候大出血,历史记载她是“抛左腋而生”,老子母亲因痛而逝,这让原本喜庆的日子变得稍显悲戚,当地百姓为纪念这位为诞生伟人而死去的母亲,就叫苦县,这也是小城历史上第一次因老子而改名。后人们又认为“苦”字有痛苦之意,于是改叫苦(gu)县。

作为老子故里、道家之源、李姓之根、汉兴之地,小城是一座古迹棋布,文化积淀深厚,历史源远流长的文化名城,不但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诞生地,也是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学者陈抟的故里。大量史料和遗迹表明,小城还是垓下之战发生地,曹操封侯地。其中,太清宫、明道宫、汉墓群、隐山遗址、武平城、虞姬墓、明城墙等珍贵文物古迹,如颗颗明珠,镶嵌在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大地上,闪烁着人类文明的光辉。

经过千年的氤氲,道家思想已渗透在小城的每一个角角落落。如果漫步小城,突然看见一个卖“无为”板鸭的小摊,你千万不要惊奇,老子“无为”的思想精髓洗礼并浸润着每一个小城人。每年,小城都要举行万人诵读《道德经》活动。《道德经》也是小城人特别是师生必学必背的项目,学习并传承道家文化早已成为小城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灵魂。如今,老子学院已正式落户这座小城,这所大学的创建,会让小城更加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学术气息。

现在,小城已是中国4A级旅游景区,每年农历二月十五至三月十五,在老子诞生地太清宫,会举行为期一个月的老子庙会,来自四面八方的中外游客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其间,香火鼎盛,热闹非凡,系列节目精彩纷呈,荟萃各家精华,展现浓郁的地方民俗文化,让你尽情享受逛庙会所带来的喜悦。

乘着中国“一带一路”的东风,如今的这座小城已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不断走进这座小城,解读这座小城,《道德经》及其研究价值早已超越了国界,可以说,它在引导世人走向自然大道,在这棵耸立天地之间无形的精神大树上,世人享受着关于生命和宇宙的大善知识丰富的营养,而使人类得以自然进化。

亲爱的朋友,来小城做客吧!走进小城,你会发现这里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悠久中散发着青春,灵动中沉淀着厚重,发展中孕育着希望。这里,有着博大精深的老子文化,有着勤劳朴实的人们,有着太多的历史古迹及美好传说……

来到小城,你会爱上这里。

穿越历史的沧桑,让我们一同行走在今天的鹿邑。

作者简介:

杨红梅,女,笔名鸟语花香。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河南省名师,河南省优秀教师。出版有个人专著《教育天生浪漫》等。

猜你喜欢

小城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小城雪花
小城大爱
一座西北小城
即使从未走出小城的孩子,也不会有逼仄的童年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小城红梅赞
墨西哥小城街头
智者老子
北大簡《老子》釋文指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