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质量评估指南视下的中班区域活动指导策略
2022-04-29钱娜
钱娜
导读:“科学保教,提高质量”是今后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首要议题。只有从结构、过程、结果建立保障机制,以幼儿发展为本形成科学合理的办园理念与课程体系,才有可能实现幼儿园保教工作的优化。幼儿区域活动是一种有分工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在幼儿教育体系中有着很大的重要性,如何计划区域活动的开展,如何利用区域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是每个教师都要思考的课题。本文为保教质量评估指南视角下的中班区域活动指导策略,包括:一、区域活动开展准备——区域环境的创设;二、区域活动开展过程——及时、科学的指导;三、区域活动开展延伸——提供发展性评价;四、结语。
“科学保教,提高质量”是今后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首要议题。只有从结构、过程、结果建立保障机制,以幼儿发展为本形成科学合理的办园理念与课程体系,才有可能实现幼儿园保教工作的优化。保教工作的优化体现在保教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本文主要以中班幼儿区域活动开展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保教质量评估视角下的中班区域活动指导策略,以发展为本,以发展为标。
幼儿区域活动是一种有分工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可以在教师自主创新下,灵活根据幼儿或者教师的主观倾向改善多种教育功能,教师通过创设特定区域,有目的地开展活动或者引导幼儿自发的教育性活动,使幼儿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因此,区域活动在幼儿教育体系中有着很大的重要性,如何计划区域活动的开展,如何利用区域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是每个教师都要思考的课题。
一、区域活动开展准备——区域环境的创设
(一)要根据幼儿的普遍喜好进行环境创设
如果一个区域角不能引起幼儿的主动互动,两者之间没有动态的联系,那么这个区域角就没有存在的意义,要让一个区域角发挥作用,就一定要贴合幼儿的喜好,才能吸引幼儿主动、愉快地在区域角内活动。教师要时常观察幼儿的興趣所在,如果一个班有很多幼儿在手工上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那么教师在进行环境创设时,就可以把重心侧重于手工,也要兼顾少数幼儿的喜好,为他们也创设一个适合他们的空间。当然幼儿的喜好会随着年龄和环境不断改变,环境的创设也要进行不断的调整,环境符合幼儿需求,并且引导幼儿成长。
(二)区域环境创设要贴合教学主题
环境创设可以包括区域角建设、主题墙面建设、户外区域创设等多种角度,沉浸式教学可以间接地引导幼儿深入地探究所学内容。例如,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讲解海洋生物,那么就可以将主题墙面设置成海洋的样子,还可以在多媒体课程之后邀请幼儿一起参与主题墙面的制作,根据幼儿在视频中见到的各色动植物,再结合幼儿的想象,一定可以将主题墙面做成贴近幼儿心理特征的样子。另外,手工区域也可以添加有关海洋生物类的剪纸或者立体手工,在不改变区域功能的同时,拓展手工区域的教学功能。
(三)注重区域环境功能的多元化
在进行区域环境设计时,不仅要关注区域角的数量,还要关注区域角的功能,一些教师在进行区域环境设计时,虽然大大增加了教室空间的利用率,但是区域角的功能都不差,总在一两个领域范围内,多数的都在动手类和绘画类,这样区域环境的功能就没办法大范围延伸,因此,注重区域环境功能的多元也是很重要的。例如,除了沙画、手工、积木、运动游戏设施等常见的区域环境设置,也可以添加现代化区域角,如可触屏的电子大屏幕,幼儿可以在屏幕中选取音乐、有声故事、英文动画等功能,在自由活动时间进行自主的学习。或者时而摆放一些代表着各种形象的模特,比如宇航员、医生等。
二、区域活动开展过程——及时、科学的指导
(一)引有法,助有度,退有数
由于幼儿正在慢慢成长,有许多能力和认知都处于待发展阶段,对于外界帮助的需要是难以避免的,一方面是低年龄阶段幼儿身体发育水平不高,另一方面是高年龄阶段游戏难度的不断加大和幼儿想法的逐渐丰富,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很容易遇到大大小小的、幼儿能自主意识或不可自主意识到的困难。通常情况下,幼儿需要外界援助的缘由有五种——一是幼儿对自己的游戏结果感到满意,想要得到教师的赞扬和认可。二是幼儿的能力不足以达成目标,并主动寻求外界帮助。三是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行为存在安全隐患。四是幼儿因为游戏难度太大或者对游戏进行的后期缺乏趣味而要放弃游戏。五是幼儿重复进行低水平或者无挑战性和发展性的游戏。教师在进行游戏援助时应正确地对幼儿的帮助需求状态进行界定,准确地满足幼儿的帮助需求,在帮助幼儿的同时,保证幼儿的自主性以维护游戏完整。
援助案例:拿不动的水桶——沙滩区域活动指导案例。
一天,A班的小朋友们在集体玩工地游戏,小男孩小D打算把一桶水提到沙地——他需要许多水,可是,当小D装完水时却发现自己根本提不动水,他使劲地拖、搬、推、踢都没有用,还把水弄到了身上,小D叉着腰,懊恼地看着这一桶水,老师A看见了,想要帮助小D搬水,不过老师B拦住了她,老师B想看看小D能不能找到好办法,果然,小D想了想,把水倒了一半,果然把水提起来了。小D很高兴自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过小D的游戏需要的水很多,小D不停地装水、提水,感觉很累,他坐在那里喘着气,老师见状,连忙端来了水,并让他换上干净的短袖。老师左右张望,把小推车推到了幼儿附近然后默默地走开。小D是个很聪明的男孩,他休息后,注意到了老师推过来的小推车——呀!我可以用小推车运水啊,这样就不累了。小D不再提水了,而是把水搬上了小推车,推着车到达了目的地,果然用小推车运水又轻松又快!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没有直接打断幼儿的游戏,为其提供帮助,而是给予幼儿时间调整情绪自主思考,让幼儿有了一次自主解决困难的经历,可以很好地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习惯性地寻求他人的帮助,且教师在提供小推车时,也不是直接地告诉幼儿:“用小推车可以更快更轻松哦。”而是让小推车进入幼儿的视野,启发幼儿的思考。
(二)巧用材料——看不见的老师
1.打破材料框架,为幼儿寻求外界资源提供条件
教师在施教时很容易被框架所束缚,但是幼儿不会,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思维永远是大范围地搜寻信息和材料,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活动时要打破材料的框架,鼓励幼儿在区域外寻找制作材料,以超轻黏土区域的美术材料为例,比如,地上的落叶和花、娃娃身上的衣服、彩色的卡纸等,不将制作材料局限于现有的辅助材料和超轻黏土上,开发幼儿的联想能力和观察能力——观察周围能够用于作品制作的工具。
2.以“不经意”的方式为幼儿的创新提供钥匙
区域活动是艺术领域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可以在区域活动中获得极致展现,虽然幼儿有创新的潜能,但是一切创新都要在一定储备的认知下进行,那么教师就可以提供丰富的认知材料,让幼儿从中寻找信息,主动学习并进行创新,比如,在幼儿进行美术手工作品制作的区域边,可以摆放很多绘本,绘本中多以3D图画为主,或者以同主题的作品为图画背景的故事绘本,让幼儿在这些绘本的启发下进行模仿、创作,或者根据故事内容制作手工美术作品,用一个个人物和背景讲述一个故事。
三、区域活动开展延伸——提供发展性评价
评价,是幼儿获得活动反馈的主要途径,通过教师及时的反馈,幼儿可以精准地定位自己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闪光点,不仅有利于活动的开展,还有助于幼儿长善救失,树立自信心,获得更好的发展。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教育评价的描述:“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挖掘每一个孩子的潜力,促进其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地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这几句话清晰地表明了教育评价的功能和任务,教师在构建区域活动评价体系时,要明確自己的评价方向和指标,完成教学评价所指的教育任务。
以自然科学区域活动的评价为例,教师在进行中班幼儿科学区域活动评价的体系建构中,就可以将对事物的兴趣指数、对事物的观察时长、对事物的观察结果和描述等作为评价项目,并针对不同的科学活动制定不同的评价项目,如“种植园”区域科学活动的活动评价结果中,就可以将“幼儿发现的植物种类数量”“是否能观察到细节内容”等项目纳入评价体系,其中,针对“能否观察到细节内容”项目,教师可以通过要求幼儿画出观察到的植物来检验。
四、结语
优化幼儿教育的结构需要从细节做起,将一个大工程细化成小任务,在进行区域活动境创设的工作上要不断进行优化升级,并跟随着幼儿的成长路程不断的变化调整,让区域活动迎合教学计划,而不是让区域活动成为一个固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