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报刊群文阅读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实践探究

2022-04-29谢建民

教育视界(外语教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学习活动观学科育人

摘 要:报刊群文阅读教学作为拓展阅读教学的新形式,是学生课内阅读教学的有力补充,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结合案例,从关注社会热点,落实学科育人;创设真实语境,实践学习活动观;注重比较分析,促进跨文化理解三个方面来阐释如何在报刊群文阅读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

关键词:报刊群文阅读;学科育人;学习活动观;跨文化理解

在“南京—江阴两地名师工作室英语报刊阅读教研活动”中,笔者有幸聆听了南京市李爱云英语名师工作室成员——南京外国语学校顾伟杰老师执教的报刊群文阅读课。本文以该课为例,分析如何在报刊群文阅读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关注社会热点,落实学科育人

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我国食品浪费问题严重,存在讲排场、比阔气、爱面子、不文明消费等现象,甚至有些视频主播通过暴饮暴食以博取眼球,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目前,蝗灾和新冠病毒肆虐,全球食品短缺,杜绝食品浪费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这一社会热点,顾老师以“食物浪费”为议题,从某英文报中选取三篇与食物浪费相关的文章,贴近社会热点问题。同时,顾老师根据课堂需要,通过排序、删减、修改、整合等方式再构文本,形成课堂教学语篇素材。顾老师的选材为深入研读语篇,把握主题意义,挖掘社会热点、文化内涵和育人价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落实立德树人、学科育人提供了重要保障。

具体而言,顾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报刊群文阅读,探究和建构主题意义,提高珍惜食物的意识,鼓励学生珍惜粮食,防止食品浪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同时,顾老师鼓励学生根据现实社会中浪费粮食的现状,提出节约粮食的建议和措施,并动员身边的人一起参与其中。顾老师引导学生关注食品浪费这一社会热点,激发学生继承并发扬珍惜粮食的优良传统美德,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创设真实语境,实践学习活动观

英语学习活动观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学习者学习和尝试运用语言理解与表达意义,发展多元思维,培养文化意识,形成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围绕主题,积极创设真实语境,设计层层递进的语言、思维、文化相融合的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

顾老师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思路,以三篇报刊阅读语篇为载体,积极创设真实语境的英语学习活动。活动设计融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为一体,层层递进,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合作、发现、获取、概括和探究意义的学习机会。学生主动参与、获取和学习新知,促进语言、文化、思维融合发展,提升了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读后环节,顾老师创设如下生活情境:如果你的朋友拒绝“光盘”,你会如何劝说?顾老师引导学生从文本知识迁移至现实生活,运用所学的“杜绝食物浪费”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角色扮演,运用所学知识有效地传递信息,表达观点和态度,运用语言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学生在英语学习活动中合作探究,获得和建构新知,发展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学会用所学知识在新的情境中解决问题,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同时,学生在常见的具体语境中整合性地运用已有语言知识,理解口头和书面语篇所表达的意义,识别其恰当表意所采用的手段,有效地使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意义和进行人际交流,提升了语言运用能力。

三、注重比较分析,促进跨文化理解

语篇是意义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感知语言学习中的文化内涵,树立世界眼光,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通过分析、比较中外文化的异同,促进跨文化理解能力,并将优秀文化进一步内化为个人的意识和品行。

顾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语篇获取和归纳中外文化信息,比较和分析中外学生制止食物浪费的做法,认识世界各国的文化特色,促进学生尊重和包容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学生在对比阅读和分析中,加深了对文化异同的理解,提高了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了跨文化意识,并内化为节约粮食的文明素养。

例如,在提到西班牙在市中心放置公共冰箱,任何人都可以存取剩菜时,顾老师让学生思考中国是否也能效仿,鼓励学生在理解和比较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判断。学生讨论后认为,中国目前不适合大面积采用放置公共冰箱这种方式。因为西方人用餐时,大多采用分餐制,剩菜是没有吃过的;而中国人习惯于共餐制,剩菜是大家吃剩下的,容易造成二次污染。顾老师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探索、比较等多种方式学习中外文化知识,将文化知识内化为具有正确价值取向的认知和行为。

顾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国家针对制止食物浪费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帮助学生树立国际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成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关注中外文化的差异与融通,正确认识和对待他国文化,吸收中外文化精华,积极发展跨文化沟通策略和能力,增强国家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同时,顾老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自主、高效地开展学习活动。

英语教师要深刻领会党的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目标和要求,善于学习,推动自身专业素养与课程改革同步发展。教师要发掘真实、地道、典型的英语教学素材,不断优化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谢建民,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邮编:214400)

猜你喜欢

学习活动观学科育人
基于“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实践探索
新课标指导下的思维性活动课教学策略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基于学习活动观开展高中英语教学实践
英语教学中的教书育人探索
运用陶行知教育理念 发挥高中地理学科育人价值
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以听带写”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关于协同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学科育人的思考
以审美的方式教学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