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融合的两种路径
2022-04-29曾艳宏应雪茹
曾艳宏 应雪茹
【摘要】基于媒介素养内涵变迁的三个维度,结合当前教育改革两大热点,研究当下两种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融合路径:一是融合课程思政,从教育目的的共性和能力培养的趋同性分析媒介素养与课程融合同向同行的可行性;二是融合课后服务,运用小学和高校联动形式,提出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大学生以媒介素养教育工作者的角色通过课后公益服务的途径的可行性。
【关键词】“双减”;小学生;媒介素养;融合
在如今万物互联、万物皆媒的时代,新媒体正在重构网络世界,同时也在重塑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下的小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伴随着网络的快速飞腾而成长,早已把新媒体看成是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通过APP或微信小程序上传学习资料、检查作业、参加活动等,利用互联网资源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已成为日常。
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至今各地疫情仍然不稳定,各地大中小学校为了保证“停课不停学”,纷纷利用网络进行在线教学,这也使得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据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网民已达1.83亿,小学生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2.1%,未成年网民拥有属于自己的新型智能终端的比例高达82.9%。数据还显示,未成年人的互联网维权意识有所提高,网络沉迷、游戏过度消费等问题得到改善。对比过往,当今大多小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意见》)。随着政策的发布和各省市学校的具体落实,小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接触互联网、使用新媒体,甚至运用自身的传播权力去参与媒体互动。然而,小学生是否能真正合理使用、解读网络信息?小学生能否高效加工制作信息、合法传播信息?如何结合新媒体真正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以达到提升学校育人水平之目的?
毋庸置疑,互联网提供的这种全新的开放式教育大环境对小学生利用新媒体进行终身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紧迫性凸显。本文试图从媒介素养内涵变迁中的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结合正在开展的“课程思政”“双减”,探析两种媒介素养教育融合路径,以期为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可借鉴的意见。
一、媒介素养内涵与变迁
马歇尔·麦克卢汉(McLuhan,M.)早在1964年就指出:“生活在媒介制造的仪式和景观中,人们必须学会生存。”事实上,达尔文提出的“适者生存”这一生物学概念引入到社会历史领域中,生存竞争的原则在不同媒介所引发的四次主要传播革命中同样适用。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互联网技术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全新的传播时空秩序形态,互联网“地球村”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公民必须拥有足够的信息处理能力才能使自己不被淘汰,才能适应互联网不断发展的趋势,才能得以长久生存和发展。而媒介素养就是保证学生不被信息世界淘汰的基本素养之一。
媒介素养属于舶来品,早期我国学者开展对媒介素养的理论研究,尤其是媒介素养界定的研究,基本都是源于对西方媒介素养的理解。研究初期(2000年左右),我国学者提出媒介素养应包含三种能力,即人们对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还有学者认为媒介素养是传统素养如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简单来说就是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批判能力和使用能力。早期的内涵界定还没有融入本土化的特色,仅仅只是停留在对媒介素养这一舶来品的解读上,但已引起国人的注意。
其实,媒介素养教育学这门学科具有一定的边缘性,涉及教育学、社会学、法学、文学、哲学等学科领域的知识。媒介日新月异,更迭速度飞快,媒介素养“活性”的本质凸显。
移动终端的便捷、海量信息的包围、短视频文化的流行、公民新闻的出现,传者与受者的去中心化。在这种参与度极强的新媒体时代,中国社会科学院卜卫教授认为媒介素养是关于行动的知识,是一个促进所有参与者主动学习和使用媒介的过程。新媒体的互动性、草根性等特点使媒介素养的内涵不断外延。中国传媒大学张开教授也从传播学、社会学、教育学、政治传播学的角度界定媒介素养是一种使用传播工具的技能,是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生存能力、是一种权益、是一种意识形态。中国人民大学彭兰教授强调了受众作为消费者也是信息生产者。媒介素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媒介使用素养、信息消费素养、信息生产素养、社会交往素养、社会协作素养、社会参与素养。
综上所述,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媒介素养作为生存需要,指的是新媒体人利用新媒体终生学习时应具备的可持续的网络信息主动获取能力和对网络信息的采集、生产与传播能力,并且运用这些能力能科学、合理、高效地解决个体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进步。
自从1997年卜卫将西方媒介素养的概念引入到中国已有二十多年,从理论研究到实践研究,媒介素养的内涵与媒介素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从未间断,媒介素养教育也逐渐引起政府、社会、家庭等各方重视。但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仍然没有普及,普通民众对媒介素养的认识依旧很模糊。所以,当谈及众多网络引发的学生发展问题和社会问题时,仅靠政府单方面的政策压制或问责学校,都无法解决学生在课堂之外的社会体系中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和协作学习这一现实困难。要解决这一根本问题,必须从长远考虑,结合媒介素养教育尽快找到适合地区特色的发展路径。
二、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融合路径
1.融合路径一:融合课程思政。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世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当今社会环境发生巨变。生活在新媒体时代的大中小学生同样处于多元的思想舆论环境中,面临着网络与社交媒体迅速传播等问题,其思想观念、道德意识和价值取向深受影响。2019年,《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思政”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在传授各科课程知识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众多知识转化为内在德行,转化为个体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转化为个体的一种素质或能力,成为个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与方法。
“课程思政”要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媒介素养教育则要解决“教什么、不教什么、为什么教、为谁而教”等问题。可见,两者具有教育目的的共性,都注重人的生存与发展、人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培养等方面。“课程思政”,需要最终将知识转化为素质或能力。媒介素养教育,需要通过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解读能力、信息生产能力,科学、合理、高效地解决个体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两者具有能力培养的趋同性。
基于两者教育目的的共性和能力培养的趋同性,小学义务教育具体通过教授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基础知识,培养小学生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和生活技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良好的情感态度,激励小学生在面对各种信息时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勇于创新。
6至12岁的小学生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表现具有阶段性和可塑性。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为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个部分,并能通过表象思考事物的本质特征;从模仿、简单再现、直观具体的学习方式到创造想象的激发;从依赖、服从到自信、稳定、自尊以及道德情感的初步发展;从本能的活泼好动到后天养成的自觉行动。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是小学生能力培养和人格塑造的关键期,他们的成长离不开有效的教育,有效的教育离不开“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挖掘元素时就需要做到新媒体的合理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多以课本教材为主,铺以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开展教学。而借助新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丰富语文课堂内容,还能够帮助他们进一步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从而达到良好的红色文化教学效果。例如在语文《朱德的扁担》这一课文的学习中,语文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小学生的兴趣进行“个性化”教学,通过运用新媒体,将朱德的个人事迹以及抗战的视频资料等呈现出来,引导学生更加直观、清晰、生动地感受革命先烈不怕吃苦、不畏牺牲的壮烈情景,使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的艰难以及红军的英勇无畏。在探索小学生课堂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过程中,新媒体是“课程思政”个性化的有效途径。
立足学生发展的阶段,学科横向配合与联动,深入挖掘、系统提炼每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小学“课程思政”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同步进行,不仅有助于教学改革,还能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见,媒介素养的开展可以润物细无声地融合贯穿在小学思政教育的整个实施过程之中。
2.融合路径二:融合课后服务。“双减”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是党中央立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自《“双减”意见》出台以来,各省教育系统狠抓落实,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后服务,积极稳妥推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双减”意见》提出:“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目前海南省各中小学课后服务除了辅导学生完成作业,还开展了包括游泳、田园体验、竹竿舞等特色文体活动,以及设立航空航天、海洋探秘等兴趣小组和组织“模拟联合国”等社团活动,形式丰富,达到了一定的育人效果。
如何把媒介素养与课后服务有效结合,助力教学质量的提升?从两者的本质出发,将其相互融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我国媒介素养研究历经二十多年,媒介素养教育之所以没有普及,媒介素养师资力量缺乏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我国新媒体自1995年以来经历了五个发展历程:网络酝酿、网络加速、网络泡沫、用户生成内容、移动互联网。二十多年前,现今分布在各小学中的骨干教师群体当时正接受大学教育,正逢我国互联网处于起步阶段,上网媒体数量少、无多媒体信息、缺少即时互动功能。他们对媒介素养概念的认识完全处于盲区,即使掌握了当时最热门的计算机技能,到如今已被更新换代无数次,早已不适应新媒体发展的需要了。二十多年来,这一代人经历了网络加速发展阶段、网络泡沫破灭阶段、用户生成内容阶段、移动互联网阶段,但仍旧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根本无法对当下小学生进行全面的媒介素养教育。
那么,哪一类人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能胜任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工作呢?试想如果当前高校已普及媒介素养教育,高校师范专业的大学生则是最佳人选。可时至今日,媒介素养教育并没有成为高校普及的公共课,师范专业的大学生也没有接受全面的媒介素养教育。从媒介素养涉及学科领域范围来看,笔者认为在大中小学校普及媒介素养教育之前的这个过渡时期,高校新闻传播类的大学生最具有推广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资质和专业性。
新闻传播专业类的学生具有天生的媒介素养资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引领,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和方向,具有扎实的新闻传播学基础知识和新媒体信息传播理论知识,具备良好的新媒体专业素养,具备新媒体内容创造能力、新媒体推广能力、媒介研究能力等。通过课后服务公益活动的形式,由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类学生把媒介素养教育推广到小学校园,把媒介素养呈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这不仅为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类大学生提供了社会服务、专业实践的机会,还为提升学校课后服务质量提供保障、使课后服务渠道得到拓展,为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落实提供保障。小学与高校之间的联动,必将推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一言以蔽之,笔者认为媒介素养作为新媒体时代人们生存的必要技能和素养。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破危机为机遇,立足“课程思政”和“双减”两个热点,加强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走好中国媒介素养融合之路:首先是融合课程思政,把媒介素养融会贯通到小学各学科思政元素之中,打通系统学科思政之门;其次是融合课后服务,小学和高校联动,促使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大学生以媒介素养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在课后公益服务这个平台进一步推广、落实媒介素养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开.刍议媒介素养学科建立[J].现代传播,2016(01).
[2]彭兰.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三种媒介素养及其关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3(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5G时代海南融媒体人才需求与培养模式研究—以琼台师范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为例”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QTjg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