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视野下的地方“十大新闻”评选
2022-04-29陈超李屹
陈超 李屹
摘要:年度“十大新闻”是新闻媒体的年度“春晚”。地方“十大新闻”的评选,对于树立地方形象、构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作用。然而,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和繁荣,传统媒体采用传统方式评选出来的年度“十大新闻”渐渐显得与社会发展有些脱节,越来越像是媒体人的“自嗨”,影响力和关注度也在逐渐降低。在融媒体时代,必须要重新审视年度“十大新闻”评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通过厘清年度“十大新闻”评选的意义和缺陷,探讨如何通过流程机制、评选标准上的改革,加入受众参与这一媒体传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让年度“十大新闻”更贴近时代需要,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十大新闻”
年度“十大新闻”评选历来是岁末年初媒体的重头戏之一。将一年来发生在区域范围内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搬进受众视野,从时间的坐标轴上回顾历史、见证社会领域的变化与进步,作为一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缩影,“十大新闻”评选历来备受关注。“十大新闻”的评选有独特的自身框架,是政府与主流媒体通过新闻话语传达意识形态的重要渠道。融媒时代,信息传播更加多元,传播视角更加宽泛,对评选的机制流程提出了更新要求。作为新闻的年度“春晚”,地方“十大新闻”在评选机制、评选标准上也必须与时俱进,更好地树立、传播本地形象,提升受众参与感、认同感,使年度“十大新闻”更客观地体现社会的主体意图,适应融媒时代的传播需要,更有效地发挥其社会功能。
一、地方“十大新闻”现实状况及话语形态
“十大新闻”的重点在新闻价值足够重大。在新闻实践中,各地媒体评出的“十大新闻”,除了考量新闻价值外,更多考虑的是工作需求、社会效果和地方形象的建立。简而言之,绝大多数“十大新闻”最终是概括地方政绩、树立正面形象的“十大正面新闻”。
这些新闻中,相当一部分甚至不是单一的新闻事件,而是新闻事件的集合。以安庆市为例,每年评选出的安庆市十大新闻内容涉及广泛,有喜获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新闻事件集合)、合安高铁开通运营、安庆首座高架桥正式通车等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的重大事件,也有“‘李记事迹感动中国”等以新闻人物为主体的事件。
评选地方“十大新闻”,一方面是记录历史,另一方面更是价值观与地方形象的塑造。活动的实质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媒体或机构重新审视新闻事件,通过比较和强调新闻的重要性,引导和重塑社会价值。地方“十大新闻”评选活动就是媒体或机构经一定程序,对新闻的价值进行再认定,告诉人们哪些事是重要的、重大的和需要纪念的,以及我们需要展示什么样的价值观以及怎么展示,并借以展现、树立本地形象的行为。
从评选主体上看,现有的评选活动一般由区域主流媒体或机构梳理筛选,经媒体从业者、政府公务人员,甚至包括学术研究单位专家等评审投票产生。
在报道内容上,地方“十大新闻”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内容为主,其他各类新闻所占比例较少。
以近五年安庆市年度十大新闻为例,梳理归类后可以看到,政治、经济类新闻占据主角,十大新闻中如筑梦新区揭牌首批企业入驻(2017年度)、人民路以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项目开工(2018年度)、安庆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2021年度)等政经新闻占据了大半。
而其他类十大新闻,如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成绩显著(2018年度)、“李记”事迹感动中国(2020年度 安庆市原安庆石化总厂建安公司退休职工许惠春,生前曾用“李记”的名字在近四十载的时间向全国各地汇款捐赠近10万元。当年5月,许惠春荣登“中国好人榜”。9月,许惠春获得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安九高铁开通运营(2021年度),则具有更广的社会属性和普惠性,也更有人情味。
从传播学原理来看,“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就是指媒介的这样一种功能: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1]媒体正是通过“十大新闻”的评选,以其特有的方式长期、多角度地“再现”并“再造”主流的意识形态。在新闻的选择上会侧重政治经济层面,这既是主流媒体的现实需要,也是必须承担的政治使命。从文字上看,主流媒体将话语“放在历史、当下社会的大文化、政治语境中加以审视,将话语看作一种外化了的意识形态”[2],感情色彩和立场都较为鲜明。在历年评选的“十大新闻”中,“首次”“开通”“获得”“召开” 等词汇高频出现,不仅是因为这些语汇有效地体现了新闻价值,更因为它传播的是正能量、主旋律,更符合宣传的需要,更能鼓舞人心,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以媒体及媒体从业人员为主的评选人员通过自己的价值判断作出选择与决定,定义过去事件的重要性。由于新闻主管部门参与和媒体从业者的思维惯性和政治立场,对作品的价值衡量又较多地体现为自上而下单向性突出的特征。梳理近五年的安庆市年度“十大新闻”,相当多的新闻是以政府和官员的视角来衡量的,如安庆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全市开展解放思想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我市全面实施机构改革等。这些新闻事实的直接影响存在于党员和公务人员中,再次受到肯定与重视的原因,不是简单地比较作用人群的多寡,更因为这些事件的政治意义重大或将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二、融媒时代信息传播特点对“十大新闻”评选的影响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传播生态也发生着深刻变革。传统主流媒体不再是独一无二的新闻信息传播者,信息传播涉及的主题日益丰富,类型更加复杂。每个人都是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用户参与内容生产和内容分发,带来的是信息来源、信息发布和信息接收的多元化,对新闻价值的评判更加复杂。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事件中找准价值,在众说纷纭中听到党的声音,必须进行流程再造。
(一)注重体现“全民参与感”
曾经,传媒组织是新闻传播的“把关人”“守门人”,通过他们对信息的取舍,决定将哪些内容告诉公众,规定信息的重要性。而融媒时代的信息传播,受众的充分参与促进形成具有个性化的大众传播,传播的约束机制从单向度的话语引导向公众广泛参与转变。此时,信息的传播者往往也是受众,双重身份使传播的信息能够直接反映受者的信息需求。因此,“十大新闻”的评选上,去宏大的、偏向个人化新闻话题和个性化、口语化的叙述方式更容易为当下的受众接受认可。在信息内容的价值取向上,新媒体语境下,“全民参与感”也变得尤为重要。新闻中的一些个体化表达,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二)注重社交关系对新闻价值评判的影响
相对于传统媒体一家独大的时代,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在打破时空限制上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极强的时空延展性,不仅带来了高效、便利的信息服务,也进一步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区域垄断与限制,促进了跨时空传播。融媒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互动性更强,它是全程的、全员的、全息的,也需要追求全效。“不社交,无媒体”,媒体的社交属性有了充分发挥的空间。这意味着,传统的新闻媒体也依托一定的社交关系,更多地了解用户需求,为受众画像的同时,在用户中为城市塑造形象成为可能。因此,提高传播效率,有效适应全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规律和发展趋势,就需要把握新的信息传播特点,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更加精准地掌握用户群体、用户喜好、用户反馈,针对用户开展传播。改进“十大新闻”的评选机制,只有借助新媒体平台和技术手段,拓展群众参与评选的渠道,才能使年度“十大新闻”乃至更多的新闻报道,更客观地体现社会的主体意图,更有效地发挥社会功能。
三、地方“十大新闻”评选的重构
(一)流程再造的评选机制
由于评选主体的站位和立场不同,评判的标准尺度不一,“十大新闻”评选的结果也各不相同。实际操作中,“十大新闻”的评选主要受到双重约束,一是专业规范,二是主流意识。这两个评价标准都是对新闻文本的静态考察,无法关注到新闻作品在传播过程中的状况。对于作品是否能吸引受众,能否真正被受众所理解和接受的动态考察缺失,直接影响到最终的传播效果。
新闻传播本质上都是以“传播者”为本,表达传播者的思想和态度。地方主流媒体的报道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往往宣传性占据更重要位置,也造成评选出的“十大新闻”或多或少地带上这种倾向性。
需要正视的是,“十大新闻”评选中出现的意识形态导向与受众意识、服务大众并不相悖。从现实发展看,意识形态引导不能只是简单地灌输和说教,更多的时候,“上传”与“下达”同样重要。只有重视“十大新闻”评选的受众关注度,才能避免一厢情愿地单向传播,防止异化为只有传播主体和评选者的“自嗨”。受到媒体报道的范围、评选时间和评判人数的限制,地方“十大新闻”往往局限于本地媒体刊登过的稿件,评选者也集中于媒体专业人士和宣传部门相关人士。即便一些地方引入网络投票和大众评委,也是在初选的结果中选取,只是有限的程度上增加了广泛性。在融媒体时代,如何增加“十大新闻”的参与性,变单向为互动,成为一个现实考题。近年来,各地的“十大新闻”评选活动也在评选机制上做出了相应调整,采取新闻工作者和专家初选、网民投票的方式,力求选出兼顾公众意志和主流声音的“十大新闻”。例如,《安徽日报》主办的2021年度安徽“十大新闻”评选,采取了网友投票和专家评议投票相结合的方式,从候选条目中评选出自己心目中的“2021安徽十大新闻”。
这种评选方式打破了我们对于媒体的议程设置的既有认识。在这种信息传播系统中,受众已不再是完全被动的角色,他们也参与到议程设置的过程中来了。
(二)改变中的评选标准
地方“十大新闻”的评选,重要的不在于报道了哪些内容,而在于为什么要报道这些内容,却不报道另外一些内容。在长期的新闻宣传实践中,主流媒体构建的权威公信力对于“十大新闻”的发布具有巨大的“背书”作用。通常,媒体的信息越是公开、直接、正式,越能在受众心目中树立起权威公信的形象,越容易成为正确的甚至是唯一正式的消息来源。久而久之,媒体与受众之间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关系:媒体提供信息来源,规定话题内容,而受众则无论喜欢与否都会接收媒体提供的信息,谈论媒体规定的话题。这种权威也就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话语主权。原本事件的重要性取决于事件本身,取决于事件的性质、规模、影响力等属性。实际上,决定中心议题的因素非常复杂,很多时候是各种因素交叉作用的结果。某一事件被知晓的规模越大、程度越深,事件的影响就越大,越有可能成为某一时期被关注的焦点。在今天,人们获取外部世界信息的手段基本被大众传播工具垄断。人们已经形成思维惯性:放在头条的新闻、长时间或重复被报道的新闻就是最重要的新闻。从这个角度看,重视“十大新闻”的评选更有实际意义。媒体设置事件的议题时,就需要有更广阔的视野,用更大众的标准去权衡,而不是把目光局限于一时一地。
例如,入选2021年度安庆“十大新闻”的“安庆首座高架桥正式通车”,于本地而言,确实是一条正面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地方新闻。但放在更广阔的传播视角下,这条新闻的价值有多大则需要重新评判。与以往传统媒体面对的受众群不同,这样的评比结果推送到网络上,面对的是关心该地区发展的全体人群。他们对新闻的看法和视角与本地受众都有较大的差别:既不局限在一时,也不局限在一地。如果把这条新闻放在更大的空间里,对比发达地区,甚至有可能会被受众解读为地方经济不够发达的现状。对地方形象的影响,究竟是“安庆有了高架交通更便捷了”,还是“安庆时至今日才有高架,经济不够发达、交通建设落后”的看法更占据上风,结果殊难料定。因此,现在的“十大新闻”评选更要兼顾时、效、度,既是三者的有机统一,更是三者的层层递进。很多以往媒体从业者的“当然认知”,不能取代社会层面的真实看法,只有通过相对更大范围内的“海选”,才能更贴近真实,更容易获得受众的认可。实践中,很多地方媒体正在作出积极的尝试。如合肥市的蜀山区“2020十大新闻评选”活动将过程设置为:全区推选、首轮专家评审、大众投票、二轮专家评审和结果公布五个环节。综合吸纳市民意愿和专家意见,从新闻性、重要性、关注度等多维度进行筛选,最终评出最终结果。同样,2020年广州“十大新闻”不仅限于本地媒体报道,更向中央驻穗媒体以及港澳台媒体征集,通过第三方评估公司采集公开信息,运用大数据评价模型,设置了新闻传播度、媒体关注度、读者喜好度、传播创新度四个一级指标,综合评判新闻的重要性。此外,还设置了专家寄语环节,不仅让受众“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受众的认同感,有效提高了传播与导向效能,使媒体承担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得到更好发挥。
四、结语
本文基于信息传播理论对“十大新闻”话语形态的分析,发现这场评选传递着“新闻背后的信息”,也就是意识形态是如何通过新闻传播作用于受众的。因此,融媒视野下的地方“十大新闻”评选,尤其应该关注评选的传播效应与受众心理。不仅需要在评选流程与机制上,更多地让受众参与议程设置,有更多的“自我表达”,也需要以更多维、全面的标准,同时关注新闻性、重要性、传播度、关注度等。只有既重视“意义”,也重视“事实”,既体现政治立场也体现受众话语权,这才是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十大新闻”评选。包括“十大新闻”评选在内的新闻报道,要想在受众中有市场,要想传播在更广阔的视域下有效能,必须扩大新闻来源,增加传播信息的内容。同时,也要着力提高新闻报道价值,不能以机械单纯地报道取得什么成绩、获得什么称号来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正确的做法在于,将区域乃至全国的整体局势与地方的特殊性结合起来,从表象中发现带有本质性的、能体现时代意义的重大主题,真正触及地方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时代脉动。具体来说,在机制与标准上可以充分运用大数据评价等新技术手段,设置传播度、关注度、创新度等多维指标,综合评判新闻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美]沃纳·赛弗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孟颖,赵丽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 孙卫华.论构成媒介文本分析的方法体系[J].当代传播, 2009(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