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语境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发展与创新研究

2022-04-29陈海珊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16期
关键词:内容创新电视媒体融媒体

陈海珊

摘要:科技发展推动了媒体行业深层次变革进程,随着新理念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催生了新媒体的诞生。新媒体的发展对于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导致其受众大量流失,且节目收益下降。为在新媒体冲击下获取生存和发展空间,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应积极引入新媒体技术优势,进一步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机融合,通过融媒体的发展途径将二者资源优势进行整合,实现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为传统媒体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本文主要围绕汕尾广播电视台《有话直讲》栏目为例,探讨推动融媒体语境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内容创新策略,以期改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发展窘境,使其能够在新时期获得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视媒体;民生新闻节目;融媒体;内容创新

现阶段社会各界对于民生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而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作为人们获取民生新闻的主要途径,在融媒体语境下应进一步推动节目内容创新,围绕服务于百姓生活来提供新闻服务,有助于加快民生信息传播和共享,增强受众的忠诚度和支持度。融媒体语境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不断增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应顺应媒体行业发展潮流,积极寻求与各类新媒体合作,在保证主流媒体话语权和权威性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舆论引导作用。通过此种方式,在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民生新闻获取途径的同时提升核心竞争力,确保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空间。

一、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概述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是一种代表性的电视新闻节目,节目诞生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民众对生活状态的关注度随之提升,催生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1]。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作为一种时代产物,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冲突影响背景下,如何寻求突破和发展成为主要目标。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新闻节目,立足于平民化传播视角,传播民生价值取向,受到了广大民众的高度喜爱,逐渐成为黄金时段的热播节目。就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来看,主要是关注市民生活状态的新闻事件,坚持以民为本原则,从民生视角播报新闻。在节目具体实践中,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形式多样,拥有丰富的新闻内容,包含深度分析、既有消息以及人物特写等新闻报道形式,还有很多生活实用咨询和新闻评论,此类特点构成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基本架构[2]。

二、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融合转型发展分析

(一)电视民生新闻融合发展的内涵特点

电视民生新闻融合发展,是基于产品形态、制播技术和组织机构等方面深度融合。通过民生新闻资源有机整合,便于不同媒介在同一平台上策划、协调,基于民生视角来报道民众生活状态,进一步细化分类加工,扩大民生新闻传播范围。另外,国家政策的颁布实施,同样促进了电视民生新闻融合发展[3]。就民生新闻的融合传播特点来看,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民生视角。融合民生新闻传播是从民生视角传播新闻信息,高度重视基层民众生活状态,以此来增强融合民生新闻的活力和生命力;另一方面,多样化传播。相较于传统电视新闻而言,融合民生新闻通过图片、文字、视频、音频和直播等形式结合传播,依据不同媒介分类加工,实现多途径传递民生新闻。

(二)融合民生新闻发展趋势

伴随着电视民生新闻的融合发展进程,代替传统电视民生新闻的趋势愈加明显,但尚无法完全代替。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不再拘泥于传统电视媒介传播,而应不断扩大传播范围,通过多媒体融合传播民生新闻信息,因此电视民生新闻融合发展是其发展的最终目标。目前国内很多媒体已经开始朝着这一方向进行转型,通过积极整合新旧媒体优势建立融合新闻制作中心。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融媒中心在2017年10月10日正式设立运营,改版升级的CGTN客户端随之上线。该融媒体平台是基于融合传播理念建立的业务平台,可以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终端之间的无缝对接。又如,广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中心在2018年投入使用后,在前沿的视音频网络技术支持下,践行国际新闻资讯化演播空间设计理念,实现大量信息资源聚合、播报,全媒体互动交互、多渠道发布新闻信息等。

(三)电视民生新闻融合生产模式

在融媒语境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生产必须基于融媒体理念和制作手法,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生产、传播流程融合,以此来覆盖不同媒介受众需求。科技的发展催生了民生新闻融合生产模式,新媒体技术是媒体行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同时也促使民生新闻融合生产模型运行具备有利发展条件,在此背景下进行民生新闻采访、编辑、制作和播出,各环节操作也更加便捷、高效。受众市场对民生新闻的需求不断增加,民生新闻融合生产呈现新的发展前景。在信息时代,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途径逐渐多样化,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等,并逐渐将网络和新媒体平台作为主要渠道。新媒体平台可以有效整合受众的碎片化时间,并可以满足受众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个性化需求,民生新闻融合生产模式是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的必然选择,目前各类新媒体开始大量侵占传统媒体市场份额,网络新媒体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度较高的媒体形态,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广告投资商。

三、融媒语境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节目制作理念创新不足

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制作中,制作理念表现在抱有何种节目制作目的、思维模式去制作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主要从平民视角去制作和传播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伴随着时代发展,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制作理念也在不断变革创新。融媒体时代下,新旧媒体融合是必然选择,因此为了提升节目竞争力,求得可持续生存发展空间,各地区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纷纷开始建立自己的新媒体传播平台。但即便多数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具有融合制作理念,但因多种因素影响导致转型进程缓慢,不同程度上阻碍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创新发展。究其根本,主要在于媒介机构对融合发展缺乏足够重视,传统媒体的创新变革需要通过建立新媒体客户端,并基于新媒体平台来移动传播等途径实现[4]。但目前全国媒介自有客户端开通率偏低、推送内容粗糙,维护不及时,阻碍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融合发展。

(二)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生产机制陈旧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生产是一单向链条,包括新闻信息的选择、生产加工和传播。推动新闻内容生产机制创新,是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其中还有很多的欠缺和不足存在。首先,未能整合生产。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整合生产,应该站在民生角度去整合新闻信息资源,并实现在同一个信息操作平台上进行整合操作。例如,广东广播电视台的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系统,可以随时通过智能移动终端上传新闻线索,新闻记者或后期编辑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新闻信息,其中包括图片、文字和视频等资源能够直接上传到统一的共享的融合民生新闻生产平台上,各媒体相关人员可以共同获取相关内容,并在线完成筛选、制作和传播新闻信息工作。但实际上,建立此类共享平台的媒介少之又少,除了广东广播电视台、江苏广播电视台、湖南广播电视台等,其他多数地市台并未建立相应的融合民生新闻生产共享平台[5];其次,未能整合传播。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整合传播,是结合媒介和受众特点分类加工民生新闻,更具针对性地传播民生新闻信息。融合民生新闻传播模式有别于其他的传播模式,电视和网络同步播出同样新闻内容可基于不同媒介平台传播,节目视频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二次传播,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目前多数电视媒介机构建立了新媒体平台,包括微博、新闻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等,但由于不同媒介的民生新闻融合传播水平不同,更新速度和新媒体技术水平不尽相同,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民生新闻融合传播;最后,并未建立民生新闻融媒中心。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创新变革,一个重要举措是建立架构完备且独立运作的民生新闻融媒中心,便于实现融媒环境下新闻信息高质量制作和传播。民生新闻融媒中心的设立,相较于传统电视新闻制作,实现各传播媒介统筹规划,有机整合与配置资源,便于打造优质的融媒产品。

四、汕尾广播电视台《有话直讲》节目概况

《有话直讲》是汕尾广播电视台2011年元旦推出的一档本土方言时事评论栏目,后经两次扩版,成为集民生新闻、时事评论、本土文化、舆论监督为一体的新闻杂志类栏目。节目聚焦社会民生,以幽默风趣的方言评述热点新闻,并贯穿海陆丰谚语、俗语和歇后语,突出“草根性”,以贴近百姓的话题、贴近百姓的视角、贴近百姓的语言讲述不一样的新闻,受众广泛覆盖老中青群体。开播至今,收视率节节攀升。经不断完善和创新,《有话直讲》栏目已由每周1期的周播节目扩版为每周5期的日播节目,节目时长20分钟,同时负责每周2期的《新闻聚焦》采编制作任务。栏目成员也由初创时的2人增加至近20人。就《有话直讲》节目特点来看,其具有本土性、人民性、趣味性和批判性特点。汕尾电视台的《有话直讲》栏目将当地语言文化原生态面貌生动还原,在保护当地语言文化方面效果显著。节目中有很多通俗易懂的汕尾话,也有很多海陆丰俗语和歇后语,节目充满着海陆丰语言文化特色。

五、促进融媒语境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发展的创新措施——以汕尾广播电视台《有话直讲》栏目为例

(一)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生产机制创新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丰富新闻素材的同时需积极创新生产机制,首先,对民生新闻生产采取整合生产方式,建设新技术平台,将不同媒介整合至同一生产操作平台。现阶段,人们可以基于手机APP终端连接互联网获取和共享新闻信息,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播报的内容应避免已经在网络平台出现过的节目,充分提升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吸引力和影响力;其次,增加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独家报道和策划。独家报道直接关乎媒体机构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拥有独家报道,在融媒体背景下可以抢占先机,增加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独家报道数量,同时可以提升新闻的可看性;最后,实现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直播与网络直播同步,促使节目风格、表现形式等方面风格多元化,如节目语言风格多元化,能够使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表达方式更为丰富,可呈现出一种日常唠家常的亲民风格特点。对于汕尾广播电视台《有话直讲》栏目而言,节目部分语言经过生产机制优化,有效避免口语表达方式单一化的问题,同时在机制优化过程中将普通话翻译为海丰话,实现更为流畅的节目表达。

(二)明确频道及节目定位

融媒体时代下,抖音、快手和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平台,促使信息传播渠道逐渐多样化,一定程度上导致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受众流失。因此,需要明确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定位,继续巩固和发扬节目的特色,形成独有的新闻报道特色,便于吸引受众,增强受众忠诚度。如果仅仅是报道一些民众生活中发生的琐碎小事,则节目无法直面现实考验,对于不良现象不敢批评,那么栏目的吸引力、生命力和影响力自然是有限的。既然栏目强调“有话直讲”,自然要“直”,因此节目要始终坚持批判性定位,增强批判性特性。《有话直讲》栏目坚持做到不回避现实问题,勇敢地针砭时弊,对于社会不公、不良现象敢于直面批评,使栏目影响力逐步扩大。

(三)本地民生新闻生产创新

在融媒语境下,应该正确看待新媒体优势,积极推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内容创新带动本地相关业务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广电媒体已经开始建立新媒体终端,通过各类新媒体渠道扩大新闻内容传播范围,在此过程中应注重本地用户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在对本地媒体资库内容深度开发下,主要通过碎片化拆解,力求最短的时间取得最佳的本地传播效果;在整合过程中需围绕主体需要,重新剪辑珍贵的本地素材镜头或其他资源,合成新的节目内容,深层次挖掘和展现本地文化价值。《有话直讲》自从开播以来,始终坚持用本土方言播出,播出的新闻内容主要是本土发生的事情,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质、本土精神,促使电视新闻“扬独家之优势,汇本地之精华”的积极效应充分发挥,帮助广大观众切身感受到汕尾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讲个(的)是傩(咱)个话,哗(聊)个是傩个事”。也正是由于栏目的题材多样化、内容丰富多彩,开播十余年,《有话直讲》栏目仍然深受观众的欢迎和喜爱。

(四)民生新闻节目策划方面创新

在节目内容创新中,应该立足于实际情况,加强新闻策划,拓宽新闻内容深度与广度。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策划阶段,预判和分析新闻热点内容,直面基层群众,发现和传播群众的真情实感。对于一个社会现象进行深入调查走访,或是深入新闻发生现场,如《有话直讲》节目,能够在春运期间前往火车站,关注每个回家路上的人和故事,通过更具人情味的新闻报道,增强观众的观看兴趣,这一点的优势是网络新媒体所不具备的。与此同时,适当增加独家报道,能够彰显节目特色,在海量的民生新闻中脱颖而出,抢占先机,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和支持。

六、结语

在融媒体背景下,新旧媒体之间相互交叉融合,有助于媒体格局得到深层次的优化和重构。在此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创新发展应明确融媒体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通过媒体融合理念和方法来扩大覆盖面,并推动节目内容创新,以便于实现全媒体传播,切实提升节目影响力和知名度。

参考文献:

[1] 朱良志,王荣强.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舆论引导能力提升探究:以河北经视《今日资讯》为例[J].传播力研究,2020,4(24):34-36.

[2] 陈欢.融媒语境下地方台时政新闻栏目的多元传播:以福州广播电视台《福州新闻》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4): 39-42.

[3] 田炎鑫,姚璐.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创新传播策略研究[J].传媒论坛,2020,3(2):66+68.

[4] 赵雪飞,谢飞.新媒体视域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跨屏互动实践与发展对策[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4):112-113.

[5] 梁雪汀.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转型研究:以《直播绍兴》的实践与探索为例[J].当代电视,2020(6):110-112.

猜你喜欢

内容创新电视媒体融媒体
微信公众号的特征及内容创新
现代高职院校教研活动改革与创新探讨
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探讨
浅析电视真人秀节目同质化的表现及成因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创新设计
老龄化社会电视媒体惠老服务的反思与对策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自媒体对传统电视媒体的挑战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试论全媒体时代儿童灾难新闻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