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设计研究

2022-04-29余晓瑜吴祥辉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2年11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教学设计高中数学

余晓瑜 吴祥辉

摘  要:在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才的作用以及价值越来越明显,为了更进一步推动人才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人才教育系统方面做出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让高中生要敢于对科学知识质疑,勇于面对学科的各个问题,尽可能让学生在学会基础知识的同时,整体素养得以提升。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模型建构、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高中数学批判性思维培养途径进行研究。以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维度对培养途径进行分析,并提出导学案促进高层次自学、合作探究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课后评价鼓励学生沟通交流等主张,以期达到培养目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批判性思维;教学设计

在综合素养所倡导的各种能力下,批判性思维十分关键、十分重要,它掌握着整体思维的关键。如果能学会有效批判,那么学生便具有理性、自省、诚实、开放、自律、判断等多种复杂的思维品质,敢创新、能创新,这正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与此同时,批判性思维教学模式是“双新”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抓手。在现代化高中教育体系中,其教学目标已经逐渐向着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建立方面转变,并已经成为学习状态考评的核心指标,因此这种能力对人才作用的提升至关重要。目前,在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变过程中,首先要转变人们的分数思维,要注重人才的全方位发展与选择,增强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批判性思维的概念

现阶段,国内外科学家对批判性思维的学术结论中,定义有两种,首先是学者恩尼斯(R.Ennis)主张的:“批判性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其目的在于决定我们去相信什么和做什么。”而另一学派的科学家则认为这种能力需要一个程序才能形成:“这种思维有着显著的目的和针对性,它是在科学知识、理论形成的过程、环节中综合产生的一个科学过程。”不难看出,不同学者给出的解释中,其侧重点有所差异。不过在这种背景下,并不会产生分歧或者冲突。如果在对待任何事物时都能够习惯性地以此为准,并对其有一定的认知和信任,这就是一个批判性思维过程。此时,人们鉴于心理特征层面对这种思维予以研究,就可将其特征予以强化。

站在语言学科的视角下来看,“批判性”这一点最初是从希腊逐渐发展起来的,这一点的词根是“Kriticos”(判断及辨明能力)和“Kriterion”(标准)。不难看出,从字面意思上就可将这种思维理解为基于一定框架对新的事物展开评估、定位和总结的能力。再结合相关特点来看,笔者认为数学批判性思维可以理解为在不断汲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有规划地围绕科学知识予以研究、剖析等,然后不断对其复盘、总结,进而能够将其贯通于实践中的一种能力。

二、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普通高中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将发生改变。郑州市作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国家级示范区,需要一线教师切实推进“双新”育人,让核心素养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把科学的质量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批判性思维是在“双新”背景下需要着重对学生进行培养的关键思维方式,更是高中很多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的内涵。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才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思考,激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研究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十分必要且迫切需要。

本研究拟在“双新”背景下,以高中生为对象,从影响学生批判性思维活动的因素、高中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构建、由批判性思维能力推理成绩等方面讨论批判性思维能力。高中数学和生物学科分别作为基础性科目和前沿性科目,在新教材中对批判性思维的体现有所侧重,以此两科为实验对象研究“双新”背景下高中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更具有代表性。通过对数学、生物学科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诊断测评教学实验,进行数据分析,得到批判性思维能力建构培养的指标,研发科学合理的学生思维能力测评工具,构建“双新”下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指导“双新”教学。

三、高中数学批判性思维的特征与实质

(一)高中数学批判性思维的特征

1. 合理性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科属于典型的理性思维学科,因此在与之有关的任何行为中,都要保证一切活动的合理性与学术性。而批判性思维形成的关键就在于明确问题核心,并对其基于科学基础进行解释与决策。此外,在这种能力下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规则与手段,而非随意学习。

2. 自主性

批判性思维需要人们站在合理的基础上去评价对应的事物。此处所提到的“批判”并非随意和盲目的,而是要基于自身意识的逻辑对其有目的地进行决策的流程,这样思维者所拥有的知识才会越来越丰富。

3. 创新性

在这种思维下产生的创新性特征,代表对传统思维的一种突破,对传统的一种质疑,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证批判性思维下得出的结论和决策的合理性。

4. 探究性

在数学学科中,这种思维需要基于课堂架构的基础来进行,此时首先要明确教学流程,要结合教师的引导,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帮助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养成。现阶段,国际上围绕中学生这一能力的养成并未形成过多的结论和观点,因此对其进行持续分析和总结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这样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才能够加速推进高中生批判性思维的养成。

5. 反思性

反思这一概念可理解为基于解决问题的基础,更加深入地去思考,以此来得出问题的精准答案的过程。一般情况下,提问—求解—反思—探究—总结是其常规流程,而这就需要在持续反思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审视与解决问题,从而获得自我提升。久而久之,反思性思维就会养成,进而能够更好地保证决策的合理性与系统性。

6. 整合性

对高中生而言,不仅要牢记基础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学习方式与技巧,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加淡定、更加精准。在这个过程中,批判性思维需要贯穿全程,而非只是在个别环节以解决委托为目的出现。正是这种特征,使得批判性思维更要严谨、合理,要学会把所有事实与技巧深度融合,以多个角度、多个视角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定论问题。

(二)高中数学批判性思维的实质

首先,要锻炼高中生对问题的识别与筛选能力。让高中阶段的学生能够有效掌握数学知识中的核心与本质,识别能力是其基础,辨别能力是其核心,与此同时要对学术概念与现象给出科学严谨的推理,这样才能为批判性思维的建立奠定基础。此外,学生在面对后续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够按照自身逻辑去合理对待,而不是盲目跟随他人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其次,要培养高中生推理问题的能力。在面对高中数学知识时,要让高中生在辨别判定的前提下,结合已有技巧与知识,采用演绎和总结等科学方式,来给出新的解题思路,并不断对其进行论证和创新。此举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实现最终处理问题的有据可依,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有一定的逻辑性,为后续难题的处理奠定基础。最后,要让高中阶段的学生能够对任何问题都有一定的消化能力。因为高中生是典型的青少年,处于叛逆期,此时他们对事物的欲望和兴趣是最强烈的,所有事物在他们眼里都有不同的新鲜性。在这种求知欲望的主导下,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去探索其运行流程和技巧,然后对其本质特征予以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前期迷茫是很正常的,但只要通过这一阶段,那么在后续的问题处理以及数学思维养成的过程中,就会更加顺畅。

四、批判性思维的教学设计

(一)课前活动

课前教师可以通过分发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鼓励学生自行研究与总结。当他们拿到导学案之后,先了解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等内容,根据导学案中的提示和点拨,进行第一遍自学(最好独立思考),然后结合上一环节的问题重复研讨与研究,这个过程使其自主学习能力大大提升。此外针对教学案遗留的难题,就可以自主辨别、自主分析、自主解决,久而久之,就能够让其形成科学自然的探索真理的思维和习惯,这对后期难题的处理将会有着重大意义。

(二)课中活动

1. 课中营造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

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课堂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团队,然后针对本团队的学习状况,结合教师的指导,来进行针对性地分析与解决。此时,学生不仅能够形成有效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还能在这种自然环境下拉近师生距离,能够自然地展示自我,鼓励自我,消化各种难题,还能够得到学习的空间与安全感,这对强化问题意识提供了有力保证。总的来说,为高中生创设一个系统全面的学习环境与氛围,首先需要教师调整教学流程和标准,要适当降低学习的压力,进而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内充分发挥、充分发展。

2. 课中培养学生与他人的高效合作探究

按照目前已有结论,学生的自我意识是在持续交流、持续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换个角度来说,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完善。所以在这种理论下,作为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多鼓励学生以团队合作去探索,要让各团队的所有学生积极参与。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这个过程的质量,教学要在学生预习和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础上,为其创设环境与氛围,让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自主探索;此外,团队中所有学生要深入研究科学知识与其内涵、特征、本质等,要让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合作意识与能力,学会与其他学生高质量沟通与交往,久而久之,学生就可以在相互刺激、相互鼓励的环境下形成一定的批判意识与能力。

3. 课中增加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

课程内容的不确定性是基于知识的不确定性和课程内容只强调确定性的偏颇提出的,目的是动摇学生心目中长期存在的、具有权威性的知识观。教师通过选择一部分模糊的、粗略的知识,设计目标隐蔽的教学活动,以激起学生的探究动机,给学生留下探究和质疑的空间。教学内容的生成性是指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不断创生的。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完全预定的,而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探究活动中意义、精神、经验、观念、能力的生成过程,它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这样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的认识不同,会使学生觉得新鲜和困惑,因而产生探索的兴趣和动机,引发他们积极地思考、质疑和探讨。

(三)课后活动

1. 课后构建多层次的评价体系

在小组合作探究和展示交流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对其结果评价的标准与程序,要确保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都有对应的评价内容与标准,才能够对最终成果有一个全面精准的决策与总结。此外,在过去的学习环境下,大多是教师评价学生,显然这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评价环境与要求。在学生合作探究和展示交流等过程中,学生之间也在相互评价,平等的师生之间也在相互评价,评价贯穿始终。所以,教师应该重视课堂学生的参与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只有这样的评价才会使数学课堂更加精彩,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才能更上一层楼。

五、结语

总之,高中教学和高中学生都有其针对性的特色,高中数学教师在此阶段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意识,锻炼其批判技能,帮助学生以良好的学科思维和学习技巧提升学习质量和水平,最终收获良好的过程和结果;高中数学教师也要充分认识到批判性思维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既要有耐心又要有方法,不断地激励引导学生继续前行,最终实现个人思维品质的飞跃,带动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安现伟. 高中数学学习思维障碍的成因及突破方法[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8):135.

[2]曾金玲. 国内外批判性思维研究述评[J]. 青年文学家,2013,14(03)34-35

[3]柏宗玲.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J]. 周刊B版,2011(05):15-18.

[4]郝德永. 课堂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莫唯然)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教学设计高中数学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在美国高校英语课堂中的体现
将批判性思维融入英语专业阅读课程的教与学
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及应用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