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操作学数学
2022-04-29钟珍娜
钟珍娜
低年级的数学学习一般以自然数的认识、简单的运算以及初步认识常见的图形等内容为主。学生在入学前拥有的零碎生活经验使其对这些数学内容有初步的了解,但认识还比较模糊。加上这一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数学学习往往停留在表象的认识层面。因此,在大多数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模糊认知,所以课堂气氛很热烈,可这种“热烈”往往掩盖了真正的学习目标,使这种学习只停留在表层。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更有深度?笔者认为引导学生主动动手实践操作是最好的切入点。因此,对于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而言,在课程设计上教师要做到“说”得少,引导学生“做”得多,从而促进低年级学生进行深度数学学习,获得更多学习体验。
一、在动手操作中激发学习兴趣,有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关键。课堂中,不管教师讲得多精彩,学生都会出现听觉疲劳,这时候学生就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为了在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造成学习疲劳,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创造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教学“比一比,说一说”时,这一课程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语来形容、比较两种事物数量的多少,其课程定位在学生的“说”。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设计了一个“我来数,你来说”活动。教师先示范在两个透明罐子里装入个数不同的红色和蓝色玻璃球,选择两名学生上讲台数一数两个罐子各有几个玻璃球。再面向全班学生进行提问:谁能用“多一些、少一些”来说一说两种颜色的玻璃球的数量?接着不断调整两个罐子里的玻璃球的数量,引导学生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语来进行描述。学生通过“分一分、比一比、说一说”等词,展开动眼、动脑的学习,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动眼、动脑的过程中激发其学习兴趣,在师生互动中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在动手学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奥秘。
二、在动手操作中调动学习主动性,有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感性的学习过程,这一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主要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所以他们对可动手操作的课程都比较容易产生学习主动性。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教师必须积极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条件。只有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学习、感受数学,才能引导他们不断深入思考,以达到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目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教材的特点,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操作活动,使他们在操作实践中理解、学会新知识。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内容时,在“元、角、分”的认识学习中,我没有采用“依次出现逐一介绍”的方法,而是设计了一个“分一分”的活动。教师课前给每一组学生都准备了一个装有若干元、角、分等钱币的小盒子,上课时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分一分,把相同的钱放在一起。”在学生将盒子里的钱币分好后,提出第二个问题:“你们发现这些钱币的哪些地方是相同的?”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最后在有序的教学环节中达到认识钱币的目的。又比如在之后的“元、角、分”之间的换算教学时,我让每一组学生把刚才分好的元、角、分等钱币分别交给组内三个同学,然后提出一个问题:“手里有‘元的同学,拿1元去跟手里有‘角的同学换,该怎么换?手里有‘角的跟手里有‘分的同学换,又该怎么换?”接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换钱游戏,这个游戏本身就是一个学生独立动手实践操作的过程。动手操作的过程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激发出来,既能保证教学效果,也能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数学学习。
三、在动手操作中进行知识迁移,有效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数学学科的内容编排采用螺旋上升的方式,同一板块的知识前后联系很紧密。教学中利用迁移规律,联系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正确掌握新旧知识的联系,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延伸。比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的内容时,教学一开始,教师提出第一个问题:有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同学们会分吗?“分小棒”是低年级学生最常见的动手操作活动,学生对此十分熟悉。这一活动的设计,从学生熟悉的“摆小棒”活动入手,让学生在摆小棒的活动中了解“剩余”现象,从而逐步建立起“余数”的概念。既巩固了旧知识,又为学习新知识进行了铺垫。接着在列竖式进行有余数除法计算时,教师让学生一边分小棒,一边对照结果得出13÷4的商和余数。这样,在动手分小棒的实践过程中,把学生已有的分小棒经验和本节课的知识“有余数的除法”建立起内在的联系,使“有余数的除法”这个较难的计算教学变成有趣的、可操作的动手学数学的过程。利用分小棒来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感知有余数除法竖式的意义,这是学生对计算方法和算理深度理解的关键过程。
四、在动手操作中完成自我构建,有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学生对数学的学习除了认真听讲以外,教师在教学中设计有深度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这是改变学生被动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深入学习的有效措施。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时,在“认识1/2和1/4”的教学中,教学设计如下:
1.认识二分之一。
(1)折一折:课前为每一位学生准备好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纸片各一张。要求:挑选其中一张纸片,动手折出它的1/2。
(2)展示学生的几种典型折法。
(3)提问:每一个同学折出纸片的形状不一样,为什么都可以表示1/2呢?
(4)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2.认识四分之一。
(1)折一折: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折出它的1/4。
(2)画一画、涂一涂:把折痕画出来,然后用红色笔涂出该图形的1/4。
(3)提问:说一说,为什么红色部分都是这个正方形的1/4?
(4)学生举手展示并汇报自己的想法。
这一环节的设计,以学生动手操作为基础,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独立完成,积极动脑探索,从而达到对知识体系的自我构建。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自己动手学数学、感知数学知识的过程。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后,教师通过提出“折出的形状不一样,为什么都可以表示1/2呢?”“为什么红色部分都是这个正方形的1/4?”等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从而达到深入理解几分之一的学习目标。
五、在动手操作中交流沟通,有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动手操作学数学是探究学习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中,通过实践操作,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就操作过程中的知识点不断沟通,在讨论交流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这才是最有效的学习。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第一册“分类”的内容时,我通过模拟一个生活小片段开展教学:
教学伊始,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在课堂上展出一个货架,在货架上凌乱地堆放一些物品)提问学生:今天我们来玩一个“买卖”的游戏,好不好?现在老师请一个小朋友来当售货员。(通过自我推荐方式,选一个小朋友当售货员)
师:售货员,我想买一块橡皮擦(学生忙乱一阵才找出)。
师:售货员,我还想买一个卷笔刀(学生又忙乱一阵)。
这时教师接着说:(示意当售货员的学生停下动作)如果顾客每买一样物品,你都这样乱翻乱找,那怎么行呀!同学们,刚才我要买某一样物品时,他为什么不能很快地拿给我呀?
生:因为这些东西太乱了。
师:对,那我们该用什么办法来帮助售货员整理货物呢……
通过模拟一个生活小片段,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进行互动交流,从而感受分类的必要性。在这一环节中,交流的前提是动手操作,如果没有动手实践,只依靠口头交流,那么学生的学习就只停留在表层,无法对“分类”产生深刻的理解与感受。
低年级教学实践中,要引导低年级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提升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实践。只有让学生去动手操作,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去动手实践,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促进学生对知识体系进行自我构建,只有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深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