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线上教学探析
2022-04-29钱佳佳
钱佳佳
【摘要】教师通过选择恰当软件,做好课程准备,通过软件创造、创新等做法,可以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线上教学质量。教师要发挥教学优势,做好课程宣传,增加课程趣味,精减授课时长,做到线上线下、家庭学校、多种方式共同评价。
【关键词】线上教学;道德与法治;探析
一、选择软件,做好课程准备
在新冠疫情导致的特殊教学背景下,“停课不停学”口号响起,“线上教学”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股“线上教学热”催生了各式各样的线上教育软件,如企业微信、晓黑板、Classin……面对眼花缭乱的线上教育软件,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年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软件,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直播类软件激发兴趣
小学中低年段的学生年龄小,保持高效注意力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教师可以选择直播类的线上教学软件,利用直播软件与学生实时互动,以高频次的互动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提升课堂效率。
一年级下册第一课《我们爱整洁》中的第一个环节是《镜子里的我》,本环节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观察镜子里的自己,关注个人卫生情况。为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运用谈话法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老师的头部、面部、着装是否整洁,再以欢快的《整洁歌》提醒学生关注自己的个人卫生,接着教师邀请家长帮助孩子打开摄像头,依次放大学生的头部、面部、上衣、裤子、鞋子,引导学生观察电脑屏幕中自己的影像,请学生为自己的整洁度打个分。教师应当鼓励没有获得满分的孩子对着屏幕用梳子为自己梳梳头发,用毛巾擦拭自己的脸蛋,整理自己的衣着。在学生整理内务的同时,教师可以实时关注屏幕,给专心整理内务的孩子“点赞”。教师还可以邀请所有学生起立,定格摄影,记录学生经过内务整理后呈现的美好形象,展示学生整理内务后的成果,截图保存发给每个学生留作纪念。
2.交互类软件推动创新
相对而言,小学高年段的学生知识储备丰富,理解能力强,当面对知识含量较大的学习内容时,教师可以选择人机交互类软件进行教学。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旨在为学生展示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美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意识,启发学生从小立志。这3个板块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如果老师仍然以直播的形式呈现,将耗费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热情。因此笔者认为,这类课型可以让学生利用交互类软件以自主学习的方式远程学习。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在课前将搜集到的素材上传到交互软件上,按照不同的分类排列,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和探索,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以说、演、唱、画、写等多种方式把自己对传统美德的理解表达出来,上传到交互平台,激发学生对传统美德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意识。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较为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又可以点燃学生的创作灵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教师也从繁重的教书匠工作中脱离出来,成为一个教育的引领者和欣赏者。
3.参与创造促进发展
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软件逐步推陈出新,可供学生和教师选择的软件不可胜数,但每个软件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例如很多直播软件仍然只能以教师“一对多”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无法密切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一些交互类软件只能以生硬的“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授课软件依托于营利性平台,直播时需要注册、缴费,增加了线上教育的难度和成本。
要想解决以上问题,就要求一线教师和教育主管部门参与到线上教学软件的开发和改进中来。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与软件开发公司联系,根据软件的使用情况,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以促进软件的发展,提高课堂效率。教师甚至可以与软件技术人员合作,针对本校线上教学的现状,开发适合本校师生使用的线上教育软件。教育主管部门也应该承担起优化线上教学软件的职责。笔者认为,线上教学软件应降低用户的准入标准,降低网络条件要求,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师生交互体验。只有每位教师参与到线上教学应用的研究,参与到线上教学软件的开发和改进中来,线上教学才能更高效地向好、向上发展。
二、扬长避短,发挥教学优势
线上教学是“互联网+”时代下必然的产物,它打破了师资分配不平衡的现状,拉近了不同地区师生的距离,促进了教育公平。但不可否认的是,道德与法治线上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生与家长对道德与法治学科重视程度不够,难以达到教学目标;教师电脑授课时,学生若无人监督容易精神涣散;长时间盯着电脑学习,可能对学生的视力造成伤害……笔者认为,要想发挥道德与法治“线上教学”的优势,就要做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1.重视立德树人加大宣传力度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基本使命,也是教育的核心部分。道德与法治理论课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至关重要,其作用是不可改变的。
首先,教师首先应该从自身做起,加大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视程度:课前精心备课,课上充分授课,教学重视评价。教师以身作则,重视道法课程,学生才能体悟到课程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应当加大课程宣传力度,强调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利用家长会、家校联系群、晨会课分享一些道德与法治知识,也可以在线上授课时强调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升学生、家长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关注度。
第三,学校层面要推动学生及家长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了解。学校可以要求家长到校听取道德与法治公开课,以最直接的方式了解课程的授课内容以及学生的上课情况。学校还应丰富对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考核方式,并把该课程的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除此之外,学校也应当重视对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培养,多为道德与法治教师争取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2.提升素养增强趣味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的论述充分阐明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线上教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时,教师与学生不在同一空间,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得尤为困难,但这并非不能实现。教师可以从自身出发,提高学科素养。教师不仅要备课,更要备年级、备班级的学情,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的情况调整自己的语言、教态、教学设计。
线上教学中,教师的语言与肢体动作一定是最能打动人的;教师的情感、语言、肢体动作应该是多变的。例如在教学低年级课程《我们爱整洁》时,教师应该用充足的激情、抑扬顿挫的语言、夸张的肢体动作打动学生,激发学生一起唱歌、朗诵、面对镜头整理内务的兴趣。
加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教学的兴趣,做到充满热情的教学还远远不够。教师还应该根据课程、学生特点创设活动场景,增加多媒体交互环节。仍然以《我们爱整洁》一课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例如:小明一早起来,揉揉眼睛,被镜子前的自己吓了一跳。请你仔细看图,说一说,镜子中的小明怎么啦?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关注小明的个人卫生情况,并联系自己的生活说一说,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解决呢。当孩子们兴趣盎然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打开面前的摄像头,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个人卫生情况。当关注到个人卫生情况良好,打扮干净整洁的孩子,教师可以为他点赞。情节的创设,互动环节的设计,一定会为道德与法治课堂增添一抹亮色。
3.抓住重点精减时长
近年来,由于电子产品人气和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加,中国少年儿童的近视率不断提高。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少年儿童的近视率在世界上排名第一。小学生近视比例为45.7%,中学生为74.4%,高中生为83.3%,大学生则高达87.7%。
居高不下的近视率与线上教育教学似乎成了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关系。由于线上教学符合时代潮流,能够促进教育公平。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寻找其中的平衡点,精简线上教学授课时长,把40分钟的课程调整到15到30分钟。
授课时长的精简并不是简单的缩减,教师应该找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关键点,有选择地挑重点部分讲,切忌面面俱到。例如在进行《大家小点儿声》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该把重点落在实践上,也就是学生如何在公共场合做到小点声,怎么提醒同伴小点声。教师可以先用科学数据说明噪音的危害,再创设课间两分钟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处于高分贝环境中的不适感,启发学生思考:课间两分钟怎么做才能既不打扰他人,又能休息好、活动好。教师引导学生在课间安静地喝水、上厕所、看书、跳绳、踢毽子……适时地通过摄像头观察表现优异的学生,及时鼓励表扬。教师还应该提醒学生,当同学们发出噪音影响他人时,可以用不同手势提醒他人。此时教师可以播放富有动感的音乐,让学生自己创编手势操,一边学习一边活动。
精巧的、有重点的教学设计,虽然缩减了课程时间和课程内容,但课程却更加精致、巧妙了,最后的课堂效果不减反增。
三、多元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为了提升道德与法治线上教学质量,授课教师应提高学科素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从多方面入手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1.线上线下结合评价
教师只有将线上教学和线下评价结合,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评促教,优化教学质量。
线上评价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可以精心设计问卷,在学习之前进行诊断性评价,以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堂表现进行实时评价,课堂结束后对本课所学进行线上小练习,实行形成性评价,以便改进和完善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在学期结束后,教师还可以结合本学期所学重点,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考核,也就是总结性评价,总结学生学习的掌握程度。
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线下实践,最终形成综合性评价。线下实践考核的方式有很多,现如今比较盛行的是综合性学习,即教师引导学生基于本学科,融合自然、科学、历史等多种学科的探究性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辩论会、小组讨论、社会调查、探究感兴趣的话题……通过对学生的思辨能力、组织能力、总结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形成线下实践评价。
2.家庭学校协作评价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具有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质量与学生在生活中的表现息息相关。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仅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系统性评价,同时也需要同伴和家长协同教师进行学科评价。
除了家长和教师外,同伴是最了解学生的群体,因此教师应该总结归纳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要点,引导学生根据同伴的课余表现情况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也就是同伴互评。比如学完《我们在公共场所》后,教师可以设计互评表格,引导学生对同伴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例如:是否能做到在课间安全游戏,是否能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是否能遵守公共秩序等。同伴互评可以较为真实地展现出课余时间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成果的运用情况。
同时,教师也要团结家长群体,让家长对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也就是家长评价。家长是最了解学生在家庭、社会中表现情况的群体。教师应该与家长建立紧密联系,在每课或者每单元结束后,提醒家长关注学生是否提升道德与法治意识,提高学习能力。例如学习《我们爱整洁》后,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关注学生是否能每天早上细致认真地整理内务,并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星级评价。这既是家校合作的良好方式,也是优化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
3.多样方式共同评价
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步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线上测试法、观察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等。不同的评价方法产生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因此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侧重点的不同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避免评价的片面性,从而充分发挥以评促学的教育功效[1]。
例如在学习《我们爱整洁》这节课时,教师可以仔细观察学生在摄像头前整理内务的认真程度,决定是否给学生“点赞”,学生一节课下来累计的“点赞”数即可以作为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指标。在学习《大家小点儿声》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创编手指操的丰富程度给学生合适的点评,例如在固定时间中做出一定数量的手势则得到相应的分数。在学完《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后,教师可以分析学生上传到学校平台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作品,如诗歌朗诵、绘画、手抄报、小制作等,为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教师也可以在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后,邀请学生完成调查问卷,通过问卷回答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
“线上教学”的快速发展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同时教师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因此,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探索,积极钻研,不断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线上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评价价值及策略分析[J].快乐阅读.2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