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音乐美育的社会性探究
2022-04-29涂蓓王冠达蔡念彤
涂蓓 王冠达 蔡念彤
[摘 要]中老年人群曾因时代的客观因素,缺少接受音乐教育的机会,因此人到中年会产生“活到老学到老”的想法,准备丰富自己的退休生活并开始投身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等选择继续教育。对于他们这种对音乐学习的渴望,开设老年音乐课程是当代时代背景下加强中老年人美育的一种新兴方式。
[关键词]中老年;音乐美育;社会性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22)02-0192-03
一、美育概念及在音乐领域的作用
(一)什么是美育?
美育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学术名词,它可以由学校美育、社会美育、家庭美育等多个方面组成。[1]起初它的基础建设是从高校艺术类专业开始的,在“艺术学”这一大的科目中分为艺术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美育学四个专业方向。其中“艺术美育”为提高社会整体的美德美育,而在专业高校培养大量的美育实践人才;“学校美育”则为提高小初高甚至大学生的美育实践和管理;“社会美育”主要面向群众艺术馆,博物馆等,向人民大众传播易理解,容易接受的美育文化。中华美育发展早先受儒家文化影响,更多的是从内心世界有感而发,为表达内心世界对外部世界的感观及看法,相比于外来美育文化,中华传统美育讲究天人合一,从古至今流传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数不胜数。“有德而行、因美而育”是中华文化美育发展的精髓。而外来的西方美育文化,更多的是源自宗教文化,西方文化思想较为开放,结合社会背景在漫漫时间长河中还会形成阶级限制等。以西方音乐为例,人们熟知的西洋乐如交响乐、协奏曲等多数以体裁直接命名,音乐风格以主调音乐为中心等。“美育学理论”结合中华美育传统,与外来美育文化进行对比差异研究。
(二)音乐的美育功能
音乐能给人最直观的情绪表达,通过含蓄或奔放的表现手法,如喜乐、哀乐,欣赏者能快速捕捉到音乐想要表达的内涵。[2]在美育中,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传递方式。音乐美育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表达,仅是一种抽象的听觉盛宴,由繁简不一的音符组成节奏变换、旋律动听的听觉体验。作曲家们用音符来歌颂社会发展中的高尚美德,通过人们的口口传唱在潜移默化间熏陶人们的道德品行,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古往今来,人们脍炙人口的多是红歌,它们歌颂祖国,振奋人心,带着情感因素和强而有力的节奏感,映射着革命先辈为人民幸福艰苦奋斗的伟大形象。中老年人耳熟能详的一首二胡作品《二泉映月》是根据20世纪民间艺人华彦钧先生的演奏片段改编的,描述了一位盲人的悲惨卖艺生活,乐曲虽悲却能让失意之人重拾信心,让成功者感到钦佩并关注人间疾苦。这就是音乐的美,它能感化人心,也能振奋人心,带给人不同的情感认知。
(三)音乐的治疗作用
人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健康也是音乐的一项美育功能,大量实践证实长期聆听音乐的人会更长寿。学习音乐可以同时锻炼我们的左右脑,进而预防一些疾病。音乐可以是乐器演奏,可以是人体震动发声,人在唱歌时,身体会平稳规律的震动,这种震动会在不经意间改善人的器官紊乱。在音乐课堂上多人合作还可以促进社交,帮助人们达成友善的人际关系。
二、继续教育对中老年人的重要性
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品质随着教育质量的提高也在进一步改善,而在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因国家政策及教育事业发展较慢,导致国民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直至20世纪90年代,基础教育政策开始实施,国家开始重点培养加强国民素质建设,但旧时缺少基础教育的人们却年事已高,部分中老年人因基础教育缺失、文化水平較低,因此出现了一些影响社会风气的问题,由此可见人们的精神素质还需要全面提高。现今,许多的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等开始着重发展对中老年人群的继续教育,而继续教育中音乐美育是一项很好的教育方式。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老人们在音乐美育课堂中,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
很多中老年人因年轻时的客观因素不仅缺乏基础教育,更是缺少接受音乐教育的机会,因此人到中年会产生“活到老学到老”的想法,无须担心儿女后开始丰富自己的退休生活并开始投身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等选择继续教育。[3]对于他们这种对音乐学习的渴望,开设老年音乐课程是当下时代背景加强中老年人美育的一种新兴方式。社区在音乐院校及艺术类高校聘请专业的音乐教育教师对中老年人开设音乐课堂,普及音乐知识,开阔他们的认知视野;适时举办一些中老年文艺汇演,让他们有合作意识,互帮互助。
中老年音乐教育是中国老龄化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20世纪六七十年代,许多中老年人对音乐的认知来自收音机广播等,而那时的音乐文化创作作品多数来源于历史发展和日常生活,在缺少文化学习的时代,很多人只是单纯的听到了音乐的音符旋律,并不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其要表达的文化含义、政治背景等。而现在开展的中老年音乐美育活动,是对红色作品的再认识,音乐美育带给中老年人的是一种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生活状态。
三、中老年音乐美育社会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要结合中老年学员的生理需求
中老年学员普遍年龄较大,课程开设时要从生理、心理方面考虑这个问题,部分学员会患有像高血压、心脏病等老年病。在选择教室时要选择宽敞明亮的房间,上课时不会因为音量过大或教室阴暗造成老人身体不适,或教学时适当调整乐器音量。老人们离退后多数选择在家养老,因此缺少运动,甚至肢体不协调,我们可以在课堂伴随音乐适当增加一些身体的律动,例如前后踏步,手臂挥舞,慢速转圈等。聘请专业教师进行引导,可以改善中老年人的体态习惯,达到在学习中强身健体的作用。
许多中老年人在退休后心理上难免会感到孤独,而集体性的中老年音乐美育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找到新的社交圈,课上互相帮助,课下畅所欲言。
(二)教师与学员的“年龄代沟”
开设中老年音乐美育课程时,需要聘请专业的音乐教师。艺术类高校的任课教师只有少部分人会亲自去老年大学、社区活动中心等进行音乐美育课程授课。更多的高校教师则是选择让研究生或本科生去教授专业技能课。一方面能锻炼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另一方面能积累教学经验,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在面对中老年学员时,“年龄代沟”对学生教师特别是本科学生是一种考验,怎样不失被尊重又能拉近与中老年学员的距离,进而达到课上师生课下挚友的教学状态。
四、音乐美育在中老年人社会教学中的影响
“老有所好,老有所知,老有所乐”是中老年美育的美好愿望,它可以促进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中老年人的素质文明。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欣赏音乐,丰富审美视界
用乐曲中细腻的情感表达、演奏技法及其创作背景故事,让他们感受不同风格的乐曲特点,从不同角度欣赏乐曲,感受曲作者的创作心态。而同一首乐曲如果采用不同的演奏方式又是怎样的视听体验,通过发现不同的审美角度,来挖掘他们的审美视界。
(二)学习音乐知识,能够活跃思维
音乐美育,首要的就是了解音乐知识。通过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学习,从老一辈的红歌入手让中老年人了解他们那个年代脍炙人口的歌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结合创作背景的历史因素,对比南北差异,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乐曲。在识谱视唱视奏的过程中还能巩固中老年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使他们的思维保持活跃。
(三)陶冶情操,体验多元文化
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赋予了我国南北差异的多元文化,不同地域的风格展现了丰富的音乐文化,感受不同情绪的音乐风格,时而豪迈、时而淡雅,心情焦虑时用音乐让自己冷静,情绪低落则可用音乐来振奋人心。以此来改善中老年人在接受音乐美育前的情绪多变不定,学会控制情绪,陶冶情操。
(四)中老年美育对新生代音乐美育发展的引导
中老年人选择接受音乐美育,是对老年生活的调味,当他们真正喜欢并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时,还会对自己的后代成长产生一些引导,这一过程中他们由受教者变成了教授者,这种心态的转变对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大有裨益的,而音乐是每个人孩提时代的必需品,或是简单的哼唱亦或是美妙的乐曲,都会在人们成长中有着积极的向导作用。
以上四个方面阐述了音乐美育对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益处,用音乐来调节情绪,用不同的创作手法来开阔视野,从不同的认知角度、思维方式来了解社会、理解社会、认知社会。
五、中老年音乐美育的社会性实践
现如今,音乐专业高校都在大力培养音乐教育人才,以完成全民音乐美育的目标,而中老年音乐美育更是重要的一环。他们在接受音乐美育时,因年龄阅历等因素会对音乐有着自己的理解,偶尔会与教授者产生意见分歧,这就需要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进行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而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能盲目地否定,要加以修正,用他们理解的方式来解答问题。所以中老年音乐美育是一个综合的,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4]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社区为了丰富中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开始组织举办中老年文艺汇演活动,这也变相地增加了专业音乐院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教学机会,根据他们的不同爱好选择合唱或乐器小合奏等,并制定相关的教学方案计划,安排教学内容。
当下正值我国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可以在老年大学或者社区开展以“爱国爱党、服务人民”为主题的音乐美育活动。为丰富社区的退休干部及教职工的老年生活,实践教学器乐合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由于中老年学员没接受过正规的音乐知识学习,不识谱,不会演奏乐器,最初的教学成果并不理想。通过课下的交流,充分了解老人们的接受程度。先从乐器认知学起,了解乐器结构,正确的演奏方法,再到认谱、识谱。起初,老人们因为怕错,不会拉、不敢拉,慢慢变成敢于演奏,甚至齐奏,最终完全可以分声部演奏乐曲。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看到了他们敢于面对、克服困难和那个年代的他们不服输的精神和对于音乐的发自内心的一种热爱。
中老年音乐美育活动一方面能满足中老年音乐爱好者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和渴求,来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另一方面还能解决专业音乐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实习问题,在离开校园走入社会之前,对不同年龄段的学员进行教学经验积累,有一定的实习工作经验,结合在校期间学习的音乐教学法和自己的教学经历,总结出属于自己的教学方式。
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政府的大力支持,针对中老年人生活状态有了很大改善,为他们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平台,参加文化演出,慰问义演活动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跳出原本的生活圈,丰富自己的精神状态,结交新的朋友,自发地组织更多的中老年文娱活动,丰富夕阳红生活。既能陶冶情操,又能为社会发展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六、线上中老年音乐美育教学的发展前景
中老年人追求精神修养提升时,因自身身体条件限制,不能去参与线下音乐美育课程活动,反之会选择在线上学习。线上中老年音乐美育课程应运而生,它有着方便快捷的传播特点,中老年人只需动动手指即可学习。但同时这种方式也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因为许多中老年人真正缺少的是面对面的沟通交流的过程,面对面的交谈能最大程度的排解中老年人心中的孤独感;而且线上音乐美育教学是一种单向的文化理论输出模式,缺乏互动性,不如面对面交流时有疑问能及时解决。相对的,线下课程结束后,中老年人记忆力衰退,课下回顾时会有遗忘,而线上音乐美育课程教学采用直播课或录制视频的方式,可供学员在课程结束后反复观看。中老年人群思想多数较为陈旧,设计课程时要平衡文化差异、新旧结合,既要引入新的音乐美育思想,又要兼顾传统的中华美育风格。线上音乐美育活动是一种新颖、便捷的传播传达方式,能够提高音乐美育活动的发展速度,让更多边远山区的老年人接触到音乐美育。
结 语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中老年音乐美育已经成为我国全民提升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让音乐美育走进中老年人群的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提高中老年人群的道德情操,“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是每个人的精神追求。作为一名音乐工作者,从自身出发,发挥自己的音乐美育能力,让身边的中老年人群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实现社会进步,为社会美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注释:
范迪安.建设中国美育学的学理思考[J].美术研究,2020(05):7.
[2]杜映璧.浅谈音乐的美育功能[J].明日风尚,2020(12):99—100.
[3]宋范坤,刘琰琰.中老年音乐教育探究[J].北方音乐,2019(21):157,160.
[4]欧泳伶.社区老年音乐教育的探索与研究[J].艺术品鉴,2018(30):132—134.
(责任编辑:刘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