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中国歌剧发展及教学应用
2022-04-29陈丽艳
陈丽艳
[摘 要]
中国歌剧在民族化发展历史中,经历了诸多磨难和阻碍,其实际上是从方针政策指导歌剧艺术实践发展到现代化多元创作为特点的阶段,致力于彰显歌剧艺术个性,借助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来呈现中国特色。中国歌剧发展历史较久,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而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后,则发生了一系列关于民族化、土洋之争的讨论,中国歌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音乐家开始融合西方音乐创作手法和我国审美观念,创作出了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歌剧作品。但中外歌剧文化的持续交融影響,导致我国歌剧发展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亟待对其系统化分析研究。本文就20世纪80年代中国歌剧发展情况展开分析,了解了中国歌剧艺术特点,在教育教学中将之合理化运用,助力中国歌剧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中国歌剧;教学应用;文化交融;民族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22)09-0011-03
歌剧是一种起源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综合艺术,集合了舞台艺术、舞蹈、戏剧、音乐、诗歌等多种艺术形式。而中国歌剧则是融合了中国戏曲、西洋歌剧、中国民歌、中国民间器乐、中国说唱以及中国民间舞蹈等艺术元素的综合艺术。中国歌剧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产生了大量如《江姐》《白毛女》等优秀的作品,随着歌剧研究和创作的不断深入,中国歌剧的民族化进程逐步加快,关于中国歌剧创作和发展等问题讨论也变得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不断影响和交融,中国歌剧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将其应用到声乐教学领域,在传授声乐知识,提升学生的歌剧表演技巧和欣赏水平的同时,还可以为中国歌剧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更加长远地传承和弘扬中国歌剧。由此看来,加强中国歌剧发展和教学应用研究,有助于为后续的相关活动开展提供研究依据,推动中国歌剧发展。
一、歌剧相关内容概述
(一)歌剧概念
歌剧是音乐、戏剧、舞蹈、舞台美术和诗歌文学等艺术元素融合在一起的综合艺术形式,可以带给人们强烈的视听感官体验。在这门艺术中,内部参与的各种艺术所处的地位不尽相同,其中音乐占据主导地位,戏剧是次要地位。
(二)歌剧的表现形式
1.咏叹调。通常是独唱形式出现,在剧情发展关键阶段,某角色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咏叹调来抒发情感思想,表达人物的情绪变化,剧情暂停。咏叹调旋律较为优美,注重表演者的声乐演唱技巧展现,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和流传性。
2.宣叙调。主要是用于代替对白的歌唱形式,节奏较为自由,接近于说话和朗诵,主要是用于表达人物之间的关系,或是用于推进剧情发展。如《小二黑结婚》中《他们不同意不能办》[1]。
3.重唱。主要是在人物情感交融、纠葛时发声,从二重唱到八重唱,一个人担任一个声部,并且保持各声部地位相等,用于表达不同人物思想变化。
4.合唱。群众角色合唱,用于特定戏剧情节发展,可以起到烘托氛围、强调气氛以及表达群众思想的作用。
5.乐队。乐队形式多样,有环境描写,有动作陪衬等,有心理刻画,用于展现人物内心活动,还有为声乐伴奏,成为声乐附属内容。
二、20世纪80年代中国歌剧的发展概况
在20世纪60年代末,不可抗力因素导致音乐艺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破坏,歌剧创作和演出均受限,当时的歌剧艺术创作者和表演者深受打击,在当时的环境下,禁止公开演出歌剧作品,因此该阶段歌剧发展处于停滞阶段。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潮流,各种新的戏剧观念、文艺思潮以及创作技法等内容纷纷涌现,对于该时期的歌剧艺术民族化探索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作曲家和剧作家们无形中受到影响,创作出了各类特色鲜明的歌剧作品,为中国歌剧艺术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色彩[2]。80年代的歌剧,在经历了巨大冲击后,百废待兴,创作空间也变得更加多元化、自由化。因此,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歌剧发展进入到了一个重要阶段,甚至成为了中国歌剧走向的拐点。
80年代格局文学创作中,多种现代戏剧观念与手法纷纷涌现,如淡化情节、无场次、淡化人物、意识流、中性舞台等,但音乐创作方面,作曲家却并未受到过大的影响[3]。多数歌剧仍然选择调性下进行歌剧创作,但部分创作者选择现代作曲技法,如《牛郎织女》合理化运用现代作曲手法;刘振球创作的《深宫欲海》中奇妙地融合生活器皿作为乐器使用,这一点是以往的歌剧作品中所不具备的。在这一时期,中国歌剧受到新旧思潮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呈现出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创作者的格局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歌剧创作观念已经从《白毛女》中脱离出来,形成更加开放立体的歌剧观念,当代中国歌剧的艺术体系诞生。这一时期通过对欧洲歌剧艺术规律摸索和探寻,并且在新的舞台上进一步探索和尝试。80年代初期,不同样式和风格的歌剧开始轮番上演,展现着各自的艺术特色,形成了不可多得的风景。80年代中期,中国歌剧创作逐渐两极分化,部分朝着欧洲大歌剧方向看齐,力求打造更具中国特色的严肃歌剧;部分则朝着欧美音乐剧方向发展,走通俗道路。原本的轻歌剧、喜歌剧则纷纷改变发展方向,朝着雅俗两级方向发展,形成了当代中国歌剧创作发展新格局。
三、中国歌剧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一)确定声部,精准定位
中国歌剧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品创作空间更加广阔,形式逐渐多元化,将其积极应用到声乐教学中,有助于丰富教学素材,为声乐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国歌剧艺术具有积极作用。歌剧演唱者需要具备一定的音域宽度,至少在两个八度以上,只有这样才能高质量演唱歌剧作品。艺术歌曲可供选择的曲目更加广泛,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或是移调练习,独唱时则可以选择钢琴伴奏。而中国歌剧作品表演,要求和规定较多,禁止随意选曲或是移调练习,否则可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音乐形象和作品风格[4]。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应用中国歌剧,在了解中国歌剧艺术风格和特点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组织声乐教学活动,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应该了解中国歌剧艺术基本规律和特点,合理化地选择歌剧作品,确定嗓音条件和声部特色,更具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中国歌剧作品中,主要是以民族唱法为主,如《江姐》《洪湖赤卫队》等作品,还有美声唱法为主的歌剧作品,如《屈原》《伤逝》等。唱段在吸收了美声唱法特点下,促使唱段歌唱性得到了有效提升,具有鲜明的咏叹调特点,无论是演唱哪一类型的歌剧作品,都能展现出不同风格歌剧作品的韵律。所以,在声乐教学中应用中国歌剧,核心内容是掌握倚字行腔中语言和音乐融合方法,在彰显语言独特性质的同时,也要顺应音乐变化趋势。在中国歌剧作品选材中,了解嗓音类型,选择风格多样的作品进行教学,便于增强声腔艺术表现力和张力。
(二)深入研究,加强声腔美训练
歌剧教学中,在进行基本功训练的同时,也要结合不同歌剧曲目风格特点,根据学生的嗓音条件、音域、声部等属性因材施教,高效组织教学活动。在歌剧声乐实践教学中,无论是选择哪一种唱法,音乐表现均是为了美化语言服务的。即便是不同的唱法,同样存在共性特点,民族唱法是在民族语言特质基础上形成的,美声唱法同样有着各民族语言特点,展现出独特的声乐表现力。采用美声唱法来延长汉语语音时,由于独特的旋律节奏特质,因此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所以,结合不同歌剧作品风格特色,在教学中应该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在不改编嗓音特质基础上,选择多种风格唱法进行训练。如,宋祖英作为著名的歌唱演员,主要是以民族唱法为主,而她的老师金铁霖则是以美声唱法为主进行教学。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所举办的独唱音乐会,除了演唱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音乐作品,还有德国的经典音乐作品《我是邮局的克里丝特》《野玫瑰》。尽管演唱国外的艺术作品,但却同样具有魅力特色。从中可以了解到,美声唱法训练对民族唱法特色发挥并不会产生过大的干扰影响,因此对于民族嗓音初学者而言,可以选择美声教学训练的a、e、i、o、u进行训练,促使腔体打开和母音统一,可以展现出独特的声腔色彩。所以,在中国歌剧教学中,不仅可以选择中国传统音乐作品,也可以选择各类风格的作品辅助教学,以此来开拓视野、增长见闻,在增强中国歌剧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同时,更进一步提升声乐教学质量。
(三)把握歌剧风格,丰富歌剧作品
在声乐教学中应用中国歌剧,在选择合适的中国歌剧作品基础上,也要鼓励学生多浏览中国歌剧经典作品,以此来增强声乐演唱能力和表演能力,将技巧和情感有机融合展现。在教学中,独唱曲目应用较多,可以选择对唱或是重唱的歌剧选段来锻炼学生的声乐表现能力。如歌剧《伤逝》中的选曲《紫藤花》,主要是采用男女二重唱与合唱形式展现。在中国歌剧艺术化发展过程中,审美创造力不断增强,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中国歌剧表演中,形象中体现出形态动作要求,在具有形似的外观同时,也要有神似的本质展现。也就说,中国歌剧表演时动态化的表演活动,歌剧教学和音乐会选段独唱表演,则是以静态为主,但二者需要动静结合来展现形神兼备的艺术要求,满足歌剧教学要求[9]。在音乐戏剧性表演中,人物形体动作同样是歌剧表演的主要因素,表演多在说与唱中同时进行。中国歌剧唱段中的独白,主要是推向歌剧作品走向高潮,是歌剧表演的重难点所在,因此旋律节奏主要表现在语言动作的语势和语气中,并且和形体动作相适应。声乐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文学内涵与艺术修养,这样才能更加生动形象地表达人物情节,并指导学生高效完成演唱任务。
结 论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歌剧发展情况,了解中国歌剧民族化发展现状,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有助于寻找到一条更适合我国歌剧发展的道路,并将其在声乐教学中有效应用,对于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国歌剧人才、传承中国歌剧具有深远的意义。
注释:
[1]舒丽萍.同向同行 润物“有声”——课程思政背景下的中国歌剧片段教学实践[J].艺术评鉴,2021(24):132—135.
[2]孙一迪.中国歌剧作品选幕在艺术类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文艺家,2021(09):65—66.
[3]安永明.中国歌剧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传承的意义及条件[J].北方文学,2019(15):193—194.
[4]杨国亮.歌剧角色的二度创作——以中国歌剧作品在声乐教学中的实践为例[J].北方音乐,2018(24):144—145.
(责任编辑:庄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