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者融入乡村治理的路径研究
2022-04-29叶楠
叶楠
摘要:返乡创业者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提高返乡创业者在乡村治理工作中的参与度,使其尽快融入到乡村治理之中,是实现治理有效的重要前提。文章从返乡创业者现状出发,基于返乡创业者融入乡村治理时面临党组织建设不完善、参与渠道单一、治理能力不足的问题,从多角度提出了促使返乡创业者融入乡村治理的路径和对策,如坚持党建引领,拓宽返乡创业者参与乡村治理渠道,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政策保障助力返乡创业者融入乡村治理,提升参与主体的素养,以期为返乡创业者融入乡村治理提供一定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乡村治理;返乡创业者;提升路径
文章编号:1674-7437(2022)12-0057-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241 文章标识码:A
返乡创业者主要指从农村走出去又回到农村创新创业的各类人员,包括农民工、毕业大学生、退伍军人等[1]。返乡创业者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带动乡村发展的主力军,将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注入强劲动力,成为城乡融合与互动的桥梁和纽带。而且,在三年疫情的冲击与影响下,城市经济活力下降、新增就业机会减少,特别是对于非户籍人口而言,城市流动的系统性风险加剧。相较而言,利用乡村地理位置和资源要素优势,返乡创业者不仅能寻找发展新机遇,更能带动城乡产业转移和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十五年”的历史新征程,城乡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更是把乡村治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返乡创业者参与乡村治理,一是可以通过其积极进取、勇于承担风险的创业精神带动村民职业素养的提升;二是可以通过其积累的人力资本帮助村民提升文化素养;三是可以借助返乡创业者的经济实力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四是可以充分发挥返乡创业者的政治素养和管理经验助力乡村治理工作水平的提升。由此可见,返乡创业者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但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市场研究中心与北京工商大学于2019年联合开展的“返乡创业情况调查数据”[2-3]显示来看,返乡创业者参与乡村治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此,对返乡创业者融入乡村治理的路径进行研究,对解决返乡创业者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有一定的作用。
1 返乡创业者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返乡创业者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家乡。他们中的一些人认为,返乡创业可以更好地回报社会、服务国家,同时能够拥有更好的事业发展机会和更高的生活质量。如贵州正安,“80后”返乡人员创办的“贝加尔”吉他厂,2022年创收近亿元;江西德兴,回乡创业的郑智刚正盘算着新建工厂,带动更多人就近就业;山东菏泽,退伍军人李卫华打造的创业孵化基地,孕育了不少年轻人的创业梦想。2020年,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达到1 010万人,比2019年增加160万人,同比增长19%,是近年来增加最多、增长最快的一年[4]。
返乡创业者独特的优势可带动乡村治理向着高水平迈进,但同时对于返乡创业者返乡的原因也不容忽视。返乡的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主动返乡,二是被动返乡,并且精英人士主动返乡的情况较少,返乡创业者被动返乡居多。被动返乡创业者对于人力资本的积累程度并不高,经济影响力、政治影响力有限,参与乡村治理的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无法深度融入到乡村治理之中。同时,返乡创业者参与积极性较低,影响乡村治理工作的开展。从创业角度来看,绝大部分返乡创业者在其返乡后会将时间和经费大量投入到所创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之中,对于乡村治理投入的资金和时间相对较少,缺乏参与积极性。从乡村居民角度来看,返乡创业者缺乏集体意识,导致参与乡村治理积极性不高、参与程度不深。
2 返乡创业者融入乡村治理时面临的问题
2.1 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随着返乡创业就业规模在不断扩大,返乡创业者数量在不断增加,由返乡创业者组织成立的企业也随之增加,返乡创业企业已然成为参与乡村治理、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返乡创业企业中成立党支部的企业总体占比较低,这也反映出返乡创业企业未切实落实党组织的建设工作,具体表现为企业优秀员工入党程序缺失,未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因此,应尽快完善返乡创业企业党组织建设。
2.2 参与渠道单一
返乡创业者参与乡村治理的方式可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两种,直接参与是指直接参与村务决策,间接参与是指利用经济投资的方式,拉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由此可见,无论是直接参与还是间接参与,均侧重于政治参与、经济投资等,在对老人赡养、幼儿抚养、环境保护和治理、乡俗文化保护等方面缺乏参与渠道,亟需相关部门拓宽参与渠道,助力返乡创业者全面参与乡村治理。
2.3 治理能力不足
乡村是最基本的治理单元,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根基,乡村治理处于国家治理的最前沿、最末梢,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5]。然而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存在治理能力不足等问题,主要体现为空化的自治制度、虚化的法制建设以及软化的德治支撑等[6]。例如,法制建设方面存在普法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干部法律素养不高、乡村法治氛围不浓厚,返乡创业者在乡村治理中缺乏法制意识。
3 返乡创业者融入乡村治理的路径
3.1 坚持党建引领
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前提[7]。《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坚持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作为主攻方向[8]”,这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夯实乡村振兴明确了目标和路径。在具体实践中,对企业设立达到一定规模时必须创建党组织的硬性要求,进而充分落实党支部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提高返乡创业者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使其融入到乡村治理之中。新形势下,只有始终将党管农村贯穿到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全过程,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引领发展、培育人才、乡风塑造、生态维护等诸多方面的主力军作用,才能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不断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
3.2 拓宽返乡创业者参与乡村治理渠道
返乡创业群体作为乡村基层治理中的一种人才资源,是连接政府和村民权利的桥梁和纽带。搭建一个方便返乡创业群体参与乡村治理的线上平台,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拓宽返乡创业群体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通过线上平台获取信息从而参与到农村重点项目中来,便于他们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3.3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一是完善村民自治机制。相关部门应建立与村民自治有关的协商、决策、监督的民主制度,进而提高对返乡创业者的吸引力,提高其参与乡村事务的积极性。 例如,建立完善的乡村事务监督机制,可以公众让参与到监督工作之中,从而为返乡创业者营造一个可参与、乐于参与的环境氛围,助力返乡创业者融入到乡村治理之中。
二是加强法治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加大决策制定机制的透明度,从而提高对返乡创业者的吸引力,是保障返乡创业者融入乡村治理的重要基础。良好的法治氛围,除了可以吸引更多的返乡创业者以外,还可以推动返乡创业者进一步融入到乡村治理之中。具体从以下角度出发:一方面,提高对基层党组织成员法治观念、意识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由于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需要解决基层党组织缺乏法治观念、意识淡薄,决策制定时缺乏法理作为支撑等问题,积极改变基层党组织法治建设现状,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提高村民的参与度、知情权以及决策权,进而提高返乡创业者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参与意愿,为返乡创业者融入乡村治理提供路径。另一方面,加大对村民法治意识和素养的培养力度。可采用多元化、多角度的培养方式提高村民法治意识、增强村民法治观念、提升村民法治素养,营造良好法治氛围,为法治的建设提供支撑与带动作用,降低返乡创业者融入乡村治理的阻力。例如,开展“法治示范村”“法律明白人”等评选活动,开展法律进乡村宣传讲座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具有较高法律意识和素养的返乡创业人员的引导、带头作用,助于村民法律意识的提升,也有助于返乡创业者融入到乡村治理中。
三是以德治推动乡村治理。一方面,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文明家庭、文明模范等评选活动,发挥评选活动的正面效应,进一步推进乡村德治。另一方面,紧紧把握返乡创业的有利时机,助推返乡创业者中的精英人士成为新乡贤,从而使返乡创业者融入到乡村治理的道德风尚建设之中。
3.4 政策保障助力返乡创业者融入乡村治理
良好的政策引导是吸引返乡创业者融入到乡村治理中、创办高质量企业的重要因素,应从两方面出发:一是加大对返乡创业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扶持政策吸引更多的精英人士返乡创业,同时,建设创业园、搭建返乡创业平台,利用创业园集中高质量、有潜力的创业企业的契机,进一步提升创业园的水平,进而通过创业园吸引、培养和孵化数量更多、层次更高的创业企业,形成良性循环。二是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完善的服务体系。例如,设置企业帮扶服务,提供企业融资服务以及为返乡创业者提供养老服务等,进而解决返乡创业者对于企业融资、运营和自身的后顾之忧,通过加大对返乡创业者的支持力度,促进返乡创业者充分融入到乡村治理工作中。
3.5 提升参与主体的素养,构建广泛参与新局面
通过对乡村治理的参与主体研究与调查发现,普遍存在村民主体素质较低的问题,不仅影响了返乡创业者对于乡村治理的参与,也对乡村治理效果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需要提高参与主体的素养,构建广泛参与的新局面,进而提升返乡创业者对乡村治理的参与度和深入程度。具体做法可从以下三方面出发:一是要重视村民专业素养的提升,可以通过教育、培训的方式进行[9],并采取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措施为培训体系提供保障。二是要加强对乡贤、社会精英,尤其是村”两委”成员的素质培养,拓宽其视野,使其对参与乡村治理具有正确的认知,明确该行为的意义和价值。
4 结束语
返乡创业者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提高返乡创业者在乡村治理中的参与度,使其充分融入到乡村治理中,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要从坚持党建引领,拓宽返乡创业者参与乡村治理渠道,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政策保障助力返乡创业者融入乡村治理,提升参与主体的素养,构建广泛参与新局面等方面促进返乡创业者融入到乡村治理中,进而推动乡村的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孔祥利,贺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培育壮大返乡入乡创新创业群体的路径选择与政策支持[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3(02):66-79.
[2]杨建海,曹艳,王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的就业拉动效应[J]. 改革,2021(09):104-120.
[3]王轶,王香媚. 农民工的社会网络能提升返乡创业企业经营绩效吗? ——基于全国返乡创业企业的调查数据[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1):120-132.
[4]中国政府网.2020年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达到1 010万人 同比增长19%[EB/OL].(2021-10-19)[2021-10-19].https://www.gov.cn/xinwen/2021-10/19/content_5643590.htm.
[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共话乡村治理模式创新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EB/OL].(2021-06-16)[2021-06-16].http://www.moa.gov.cn/hd/zbft_news/xczlcxdxxgqk/xgxw_28932/202106/t20210616_6369755.htm.
[6]冯留建,王宇凤.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1(04):64-72.
[7]人民网.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EB/OL].(2019-10-16)[2019-10-1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7507156163504416&wfr=spider&for=pc.
[8]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EB/OL].(2019-06-23)[2019-06-23].https://www.gov.cn/zhengce/2019-06/23/content_5402625.htm.
[9]杜钰,李瑞昌.政策工具视角下的新时代乡村治理政策研究——以《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为例[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21(02):7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