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治疗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2022-04-29钱建国李娅赵朝辉
钱建国,李娅,赵朝辉
(辛集市第二医院骨科,河北 石家庄 052360)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属于骨质疏松症常见合并症,好发于中老年群体,典型症状为胸腰背部疼痛,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1-3]。以往临床常采取保守疗法,但有研究[4]显示,保守疗法的疗效缓慢,且患者常需长期卧床,易增加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可实施手术疗法,其中椎体后凸成形术为临床常用术式。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治疗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86 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0)与实验组(n=46)。实验组男18例,女28例;年龄55~80岁,平均(71.95±2.73)岁;骨折部位:T11骨折5例,T12骨折8 例,L1骨折13 例,L2骨折10 例,L3骨折4例,L4骨折6例。对照组男15例,女25例;年龄56~81岁,平均(71.89±2.68)岁;骨折部位:T11骨折5例,T12骨折8例,L1骨折12例,L2骨折9例,L3骨折3例,L4骨折3 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者;②年龄≥55 岁;③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存在手术禁忌证者;②凝血功能异常、神经功能障碍者;③陈旧性骨折、椎骨髓炎者;④精神障碍者。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如口服钙尔奇D1片、注射鲑鱼降钙素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指导患者睡硬板床,于患椎下垫长8 cm、高2 cm的软垫,3 d后指导其行功能锻炼,使用5点支撑拱腰法锻炼腰背肌,每天50次,切忌动作幅度过大。同时,指导患者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00089,规格:0.3 g),每天2次,每次0.3 g,并给予患者静脉滴注5 mg唑来膦酸+1 000 ml 0.9%氯化钠溶液,合理控制滴注速度。
实验组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术前协助患者完善相关检查,确保无手术禁忌证。指导患者俯卧位,在X 线检查下透视患椎弓根部位,确定并标记穿刺点,对术区实施常规消毒、铺巾干预,采用1%利多卡因开展局部浸润性麻醉,麻醉效果满意后,在X 线透视下置入穿刺针,至患椎1/3 部位,建立通道,向患椎中置入4 ml骨水泥,观察填充状况,以免渗漏,待填充物凝固后,取出穿刺针,最后给予止血、包扎。术后对其实施对症治疗,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椎体高度、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5]评分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6]。VAS 评分总分10 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疼痛程度越明显。JOA 评分总分29分,评分越低表明患者腰椎功能障碍程度越明显。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椎体高度、Cobb 角比较 治疗后1 个月,实验组椎体高度高于对照组,Cobb 角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椎体高度、Cobb角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vertebral body height and Cobb angl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两组椎体高度、Cobb角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vertebral body height and Cobb angl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组别实验组(n=46)对照组(n=40)t值P值椎体高度(mm)治疗前14.44±2.48 14.39±2.52 0.093 0.926治疗后1个月20.84±1.75 19.24±2.23 3.724 0.000 Cobb角(°)治疗前26.30±3.25 26.24±3.41 0.083 0.934治疗后1个月17.24±3.12 19.28±2.75 3.194 0.002
2.2 两组VAS评分比较 治疗后1周、1个月,实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VA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VA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组别实验组(n=46)对照组(n=40)t值P值治疗前8.24±1.12 8.20±1.20 0.160 0.873治疗后1周2.45±0.35 5.74±0.53 34.370 0.000治疗后1个月1.80±0.52 3.62±0.48 16.776 0.000
2.3 两组腰椎JOA评分比较 治疗后1个月,实验组腰椎JOA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腰椎JOA评分比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lumbar spine JOA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表3 两组腰椎JOA评分比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lumbar spine JOA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组别实验组(n=46)对照组(n=40)t值P值治疗前6.25±2.40 6.20±2.36 0.097 0.923治疗后1个月12.80±1.52 8.62±1.48 12.876 0.000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成为老年人群常见、多发的疾病之一,且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压缩性骨折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临床症状,常见的有疼痛、活动受限、椎体后凸畸形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及生活质量。老年人主动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且发生骨折后,患者通常是被动卧床休息,长期卧床则可能会导致下肢静脉血栓,还会降低患者心肺功能,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老年患者出现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需积极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尽可能减少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方法一般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可避免手术造成的二次创伤及应激反应。但有大量研究[7-8]显示,多数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保守疗法后,常伴有椎体高度丢失、腰背痛等问题,许多患者还会伴脊柱畸形愈合,有潜在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远期疗效欠佳,因此,有必要选择其他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椎体后凸成形术属于骨科常见术式,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主要是指向受伤的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从而达到在短时间内增强椎体强度的目的,能增加椎体抗压能力及增强支撑效果,并可避免椎体畸形及骨量流失,对保持椎体功能具有积极意义[9]。另外,研究[10]证实,注入骨水泥后,可减轻椎体部分轴向应力,从而有助于减小骨折对椎体内神经造成的刺激,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1个月,实验组椎体高度高于对照组,Cobb 角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椎体后凸成形术能稳定椎体和脊柱,促进压缩椎体恢复,改善脊柱后凸畸形。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1周、1个月,实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骨水泥注入后,能减轻上下椎体对伤椎的积压,从而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另外,治疗后1 个月,实验组腰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椎体后凸成形术更有助于改善腰椎功能,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中,虽然对照组给予了抗骨质疏松治疗,但由于长期卧床,活动量减少后骨量依然不断流失,导致骨密度越来越低。而实验组术后无需长期卧床,较短时间内便可活动,另外,骨水泥注入后可有效恢复脊椎矢状序列,维持近似正常的脊柱生理缓解,减少骨量流失,维持骨相关指标的稳定状态,与相关报道[11-12]一致,提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疗效更佳,应作为首选治疗方式。
综上所得,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保守疗法,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