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生修正,体验积淀
——王圣昌老师《正方形数的秘密》一课赏析
2022-04-29王圣昌
□ 苏 娜 王圣昌
(1.浙江省温州市实验小学 325000 2.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 100027)
学习不应停留在对知识的表层理解与机械式重复训练中,教师要基于知识的内在结构和整体特性,以知识为载体,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从知识学习走向思维发展。“许多时候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表现得消极与被动,是因为教师没有引领学生真正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学生在课堂上只能静坐、听从、接受,进行各种训练,没有自主思考的时间。”[1]王圣昌老师执教的《正方形数的秘密》一课,让学生自主经历创新修正的过程,在体验中积累经验、积淀智慧,给一线教师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该课的目标定位是:利用学具操作,可视化理解(a+b)2≠a2+b2,并在“形”的帮助下自主探索,深入理解为什么(a+b)2=a2+2ab+b2。王老师把目标拆解成精准有效的任务,通过学习、操作、交流、修正,让学生慢慢体验“式”与“形”的内在联系,进而主动表征(a+b)2和a2+2ab+b2的意义。掌握这一知识本身不是教学的目的,而是教学的载体,通过这一载体让学生经历建构模型的过程,是本节课真正的价值所在。
【教学片段赏析】
(一)借助学具,初步建立“式”与“形”的联结
课堂上,教师为每位学生都准备了可以相互连接的不同颜色的小立方体学具。教学伊始,简单的课前交流后,教师在屏幕上呈现了第一个活动任务“请思考如何用学具表示2×(2+3)”。
师:看屏幕上的活动要求,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可以直接表示2×5吗?
生:不可以,因为2+3分开表示,说明它们不是一组的,如果表示成5的话,就变成一组了。
师:非常好!还有问题吗?没有,那就开始吧!
(学生独立操作学具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师(呈现生1、生2 的作品,如图1、图2):哪个比较符合题目的要求?
图1 生1的作品
图2 生2的作品
生:我觉得生2 的作品比较符合要求。生1 的作品可以直接用算式2×5表示,生2的作品可以用算式2×2+2×3表示。
生3:我觉得生2的作品也不合适,题目要求用学具表示2×(2+3),生2 的作品没有表示出这个算式的意思来。我认为应该这样(出示自己的作品,如图3)。
图3 生3的作品
师:谁能看懂他的意思?你同意哪一个?
生:我同意生3的,他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左边深色的表示的是2×2的意思,右边浅色的表示的是2×3的意思,合起来就表示出算式2×2+2×3的意思。
生:我也同意生3 的,一行有(2+3)个小立方体,有2行,所以是2×(2+3)。
学生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是学习发生的重要标志。教学要呈现知识本身的属性,还原学习的本质,让学生更多地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以上教学片段中王老师巧妙地利用学具资源,把要达成的学习目标设计成合理的学习任务——“如何用学具表示2×(2+3)”。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不只是进行了操作,还通过与同伴间的交流,不断发现“式”与“形”的联结点,明晰2×5 和2×2+2×3 的拼搭方式不能够完全表达算式的含义,进而在辨析中找到并理解能够表达2×(2+3)这个算式意义的正确图形。在这个创生修正的过程中,学生既经历了模式的识别,也实现了活动经验的有效积淀,逐渐积累一种思维的方法和经验。
(二)自主操作,尝试辨析式与式的区别
在学生建立了“式”与“形”之间的联结,能够用学具表达算式的意义后,教师提出第二个活动任务“(2+3)2和22+32是否相同?请用学具操作、画图说明或算式解释等方法表达你的想法”。
师:先思考10 秒钟,想想你的答案是什么,你打算怎样说明你的结论,然后开始。你将有5分钟的时间来呈现你的想法。
学生操作后,教师呈现生4的作品(如图4),并在引导学生思考这幅图的意思后,请生4解释。
图4 生4的作品
生4:我的结论是(2+3)2和22+32不相同。我用学具摆图形来说明。我摆的图形可以看作是一个大正方形,它的边长是2+3,所以面积就是(2+3)2。其中右上角正方形的面积是22,左下角正方形的面积是32,所以它们的面积不相同。
生:我来补充。大正方形的面积(2+3)2比其中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22与32的和还多出了2 个长方形,也就是多了2×(2×3)。
教师继续出示生5 的作品,引导:有同学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并用这样一幅图(如图5)表示了他的想法。看一看,你有什么想说的?
图5 生5的作品
生:我觉得不能这样表示。虽然看起来总数是一样的,但是图表达的算式的意思不相同。这幅图上半部分表示的意思是2×5,下半部分表示的意思是3×5,合起来应该是(2+3)×5。图中看不到22和32。
师:怎么改能让大家看到(2+3)2和22+32?
生6一边板书(如图6)一边解释:这里是22,这里是32,加起来是22+32,旁边还多出了两个2×3 的长方形。
图6 生6的作品
生7:还可以这样画(如图7)。整个图形的面积是(2+3)2,右上是22,左下是32。这和用学具摆差不多,可以更清楚地看出(2+3)2和22+32不相等,多出了两个2×3的长方形。
图7 生7的作品
生8:这样画更清楚,大家看(如图8)……
图8 生8的作品
本片段的教学,如果教师只停留在让学生进行(2+3)2和22+32这两个算式的比较上,那么学生也只会就数论数,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算,根据什么来算,这样算表示什么。而王老师将目标拆解成多个层次的体验式学习任务,让学生针对困惑点“(2+3)2和22+32是否相同”,用学具、图形、算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的理由,注重借助“形”去发现“式”的不同与相同,挖掘数学本质,再在“形”的基础上构建模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经历了“多元表征”“数形结合”的过程,主动倾听、交流、思考,从感知到认知,实现了学习体验的有效积淀。
(三)思考归纳,独立尝试建构模型
在学生借助学具、图形充分感知算式意义的基础上,教师呈现第三个活动任务“请画图表示(2+4)2,并用等式表示(2+4)2=?”。
学生独立写出等式“(2+4)2=22+42+2×2×4”以后,小组内进一步借助图形交流算式中每一个数表达的意思。
本环节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可谓水到渠成。正因为有了之前的小组合作、操作探究、讨论研究等师生间的交往互动,学生的思考逐步深入。他们通过一次次有效的数学活动,在思维碰撞、表达反思、抽象总结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了算式的含义。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启示】
知识的习得不能仅通过填充、记忆、巩固练习来完成,教师的教学应关注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在获得每一个结论之前都经历深入观察、思考、质疑、操作、验证、总结的“再创造”过程。分析王老师的课,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启示。
(一)有效拆解,让操作路径清晰明了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具体的行为过程,其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将学习目标拆解成能够让学生经历、体验的有效学习任务,为学生的理解与生生之间经验的互动创造宝贵的机会。如这节课中,王老师没有讲“和平方”的知识点,也没有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和平方”的结论,而是设置了“请思考如何用学具表示2×(2+3)”“(2+3)2和22+32是否相同?请用学具操作、画图说明或算式解释等方法表达你的想法”“请画图表示(2+4)2,并用等式表示(2+4)2=?”这一系列层次递进的、可操作的体验式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去发现、比较、建构、迁移、应用,在不断创生修正中,有效积淀学习体验。在这种过程性学习中浸润成长的学生,会形成无论面对何种问题都要寻根问底的深度思考习惯。学生一旦形成稳定而独特的学习特征,就标志着学科核心素养已初步形成。
(二)顺学而教,尊重真实学习自然发生
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倡导教育要回归自然。顺其自然教数学,将人的天性与教育相融合,把内在的“自然”发展要求融入教育实践中,注重启发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主动建构和完善知识结构。[2]课堂上王老师尊重学生的真实起点,顺学而教,他创设的每一个任务都从学生的真实发展区切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以轻松、自然的交流方式深入,让学生在极具安全感的课堂教学环境中畅所欲言,不断修正。要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思考,就要给予学生自我探索、提出猜想、做出假设、检验结论、进行反驳、调整策略、设计方案、归纳总结、论证结论的机会。创建这样的学习环境,将会促进学生数学创造力的发展。[3]
(三)提供支持,让独立学习成为可能
学生的学习不是凭空可以达成的,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合适的脚手架,提供合适的帮助与支持,让学生的独立学习成为可能。本节课上,王老师为学生提供的学具都是有效的支持工具,帮助学生实现了思维的“可视化”,让学生对算式意义的理解主动而深入。王老师借助学具的直观拼搭,将“式”与“形”进行联结,从2×(2+3)的数形联结到(2+3)2和22+32式、形的比较与辨析,每一次王老师都不急于呈现答案,而采用先拼搭、体验、交流,再验证的方式加以创生修正,深度挖掘数学本质,依托可视化的直观呈现,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通过几何直观,帮助学生建立画面感,让学生充分感知形与数、形与式,进而建构模式、应用模式,进行识别、创造,助力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
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们在这节课中看到了真实的学习发生过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都应当“忌急”“忌表”,寓积极于无为,以无为成就有为,尊重教育规律,积淀深度学习体验,寻求深刻、真实的数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