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CEP成员国服务贸易国际分工与竞争力研究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

2022-04-29邓文圣

时代经贸 2022年4期
关键词:参与度东盟国家价值链

邓文圣

(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 上海 201601)

引言

从全球范围来看,国际经济增长的动力逐渐由传统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变,服务贸易越来越多地成为国际市场主要的贸易类型。

对于任何经济体来说,由于信息和通信及其他行业的技术变革,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比过去更重要(Neil Balchin,et al,2016)。

就发达国家而言,在服务贸易方面尤其是商业服务贸易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所以更多的服务贸易出口成为实现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依旧通过传统货物贸易实现经济增长。

2020年11月RCEP的签署,意味着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即将建成,这将对中国的外贸环境产生显著影响,尤其是在促进服务贸易方面将会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清晰地认识RCEP各成员国服务贸易之间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及其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状况十分必要,这也是本文关注的焦点。

文献综述

现有文献主要利用诸如全球价值链(GVC)参与度与位置指数、TC指数、RCA指数、NRCA指数以及MS指数等指标,对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和分工进行研究。有学者认为东亚各国区域内出口竞争力更强,且域内服务贸易联系紧密(马莉莉等,2019);更进一步分析,中日在服务贸易上互补性明显,中国的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具有比较优势,而日本的资本、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具有比较优势(郑国姣等,2015);从参与GVC的情况来看,日本和中国服务业整体的GVC 地位相对较高,具有增加值显性比较优势,但韩国服务业 GVC 参与度超过中国和日本,而且三国的服务业细分行业在GVC中呈现出差异与互补共存的特征(闫云凤,2018)。在众多的研究中可以确定的是,中国服务贸易处于GVC低端但整体呈现攀升趋势,同时服务贸易竞争力被高估,实际的国际竞争力偏弱(宣善文,2020)。

鉴于以往的研究成果,鲜有涉及RCEP所有成员国的文献研究,所以本文从全球价值链视角测度RCEP成员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分工和竞争力,以期使研究结论更具说服力。

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之间的服务贸易现状

东盟总的服务贸易额在2010-2020年间增长了1963.82亿美元,但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东盟总的服务贸易产生了50.4亿美元的贸易逆差,总的服务贸易额相较于2019年下降了2352.2亿美元。其中,新加坡总的服务贸易额增加1594.9亿美元,增长最多;越南和菲律宾分别增长了226.1亿美元和199.4亿美元,泰国和柬埔寨增长最少;而文莱、印尼和马来西亚分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负增长。上述分析表明,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在贸易总额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深入到具体国家而言,中国同新加坡的服务贸易额增长幅度最大,中国分别与越南、菲律宾、泰国和柬埔寨之间的服务贸易额增长幅度都较小,而其他东盟国家与中国服务贸易额的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对总贸易额产生了抵消作用。

RCEP的其他非东盟成员国,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商业服务上。澳大利亚商业服务贸易出口额2020年为478.77亿美元,相比2010年下降了32.48亿美元;中国2020年商业服务贸易出口额为2780.84亿美元,相比2010年增加了1007亿美元,增幅位居第一;日本2020年商业服务贸易增加出口额位居第二,为245.18亿美元;韩国和新西兰商业服务贸易出口额增幅并不明显。不过与2019年相比,这些国家的商业服务贸易出口额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从商业服务贸易进口来看,2010-2020年间除澳大利亚出现进口额下降外,中国、日本、韩国和新西兰进口额分别增长了1852.74亿美元、197.9亿美元、56.18亿美元和9.91亿美元,但是相比2019年都出现了大幅下降。上述分析表明,RCEP成员国中的非东盟国家商业服务贸易比较发达,可能主要得益于这些国家参与全球化的范围较广,而且与发达国家服务贸易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尤其是作为服务贸易进出口大国的中国,更是如此。从服务贸易体量来看,中国的服务贸易额最大,且主要体现在服务贸易进口的增加上;其他四国的服务贸易额均相对较小。

指标选择及测度

(一)测度指标

1.GVC指数。库普曼和王直等人(2010)在全球投入产出模型框架下,对行业部门层面的贸易出口进行了增加值来源分解,并根据分解结果构建了两个指标,一个是GVC位置指标,另一个是GVC参与度指标。

GVC位置指数如下:

其中,GVCPosition表示i国r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E表示i国r产业总出口中包含的增加值,IV表示i国r产业通过中间产品出口而隐含在第三国总出口中的增加值,FV表示i国r产业总出口中来自国外的增加值。该指标越大,表明一国某产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位置越高;反之,位置越低。

GVC参与度指数如下:

其中,GVCParticipation表示i国r产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其变量含义与(1)式中变量含义相同。该指数越大,说明一国某产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越高;反之,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越低。

2.修正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传统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被定义为一国总出口中某一部门所占的份额与世界总出口中该部门所占份额的比值。根据库普曼等人(2010)在出口增加值分解基础上,使用增加值核算方法对RCA进行修正,得到修正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NRCA):

其中,X表示i国r产业出口的国内增加值,∑X表示i国总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X表示世界出口中r产业的国内增加值,∑∑X表示世界总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当NRCA>1时,表明i国r产业出口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较强;当NRCA<1时,表明i国r产业出口处于比较劣势,国际竞争力较弱。

(二)数据说明

本文借助OECD-TiVA增加值贸易数据库,鉴于RCEP成员国中老挝、缅甸两国数据的不完整,选取有关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文莱、柬埔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越南13个经济体的服务贸易增加值数据,并进行整理和测算。根据研究目的,借鉴Rahma(2014)和Los等(2015)对产业的分类标准,将TiVA数据库中包含的11个服务行业按照生产要素密度划分为劳动密集型服务、资本密集型服务、知识密集型服务和公益型服务四大类。

RCEP成员国服务贸易国际分工及竞争力测算

(一)RCEP成员国服务贸易国际分工测算

1.GVC位置指数测度。根据表1可以看到,RCEP成员国不同服务类型服务的GVC位置指数。

表1 RCEP成员国各服务行业GVC位置指标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OECD-TiVA数据库整理并计算。

?

对于劳动密集型服务,澳大利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由2005年的0.238下降到2015年的0.214,但是其均值依旧最高,说明澳大利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地位虽然有所降低,但依旧处于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上游。新西兰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地位仅次于澳大利亚,且地位比较稳定;中日韩三国中,以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地位上升最明显,在均值上与日本趋同且高于韩国,但日韩两国的GVC地位并没有变动,说明中国在劳动密集型服务方面正在向高附加值环节攀升,逐渐超过日韩两国。在东盟国家中,除菲律宾和印尼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上游外,其他东盟国家的GVC地位都较低,处于下游位置。

对于资本密集型服务,在2005年中国的GVC位置指数仅为0.092,相比于澳、日、新三国,处于下游地位,而中国、澳大利亚、日本以及新西兰的位置指数的均值却相差无几,且2015年中国的GVC地位稳居上游,处于RCEP成员国首位,说明中国资本密集型服务在GVC中的地位急剧攀升。在东盟国家中,只有文莱和印尼参与的GVC处于比较上游的地位,但文莱的GVC地位是不断下降的,印尼则表现为小幅上升,其他东盟国家虽然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地位攀升,但是依旧处于下游。

对于知识密集型服务,相比于其他RCEP成员国,中国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上游,且攀升幅度最大。日本和新西兰的GVC地位相当,但是日本的GVC地位趋升,新西兰的GVC地位趋降。东盟国家中,印尼的GVC地位与韩国基本一致,其他东盟国家都处于GVC的下游,说明东盟大多数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中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

对于公益型服务,中国参与GVC的地位最高,日本和澳大利亚的GVC地位相近,但是日本逐渐向下游移动,而澳大利亚向GVC的上游攀升。印尼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不断攀升,其余东盟国家依旧处于GVC下游。

上述统计表明,RCEP成员国不同要素密集型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差别较大。在非东盟国家中,中国的资本密集型服务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公益型服务业努力在全球价值链上进行攀升,以追求创造更高的服务业增加值;而在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澳大利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地位虽然有所下降,但依旧是最高的,这不利于澳大利亚对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升级。在东盟国家中,印尼在劳动密集型服务业、资本密集型服务业、知识密集型服务和公益型服务业中,均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具有地位优势,不断参与到国际化分工的高端环节。此外,除了菲律宾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地位靠近中上游,以及文莱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比较接近上游以外,而其他东盟国家参与GVC的分工都比较低端。

2.GVC参与度指数测算。RCEP成员国各服务行业GVC参与度指数如表2所示。

表2 RCEP成员国各服务行业GVC参与度指标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OECD-TiVA数据库整理并计算。

?

对于劳动密集型服务,澳大利亚的平均GVC参与度为0.465,位居首位,但是参与度却从2005年的0.500下降到2015年的0.431,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降低。越南和韩国的平均GVC参与度仅次于澳大利亚,且参与度指数值出现不同幅度的增加,说明越南和韩国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生产环节中。相比其他国家,2005-2015年中国的GVC参与度是降低的,而日本则是增加的,说明在此期间中国参与GVC的程度有所减弱,而日本则有所加强。新西兰GVC参与度的变化与中国基本一致,但在参与度绝对值上远高于中国;新加坡和日本的GVC参与度的联系亦是如此。其他东盟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都有不同幅度的增加,但在平均GVC参与度上,马来西亚、泰国和文莱稳居前三位,印尼最低。

对于资本密集型服务,东盟国家的平均GVC参与度普遍较高,诸如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而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日本等国的平均GVC参与度较低,尤其是日本,GVC参与度均值最低。此外,2005-2015年新加坡、越南和中国的GVC参与度指数值增加较为明显,泰国、新西兰和印尼则表现相反,其余各经济体的GVC参与度指数值变化不大。

对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中国的平均GVC参与度为0.477,高于其他RCEP成员国,GVC参与度指数值虽有所降低但是幅度很小。新加坡的平均GVC参与度为0.419,仅次于中国,其余各经济体的平均GVC参与度均低于0.400,参与度最低的文莱只有0.233。其中韩国、越南、印尼和日本的参与度有所增加,泰国的参与度下降明显。

对于公益型服务,RCEP的非东盟国家中,2015年中国和澳大利亚的GVC参与度分别为0.486和0.348,均高于韩国、新西兰和日本,这三国的GVC参与度分别为0.319、0.272和0.270。但是除了澳大利亚和日本GVC参与度有所加深以外,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非东盟国家的参与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在RCEP的东盟国家中,2015年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越南的GVC参与度均较高,分别为0.520、0.481、0.442和0.439,其他东盟国家的参与度则相对较低。

上述统计表明,单就中国而言,中国不同类型服务业参与GVC的深度差异明显。与其他RCEP成员国相比,中国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和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参与GVC的深度有所降低,说明中国这两类服务业依旧通过参与较边缘化价值链分工融入全球价值链。但是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公益型服务业,中国的GVC参与度较高,有利于这两类服务业参与全球价值链过程中不断深化产业分工。

(二)RCEP成员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测算

如表3所示,RCEP成员国各服务行业的NRCA指数可知:

表3 RCEP成员国各服务行业NRCA指标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OECD-TiVA数据库整理并计算。

?

对于劳动密集型服务,新加坡的国际竞争力指数的均值为2.17,位居第一,除韩国、中国、文莱和越南的国际竞争力指数均值皆小于1外,其他成员国的竞争力指数均值都大于1,其中新西兰、泰国和澳大利亚三国竞争力指数均值较大,说明RCEP各成员国劳动密集型服务的国际竞争力普遍处于优势地位。

对于资本密集型服务,菲律宾、新加坡、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国际竞争力指数均值分别为1.68、1.43、1.35、1.16,其他国家的竞争力指数均值皆小于1,其中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均值为0.50,竞争力处于劣势。

对于知识密集型服务,除新加坡外,其余RCEP成员国的NRCA指数均值皆低于其他类型的服务,即使竞争力处于中上游的菲律宾、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其NRCA指数均值皆低于1.00,说明RCEP各成员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普遍较低,在国际贸易中处于竞争劣势。

对于公益型服务,菲律宾的NRCA指数均值为1.95排在第一位,相较于新加坡、新西兰和日本处于国际竞争力中上游,菲律宾的国际竞争优势明显;其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韩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竞争力指数均值相近,均处于中游竞争力水平;文莱、柬埔寨和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则处于劣势,又以中国的竞争力劣势最为明显。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分别测算RCEP成员国四类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和参与度指标,以反映各类服务业的GVC分工,同时测算经过增加值修正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简称NRCA指数),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RCEP成员国各类服务业的GVC位置和参与度测算结果可知,一国服务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高(低)并不意味着其GVC位置就高(低),反之亦然。相对于其他类型服务,在东盟国家中除了文莱,其他成员国资本密集型服务的GVC位置均较低,但是参与度却较高,说明RCEP的东盟国家中多数经济体的资本密集型服务业更多参与附加值较低的生产环节,而且参与程度较深;这可能会造成东盟国家服务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陷入“低端锁定”的困境,从长远来看,十分不利于东盟国家服务产业的升级和优化。中国参与GVC的位置和程度在劳动密集型服务、资本密集型服务、知识密集型服务和公益型服务中逐渐递增,其中,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提升最为明显。说明中国正在不断地升级服务业,以追求更高的附加值,更广泛地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中;澳大利亚、日本和新西兰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GVC位置在各类服务业中最高,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和资本密集型服务业的GVC参与度又高于其他类服务业,说明澳、日、新三国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趋同,但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和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不断得到深化。

第二,根据修正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NRCA)得出,东盟大部分国家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但是新加坡、菲律宾和泰国例外,此三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与新西兰、澳大利亚和日本相当,均处于国际竞争力上游水平。相较于其他成员国,中国的知识密集型服务和公益型服务的国际竞争力皆处于劣势,但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强,通过横向比较,中国资本密集型服务和劳动密集型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均强于知识密集型服务和公益型服务的国际竞争力: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和韩国不同类型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表现相近,即劳动密集型服务竞争力最高,资本密集型服务和公益型服务竞争力大致相同,但高于知识密集型服务。

(二)建议

根据研究结论,RCEP成员国在促进服务贸易发展以及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方面,可以在以下几点做出努力:

第一,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消除贸易壁垒。各缔约国要积极响应RCEP协定有关市场准入不得限制服务贸易的各项规定,完善协定区域内的营商环境,以进一步消除服务贸易壁垒,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

第二,促进RCEP成员国中最不发达缔约方的参与。东盟成员国中最不发达缔约方依旧具备发展潜力,而且发展空间巨大,促进最不发达缔约方参与服务贸易活动,有助于提高其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地位,在开拓新的服务贸易市场的同时增加RCEP整体服务贸易总量。

第三,发挥RCEP成员国的各类服务贸易优势,不断升级服务贸易结构和国际分工地位。RCEP成员国应该在发挥各自服务贸易优势的同时,还要利用不同成员国之间服务贸易结构的差异,在世界市场中形成优势互补的合力竞争局面;加大国际投资,促进技术升级,从而提升各类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生产环节中的地位。

猜你喜欢

参与度东盟国家价值链
数字化转型与价值链成本管理研究
本期导读
价值链会计研究的现状和管理理论
如何提升幼儿区域活动的参与度
《价值链重构》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俄将加强同东盟国家军事合作
成本价值链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影响分析
东盟两次危机全靠中国伸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