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流通产业现代化时空差异演进及优化

2022-04-29李定珍蔡梦佳

时代经贸 2022年4期
关键词:泰尔流通城市群

李定珍 蔡梦佳

(1.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205;2.吉首大学 湖南吉首 416000)

相关研究概述

关于流通产业现代化研究,学者们主要集中于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构建及水平测度、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和流通现代化区域差异等研究领域。宋则(2004)提出了要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流通现代化核心评价指标体系。李杨超、祝合良(2014)根据2012年省级统计数据,实证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流通现代化水平,得出物质、技术、制度差异是导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流通现代化水平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李定珍、张颖(2015)利用因子分析模型比较分析了2013年湖南14个市州的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发现湖南农村流通现代化呈现显著的地区差异。李伟珍(2016)探讨了O2O模式下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认为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发展将向综合化、个性化方向转变。刘泓、魏文斌(2019)采用指数分析法,对我国2016年31个省份及不同区域的流通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差异性进行度量,结果表明我国不同省份之间的差异性比较显著,且四大区域中流通现代化差异性由东向西呈现出逐渐降低的态势。王大磊(2018)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省级地域和四大区域的流通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差异进行分析,得出我国流通现代化的区域差异相关结论。赵志明、孟庆鹏、程睿怡(2019)采用199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对各个省份的流通现代化水平进行计算,发现我国各区域间的流通现代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且区域流通现代化发展水平基本对应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马俊鹏(2019)通过对我国2017年流通现代化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东、中、西部的流通要素存在一定差异,且流通现代化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王恒、王伟、刘鹏(2021)通过对流通现代化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和区域差异性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各省份间流通现代化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且区域间差异占主导地位。

然而,已有文献大多仅从单一年份比较各区域流通现代化的空间差异,且均在省级层面进行分析比较,有关流通现代化发展的时空演进规律却很少涉及,对流通现代化发展的空间分布不均衡特征缺乏综合性认识。因此,本文在利用湖南省2010-2019年流通现代化面板数据,分析湖南省流通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动态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利用泰尔指数表明流通现代化的区域性差距,并采用Arcgis可视化其空间分布动态演进趋势,探究湖南省流通产业现代化在时空上的差异性特征。

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一)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测度模型构建

关于流通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测度,现有文献提供了较多方法。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湖南流通产业现代化发展特点,基于构建测度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从流通规模、流通结构、流通信息化和流通基础设施四个层面选取11项基础指标,构建流通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测度14个市州及4个城市群流通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表1 流通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

?

本文采用熵权TOPSIS法对流通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该方法是熵权法和TOPSIS法相结合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

设有m个评价对象,n个评价指标,矩阵X=(x)为原始指标数据构成的初始评价矩阵,流通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计算步骤如下:

初始评价矩阵X=(x)标准化。因为本文中所有指标均为正向指标,故省略了指标正向化这一步,直接对原始指标数据构成的矩阵X 进行标准化。

利用熵权法求出各指标的权重。先计算出每个指标的信息熵E,再根据信息熵确定各指标的权重W。

其中,,Y为各指标标准化后的值,如果p=0,则定义。

通过信息熵计算各指标的权重:

确定理想解Y和负理想解Y。

计算各地区指标数据与正理想解的距离D和负理想解的距离D。

计算贴近度S,并进一步计算归一化得分,最终得到流通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二)空间差异测度模型构建

本文选取泰尔指数来刻画湖南省区域间流通产业现代化的差异性。泰尔指数作为一个无量纲化的数值,它的大小与差异性呈正相关关系,泰尔指数越小差异就越小,由此可以表明各区域间流通产业现代化的差异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Theil为泰尔指数,y为区域i的指标值,y为所有区域该指标的平均值。湖南省14个市州按地理区位可分为4个子区域:长株潭城市群,包括长沙市、株洲市和湘潭市;环长株潭城市群,包括岳阳市、常德市、衡阳市、益阳市和娄底市;湘南地区,包括郴州市和永州市;大湘西地区,包括邵阳市、张家界市、怀化市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当样本分为多个群组时,泰尔指数可以分别衡量组内差异和组间差异对整体差异的贡献,即泰尔指数可分解为:

其中,T为区域间差距,T为区域内差距,y表示地区j的发展水平占整体的比重,g(k=1,2…,K)为第k个子区域,y表示第k组的指标和占总和比例。

(三)数据说明

本文中流通产业的统计数据主要包括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与仓储邮政业。以2010-2019年湖南省14个地级市州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数据来源于2010-2019年《湖南省统计年鉴》《湖南电子商务报告》和各市州统计公报,对原始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2010-2019年湖南流通产业现代化发展指标描述性统计

?

实证分析

(一)时间演进分析

根据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测算出的指标权重系数,如表3所示。进一步利用TOPSIS法,计算出2010-2019年湖南省14个地级市州的流通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并通过加总求均值的方式,得到4个城市群的流通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并用柱状图表示(见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2010-2019年湖南省4个城市群流通产业现代化水平整体都呈小幅度波动态势,其中长株潭城市群、湘南地区和大湘西地区流通产业现代化水平自2014年后实现稳步增长,这主要是因为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各区域网络零售额猛增,带动了流通现代化的发展。近十年间,长株潭城市群的流通现代化水平在湖南省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且与其他三个区域一直保持较大差距,而环长株潭城市群、湘南和大湘西地区流通现代化发展水平差异不大,大湘西地区的流通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落后于湖南省平均水平。

表3 流通产业现代化水平测度指标的权重

?

图1 2010-2019年湖南4个城市群流通现代化发展水平

(二)空间均衡分析

根据式(6)和式(7),计算出2010-2019年湖南省流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泰尔指数及其变化趋势,如表4和图2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2010-2019年湖南省流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泰尔指数总体上呈不断上升趋势,表明2010-2019年湖南省流通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区域不均衡态势明显,且空间差异不断增大。

图2 泰尔指数变化趋势

表4 湖南流通现代化泰尔指数及其分解和贡献率及变异系数验证

?

从表4中可以看出,随着泰尔指数的不断增长,区域间差异也随之持续上涨,说明各城市群之间的差异不断增大,空间不均衡性愈发显著。与此同时,区域间差异的贡献率在2010-2019年始终高于区域内贡献率,说明湖南省流通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不均衡性是由4个城市群间的差异主导的,各城市群内部的差异小于城市群之间的差异。

接下来,分别选取2010年和2019年湖南省14个地级市州流通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截面数据作为变量,利用Arcgis可视化其空间分布(见图3),发现各市州之间流通产业现代化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如图3所示,在2010年,除了长沙市流通现代化水平较高之外,其他各市州的流通现代化水平差异较不明显,其中9个市州处于同一阶段值内,另外3个市州的流通现代化水平处在相邻阶段。对应于表4中,2010年湖南省流通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泰尔指数最小,区域间差异不大,空间分布较为均衡。到了2019年,湖南省各市州流通现代化水平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性,14个市州的发展水平跨越了6个阶段,不同市州的流通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差距逐渐拉大,空间不均衡性显著。长沙市的流通现代化水平依然位居第一位,且与其他市州拉开较大差距。分地区来看,各城市群内部流通现代化水平均存在显著区域差异性,其中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内部流通现代化水平跨越较多阶段,表明城市群内部的空间差异较大。环长株潭城市群和大湘西地区的区域内部差异性则较之不太明显。相应的,2019年湖南省流通产业现代化的泰尔指数也增长到最大值。

图3 空间均衡尺度下湖南流通现代化发展水平

对策建议

一是注重流通业态和流通方式变革,推动流通业态向多样化方向发展,重视流通方式创新对流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流通现代化发展较快的长株潭城市群可逐渐从实体店向电子商务的流通形态转移。大湘西地区的流通现代化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应积极转变流通方式,引进新型流通业态,开展连锁经营以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扩大现代信息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应用。通过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流通现代化的升级发展。鼓励电子商务企业拓展业务领域,使电子商务实现生产资料和生活服务的全领域覆盖,促进流通现代化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引导流通企业实现线上线下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的融合,推动实体市场和网络市场实现优势互补的协同发展。鼓励流通企业加大对供应链技术的应用,大力推广智慧物流和物联网技术,努力向价值链两端延伸,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从而提高湖南省流通现代化发展水平。

二是统筹湖南省各市州流通现代化协调发展,尤其注意协调各城市群之间的平衡发展。注意引导各城市群的比较优势合理转移,缩小因流通资源差异导致的流通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区域差异,避免部分地区因现代化流通方式滞后对当地流通产业现代化造成负效应。合理引导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长株潭城市群的流通资源分配,通过跨区域合作实现全省流通现代化均衡发展。统筹规划各区域流通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对大湘西实施适度倾斜的流通现代化发展政策,加大扶持与补贴力度,弥补当地流通基础设施落后的短板,实现各城市群流通产业现代化协同发展。

三是完善流通领域政策制度。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流通市场环境,遏制流通领域市场垄断,为各区域流通企业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不断发展提供保障。建立健全现代化商品流通追溯体系,保障物流链运转质量,推动各区域流通信息共享和跨区域流通追溯体系对接。同时要依据各区域流通现代化发展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实施针对性流通发展政策,协调各区域利益关系,降低流通产业制度性成本。

猜你喜欢

泰尔流通城市群
百忍寺
争议的领奖台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发布
幽默救命
我国流通产业现代化的路径思考
19城市群规划2017年将完成
中国将形成5个超级城市群
中国城市群崛起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
双色镶嵌流通纪念币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