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名著阅读的策略

2022-04-29张雁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2年2期
关键词:名著阅读

张雁

[摘 要]小学阶段的名著阅读,已经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个角度上讲,没有丰富的、大量的名著阅读,学生的语言能力、书写能力等语文综合素养是很难得到提升的。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最佳时间就是小学阶段,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契机,积极探索符合学生身心發展的阅读方式,通过批注式阅读、对比式阅读、反思式阅读、“苹果式”阅读,引导学生关注名著,开展有效阅读,从而提升名著阅读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名著阅读;批注式;对比式;反思式;苹果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04-0072-03

孙中山先生说过:“我一生的嗜好,除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将读书看成生活的一部分,正是因为他不断学习的精神,才成就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从小学名著阅读教学来看,如果将名著阅读当成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就必然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兴趣。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通过不断摸索,总结了一些名著阅读的策略。

一、正确认识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

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以前的教学重点是字词的识记,谁的汉字储备量丰富,谁的语文成绩就好。但目前的语文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整体素养,要想促进学生名著阅读技能的形成,就要了解学生的名著阅读现状。

(一)经典名著是不容忽视的考点

熟悉小学语文课本的教师都知道,名著阅读在教科书中有很明显的介入,有的课文就是名著中的某个段落,其编排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提升对名著阅读的兴趣。我们不妨了解一下各地小升初的语文考试题,尤其是一些知名学校在选拔初一学生的时候,无一例外都将传统文化作为语文考查的一个重点。

如2019年青海省考查了《西游记》和《红楼梦》的内容。原题如下:

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的作者是 __________,书中主要记叙了唐僧师徒4人历经 __________(多少难),战胜各路__________,终于取得真经的故事。这本名著中你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__________ 。

从该题型看,主要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情况,即是否对名著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是否知晓了主要情节。

湖南省的小升初试卷中有这样一题:

“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这副对联写的是__________,这个人物是__________,请你简述一个与他有关的情节。

这道题设置为梯度式题型,从简单的识记到复述内容,都是建立在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基础之上。如果不认真阅读名著,学生是很难拿到全部分数的。

(二)名著阅读题正逐步成为语文拉分题

曾经的观念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语文学不好,其他各科想有大的突破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阅读能力,已经成为理解各学科题型的重要制约因素。

为了更好地说明名著阅读题已经成为拉分题,我将某市小升初语文试卷中名著题的答题情况拿来分析(图1)。

试卷中的23~24题以及第25题是名著阅读题,共6分,平均分分别是1.13和0.15,最高分是满分,最低分是零分。这无形中就拉开了学生之间巨大的差距。如果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还不重视名著阅读,学生就很有可能会在以后的考试中看不懂试卷,写不完题目。

二、有效提升学生名著阅读能力的策略

有的放矢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名著阅读更是如此。如果单纯地给一本书让学生自己去读,就算他们将书认真读完了,也不能保证阅读的质量。因此,有效的阅读方式是保证阅读质量的前提。我在多年的教学中探索出以下一些策略。

(一)批注式阅读,让每一本阅读过的书都留下自己的痕迹

小学阶段要求阅读的名著还是比较多的。教师在阅读前教给学生好的阅读方法,不仅能帮助他们有效地归纳重点,还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在阅读名著之前,我会教给学生做批注的方法:将重点内容以不同的形式标记出来,将个人感悟和心得以批注的形式记录在正文旁边,如好词好句用横线、经典句用波浪线、疑问处用三角符号等。将每一种符号固定下来,无论看完哪一本书,只要翻开,就能快速感知读这本书时的情况。批注是在正文旁边将个人的阅读感受记录下来,真实再现当时阅读的心情。对名著中人物的评价、对事件的归纳、对前后文人物关系的归纳、对写作方法的理解等都是批注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可以记录下来。

(二)对比式阅读,让名著中的人物更有趣

经典名著所蕴含的内容是丰富的,如果单独关注一本书,就显得太枯燥了。教给学生对比阅读的方法,不仅能让阅读更有趣,还能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如《安徒生童话》是小学生都比较喜欢看的书,很多经典篇目在课本中也有所呈现。但是,学生如果只是靠兴趣来读的话,难以达到良好的知识巩固的效果。教师可以教给学生对比阅读的方法,以加深他们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如《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对比、《安徒生童话》与《伊索寓言》的内容和主题对比等。在对比中,学生就能发现不同地域作家所写的童话的区别以及所表现的人物性格的差异。如《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不仅作者不同,所呈现的主题也是不一样的。《安徒生童话》表现的主题爱憎分明,赞美了劳动人民纯洁善良的优秀品质,揭露了王公贵族的愚蠢;《格林童话》多是来源于民间的口头传说,更具有生活气息;《伊索寓言》的篇幅都比较短小,结构紧凑,多采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采用拟人手法,注重主题的呈现,在情节的精彩程度上不及前两本名著。

学生通过对比方式进行阅读,能更好地了解不同名著的特征,就算以后遇到类似的阅读,也能比较轻松地区分其出处。这样可以极大地提升名著阅读的乐趣,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名著知识。

(三)反思式阅读,让学生养成深度阅读的习惯

在很多时候,我们都将阅读当成一种消遣方式,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当名著成为语文学科考查的知识内容的时候,就得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阅读方式了。反思式阅读是通过认真仔细地阅读名著内容,再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思考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思考为什么在当时的情况下人物会有如此的思想,还可以结合当前的学习、生活及相关社会现象进行对比,挖掘出名著的价值。

如小学四年级上册的必读书《中国古代神话》,当中囊括了很多有趣的古代神話故事,学生都比较喜欢看。读完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精卫填海体现了精卫什么样的精神?作者为什么要塑造一个这样的形象?”“夸父最终也没有追到太阳,为什么我们还一直在赞扬夸父呢?”学生思考之后就会明白,这些神话故事是在传递一种思想:积极进取,不愿服输的精神。这种精神对于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勇往直前,不畏艰辛的人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从小学阶段就训练学生的这种意识,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名著阅读习惯,促使他们透过文字了解名著的内涵,而不仅仅是将阅读当成一种消遣。

(四)“苹果式”阅读,快且有效的读书记忆方式

“捡芝麻丢西瓜”的小故事反映的是因小失大的问题。任何一本名著的内容都是非常多的,没有谁能一下子将名著的精华汲取完,因此在名著阅读过程中,只要有收获就是可取的。苹果介于西瓜和芝麻之间,是一种比较折中的说法。意思就是,将名著中有趣的、有价值的点提取出来,经过个人整合形成自己的内容。阅读前,学生先在纸上画一个九宫格,每个格子中填写一个与所要读的名著有关的关键词,可以是作者、背景、人物,也可以是写作方法、手法、价值等,然后根据所填写的关键词有针对性地在书中进行选择性阅读,最后用自己的语言将各个关键词连起来,反复进行复述训练,以达到语言连贯的程度。

如《西游记》的“苹果式”阅读法,阅读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列一个表格(如上表),帮助学生提取名著的重点内容。阅读后,学生根据表格可以建构出这样的一段内容:《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这是一部章回体神魔小说,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表现了不畏艰难险阻,为心中的理想坚持奋斗的主题。作者将故事设置在唐朝,并在作品中塑造了孙悟空这一形象,将其反抗精神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普通民众对自由的渴望,他们期待有一个像孙悟空一样的人物,敢于反抗权威、反抗天庭,这本著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苹果式”阅读可以反复进行,只要选择的关键词不一样,就能读出不一样的内容。学生在读完一本书后,可以根据表格用自己的语言自由表达,不至于读完后不知道名著的内容。

三、读写结合,有效促进阅读质量的提升

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是不太一样的,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延续性。语文新课标中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得低于100万字。这并非是说完成了阅读量,语文水平就能达到一定高度,而是说没有达到这个阅读量的话,对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将有很大的影响。

教师不妨将小论文的写作与名著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用文字将自己的阅读成果记录下来,这既是对自己阅读成果的总结,也能给其他同学进行借鉴。

(一)小论文的拟题,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

题目往往是文章内容最精练的体现,题目出彩的文章一定是可读性非常强的文章。名著阅读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练笔,通过引导,很多学生拟出了比较吸引人眼球的作文题目,如《美食的诱惑——<水浒传>中的饮食文化》《铮铮铁汉的侠骨柔情——<水浒传>的英雄情怀》等。这两个题目在拟题的时候,小作者是花费了一定的时间的,并将选题的范围缩小了,不是从大的方面入手,而是从小处着手,这样就更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也更能保证在阅读名著的时候有具体的方向。

(二)构建写作框架,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养成

读与写的结合,光有题目是不够的。学生在完成名著阅读后,要想让他们对所读的内容有更深的印象,还得构建具体的写作框架。教师的引导是帮助学生构建写作框架的保障。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强,所以教师要侧重于某一方面的引导,也就是从小处着手,不能面面俱到。

仍然以《水浒传》为例,为了让学生在阅读后对名著的内容有真实的印象和感受,在引导学生构建写作框架时,我经过多次指导和修改,帮助学生确定了以下的写作提纲(图2)。

这个写作提纲是与学生反复讨论后确定的,是学生在认真阅读名著后能够自主完成的题目。《水浒传》中出现最多的美食是什么?这是学生在作品中可以直接去做批注、做记号的;概括饮食文化与地域性特点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梁山聚义”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这能使学生对名著的背景有更清晰的认识;对人物性格和饮食文化的研究是更深入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对人物的了解的基础上的。从学生完成的情况来看,这样以小论文的形式检测名著阅读的情况,能够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既有利于学生阅读后的深入思考,又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名著阅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寻找到合适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展示学生的阅读效果,学生才愿意去读名著,才能逐步记住名著的内容。“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名著阅读贵在寻找到有效的阅读方法。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名著阅读
如何让学生爱上大部头名著阅读
关于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探讨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思考
培养农村学生阅读名著能力浅探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活动化教学探索
影视、学生与名著的桥梁
导读名著,彰显魅力
如何引导小学生名著阅读浅说
高考背景下的名著阅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