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传承认知的调研报告
2022-04-29颜艳华李雅婵
颜艳华 李雅婵
摘 要:紅色文化具有时代性、民族性与传承性,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红色氛围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情感认同,红色基因深化大学生责任使命意识,红色精神引导大学生的责任行为选择。为此,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传承认知势在必行,对当代学生传承认知红色文化现状的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既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采用抽样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清远职教城大学生群体对红色文化传承认知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传承认知现状,并根据这种现状,广东科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红黄蓝志愿服务队以“红光普照,夕阳有爱”为主题,走进清远英德九龙镇金造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当代大学生通过实践去了解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文化,让红色基因得以延续及发展。
关键词:红色文化;大学生;传承;调研;英德
一、研究内容
在近百年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独特的红色文化。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和接班人,也是传承红色文化的主力军。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分团委在党总支统筹安排下,由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骨干组成的红黄蓝志愿服务队针对红色文化传承认知情况对清远职教城的在校大学生展开了调查,并走进清远英德九龙金造村开展为期五天的“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文化。
二、研究背景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的号召:“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代代传下去”;为引导和帮助在校大学生与现实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
三、研究意义
红色文化见证党群关系发展,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和始终为民的赤胆忠心,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传承红色文化是促进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追求,培养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力量源泉,是当代大学生永远追随党、永远跟党走的必然要求。
四、调查形式
(一)调查时间
2021年10月26日—11月1日
(二)调查形式
本次调查采用了网络问卷调查方式和实践调查方式。
(三)调查范围
红黄蓝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采用抽样调查对清远职教城的在校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传承认知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138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38份,回收率为100%。问卷中大一学生所占比例为36.23%,大二学生则为53.62%,其次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占比分别为8.7%、1.45%。其中将近一半是团员,仅有3.62%的学生是党员(含预备党员),16.67%的学生是入党积极分子,还有群众占总人数的31.16%。问卷覆盖清远职教城中8所大学,除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及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占比有失协调,各大学占比正常,占比皆在3.62%及以上。本次调查对象是以大学生群体为主体,能够代表当代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传承认知的看法。
五、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传承认知情况及总结
(一)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了解程度
您了解什么是红色文化吗?
由图可见,只是听说过不是很了解的学生比例已超总人数一半,大学生们对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大部分都仅仅停留在了只是听说过的阶段,对红色文化完全不了解的学生占比有3.62%,只有36.96%的学生是非常了解的。本次的调查对象是以大学生群体为主,代表着我国高等教育的群体,但是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却相对较低,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红色文化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
(二)大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途径
您了解红色文化的途径有哪些?
如图所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及学习途径按比例排序分别是:互联网>长辈、老师讲述>讲座或参观纪念馆等活动>相关书籍>报纸、期刊>其他。
大学生了解红色文化的途径比较多样化。互联网和长辈、老师讲述是大学生认知和学习红色文化最直接的方式,所以排在第一和第二;讲座或参观纪念馆等活动、相关书籍和报纸、期刊都是需要学生主动去学习,因此比较靠后。
讲座或参观纪念馆等活动、相关书籍和报纸、期刊的分别占比为68.84%、65.22%、59.42%。说明学生们虽然对红色文化了解不多,但是,还是有一半的学生会主动去认知及学习红色文化。
(三)大学生身边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的频率
您所在的学校或地区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的频率如何?
如图表所示,大学生所在学校或地区经常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占总人数的65.94%,而很少开展的占33.33%,但是有0.72%的学生表示所在学校或地区从未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由此可见,学校及社会有积极在引导学生参与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对学生传承红色文化比较重视。
(四)大学生参加红色文化相关的活动情况
您有参加红色文化类活动吗?
经调查得知参加过红色文化类活动的学生比例占总人数的81.16%,没有参加过的学生则为18.84%。由此可见,大学生们其实对参加红色文化相关的活动是很感兴趣的,是很乐意去参加的。
(五)大学生参加红色文化相关活动的方式
您通过什么方式参加活动的?
如图所示,其中参加团课和参加传承红色文化志愿服务的学生占比分别为84.82%、71.43%;参加红色文化旅游的学生接近半数,占48.21%;参加红色文化及其精神的比赛的学生则有42.86%。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们对学习、传承红色文化的态度是比较积极。
(六)大学生参加红色文化活动的目的
您去参加红色文化活动是出于什么目的去的?
如上图所示,大学生参加红色文化活动的目的是教育目的纪念历史>个人兴趣>娱乐。
可见结果形成了两级分化,绝大多数的学生是教育目的纪念历史而参加活动,比例为73.21%;个人兴趣仅仅占总人数中19.64%,娱乐占比7.14%。
教育目的纪念历史也是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活动的目的,因此比例最高。通过大学生参加红色文化活动的目的可以体现出,学校方面对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视,积极帮助学生认知红色文化、引导学生传承红色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了解红色文化。
(七)传承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精神层面的影响
您认为参加红色文化活动对您精神层面(主要是价值观)影响大吗?
由图可知,认为参加红色文化活动对自己精神层面影响大的学生占总人数的93.75%(其中认为影响很大的占42.86%,认为影响较大的则为50.89%。)。还有6.25%的学生认为影响力一般。根据数据分析,参加了红色文化活动的学生精神层面都有受到一定程度影響,所以学校及社会非常有必要多举行红色文化类的活动和比赛,引导学生们参加。
(八)大学生对传承红色文化的认同感
您认为大学生有责任和义务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吗?
由图可知,大学生对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态度是十分积极的,有95.65%的学生认同了大学生有责任和义务弘扬红色文化(其中非常同意的占比为64.49%,则同意的为31.16%。),仅有4.35%的学生对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认同感是一般。虽然有4.35%的学生对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认同感是一般,但是有95.65%的学生很认同,由此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义务是很清楚。
(九)大学生对传承红色文化的意义的认知
您认为传承红色文化的现实意义有哪些?
通过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传承红色文化的现实意义的认知是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增强社会凝聚力,激发爱国情感>承前启后,教育后人>激励自我,树立榜样。
“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和“增强社会凝聚力,激发爱国情感”是从小到大老师一直强调的,是学生们听的最多的,所以排在了第一和第二,占比分别为92.75%、91.3%,两者之间仅仅差了1.45%。“承前启后,教育后人”和“激励自我,树立榜样”的占比也不相上下,分别为86.96%和82.61%。说明其实大学生们都深刻认识到传承红色文化的意义。
(十)大学生对加强红色文化普及的意见
如果在教育方面加强红色文化普及,您觉得如何?
根据数据显示,如果在教育方面加强红色文化普及,大学生觉得:很好,(有利于红色文化的传承)>可以有但要适度(避免学生产生厌恶心理)>不太好(有一些强制性学习的意味)。
可见,有95.65%的学生觉得可以在教育方面加强红色普及,其中非常认同的、觉得很好的有84.06%,觉得可以有但要适度(避免学生产生厌恶心理)的则为11.59%;觉得不太好(有一些强制学习的意味)的学生占总人数的4.35%。由此数据可以了解到95.65%的大学生是支持在教育方面加强红色文化普及的,但也有少部分同学认为应该要适度。所以在教育方面加强红色文化的普及是必要的,但也要考虑学生的接受度,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去普及。
六、社会实践
针对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传承认知现状,由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骨干组成的红黄蓝志愿服务队以“红光普照,夕阳有爱”为主题,走进清远英德九龙镇金造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英德市九龙镇金造村有着500多年的历史,是明清建筑群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村,也是远近闻名的红色古村落。在红色文化村落的熏陶下,大学生们既是红色文化的学习者,也是传承者。
此次社会实践主要包括“忆红纱”、“绘红衣”、“上红课”、“访红人”、“观红影”、“唱红歌”、“递温情”等活动。活动期间,大学生们积极学习和传承红色文化,感受当地的红色精神。通过给老党员们拍摄婚纱照,让老人们追忆往昔的甜蜜岁月,重温年轻时爱情的美好。以绘制红衣的形式,大学生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与红色文化相结合,既给老党员们送上了温暖与关爱,也弘扬和传承了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还让岭南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参观金造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回顾金造村起义英雄人物和英勇事迹,聆听红色故事,重温革命精神,对于青年大学生们来说这些革命事迹就是最好的教科书。走访村里的老党员,听党员们对往事侃侃而谈,大学生们津津有味的听着。放映露天电影,大学生们与村民们一起在光影中铭记党的光辉历史,推动红色基因融于人心。大学生与村干部一起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用激情嘹亮的歌声表达爱党爱国之情。前往当地的敬老院向老人们送去温暖的问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送上慰问品。
传承红色基因,在实践中绽放,在祖国大地放飞学术梦想。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与红色文化相结合,进行红色文化的宣传。红色文化作为精神财富,贵在受教于心化于行;大学生们用心聆听老党员的诉述,用心感受革命英雄的革命精神,用行动帮助敬老院的老人们;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红色文化真正融入大学生血脉之中,使他们自觉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承者。
七、针对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传承认知现状提出几点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针对现状,红黄蓝志愿服务队的调查者们拟提出以下对策:
(一)对于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传承认知的建议
1.红色文化是爱国主义情怀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精髓。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要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针对文化传承,可以通过在班里举行“红色故事分享”“寻找优秀红色文化历史讲解员”等活动,让大学生们形成每日学习红色文化的习惯,用声音、笔、纸把红色故事、红色文化、红色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
2.多参与红色文化相关的活动和比赛,在活动、比赛中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和革命先辈们艰难卓绝的战斗岁月;在其中感受作为新时代主力军对红色文化弘扬和传承的责任和义务,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积蓄重要力量。
3.参观红色文化基地或参加红色旅游,在实践中增强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和了解,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吸引大学生主动探寻了解红色文化。
(二)对学校及社会引导大学生传承红色文化的建议
1.多开展关于红色文化相关的讲座,通过老师对红色文化的讲解,让大学生更直接更清楚的了解红色文化,更好的引导大学生们正确对待红色文化、去寻找身边的红色文化。
2.开展多样的红色文化活动,如走访革命纪念地、探望革命老兵、红色文化有关社会实践活动等等,举行红色文化书画作品展览,进行红色文化相关的比赛或红色文化宣传演讲,以开展纪念活动来引导大学生学习和传承红色文化,使红色文化在大学生心中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