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人学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22-04-29胡晓霞

客联 2022年2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

胡晓霞

摘 要: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把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推进到了新的阶段与新的境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人才体系培养的中心环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會主义事业的战略性环节。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核心要义是人的全面发展,从“人的现实性”“人的社会性”“人的历史性”“人的价值性”出发,探微当前大学生的生存方式与精神世界,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形势、时代责任、中国发展大势以及个人远大抱负,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时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人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时至今日其理论在国内已成熟定型,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主义人学是指“研究在实践基础上人的本质以其自我实现的历史的科学,其中‘自我实现’是指人能动地表现和实现其本质力量、个性和自由等。”[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2]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全国学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会议上发表讲话,不断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我国教育的主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担任民族复兴大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的主阵地,是构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当前,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是嵌构在时代主题、国家目标、个人梦想等的多重维度之中。立足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视角,以其“人的现实性”“人的社会性”“人的历史性”“人的价值性”四个维度对青年学生的生存环境与精神世界进行客观分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认识尺度。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主要包括四个理论层面:马克思主义人学第一个内容是回答了“人的个体性”,包括外显的行为特征、内在的心理倾向、身体的生理特征三方面,这部分突出来了人以其“现实性”而存在,离开现实的个人,“人”不过是一种空洞的抽象,只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所以,个人是人的一种最现实、最直观的存在形态[3]。马克思主义人学第二个内容是回答了“人的社会性”,其嵌构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中国”、“个人与国家关系中”、“个人与社会意识关系中”、“个人活动与社会生活条件关系中”这五个关系中。马克思主义人学第三个内容是回答了“人的历史性”,其在三个维度中,即“人既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创造者又是产物”、“人既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手段也是目的”、“个人的对象性既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也取决于人的感知能力”,这三个维度中“劳动”是基础、是前提。马克思主义人学第四个内容是回答了“人的价值性”,强调人的自由与解放是一种权利,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落脚点。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四个维度”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

(一)立足“人的现实性”,加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减少大学生“缺场”

智能手机的使用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工具,上网查资料、网课学习、聊微信、逛淘宝、看电影、打游戏等是大学生的虚拟生存方式的现实呈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这个现实出发,有针对性对虚拟生存方式下大学生主体性的重塑。这就需要立足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人的现实性”,增加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来重塑虚拟生存方式下大学生主体性。实践教学的主要作用是从具体的感性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眼、耳、鼻、舌、手、身等亲自参与,来获得对客观世界的真实感受,从而把产生心灵震撼、激荡和思考。传统以思想灌输为主的单向度思政课是将大学生视作被动的接受客体,不利于大学生主体性的现实发挥。大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获得第一手的体悟,从而对教师传递的思想政治信息进行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虚拟的“我”从网络世界走出,自愿进入现实的世界,接受信仰的内化。

(二)立足“人的社会性”,扩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网络方式,避免大学生“孤立”

数字化一方面方便了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另一方面也使大学生出现不愿与他人交往的心理倾向,这种自我逃避或自我麻痹的方式容易使学生陷入极端自我主义的状态中。因此,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人的社会性”出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从网络外延伸到网络内,教师有必要在网络环境里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扩大网上对当今国家政策与国际形势的探讨。例如,自荐社会热点问题的网上讨论、自制“我的家乡”小视频的网上评选、自拍“七一”“十一”景观照的网上展示等。同时,增加校园文化等网上活动的参与力度。这些多样化的网络活动,可以引导大学生把数字化作为一种媒介,避免大学生被网络各类负面功能包围而被“孤立”起来,使他们心理心态朝着健康的阳光的方向发展,以正确的态度、正常的情绪看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经济之间的各种关系。

(三)立足“人的历史性”,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减少大学生受“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的影响

“历史虚无主义”是指“对中国人民革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的历史加以歪曲、否定”[4]的一种政治思潮。互联网将海量资讯以博眼球的方式投向各类人群,其中历史虚无主义为主要代表的错误社会思潮打着“还原历史”“挖掘真相”的旗号歪曲历史,并戏谑英雄人物,企图搞乱人心,全盘否定党的领导。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5]。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人的历史性”说明了社会历史是通过人的劳动而形成、发展的,人是历史的主体。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物质关系形成他们的一切关系的基础。这些物质关系不过是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罢了。”[6]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方面,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就是要在“四史”的框架下,使各门思政课有机衔接,解决教学内容零散化、碎片化,突出了国家整体的历史与文化历程内在逻辑统一。另一方面,将“四史”学习内容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内容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使当代大学生读史明智、鉴往知来。

(四)立足“人的价值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构的目标,减少大学生价值选择的消极性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国家就有前途。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一元经济体制向多元经济体制转型中的市场化、以资本为逻辑的全球化对大学生精神生活的侵蚀具有全面性、沉浸式特征,产生了诸如“佛系”“躺平”“吃瓜”等边缘化的消极生存方式,以及“金钱至上”“消费至上”“娱乐至上”为内容的人格缺陷,这些情况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客观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有助于大学生在国家现实层面、社会结构层面、个体职业层面构筑理性的世界观,引导青年学生以积极向上的主体性意志、主动性态度度过大学阶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建设者。

注释:

[1] 韩庆祥:《现实逻辑中的人——马克思的人学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24页。

[2]《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人民日报,2016-12-08(00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66~68页。

[4] 杨荣政、杨瑞:《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泛起与危害》,《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0年第1期,第67~69页。

[5] 李丹,徐晓风:《“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年第1期,第84~89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21页。

[7]《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05页。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
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全面依法治国环境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