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金融对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效应研究

2022-04-29卢好孟浩吕涛郑骥骁

客联 2022年2期
关键词:数字金融消费结构效应

卢好 孟浩 吕涛 郑骥骁

摘 要:数字金融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效应,对现阶段我国扩大内需、转化发展新动能、经济换挡转型是极其重要的,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多数学者都认同数字金融能够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及优化居民消费结构的观点,本文从减少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缩小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差距,打破不同年龄阶层的消费差距三方面研究数字金融对我国消费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数字金融、消费结构、升级、效应

数字金融作为金融的新兴领域,其概念较新且发展迅速,本项目与时俱进,结合其最新特点剖析了其发展历程、模式及风险等现状,分析较客观全面,可作为跟进其发展概况的最新参考;其次对于其与消费结构相结合的探索成果少,本文对二者关系进行的理论及实证探究,有利于丰富研究成果,拓展相关研究。

一、数字金融的发展现状

蒋庆正等(2019)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水平与城镇化、经济发展呈正相关;葛和平,朱卉雯(2018)研究表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地区的数字金融指数并非是直线型关系,而是呈U型状态。成学真,龚沁宜(2020),贺健,张红梅(2020)发现数字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及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具有区域异质性。陈婵姹,岳玉珠(2018)则认为消费、投资以及净出口是数字普惠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三个主要路径,其中数字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按西、中、东部递减。刘瑞凝等(2019)提出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且在这方面对西部地区发挥的作用最大。在实证分析方法上,大多采用OLS、面板固定效应或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较少使用AIDS模型、中介效应模型、VAR、空间计量模型及门槛模型。多数学者都认同数字金融能够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及优化居民消费结构的观点,但专门研究数字金融与消费结构升级的文献还相对较少,有过于关注消费总量而忽视结构的问题。

二、数字金融在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中的重要性

(一)减少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城乡居民消费领域最主要的差距,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整体差距。受消费环境、收入水平和消费观念的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很大。农村居民偏向于满足生存条件的消费,城镇居民偏向于高质量的生活消费。二是消费质量差距。城镇居民食品消费中粮食和蔬菜的消费数量明显少于农村居民,奶制品、肉类、禽蛋的消费数量则明显多于农村居民。三是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的差距。城镇居民在传统耐用消费(电视、冰箱等)和新兴耐用消费品(电脑、汽车等)的拥有量上普遍高于农村居民。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水平远远高于农村居民,较大的差距约束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居民消费能力是消费水平的基础,数字金融对于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的直接影响途径主要是金融理财,因此,金融理财服务与产品的获取与使用能够影响城乡居民消费。通过金融理财的获利,居民将会用来消费。金融理财提升消费能力的作用路径具体如下:一是金融資产的保值与增值,居民参与金融理财产品交易,所持资产价值上升,居民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也会相应增加,进而刺激消费支出;二是金融资产的投资性收入,根据消费理论,收入对消费起关键作用,居民通过投资于股市、基金、债券等,获取一定数量的投资性收入,促进居民的消费能力的增加;三是投资组合,数字普惠金融利用互联网渠道向为居民输送更多可供选择的金融理产品,居民可以根据自身的资产实力与偏好,选择具有不同风险与收益水平的资产组合,进而能够分散居民投资性风险,增加居民投资性收入。

传统金融机构提高服务覆盖面的方式通常是设立分支机构、增加营业网点、设置自助服务机,但出于对成本与经济效益的考虑,金融机构一般选择在经济发达、商业繁华、人就相对密集的地区设立商业网点,因此经济落后地、农村以及偏远等地区,往往缺少相应的金融服务。随着移动互联等数字技术的应用逐渐深入,低成本的便捷金融服务触及偏远地区形成了更强的地区覆盖度,这就有利于农村地区突破金融服务的地域限制,让处于金融边缘化的农村居民能够与城镇居民一样获取金融资源,从而缓解农村地区的金融排斥问题,提供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因此,数字金融能够缓解金融排斥造成的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推动让金融服务覆盖到更多农村低收入者,帮助其获得金融支持,让更多的农村居民享受到低门槛、低风险、高效便捷的金融理财服务产品和服务,增加农村居民的投资性收入,助力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进而带动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缩小。

(二)缩小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差距

据城乡住户调查资料显示,低收入家庭的消费支出除用于饮食外,多用于改善居住条件和购买生活用品,一些低收入家庭的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几乎为零。高收入群体的消费支出一方面用于满足更高质量的衣食住行,另一方面则用于满足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耐用消费品尤其是高档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高于低收入家庭。

目前,数字普惠金融通过金融支持产业发展,能够对城乡居民消费能力产生间接的影响效应。产业发展是实现经济内生增长的根基,也是实现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基础。具体来说,产业发展一方面为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了居民获得工薪收入的渠道;另一方面,产业发展利于繁荣经济市场,促进经济增长,为个体经营、私营经济、合作社等生产经营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从而有利于增加居民的经营收入。

长久以来,我国致力于农村产业发展的中小企业难以获取金融支持,其融资难融资少等问题制约了企业发展,进而难以助力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居民增收。数字金融作为近年来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能够充分运用数字技术与金融科技,有效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打破中小企业的信息壁垒,为农村地区提供产业发展支持,带动农村地区就业,增加就业岗位,帮助缩小群体消费差距。

数字金融还从消费信贷方面着力,放宽信贷标准,让更多人能享受到消费信贷服务,有效缓解流动性约束和预防性储蓄,逐渐改变居民的消费习惯。

(三)打破不同年龄阶层的消费差距。

不同年龄阶层主要划分为传统一代和新生一代。受到经济收入、年龄差异和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两代人消费观念差异很大。传统一代的消费观较为保守,消费倾向偏低但储蓄倾向偏高。作为新生一代的80后、90后,消费观则相对开放,敢于超前消费,但积蓄有限,消费能力小于传统一代。

数字金融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并行,强化金融反诈知识普及宣传,提升防范意识,为不熟悉数字金融的中老年阶段增加了一把“安全锁”,助力他们加强自身权益保护、提升他们对金融消费的信任感。

三、数字金融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不足之处

(一)数字和网络技术的问题

数字金融要想安全稳定地发展,就会对网络体系产生很高的要求。一个不安全的网络环境很难抵御黑客的入侵, 这就意味着可能会出现欺诈或者资金被盗取的情况,对于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是非常不利。

(二)基础设施的问题

5G时代已经来临,人们对网络的速度和稳定性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数字金融发展给金融消费者带来的影响和问题中不可不提的一点,有些落后地区的消费者可能负担不起昂贵的网络连接费用,也无法支付数字金融常常需要使用的移动终端设备,比如平板、手机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数字金融的发展,对消费者来说也是一笔额外的开支。

(三)建立健全数字普惠金融监管体系的问题

为加强数字普惠金融风险防范,建议充分利用监管科技赋能,不断提升监管能力,注重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在各个领域统一监管标准,避免监管套利;持续加强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特别是注意防控数字技术运用可能带来的算法歧视、诱导不当营销、信息滥用等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着力加强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让老百姓充分信任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可以真正放心地使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

四、对策建议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是我国经济恢复增长和进行转型升级的强大推动力,也是助力产业结构升级的强心剂,更是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重要驱动力,对于如何发挥数字金融的最大作用以扩大内需,从以下5个方面来提出对策建议:

第一,大力发展数字金融,加强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及数字化程度。银行业是我国发展数字金融的领头羊,银行数字化转型成功与否关系到我国数字金融的发展深度。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也不应照搬照抄,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客观制定适合自己的战略规划。加强数字金融服务覆盖广度,重视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从而积极引进先进数字技术用于银行营运当中,以此来打破技术限制,增强金融服务的数字化程度,实现跨界融合。

第二,不断加强及优化数字支付、数字信貸、数字保险等数字金融服务。支付、保险、信贷等各种金融服务平台应积极融入数字普惠金融体系中,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优化金融服务,为小微企业及弱势群体提供贷款延期、减费让利、应急贷款及相关保险服务。争取在疫情下缓解居民消费压力,扩大内需,提高国家整体消费水平,引导居民增加享受发展型消费,优化居民消费结构,从而促进经济恢复性增长,在数字化经济浪潮中占取一席之地。

第三,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收入是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中介之一,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一作用渠道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在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应尽快恢复GDP增速,保持GDP增速维持在6%左右,确保经济恢复稳定运行,保证居民基本的收入水平,为居民消费提供良好的宏观经济大环境。解决疫情冲击造成的大规模失业问题,促进内需恢复及消费结构升级。除了要提升收入水平更要加快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确保公平公正,共同富裕。

第四,加大监管力度,正确引导数字金融的发展。这就要求监管部门与时俱进,借鉴传统监管机制或方式的同时也要创新监管,必须尽快探索出适合数字经济发展的监管机制。监管部门要编织出可靠的信息数据安全网作为广大金融消费者的后盾,强化信息披露及风险提示,使得数字金融行业能够健康持续发展,做到让消费者能消费、敢消费,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发挥出其优化升级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殷越.数字金融、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J/OL].统计与决策,2022(07):131-135[2022-04-09].DOI:10.13546/j.cnki.tjyjc.2022.07.026.

[2]李涛,彭东蔓.数字金融减贫:研究热点综述及展望[J/OL].财会月刊:1-7[2022-04-0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2.1290.F.20220329.1117.020.html

[3]林木西,肖宇博.数字金融、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J/OL].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2):47-59[2022-04-09].DOI:10.13885/j.issn.1000-2804.2022.02.005.

[4]李春风,徐雅轩.数字金融驱动居民不同结构消费的效应研究[J/OL].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22(04):67-78[2022-04-09].DOI:10.19559/j.cnki.12-1387.2022.04.005.

[5]李菲菲,马若微,黄解宇.数字金融、产权性质与企业创新——基于创新异质性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2(03):27-33.

猜你喜欢

数字金融消费结构效应
画与理
普惠金融视角下县域数字金融发展研究
区块链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影响
中国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与建议
基于灰色关联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基于灰色关联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十三五”能源消费结构怎么变?
新常态下江苏居民消费升级与经济增长潜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