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体育开展篮球训练的有效途径与研究

2022-04-29王兴珊

学周刊 2022年15期
关键词:篮球训练有效途径小学体育

摘 要:体育教学是当前小学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篮球教学是构成体育教学内容的重点部分,所以在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寻求有效的篮球训练途径。文章简要叙述影响篮球训练有效性的因素,并从建设师资队伍、采购专业设备、加强技术教学、引入课堂游戏、注重因材施教、借助现代技术、开展竞赛活动等方面,探索和分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篮球训练的有效途径,以此提高篮球训练的水平。

关键词:小学体育;篮球训练;影响因素;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5-0155-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5.052

在大力推廣“体育强国”理念的社会背景下,体育教学成了小学教育和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内容。而对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篮球训练的有效途径进行探索和分析,是为了优化篮球训练的方式和方法,让小学生在高质量和高效率的篮球训练模式中掌握正确的篮球运动技巧,不断增强其身心素养。以下将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篮球训练的有效途径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影响小学体育篮球训练的因素

在小学体育教学的篮球训练中,影响训练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首先是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是否具备专业训练的能力直接影响他们采用的训练方法,如果教师能够运用科学先进的方法展开训练,那么小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心素质都能得到增强。其次,体育课堂中的训练设备也是影响篮球训练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具备安全、专业且符合小学生身心特征的设备,篮球训练才能达到预期设定的目标。再次,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也会对最终的训练效果产生影响,只有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教学技术和手段进行创新和改革,才能促进小学体育教学中篮球训练的稳定进步[1]。

二、小学体育开展篮球训练的有效途径

(一)建设师资队伍,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影响训练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教师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那么小学篮球训练自然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相反,如果教师的专业性不足,则会大大降低篮球训练的实效性。所以,为了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建设高效的篮球训练体制,学校可以加大建设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从“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角度增加教师队伍的合理性和专业性,通过引进高校体育专业优秀人才和举办培训活动的方式,帮助教师探寻先进的培训理念和训练方法,让他们在培训活动和日常教研活动中学习理论知识和执教方法,久而久之,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就会得到提高。而在体育教师专业性不断增强的背景下,篮球训练的形式和内容也会得到优化,这就有利于提升训练的有效性。不过,在现有的小学体育教学体制中,部分学校缺乏合理化和系统化的培训和教研机制,既没有在学校内部定期开展篮球教研活动,也极少外派教师参与专业化的篮球培训,这导致篮球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执教能力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被削弱[2]。因此,为了构建专业能力过硬的篮球教师队伍,学校可以引入内外部高度结合的培训机制,给予教师提升自我能力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外派培训和内部集体教研活动学习篮球训练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方法。同时,在培训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自身也要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利用培训记录和个人成长日记等方式,明确自身在篮球教学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在培训中学习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构建科学化、专业化的篮球训练方案,以强化小学体育篮球训练的效果。

(二)采购专业设备,完善篮球训练的基础设施

对于小学阶段的篮球训练来说,基础设施不仅会影响训练的效果,还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在篮球训练中,为了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提升篮球训练的有效性,学校和教师需要完善篮球训练的基础设施,全面整合现有的设备和道具资源,在明确缺口的基础上,通过采购专业设备和加大资金投入的方式,为篮球训练提供专业化的篮球教学器材,建设标准化的篮球训练场地,尽可能地满足小学生的训练需求。在训练设施越加完善的过程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保障,在还能增强学生的动作规范性和训练实效性。然而,受经济因素和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学校对篮球训练的重视程度不足,既没有将篮球训练作为一个常规的项目,也没有根据篮球训练的实际要求和小学生的具体需求采购先进的训练设备,学生只能在不符合标准的场地中使用不规范的篮球器材进行训练,这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人身健康。针对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学校可以在尊重体育教师意见的基础上,采用符合国家标准和篮球训练规范的专业设备,使学生在安全、规范的场地中利用专业化的器材展开训练。学校还要遵循体育教育专家和学者的意见,从身心协同发展的专业角度,判定篮球训练设施或者场地是否符合规格,并在做好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展开设施采购工作。由此,小学生的篮球运动能力和体育教学中的篮球训练效果都会不断得到增强,学生也能够在专业化的训练场地和设施的驱动下,增强自身参与训练活动的兴趣。

(三)加强技术教学,夯实学生的篮球训练基础

篮球项目中涉及大量的技术动作,这些技术动作是篮球训练的基础,如果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这些技术要点,那么他们就能在日常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合理地运用技术动作,以提高篮球技能。因此,为了夯实学生的篮球训练基础,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教师可以在训练中加强技术教学,在备课阶段制订详细的技术训练计划,并在课堂上以难度递进的方式,逐一展示篮球技术的动作要点,帮助学生克服和纠正技术误区,让他们在反复训练和实践的过程中明确篮球动作的正确技术要点,由此,小学生就能在训练中增强动作的规范性,他们的篮球技能和运动能力也能得到不断提高。然而,在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部分体育教师产生了急功近利的思想,经常在简单讲解理论知识后,就让学生投入篮球竞技比赛和小组对抗的训练模式中,忽视了基础训练的价值和作用,在这样的训练模式中,学生还未能扎实地掌握篮球动作,在比赛和训练中很容易产生身体损伤,训练效果自然不佳。针对当前篮球训练中基础薄弱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全面考察小学生身体素质和篮球技术特征的前提下,制定系统化、合理化的基础技术训练方案,针对学生存在的生理和心理差异,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让学生在科学系统的训练中逐步提升个人的身体素质和篮球技术,这样小学体育篮球训练的效果就会不断得到增强[3]。同时,在基础性的技术训练模式中,教师要采取个性化的考核和评价模式,通过语言和肢体动作等形式,展开激励教育,以此增强后进生的训练信心,提升优等生的挑战欲望,构建多元发展和协同进步的篮球训练体系。

(四)引入课堂游戏,激发学生参与训练的兴趣

小学生是一个对形象化和趣味性的事物具有浓厚兴趣的群体,游戏与小学生的身心特征相符,如果教师能够把握这一特征,那么小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训练中。因此,为了激发小学生参与训练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训练中引入趣味化的小游戏,结合篮球训练中的基本要点,填充游戏内容,创新游戏方式,积极引领学生参与到游戏活动中,促进“快乐式教学”模式与篮球训练的深度融合,让小学生在充满吸引力和趣味性的游戏中体会篮球项目的魅力,以此提高篮球训练的课堂参与度。可是,在现阶段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在开展篮球训练工作时,为了追赶教学进度,通常不会在课堂中引入游戏等趣味化的教学内容,这就与小学生的性格特征相悖,使得小学生无法在训练中体会到篮球项目的乐趣,长此以往,小学生参与篮球训练的兴趣也会越加减弱。因此,为了在篮球训练中增添趣味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结合训练内容和小学生性格特征的基础上,引入既能够吸引小学生注意力又能够强化训练效果的课堂游戏,并在学生出现疲倦感时,合理地穿插游戏,缓解训练中枯燥的氛围,让学生在趣味性的训练中掌握动作规范,从而为小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提供条件,让他们能够在踊跃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感受篮球训练的趣味性,这样,小学生就能在课堂中长久地保持学习兴趣。

(五)注重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整体训练水平

小学生群体因个人身体素质和生长情况等各不相同,所以在篮球训练中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些差异性是教师在制定训练方案时应着重思考的元素。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训练水平,教师可以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出发,采取因材施教的训练模式,让小学生能够获取针对性的训练方案,使他们在契合自身身体素质和篮球能力的训练模式中,不断提升篮球运动能力。但是,受现实条件和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大部分体育教师未能充分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在教学中仍然使用统一和固化的标准开启篮球训练,让学生接受统一的指导,在这种模式下,篮球能力差的学生就会丧失训练信心,篮球技能较强的学生则会失去挑战欲望。对此,为了满足全体学生的训练需求,提高学生群体的训练水平,教师可以为每一个学生制作独立的成长表,记录学生在训练前、训练中和训练后三个阶段的真实表现,并依据其协调能力、运动水平等,进行全面考核和评估,并根据小学生的综合篮球实力对其进行分层教学,以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学帮助学生提高篮球能力,让学生在恰当的训练指导模式中树立起坚定的信心和积极的训练态度,由此,小学篮球训练的效果就会有所增强。

(六)借助现代技术,突破篮球训练的技术难关

篮球项目教学中包含着一些教学重难点,这些重难点问题降低了学生的训练效率,很容易使学生陷入思维误区,长此以往,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会逐渐减弱,基于这种状况,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就成了绝佳的教学手段。因此,为了突破篮球训练的技术难关,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开展训练工作,在备课阶段制作微课视频和图文结合的训练资源包,并于训练中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模仿,让学生通过直观化的教学设备观赏和分析正确的篮球技术规范、比赛规则等,使他们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中破解学习难点[4]。与此同时,在现代化的训练模式中,学生通过视听结合的篮球训练资源,能够感受到篮球项目中蕴含的魅力,进而主动参与到训练活动中。可是,在目前的小学篮球训练中,教师通常会以教师示范的方式呈现教学难点,而部分教师的个人专业性不强,这严重降低了训练的实效性,导致学生短时间内无法突破篮球训练中的技术难关。因此,为了有效突破篮球训练中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全面掌握篮球项目中高难度的技术动作和篮球比赛中的规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智慧白板等现代化设备展开训练指导,以动态化和三维化的形式,展示篮球项目中的技术动作,并利用智慧教室中的放大镜等功能,引领学生细致分析技术要点,帮助小学生深入理解技术和规则难点,让小学生在直观化和动态化的教学资源中提升个人的训练效果。在此模式下,传统篮球训练课堂中的弊端就得到了有效改善,学生既增强了训练热情,也能牢固地掌握重点和难点。

(七)开展竞赛活动,提升篮球训练的实际效果

对于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对竞技类的事物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所以,在小学体育的篮球训练中,为了构建学生高度参与的高效训练模式,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展竞赛活动,通过让学生进行对抗的形式来检验训练成果。教师要为小学生提供合作和竞争的机会,让他们在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的训练模式中保持高涨的训练激情,驱使他们不断增强自身的训练效果。但是部分教师未能将篮球训练与竞赛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无法在训练后及时有效地巩固自身的技术要点,这就导致竞赛活动成了活跃训练氛围的表面形式,而没有真正提升训练的实效。对此,为了提升篮球训练的实际效果,教师可以将训练内容与竞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竞赛中巩固技术基础,提高训练热情,增强集体合作精神,由此,小学生的篮球运动能力和身心素质就能得到不断增强。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有效的篮球训练是增强小学生身心素质、促进体育教学发展的有效途径。无论学校还是体育教师,都应该为建设有效的篮球训练模式而努力,通过建设专业化的师资队伍、采购专业化的训练设备等途径和策略,不断优化篮球训练的形式和内容,使小学生能够在专业化和科学化的指导和训练中锻炼篮球技能,提升运动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坤栋.“快乐教学”在小学篮球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神州,2020(27):85.

[2] 李建荣.刍议小学生篮球训练过程及重要性[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23):48.

[3] 施于阳.小学篮球教学与训练的原则、要素和方法[J].小学时代(奥妙),2020(3):27.

[4] 周俊耀.小学生篮球基本功的教学及训练途径初探[J].考试周刊,2020(64):127.

作者簡介:王兴珊(1980.2— ),男,汉族,甘肃张掖人,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学。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科学课探究活动的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4139)成果。

猜你喜欢

篮球训练有效途径小学体育
篮球训练的体能训练问题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