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中小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问题诊断与对策建议
2022-04-29丁正卿胡拥军
丁正卿 胡拥军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明确提出力争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努力实现碳中和,向世界做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中小企业具有“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以及90%以上的企业数量,因此中小企业是实现“双碳”目标最广泛的市场主体,其生产经营活动的绿色低碳转型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应有之义。
一、中小企业绿色低碳转型问题诊断
绿色低碳转型是一项全方位、系统性工程,既需要自上而下的政策支持,也需要自下而上的有力推动、倒逼改革创新,同时需关注中小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主观意愿不高、技术应用不深、金融支撑不强、政策管理不优、市场机制不足等关键问题。
(一)绿色低碳转型的主观意愿不高
传统中小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意愿不强。一方面,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大多数中小企业通常更关注短期利益,环保意识较为淡薄,企业管理层没有充分认识和理解绿色价值观,靠资源消耗为主的粗放式发展和落后的生产观念依然存在,对工作人员绿色意识培训力度不足,尚未形成绿色低碳的企业发展文化。另一方面,企业参与绿色低碳发展需要从原材料采购、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包装运输、流通消费、服务保障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管控,会极大地提升企业成本,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差,为了规避潜在风险,其经营模式和投资意愿更加趋于保守,不愿进行绿色低碳升级改造。
(二)绿色低碳转型的技术应用不深
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传输、消费、服务等企业经营各个环节,数字化转型正成为驱动企业绿色低碳改造、实现节能降耗减排的重要引擎。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8.6%,增速是GDP增速的3.2倍,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仍有良好的发展势头,这也为广大中小企业增强风险抵抗能力,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指明了出路。但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京东数字科技研究院联合发布的《中国产业数字化报告2020》研究发现,广大中小企业面临数字化选择两难困境,转型与否均对中小企业带来难题。究其原因,一是自身数字创新能力不高,在技术研发上要素投入不足,即便有转型意愿的企业也会面对较高的技术壁垒;二是数字化改造成本偏高,全国近70%的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投入上低于其年销售额的3%;三是数字化人才储备不足,中小企业缺乏专业技术团队,人力资本结构配置不能满足数字化转型需求,数字化人才缺口较大;四是企业重视度不高,数字化转型短期内不会带来立竿见影的效益提升,难以上升到企业战略层面进行推动。
(三)绿色低碳转型的金融支撑不强
实现“双碳”目标离不开绿色金融的大力支持,中国人民银行预测,2030年碳达峰前,中国碳减排需每年投入2.2万亿元,2030—2060年,每年需投入3.9万亿元。然而,由于中小企业一般位于产业链中下游,企业竞争力不强,可抵押资产少,经营稳定性差,平均寿命为3年左右,导致金融机构对其授信等级低,贷款条件更为严格,商业银行放贷意愿不高。同时,我国绿色金融起步晚,政策配套和支持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以绿色债券为例,绿色债券作为绿色金融主要工具之一,我国发行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二,但仍需关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绿色债券发行成本与普通债券相比优势不突出,从2020年以来绿色债券发行成本来看,70%以上的票面利率高于当日同类型中债估值收益率曲线,发行绿色债券的吸引力不高;二是债券存续时间与绿色产业发展周期不匹配,我国绿色债券发行期限多为1—3年,而国际市场多为5—10年;三是发行标准与国外相比存在差距,在多头监管下,存在如募集资金投入比例等方面要求不一、信息披露等制度方面不完善等问题。因此中小企业难以获得有效金融支持,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长期存在。
(四)绿色低碳转型的政策管理不优
完备的政策管理体系有利于加速中小企业绿色低碳转型。从法律体系来看,美国出台了《小企业投资法》《小企业技术创新开发法》等几十部相关法律法规,日本出台了《中小企业基本法》《小企业现代化促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从融资需求、技术研发、财税支持、企业服务等方面建立了涵盖多角度、多方位的法律体系;在中小企业管理方面,发达国家多为中央垂直管理,如美国设立了小企业管理局,日本设立了中小企业厅,德国设立了小企业秘书处等专门管理机构,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能够充分征求企业意见和倾听企业诉求,提高政策支持精准度,有效防止政策与企业实际需求不匹配情况出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起步较晚,法律法规在数量以及政策覆盖面上还存在一定差距,中小企业宏观管理权相对分散,需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五)绿色低碳转型的市场机制不足
碳排放市场与碳税是两种重要的市场化机制。碳排放量的精准测量是保持碳排放市场平稳运行的关键因素,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于2021年7月正式启动,处于初步建设阶段,由于技术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限制,中小企业碳排放量难以得到精准的监测,因此目前我国碳排放市场参与主体仅限于大型电力企业,中小企业无法参与到碳排放市场当中。碳税是企业排放二氧化碳所要支付的费用,征收碳税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大清洁能源投资,引导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且碳税比碳排放市场覆盖面更加广泛,日本、新加坡、挪威、瑞典等国已陆续开征碳税以应对气候变化,并取得良好效果,我国尚未开展相关税负的征收,对中小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没有形成足够制约。
二、促进中小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中小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责任意识
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广泛传播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营造打造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良好舆论氛围,引导企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主体责任,积极履行生态环保社会责任。二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支持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自律標准和达标排放规范指南,积极开展绿色发展评价,通过行业监管等手段约束企业行为、推动技术进步。三是组织开展重点企业绿色发展教育培训,宣讲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措施,针对不同行业开展污染防治方式方法培训,督促企业履行污染防治主体责任,提高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意识,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四是要强化政策宣传,让企业在第一时间了解相关惠企政策,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二)加强中小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技术支持
一是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拓展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应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科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构建低碳化、数字化发展大环境。二是建立健全数字化平台,加快实现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和开发利用,大力培育数字化服务优质供应商,推出便捷有效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总结经验做法、形成典型案例,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壁垒,促进中小企业业务上云。三是要完善中小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协同机制,鼓励和支持开展“产业研”合作,推动打造创新联盟,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引导和帮助中小企业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四是拓展企业管理层面数字化、信息化应用,实现管理方式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为绿色文化建设、绿色科技创新提供更加精细的数字化管控手段,促进企业活动数字化转型。
(三)强化中小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资金保障
一是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加快搭建绿色金融市场配套基础设施,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增信服务;积极发展碳交易和碳金融产品,发展绿色股权基金,引导金融机构设立绿色贷款快速通道,增强绿色金融监管力度,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二是建立健全绿色金融发展体系,统一绿色债券发行标准,实现与国际标准对标对表,通过贴息、发放补助等有效手段降低绿色债券发行、交易和管理成本,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力度,规范绿色债券市场发展。三是加强绿色供应链金融探索,推动绿色供应链金融标准体系建设,支持金融机构提供个性化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打造新型供应链合作模式。四是规范与中小企业的合同订立,规范支付行为,加大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整治力度,建立与完善相关信用制度与服务保障,为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四)强化中小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政策扶持
一是加强中小企业发展顶层设计,针对新发展阶段中小企业呈现出的新特征和新需求,通过修订现行法律法规、制定新的法律法规支撑“双碳”战略目标实现,强化中小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中的法律地位,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的法律体系建设;探索设立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服务部门,直接面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二是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构建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财政支持体系,进一步研究放宽税收优惠条件,发挥税收政策绿色环保的调控作用,在对中小企业技术研发、设备升级、产品优化等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给予税收减免和财政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要主动向前一步,为企业定制个性化服务包,降低相关政策申请门槛、减少审批环节,精简审批手续,加大政策解释和咨询服务力度,确保惠企政策落实落地。三是加快建立绿色供应链制度体系,提升绿色供应链管理水平,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参与绿色供应链,鼓励供应链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节能减碳,实现从生产制造、物流运输、产品服务和回收利用等环节的全链条绿色低碳。
(五)完善中小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市场化机制
充分利用碳排放市场和碳税两种市场手段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一是尽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探索创新中小企业碳排放量精准检测技术手段,打通碳排放市场与微观主体的联系渠道,推动中小企业参与到碳排放权交易,提高市场参与度。二是积极研究出台适合我国国情的碳税政策,在部分省市开展碳税实施试点,打造绿色税收制度,提高高能耗企业碳排放成本,倒逼企业减少碳排放量、淘汰落后技术产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关注碳税征收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制定配套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碳税的转嫁效应。
(丁正卿,东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胡拥军,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战略规划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