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按类招生培养实践效果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2-04-28佟紫娟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通过问卷调查分析高校按类招生培养模式的效果,结果显示,按类招生培养模式虽有其优势所在,但在实践中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更认同按专业招生培养模式。而新高考改革使高校专业的地位更加突出、生源知识结构更加复杂,对高校的招生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问卷调查结果和新高考改革形势,本文构建“按专业招生,按类过渡培养,灵活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学生需求和适应时代发展。

关键词:按类招生培养模式;按专业招生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新高考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22)02-016-05

近年来,高校按类招生培养模式逐渐兴起并被广泛应用。这种招生模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按专业招生的一些弊端,在“宽口径、厚基础”的通才教育背景下被很多高校沿用至今。这些采用按类招生培养模式的高校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大多只是对课程体系进行创新,通过变更课程设置来改革学生能力培养模式,以期达到提高人才培养效果的目的,但“招生模式”往往是被忽略的一环。实际上,由按专业招生转变为按大类招生不仅仅是招生模式的改变,同时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也应当研究新的招生模式对人才培养效果的影响。在现今一流專业建设的背景下和高考制度改革的新形势下,就需要重新度量和研究,究竟哪种招生模式更利于人才培养,更能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

一、按类招生培养模式的理论意义

按专业招生、按专业培养,是我国高校传统的招生培养模式,为社会和科研输送专业人才。然而高校长期以来形成了学科专业化现象,专业化的培养模式虽有其合理性但也割裂了学生知识的完整性,悖离了复合型人才的本质要求[1]。在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人才供给的需求下,按类招生模式应运而生,强调“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目标。目前国内高校开展的按类招生培养模式可分为学院内大类招生培养、跨学院大类招生培养、开设实验班大类招生培养、成立本科生大类招生培养等四种模式[2]。本文以天津商业大学为例,主要分析学院内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即将学院内两个及以上相近专业打包成一个大类专业进行高考招生,被大类专业录取的学生在学院内先进行1~2年的通识教育后,再根据校内分专业政策和规则,进行专业分流,最终确定所学专业,随后进入专业培养阶段。本文以下所称“按类招生培养模式”即为“学院内大类招生培养模式”。 从理论上来说,相比于按专业招生培养模式,按类招生培养模式具有两个最明显的优势:

1.从学校角度,有利于吸引生源、整合高校内部资源

传统的按专业招生模式下,学生报考志愿大多会倾向于热门专业,导致这些专业的录取分数线逐年增高,令很多学生在填报志愿时望而却步,而冷门或新兴专业难以完成招生计划,造成高校内部教学资源的浪费[3]。但在按类招生模式下,一个大类专业包含两个及以上相近的专业,这样学生填报一个志愿就相当于将来有两个及以上选择的专业,且录取时大类内部的专业级差消失,增加了学生的录取概率,因此这种招生模式可以作为学校吸引生源的优势;对于学校,将冷热专业打包成一个大类招生,可以保质保量的完成招生计划,平衡学校内部资源,且分专业前的通识教育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会对高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从学生角度,有利于减少学生专业选择的盲目性、增加选择机会

学生填报志愿时,没有本科学习的经历,只能通过网络搜索和多方咨询、结合自身理解和意愿来选择专业,由于条件限制,对专业情况无法深入了解,选择专业时具有盲目性,而且在按专业招生模式下,学生被录取的专业一般即为本科四年要学习的专业,即使在学习中发现自己并不适合或不喜欢这个专业,也很难再有其他选择的机会。而在按类招生模式下,学生以大类专业被录取,第一学年学习通识课程,同时了解类内各专业情况,类内分专业时一般结合第一学年的成绩和专业志愿进行划分,这种延迟确定专业的方法让学生在第一年本科学习期间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去了解各个专业的具体情况,从而降低类内选择专业时的盲目性,而且大类内包含的专业都是两个及以上,甚至各别大类内含五个专业,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机会。

二、按类招生培养模式实施现状

本文以天津商业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星平台,向该校实行按类招生培养的学院的学生发放在线问卷,截至2020年8月,共回收有效问卷826份,其中2019级学生占比37.77%,2018级学生占比38.86%,2017级学生占比19.37%,2016级及以前年级学生占比4%,样本数量和范围足够大。本问卷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取按类招生培养模式中几个比较重要的时间节点来设置问题,获取该模式下学生的体验和看法,分析该模式在实践中的实施效果。

1.填报高考志愿时

选择填报大类专业的原因中,35.1%的学生是为了增加录取几率(16.46%)和增加选择机会(18.64%)。而35.59%的学生则是因为“想去大类内包含的某一专业”,29.3%的学生却“误以为是已经确定的专业”,这说明64.89%的学生在填报志愿时是按照具体的专业目标来填报的,但这其中近一半的学生由于对大类专业和具体专业的误解,还要面临入学后再次选择专业的窘境。实际上,只有4.48%的学生“对大类内包含的具体专业内容和按类招生培养模式有所了解”,而34.99%的学生是“完全不了解学校的按类招生培养模式”。

这些数据既说明了学校按类招生培养模式没有宣传到位,又说明了大类专业在招生时并没有表现出理论意义上对学生的吸引力。超60%的学生在填报志愿时,无论是将大类专业误解为确定专业还是想去大类内包含的某一专业,都是按照具体的专业目标来选择,而大部分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并没有去了解该模式具体的培养过程,只是更关注专业名称本身,这使得按类招生模式在填报志愿阶段相较于按专业招生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且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弊端,那就是学生入学后类内分专业时不一定能够去到自己理想的专业。

2.被大类专业录取后和类内选择专业时

被大类专业录取的学生入学后将进行类内专业选择。对于“被大类专业录取后,是否有明确的类内选择专业目标”这一问题,21.67%的学生“入学前已经确定要选择的具体专业”,56.78%的学生是“入学后了解到相关信息从而确定目标”的,但16.22%的学生“到类内分专业前都无法确定选择哪个专业”。类内选择专业时影响学生做出决定的最重要因素中,“个人意愿”占比高达59.69%,“父母或亲戚的建议”占比19.25%,“专业教师的建议”占比11.02%,只有5.08%的学生选择“专业宣讲会上得到的信息”这一选项。

调查结果显示,被大类专业录取的学生入学后接触到专业分流的相关信息,大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前能够确定自己的目标。但是类内选择专业时,大部分的学生都是根据个人意愿或父母亲戚的建议来选择专业,这与填报高考志愿时学生选择专业的情况没有本质区别,入学后校内专业教师和专业宣讲会对学生选择专业的引导作用体现的并不明显。

3.类内分专业后

类内分专业后,54.96%的学生分得“很理想”的专业,37.53%的学生认为分得的专业“不太理想,但也能接受”,7.51%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去到的专业“很不理想”。在分专业后的学习状态方面,去到很理想专业和不太理想但可接受专业的学生,大部分能够维持原有的學习状态或学习状态比之前要好,但其中专业不太理想的学生学习状态比之前要差的比率高于专业很理想的学生,而专业很不理想的学生大部分在专业分流后学习状态没有太大变化或学习状态比之前要差。在分专业后的学习计划和就业目标方面,去到很理想专业和不太理想但可接受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对于专业学习计划和就业目标比较明确或逐渐了解逐渐明确,但其中专业不太理想的学生不明确的比率要高于专业很理想的学生,而专业很不理想的学生中近70%对于专业学习计划和就业目标不明确。在专业认同感方面,去到很理想专业的学生始终认同自己专业的比率为72.47%;而这一比率在去到不太理想但可接受专业的学生中仅为37.74%,且另有31.29%的学生逐渐不认同自己的专业;而去到很不理想专业的学生中30.65%始终不认同自己的专业,且另有37.1%的学生不知道自己是否认同。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类内分专业结果的满意程度影响其后续学习状态的好坏、学习计划和就业目标的明确以及专业认同感,尤其是对于没有去到很理想专业的学生,不利于其后续学习和就业。在按类招生培养模式下,学院1-2年之后才进行专业分流,如果学生去到的专业不太理想或者很不理想,而转专业工作一般在类内分专业之前已经完成,这部分学生没有转专业的机会,只能进入被分到的专业学习,很容易影响其学业发展。实际上,这部分学生通常会集中在某一专业,这种情况对专业建设和发展也是极其不利的。

4.对按类招生培养模式的看法

按类招生培养模式下,大部分学生认为类内分专业前1~2年的大类通识教育学到了很多或一些对自己专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大部分学生认为该模式为自己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或一定程度上的选择机会,大部分学生认为该模式是合理的或大体合理仍需改进。但对于“你更认同按类招生培养模式还是按专业招生培养模式”这个问题,30.39%的学生更认同“按类招生培养模式”,45.28%的学生更认同“按专业招生培养模式”,21.43%的学生都认同,2.91%的学生都不认同,而将这个问题与“类内分专业后是否去到了理想的专业”这个问题进行交叉分析发现,去到不太理想或很不理想专业的学生,都更认同按专业招生培养模式,而即使是在去到很理想专业的学生中,选择更认同按专业招生培养模式的比率几乎与选择按类招生培养模式的比率持平。

上述数据说明,虽然按类招生培养模式确实有其优势所在,但是更多学生仍然更认同按专业招生培养模式。将学生年级和学生对两种招生培养模式的认同问题进行交叉分析发现,年级越高,认同按类招生培养模式的学生越少,这一比率从2019级的32.69%下降至2016级及以前的12.12%,而认同按专业招生培养模式的学生越来越多,从2019级的41.67%上升至2016级及以前的66.67%。说明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对专业的学习程度和认识程度加深,对于按类招生培养模式的体会和看法也越来越清晰,对于两种模式的认同差距也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学生更倾向于按专业招生培养模式。

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显示,按类招生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效果,且造成部分学生报考志愿时混淆专业名称、专业分流时没有去到理想专业、进入专业后学习状态不佳、专业认同感较低等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更认同按专业招生培养模式。但按类招生培养模式有其优势所在,如大部分学生认为在类内分专业前1~2年的大类通识教育中学到了对自己专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大部分学生认为该模式为自己提供了一些选择机会。因此,需要将按类招生培养和按专业招生培养这两种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新的时代背景进行改革创新,构建出既能满足学生需求以利于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又能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新高考改革对高校招生培养模式的影响

自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各省市陆续开展高考改革试点工作,新高考政策取消传统的文理分科和录取批次,实施考试科目改革,第一批和第二批新高考改革试点的省份采用“3+3”模式,第三批试点省市采用“3+1+2”的模式。高校在招生选拔阶段有一定的自主权,各专业结合学校特点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招生时的选考科目要求,如S大学的某些专业在“3+3”模式下招生时要求学生必选科目化学和生物,在“3+1+2”模式下招生时要求必须选考物理、化学和生物[4]。可以看到,新高考改革不仅直接对高中教育产生影响,而且向上影响着高校的人才培养,因为基于高考的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决定着高校生源基质,势必会给高校招生培养模式带来改变,高校已成为新高考改革的主阵地[5]。研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能脱离开新高考改革的背景。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选考科目的组合直接关乎其如何选择大学专业以及能够选择哪些专业,因此学生为了确定自己的考试科目,会比以往更加关注各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招生模式;而从高校的角度来看,相较于传统“院校+专业”的分批次录取模式,新高考改革使高校招生转变为“专业+院校”模式,专业的地位得到强化,这对于普通高校来说,既增加了能够通过专业优势来吸引生源的机会,又带来了由于学生选考科目各不相同、学科基础知识背景参差不齐,导致专业人才培养难度加大的困境。此时简单的按专业招生和按类招生都不足以同时满足学生需求和适应时代发展。

四、构建满足学生需求和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按类招生培养模式实践效果的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在新高考改革的趋势下,本文构建出“按专业招生,按类过渡培养,灵活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学生需求和适应时代发展。

1.按专业招生为前提

高校在优化专业结构和提升专业内涵的时代要求推动下,调整各学院的专业设置,取消按大类进行招生的方式,明确按专业进行招生。按专业进行招生,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明确自己所报考的专业内容和要求,规避按类招生带来的诸多问题,满足学生需求;另一方面,新高考改革实施平行到专业的投档模式,不同院校间的同一专业或相近专业同台竞技,倒逼高校必须加强专业建设,突出专业优势[6],因此在“专业+院校”的招录规则下,按专业招生模式可以使普通高校通过特色专业或优势专业吸引到优质生源,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将多个专业打包在一起的按类招生模式,由于新高考改革使“专业”的地位得到强化,将无法体现出传统“院校+专业”录取模式下能够增加录取机会的优势,不利于吸引生源。

2.按类过渡培养为基础

以学院为单位,同一学院不同专业的新生在第一学年学习相同的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但不同专业的专业课程属性有所区别,如某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本专业的必修课,但在其他专业设置为选修课,也可作为全校任选课对外学院学生开放。在这种模式下,一方面学生能够学到通识课程和尽早接触专业课程,又可学习到更多专业以外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实现“宽口径、厚基础、强通识”的培养目标,同时也使学生能够通过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提前去了解目标专业的基本情况,从而为转专业做好考察和准备,这种有目的的转专业比被动的大类分专业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新高考改革导致高校生源结构和质量与以往不同,学生在入学前知识结构和专业基础差异较大,高校难以通过传统的既定统一的培养计划开展教育教学工作[7],因此设置第一学年的按类培养阶段作为过渡期,通过开设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包括衔接课、先修课等,可以为所有学生夯实专业基础,抵消高考改革为高校招生培养带来的困扰,适应时代的发展。

3.灵活转专业制度为保障

跨院转专业和院内转专业相结合,学生第一学年可以在全校范围内申请转专业,第二学年仍可以在本学院范围内转专业;而为了平衡转专业的灵活度和有限性以及解决转专业学生的课程衔接问题,规定学生转专业除需要满足基本条件外(如没有挂科或成绩排名达到规定要求等),还需要提前选修拟转入专业在过渡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并得到学分,最后通过拟转入专业的测试后,即可进入新专业学习。在按专业招生和按类过渡培养期后承接灵活的转专业制度,一方面,弥补了按专业招生相比于按类招生模式缺少的能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的优势,给予了学生二次转专业机会,满足学生需求且先修课程的约束既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拟转入专业,明确目标,又可以使學生更好的衔接专业课程,帮助其尽快适应新专业学习;另一方面,新高考改革模糊了文理界限,学生入学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基础更加多元化,灵活的转专业制度在尊重学生兴趣和个性专长的前提下,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帮助复杂的生源落实最终的专业,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按专业招生,按类过渡培养,灵活转专业”是配套一体、顺畅衔接的招生培养模式,是基于问卷调查结果和新高考改革形势构建出的既能满足学生需求又能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在国家倡导高校积极推进一流专业建设的背景下,有利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加快专业建设。

参考文献:

[1]黄明东,陶夏.全球治理视角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战略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8(7):20-25.

[2]赵菊梅.传统与变革:我国本科院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与分类体系[J].现代教育管理,2020(8):43-52.

[3]巩曰光,梁广.高校学科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2):168-170.

[4]靳葛.本科人才培养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下的培养模式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20(4):137-143.

[5]董秀华,王洁,王薇等.新高考改革的政策初衷与实践挑战:由高校人才培养视角反观[J].复旦教育论坛,2020(2):72-78.

[6]王新凤,钟秉林.新高考背景下高校招生与人才培养的成效、困境及应对[J].中国高教研究,2019(5):49-53+57.

[7]贾彦彬,孟鹏涛.国家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视域下地方本科高校的应对策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152-155.

Research on th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in Universiti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actical Effects of Category-based Enrollment and Cultivation Mode

TONG Zi-juan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Tianjin 300134,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effect of the category-based enrollment and cultivation mode in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result of questionnaires. It showed that despite the category-based enrollment and cultivation mode, it didn't achieve the expected effect in practice and students' preference goes to the major-based enrollment and cultivation mode. Also,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has drawn out the status of college majors and made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students more complex,which poses new challenges to the enrollment and cultivation work of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s and the situation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this paper is to construct a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of "enrollment based on majors, transitional cultivation based on categories, and flexible change of majors" to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and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ra.

Key words: Category-based Enrollment and Cultivation Mode; Major-based Enrollment and Cultivation Mod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收稿日期:2021-12-10

作者簡介:佟紫娟(1989),女,河北保定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究方向为高校本科教学管理。

本文为天津商业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基于教学管理层面的思考”(项目编号:20JGXM0126)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新高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新高考制度背景下实现招生工作“WWW”转型
以思促学 课程为王
以思促学 课程为王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进行中学地理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性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