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体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传播的嬗变与进路
2022-04-28张瑞青王心金聂增民
张瑞青 王心金 聂增民
摘 要:智媒体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需求多样与供给单一、信息传播分散与主流价值导向、技术进步与价值坚守的现实掣肘,造成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传播受阻,使其面临教育场域、教育对象、教育方式的嬗变。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传播应在技术、内容、范式上寻求突破,并借此赋能增效。
关键词:智媒体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话语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22)02-072-05
近年来,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为主的信息网络技术为人类社会开启了一个智媒体时代。《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9.86亿。网络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人工智能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的应用场景日趋丰富,智能语音、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社会生活领域,智媒体技术成为重塑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的重要力量。在此背景下,如何运用智媒体技术,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契合大学生群体需求,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课题。本文旨在透过智媒体技术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研究分析智媒体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嬗变,尝试探寻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发展进路,以期促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取得实效。
一、困境与问题:智媒体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传播的困囿
1.撕裂与重建:大学生需求多样与教育供给单一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飞速发展,智能技术得到赋能提速,万物互联,网络空间成为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平台。大学生可以自由快速地发布和获取信息,传受一体,信息的高速流转和快速传送,满足个性化需求,进入“体验时代”,在这个“众声喧哗”的环境中大学生的认知、态度、情绪成为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1]然而传统教育却未跟上时代的变化,表现在:一是教育方式传统单一。当前爱国主义教育主要靠课堂教育、官方媒体传播,主要是单向度输出,双向互动交流不足,导致教育实效性不强。同时,大学生面对海量的信息容易造成信息选择困难和参与活动倦怠,同时也难以辨识把握标签化舆论操纵、网络夸大虚假式宣传以及标题党新闻报道等。二是主流话语供给缺乏精准变化。智媒体时代,大學生可以短平快地编辑、传播、接收信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爱国主义内容供给的主体,观点多样、表达各异,爱国主义内容呈现碎片化,如何在复杂、多元的信息洪流中探寻历史事实、凝聚价值共识,成为智媒体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2.削弱与驾驭:信息传播的分散性与主流话语的导向性
智媒体时代,人工智能技术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一部分,技术与人类“熔铸”和“耦合”在一起,人们的交往也由现实空间转向虚拟空间。智能设备(手机)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可以便捷地获取信息,也可以整合信息形成自己的观点。无论是数据挖掘还是意见表达,这些数字痕迹留存于网络,汇聚在一起形成网络信息。多元化的信息传播主体削弱了教育者的权威,汹涌的网络情绪“稀释”爱国教育的内容,参与式网络范式挑战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在这样大众麦克风时代,人们往往会选择性接受内容,推动网络信息的扩散性,给主流价值引导带来困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多元化信息消解主流话语的导向性。网络信息主体多元、内容繁杂,庞杂的信息源弱化爱国主义教育话语权,多元信息充斥各大平台,主流信息导向性容易被信息洪流淹没,大学生因辨识能力有限,面对不同噪音杂音,容易产生“群体极化”或“沉默的螺旋”效应。[2]二是媒介复杂的生态弱化了主流话语的权威性。人们在身体或身份缺场的网络虚拟空间,参与社会活动的空间、方式得到拓宽和激发,情感表达强烈,容易受虚假言论、负面信息的误导利用。这一切源于智媒体结构的开放性、信息资源的多样性、网络管理的分散性和交流方式的多样性等,使得信息传播和共享显出很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必然给主流价值话语导向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3]
3.颠覆与重塑:技术的进步与价值的坚守
智媒体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改变了思想文化的传播途径。互联网基于数据算法,可以精准帮助人们挖掘和推送信息,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智媒体时代强调公众的“发声”意识和话语权利,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人们不再统一接受价值判断。人们自由地体验、分享信息,通过评论、点赞、抽奖等方式实现互动。一是技术主导话语传播异化。智媒体时代算法推荐机制几乎覆盖所有数字化的媒介产品,人们除了选择看什么,数字媒介产品还会主动推送给人们什么值得看。人们在接受个性化、定制式服务时,认知也得到强化,往往造成认知偏见,形成“信息茧房”。当人们持续被动关注或接受自身感兴趣的信息后,会影响人们的视野和观点。特别是大学生,容易使他们造成错觉,误导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构建,削弱他们的精神追求和精神信仰。二是技术进步挑战技术伦理。技术的进步引发技术伦理的担忧,通过生产“新闻”、渲染炒作、扎堆推送、滥用算法推荐、违规PUSH弹窗推送等,弱化教育主导地位,数据信息的可编程性改写教育内容,技术规则淡化人文精神等,这更需要我们坚守教育的价值。智媒体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既要重视运用把控前沿媒介技术,又要警惕技术异化的风险,要使技术服务于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提升教育活动的传播力和引导力。
二、特点与趋势:智媒体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传播的嬗变
网络具有信息多样性、结构开放性、管理分散性和交流方式多样性的特点。智媒体技术的发展,带来信息生产和传播主体大众化、教育内容和形式的感性化、教育功能和作用领域的生活化,深深影响着爱国主义教育的场域、对象、方式的嬗变,这是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如何发挥智媒体的正面导向功能,消除和避免智媒体的负面效应,提升爱国主义教育成效,成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1.教育场域的嬗变
智媒体时代不仅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更加开放多元。互联网实现了资源共享,内容丰富、更新及时,改变了时空关系,重塑了新的教育场域,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学模式的转变。传统“课堂、课程、教学模式”向多元开放的“网络互动”发展,实现课堂教学——生活指导——交流互动的有效衔接。二是教育渠道平台的转变。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发表观点的渠道平台更加多元,网络教育呈现教育结构扁平化、教育方式多样化、教育内容套餐化。智媒体技术带来了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平台的改革。教育的时空不再固定,变信息控制为思想引导,通过网络平台使教育主客体超越时空互动,运用形象生动、个性化的方式让大学生获得爱国的基本感知,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引导他们理性爱国和践行爱国。[4]三是教育环境转变。智能手机成为大学生的必备,由于微信、微博及各种APP普及,基于手机带来阅读方式的改变,大学生习惯于手机碎片化、快餐式、拼贴式阅读,冲击着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场域,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和环境发生改变。
2.教育对象的嬗变
智媒体时代以其开放性、多样性、分散性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人的社会属性。一是大学生出现圈层化现象。智媒体技术的发展弱化了人们对社团或组织的依赖性,个人因兴趣爱好不同而分化为不同群体。二是大学生形成智能技术依赖。大学生可以在网上自由参与、自由表达,过度依赖数字技术,网上购物、网上交流、网上学习等成为生存主流形态,智能应用嵌入生活,大学生与智能设备或机器交流频繁,弱化了人与人的交流。三是大学生主体性迷失。互联网的虚拟性,呈现网络身份的代码化、马甲化,弱化了大学生的规则意识,网络的自由互动消弭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网络的无边界性触发各种思想文化交流碰撞,致使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多元化。[5]新时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给爱国主义教育带来挑战。青年学生思想活跃,作为网络原住民,深受智媒体影响,必须正视这一新维度,用新技术新方法排解困扰化解困难,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前瞻性和灵活性。[6]
3.教育方式的嬗变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有主见,也是“网络原住民”群体,网络与他们高度“合体”。他们是各类新型互联网产品的使用者,也是传播者,他们的表达、组织方式也发生转变。一是教育内容分发机制的转变。传统爱国主义教育“一刀切”式的灌输教育转变为“精准画像”定制式内容的供给。智媒体时代,信息超载和快速流动,带来了筛选、甄别有效信息的难题,大学生倾向于“微言微语”和短小精悍的“小雨滴灌”式個性引导,“大水漫灌”式的说教式教育日显乏力。二是教育传播方式的转变。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由单向式教育向交互沟通转变。智媒体技术将书面、视听、触觉相结合,具有准确性、生动性、直观性,以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样化形式呈现,有更好地体验感。微博、微信、B站、抖音、快手等互动式社交平台,大学生借此可以张扬个性和展示个人形象,激发了他们平等自由意识。[7]由于网络的虚拟性、自由性、匿名性,大学生可以表达情绪、获得关注。网络技术的变革性和创造性推动制度和文化的创新,拓展了人际关系的边界,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但对大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判断能力、行为能力等提出更高的要求。三是教育话语表达方式的转变。互联网宏观层面的虚拟主义、消费主义、颠覆主义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全方位影响,微观层面与生活需求结合也加剧了信息泛滥、消费狂欢、全民娱乐等问题。浅显、多元的信息日益增多,在占据大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影响其思考和表达习惯。转变教育话语表达方式,化“被动”为“主动”,应创新爱国主义教育话语表达方式,使科学性、新颖性、可接受性相结合。
三、对策与机制:智媒体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传播的有效路径
基于智媒体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趋势与新特点,爱国主义教育者需主动掌控前沿技术,自觉引领智媒体的发展,从兴趣需求、价值共鸣、情感认同等方面探索大学生的契合点、关注点,顺势而为、因势利导,进一步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传播力和引导力。 1.主动掌控前沿技术,开辟爱国主义教育新阵地
爱国主义教育者亟需对信息技术进行升级与调整,转变技术依赖或算法依赖,通过“算法透明度”建构网络公共空间的共识性,回归爱国主义教育价值逻辑。需要跨越信息技术壁垒,占领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新高地。首先,树立信息化意识。培养信息化思维,强化信息挖掘、预测意识,增强正面引导的洞察力和分析研判能力。其次,主动学习智媒体技术。通过技术人员引进、专题培训、学习资源共建共享,多形式促进教育者主动学习,学习掌握前沿技术,使智能技术与爱国主义教育完美对接,牢牢掌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导权。第三,善于应用智媒体技术。运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精选话题、善设话题;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确保信息的真实完整性;完成信息收集整理后,通过大数据技术,对爱国主义素材分析和加工,聚合大学生思想,实现数据分析的高度匹配;依托算法技术、智能技术对爱国主义素材进行多模态生产;通过算法技术,对学生需求画像,进行精准化和个性化的内容分发。[8]爱国主义教育者只有转变思维提升智媒体素养,善于捕捉网络热点、把握大学生兴趣点、整合教育资源点、推出优质供给,才能抓住智媒体技术的潜在价值,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进一步结合,加强正面引导,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2.优化资源供给,打造爱国主义教育新形式
爱国主义教育者要主动适应智媒体技术,强化动态跟进、接纳能力,掌握主导权,更好地服务爱国主义教育舆论引导和价值引领。借助大数据手段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遵循爱国主义教育规律,尽可能多地收集分析与大学生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数据,综合分析研判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兴趣爱好、价值倾向等,通过生动鲜活、喜闻乐见的方式创作爱国主义教育作品,提高教育的精准性,但不能完全依赖技术手段。首先,立足学生需求,打造文化精品。在智媒体时代,面对信息爆炸、碎片化的舆论环境,要凝练文化热点、主动设置议题,运用大学生喜欢的网络表达形式,传递真实、准确的信息,构建对话交往互通的“共同体”。其次,推进多元主体的爱国内容输出,实现精准匹配。爱国主义教育者应适应当下互联网分众化、碎片化的趋势,精准定制输出个性化的话语内容,满足大学生感性化、直观化需求,拉近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距离。第三,利用虚拟现实、混合现实和物联网技术,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 线上线下资源、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全方位多场景,推动“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场景”在多元语境下深度融合,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黏合度和吸引力。
3.创新爱国主义教育范式,构建爱国主义教育新格局
智媒体时代,运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精准化输出、隐喻化传播,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感染力和辐射力。首先,智能化技术释放人们信息传播的能力,议题设计突出问题引导,运用技术对教育内容进行加工,形成形式多样的表现形态,提升爱国主义教育黏性。利用数字技术,对大学生进行精准画像,针对大学生个性需求精准投放具有正能量的文化产品,将爱国主义教育覆盖到非线性的网络空间。其次,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融合创新。通过主动创办微信、微博、抖音、网站等数字平台建设,实现教育内容精准互动传播和信息资源共享,用文字符码、影视图像、表情包等多种传播场景,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空间。第三,数字技术不仅是一种技术工具,更带来思维的转变。数字技术与爱国主义教育融合,提高内容生产、数据监控分析研判能力,实现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共享和数据联通。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合国家要求、大学生需求实现垂直细分化教育服务、内容产品打造文化精品。通过多模态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推出符合大学生趣味、适合大学生思维方式的数字文化产品。
智媒体时代,大数据、物联网等智能技术将驱动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融通、教育宣介互融、教育内容兼融、教育主客体共融,将为爱国主义教育开启一种新的场域。探索智能媒介+教育融合创新,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场域、对象、方式的嬗变跃迁。智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教育价值基点的衍射,教育形式的智能化演进、教育平台的融合、教育+智能技术多模态叠加,这些都将为爱国主义教育赋值增效。
参考文献:
[1]顾理平.可能与可为:人工智能时代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J].传媒观察,2020(3):5-11.
[2]胡树祥,毛娜.生动活泼开展网上爱国主义教育的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6):100-104.
[3]林于良.新时代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难点和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29-31.
[4]刘晓梅.网络思政视域下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探析[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4):34-35.
[5]贺武华.信息时代社会思潮传播及其对大学生不良影响与防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3):58-62.
[6]任志锋.人工智能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的变革与应对[J].教学与研究,2021(4):55-62.
[7]徐瑾,石娟.大数据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播“微”检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2):17-19.
[8]周晓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现代化转型——基于话语、图像及大数据的审视[J].理论导刊,2020(11):124-128.
On the Evolution and Approach of Discourse Communication of Patriotism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Era of Intelligent Media
ZHANG Rui-qing1, WANG Xin-jin1, NIE Zeng-min2,3
(1. Fujian Chuanzheng Communications College, Fuzhou, Fujian 350007, China; 2. Zhe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Urban Construction, Zhengzhou, Henan 451263, China;3. Electrical Instrumentation Engineering Branch, China Petroleum First Construction Corporation (CPFCC), Luoyang, Henan 471023, China)
Abstract: In the era of intelligent media, patriotism educ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s faced with the realistic constraints caused by the gap between diversified demands and single supply, the conflict between decentralized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nd mainstream value orientation, and the difficulty in adhering value with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Thus, its discourse communication is hindered, leading to the evolutions of educational field, educational object and educational mode. In order to seek breakthroughs, we should take the development approach of actively mastering cutting-edge technology, optimizing resource supply and innovating education paradigm, so a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discourse communication of patriotism education.
Key words: Era of Intelligent Media; Patriotism; Educational Discourse
收稿日期:2021-12-10
作者簡介:张瑞青(1983),男,山西寿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王心金(1973),男,福州人,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船政文化、学生管理;聂增民(1965),男,山西万荣人,郑州城建职业学院教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社会伦理与思想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