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2-04-28权娜

成长 2022年5期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建筑工程研究

权娜

摘 要:近几年,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事业开始自上而下地进行变革和创新,各种先进、有效的教学方式被广泛应用至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为了响应国家新课改的相关政策,大部分学校逐渐强化对教育工作结构的优化与完善。针对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并尝试了生活化的教学方法,通过将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基础语文知识和写作应用能力。研究发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法,既能满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又与小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十分契合,大大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真正认识,从而使日常的课堂教学效果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围绕小学语文作为教学的现状展开研究,分析小学语文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法的重要意义,探讨生活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作为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效率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与意见。

关键词:建筑工程 精细化管理 研究

“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先生多年前对国家教学状态提出的教育观点,他强调教学活动应从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学生的潜能、创造性以及主观能动性,激发和挖掘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和特质,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发展。通过教学活动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促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观察和认识现实世界,进一步陶冶自身的情操和思维模式。如今,随着新改革工作的不断渗透,生活即教育的观点再次成为教育行业的主流,并且被赋予了全新的名字“生活化教学法”。因此,这种教学方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满足新时代人才需求的重要措施。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思考和学习,能够强化课堂内容的实用性和生活性,让教材内容变得动态化起来。在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环节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法,不仅能够拓宽学生获取素材的渠道和空间,使其更好地感知与感悟生活,促进写作技巧的活灵活现,还能强化学生实践水平和生活体验的发展,促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有所进步,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率。

1 生活化教学法的相关概述

1.1 生活化教学法的概念

生活化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保证课堂教学活动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利用现实生活减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压力,帮助学生精准认识课程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有针对性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与记忆。教师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法,能够将抽象的语文基础知识向动态化、生动形象的具体内容转变,降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难度,在丰富教学内容和素材的基础上,为学生营造健康向上、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活动的步骤与内容,调动学生主动创造的积极性和动力,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求知欲望,实现自身核心素养的发展与进步。

1.2 生活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不少教师已经开始应用生活教学法,只不过在应用的环节中仍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比如,有些生活教学法的应用实际生活不符,教师缺乏对学生个人需求的重视,选择的案例很难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兴趣,无法为学生的写作提供物质支持。除此之外,教师对生活教学法的理解不够透彻,在应用时常会出现着重点偏差的情况,忽视了与学生的换位思考,以致于所创设的情境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和欲望。

1.3 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中,作文写作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对学生的语文真实水平进行综合性的评估,比如,字词的掌握情况、语句的理解应用等。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写作的情感表达技巧。通过观察和了解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丰富自身写作的素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由此可见,生活化教学法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的三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写作的爱好与兴趣。生活化教学法可以从根源上改善“填鸭式”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学习障碍,帮助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对症下药”,采用科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爱好与兴趣。第二,提高小学语文作文写作的效率。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当下的小学生具备更加跳跃和发散的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选择符合学生实际学习状态的教学方式,不断提升教学活动的效率和质量。第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受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学生具备很强的向师性,对老师的日常行为进行无意识的模仿,然而有些教师平时的管理方式过于严格,造成学生遇到问题不敢询问的情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可以有效地改善这种局面,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任程度,进而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因此,教育行业的工作者必须注重小学语文写作的生活化教学,认真分析当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活动存在的纰漏,树立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现代化、生活化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2 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 以教学目标为基础,引导和鼓励学生观察生活

为确保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新课改要求教师以教学目标为基础,引导和鼓励学生观察生活,认真分析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练习,了解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制定完善的教学策略。首先,教师必须依据不同时期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丰富和创新写作教学规划,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合理应用生活化教学法进行辅助教学,在某些方面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眼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體地位,明确不同题材的写作要求,细致描述自身日常的实际经历,潜移默化得提升学生写作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和分享,加深对文章内容的了解与认识,凭借相关的资料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思维导图框架,鼓励学生发散自己的想象力。同时,选择与课文主体相匹配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回忆现实生活中是否自己也有这样的经历和感受,使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课程内容所表达的内涵和思想,或者布置相对具有开放性的作业,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为今后的发展和进步奠定有力的基础。

2.2 强化师生关系,创设科学、合理的写作情境

语文作为一门知识性和综合性抽象知识较为全面的学科,不仅关系着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还关系着学生对其他学科的理解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想要提升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必须强化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谨记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整体。让学生能够掌握课程学习的主动权,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好地发现、认识、思考,尽快确立写作的主体、背景、立意以及逻辑顺序。比如,在学习《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时,教师应先让学生自主对文章内容进行通读,边读边思考青少年与国家、民族未来的联系。通过对文章的精读,带领学生对文章体现的观点展开讨论与研究,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进而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

针对学生无法理解的作文题目,教师应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提示,使学生能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在正式进行写作时,能够直接采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进行相关知识的融入和渗透,将问题解决清楚的同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升。或者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通过创设科学、合理的写作情境,保证生活化教学法的合理应用,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比如,在学习《田忌赛马》的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类似的游戏比赛,利用与课程内容相对应的比赛策略,深化对文章内容的学习。凭借学生最终的游戏结果,解答学生在学习时产生的疑惑。借助灵活有趣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体验,循循善诱地增加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巩固,从而实现现代教育的教学目标。

2.3 强化写作训练的力度,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着重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其中写作就是最有效的训练方式之一。依据新一轮课程改革变化,教师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应强化写作训练的力度,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和观察生活的习惯,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实际生活进行记录,采用恰当、合适的修辞手法,美化作品的语言文字和思想情感,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比如,在开展《桂花雨》的课程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加以辅助,给学生播放有关于桂花雨的图片、音频、视频等, 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精神力,为其营造直观感受的情境和氛围,细致体会作者想要传递的情感与观点。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写作训练,让学生自主创作一篇类似的文章,围绕大自然中的万物为写作基调,将写作的内容与实际生活关联起来,在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加持下,运用所学的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写作手法,尽可能为作文的内容进行锦上添花。在写作教学活动中合理应用生活化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组织能力和应用能力,还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感悟生活和发现生活。

2.4 注重联想力的培养,延伸课堂学习的范围

小学阶段正处于学生发展各项能力的关键时期,是学生终生学习和个人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必须确保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适用性,灵活转变写作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联想力和想象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具有开放性的趣味课堂或趣味游戏,延伸课堂内容的教学范围,开发和激励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针对相关的教材内容,可以采用故事续写或者改编的形式,锻炼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想象力。结合实际的故事情节,引入优秀的课外资源,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课程教学流程。在课程内容讲授结束之后,引导学生对故事的整体作出简要的概括,或者为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生动形象地还原文章中的人物和关键情节。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必要时予以实质性的奖励,保证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主动性。利用形式丰富的教学模式,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和写作灵感。进而推动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2.5 发挥榜样优势,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分享

在运用生活化教学法开展小学语文写作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发挥榜样的优势,不定期举办写作比赛、语文交流成果展示、语文角、语文园地或者专栏等活动,帮助学生及时掌握自身不同阶段的学习状态和收获,利用小组互评、生生互评或师生互评的方式,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分享。为提高学生写作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现实生活多加观察。比如,在学习有关于母爱的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忆与母亲日常的生活与交流,思考相处时发生的各种事情,在构思过后将自己的情感用文字表达出来。依据学生提交的写作内容,寻找几篇比较优秀的作文,在课堂上进行朗读和分享。对于写作比较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肯定和表扬;对于写作能力欠缺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指導,在日常生活中予以更多的关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服务。

3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最重要的启蒙期,对学生认知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实践能力地培养有着极为重要地意义。基于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地耐心和引导,依据小学生学习水平的变化以及认知能力的差异,采用有效的策略积累基础性地语文知识。结合实际的现实生活,畅谈生活中地趣事和经历,充分调动学生地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引导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地写作热情和积极性,使其愿意主动地参与到小学语文作文地教学活动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地去观察现实生活中地自然美景,运用所学的词汇对所见所感进行描述,进一步提升学生地写作灵感和创作水平,最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运隆.浅谈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6):256-257.

[2] 朱文斌.生活如泉涌,文章如溪水——微探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5):216-217.

[3] 韩丽.语文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J].文学教育(下),2020(11):92-93.

[4] 马晓玲.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教学策略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34.

[5] 钱丽娜.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56.

猜你喜欢

精细化管理建筑工程研究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基于精细化管理视角,强化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