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音乐与诗歌多元活动设计的教学意义

2022-04-28李向瑜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艺术修养音乐鉴赏诗歌

李向瑜

【摘 要】音乐是美的,诗歌也是美的,学生或爱好诗词,或爱好音乐,这两者都是美的呈现。教师将音乐与诗歌结合在一起,会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兴趣。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在关注学科音乐的同时,关注学科综合,让诗歌和音乐融入学生的课堂以及生活中,达到音乐和诗歌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诗歌 艺术修养 音乐鉴赏 多元展示

一、论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一)论题研究背景

学校开展以“书意·力行”为主题的阅读活动,现在校园氛围浓厚,开放书架的设立,让学生在氛围浓郁的校园里感受读书的魅力,感受书中的精神世界。其实,读书大部分与语文学科相关,与音乐学科相关的东西并不多。但笔者发现,从三年级开始,教材上就有由语文中的古诗改编而成的歌曲,其旋律创作特别贴近诗意本身。近两年比较流行的《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也广受关注,让人们对诗歌和音乐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音乐的课程基本理念中有提到“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这一理念,还特别提到要将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进行有机联系,而这其中就有音乐与诗歌,在综合过程中要将不同艺术门类的表现形式进行比较,拓展学生艺术视野,深化学生对音乐艺术与诗歌的理解。

(二)论题研究意义

音乐是美的,诗歌也是美的,学生或爱好诗词,或爱好音乐,这两者都是美的呈现。教师将音乐与诗歌结合在一起,会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兴趣。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在关注学科音乐的同时,关注学科综合。诗歌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瑰宝,让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有了多层次的深刻理解。音乐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每个人都有参与学习的机会,都能够感受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但在多元展示的过程中,学生又有个人展示的机会,这既鼓励了个人创造,又注重了个性发展。

二、论题研究目标

以教材为基础。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教材,里面涉及一些古诗文的歌曲。我们要充分发挥音乐课特色,进行歌曲演唱,让学生参与到古诗词歌曲的演唱中来,并且通过诗歌音乐化的多元展示和课堂的诗歌欣赏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喜爱,并以此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和兴趣。

三、研究内容

1.以教材为基础,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教材,里面涉及一些古诗文的歌曲。

2.音乐课的另一方面欣赏领域,是提高学生审美,通过欣赏课来观看一些优秀古诗文的演出活动,进行文化熏陶。

3.借用学校的各种节庆平台来进行小集体或个人的古诗文与音乐结合的展示,在把美呈现给他人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研究方法与步骤及各阶段研究成果

(一)研究方法

本论题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对学生了解以及调查他们对诗歌的兴趣度,再通过一些个案来进行行动研究,研究相关参考文献作为论题指导。

(二)研究步骤

本论题的研究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搜集相关资料与诗歌音响和视频素材,以“书意·

力行”为主题构建详细的研究框架。

2.制定研究方案,做好论题实施的各项准备。

3.查阅相关文献,访问个人,学习了解关于本论题的一些内容以及实施的注意事项,为论题研究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文献检索与现状调查。

通过知网、维普等学术网站的文献的查阅,我们可以看到以“音乐与诗歌多元展示”为关键词的论文数量几乎为零。因此,我们只能从音乐与诗歌中借鉴相关文献,现综述如下:

邓培果的《梁代宫廷音乐与诗歌关系研究》,由于梁代是南朝音乐与文学活动最繁荣的一个朝代,梁代宫廷以其稳定性、持续性以及辐射广度和影响深度,成为梁代音乐与文学创作表演的中心,文章以梁代宫廷为切入点,全面考察梁代宫廷音乐的建设、改革和变迁,重点考察梁代宫廷文学尤其是宫廷赋诗、乐府歌辞创制等文学活动,包括梁代宫廷音乐活动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冯蓉的《浅议音乐与诗的完美组合——谈舒伯特的声乐套曲》一文认为,音乐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审美活动的过程,就是感知和领会音乐艺术美的过程。文章从背景介绍、审美素材、营造美的氛围等方面分析,引导高职学生对舒伯特的几部声乐套曲进行欣赏,提出审美教育的设想。郝韶华的《音乐与诗歌教学的整合》一文认为,综合性是音乐教学必须贯彻的原则之一,只有这样,才能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使人格向完整化和谐发展。贾秋婉的《论音韵之美——音乐与诗歌的交融》一文认为,艺术的各个门类总是以节奏为纽带的,其中又以音乐的节奏性最被人们感受和掌握。传统的中国诗歌也具有音乐性,尤其是借助词语本身发音上的平仄和押韵。作者试图利用这个规律,利用音韵来帮助学生掌握音乐,并且反推开来,展开国学传统诗文教学的实验。

通过文献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小学诗歌多元展示是一個崭新的论题,这个论题以小学生耳熟能详的诗歌为基础,以音乐的加入和活动的多元化为特色。论题具备了一定的研究价值,通过平时的音乐课来采用形式多样的方式,表现诗歌与音乐的完美融合。由于多元化的展示和丰富的形式内容,这样的论题会有一个很好的平台和时间来体现其美的意义。

第三阶段:多元活动推进与展示阶段。

1.基于教材课堂学唱古诗词

我们使用的教材为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小学音乐教材,纵观整个小学阶段的课本,我们发现在唱歌课和欣赏的部分出现了不少的古诗歌音乐,可见唱诗歌是一个必备的课堂技能,以此为基础作为开展诗歌展示的部分内容。整个小学的教材中出现了《春晓》《游子吟》《小儿垂钓》《忆江南》《村居》《江南》等古诗的唱歌课,并且它们贯穿于每个年级的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另外,我们的音乐教材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品评的艺术歌曲。音乐就是旋律和节奏的结合,但是一些歌曲的歌词内容艺术性极高,如黄自先生的《踏雪寻梅》《西风的话》,李叔同先生的《春游》《送别》等。因此,一些语言艺术往往被忽略了。我们的课堂就是在关注旋律节奏的同时结合学校的读书论题,关注学科综合,以此提升学生的整体读书氛围。这些课本教材内容很有特点,并且对于学生来说,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在课堂的学唱环节,学生的兴趣就会比较高涨,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音乐化的表现,引导学生思考诗歌配上旋律后又有了怎样的变化,这样的旋律是否符合诗歌原本所要表达的意义,使学生在读古诗、唱古诗、品古诗、评古诗的过程中增加自己的音乐修养和文学修养。

2.古诗文漂流传唱,各班级争相展示

在这样的一个古诗文的活动氛围中,只靠教材的内容还是略显单薄的。要想充实我们的活动,还是要补充一些内容。于是,笔者开始挖掘相关内容进行课下的补充。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笔者发现“学习强国”的平台中就有一个“唱古诗”的板块,而且内容很丰富。笔者从中选择适合学生传唱的诗歌来发送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课下传唱,展示环节留在课堂的前五分钟。课前首先让学生背唱课下布置的古诗文歌曲,并且设计每班学生都站到合唱台上去录制一小片段的“课堂唱古诗”的环节。在班与班之间形成一个对抗,看哪个班学期结束会唱的古诗文多,哪个班就是优胜班级。

3.唱古诗,爱表演

在整个活动设计中,我们发现有一些古诗词写景值得品评,也有一些古诗词写情景,这样的诗歌比较适合表演。在课堂中开展表演活动也会增加学生的表演欲望。如《小儿垂钓》这首唐代胡令能的古诗,当加入旋律后变得很生动,贴合其内容,情境性很强,这时候就需要学生进行表演了,戴上一顶草帽,穿上一身蓑衣,拿起一根钓竿,远远走来的路人在问路,孩童则向其摆摆手,生怕惊了自己的鱼。这样一场表演下来,从道具准备到情节设计都是学生自己分组进行完成的,既可以加深他们对诗歌的含义体会,又能带动课堂气氛,让学生们进行自己的艺术创作,并且把自己组的作品写成一个小小的剧本留作纪念。对于一些在平时的诵读中可能比较枯燥的古诗文,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艺术加工让诗文变得有趣,让课堂变得生动起来,如《千字文》的诵读,可以带入一些符合内容的手势舞,帮助学生记忆。这样,学生在一个趣味的艺术活动中把古诗文进行了诵读。另外,对于一些符合节日主题的古诗文,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整体的编排,如《游子吟》这首古诗是表达母爱的古诗,可以让学生配合节日的主题来进行一些小型节目的排练,在校级的节日舞台上进行演出。

4.诗歌创作、融入背景

在音乐的历史长河中,许多的名人留下了很多经典的音乐旋律。笔者也一直在寻求怎样让学生更加了解、记忆这些音乐片段的方法。在平时的欣赏课备课和本次的论题中,笔者找到了一些出路,就是背景音乐的使用。在现在的一些电视节目、影视剧甚至综艺节目中,笔者渐渐地发现一些背景音乐就是我们熟悉的一些经典名段,由此可见这些音乐的重要性。所以,笔者让这些经典走进我们的课堂。在整个的活动中,我们不仅可以诵读经典、唱游经典,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经典创作,这一类的创作就是由中高年级的学生来完成了。平时的写作课,还有音乐课上的一些艺术性很强的歌词,加入背景音乐进行诵读更别具一番风味,在品读歌词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如挪威的作曲家格里格的作品中有一段非常著名的音乐就出现在我们的课本中,选自《培尔·金特》组曲的《朝景》。这也是一篇欣赏课,阵阵的长笛声慢慢地响起,以递进的方式重复主题旋律,仿佛一轮朝阳在冉冉升起,充满着希望、充满着力量。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主题创作相同题目的诗文,并且形式可以是合作,也可以独自创作。在整个读古诗文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为自己喜欢的古诗文搭配背景音乐,以此展示自己的古诗文诵读名段,并且谈谈这段背景音乐的出处和作曲家的一些背景,这样二者相联系,学生的主动性会增强。学生在诗文创作、品评的过程中还提升了音乐的鉴赏能力,背景音乐和诗文的匹配过程也大大加强了学生对创作内容和音乐情绪的思考,二者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居主导地位,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也会大大提升,整个过程中,教师就要搜集大量的经典音乐片段供学生进行自主参考,这也更加体现出一位音乐教师的艺术修养和学习能力。教师要做到全面实施,做好相关的跟进、记录、整理,探索诗歌在音乐中对学生的影响。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笔者深刻地感受到这部分的教学让课堂中的学生收获颇多,也对成长中的音乐教师是一种历练,对于驾驭课堂、走进学生、创新教学的一种历练。为了了解到最新、最切合实际的知识,笔者经常留心注意相关的资料和书籍,学习其中的精华理论,追踪先进的理念思想,努力提高自我的研究修养。通过阅读,笔者认识到,教师要客观地把握学生层次,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根據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心理倾向、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等进行分层设组,用动态、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随时注意学生的发展变化,做必要的层次调整;然后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各层次学生各有所获,使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都得到提高,在各自的区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学生在每一次学习后都有一种成功感在激励着自己,在不断获取成功中得到一种轻松、愉悦、满足的心理体验,激发其再次成功的欲望,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和信心。这次的论题研究重在过程,而笔者更是努力经历其研究过程,体味研究的酸甜苦辣。此次的论题研究也正符合新课标倡导下“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的要求,其中就有音乐与诗歌艺术方面的拓展,更加深化了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邓培果.梁代宫廷音乐与诗歌关系研究梁[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

[2]冯蓉.浅议音乐与诗的完美组合——谈舒伯特的声乐套曲[J].辽宁高职学报,2007(6).

[3]郝韶华.音乐与诗歌教学的整合[J]成才之路,2007(30).

[4]贾秋婉.论音韵之美——音乐与诗歌的交融[J].新课程(上),2016(7).

猜你喜欢

艺术修养音乐鉴赏诗歌
诗歌不除外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舞蹈钢琴伴奏课教学效率提升研究
谈谈鼓师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从对立到联合
女校教育下艺术概论课堂教学的思考
浅谈优化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路径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