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理念下生物化学数字课程的建设与应用

2022-04-27范燕茹田亚茹刘俊红黄云鹏

科教导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思政课堂教学

范燕茹,田亚茹,刘俊红,黄云鹏

(河南城建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2)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4 年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其中强调:“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2016 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20 年,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育人作用,是抓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

教育部2018 年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的通知,其中指出:“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是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推动了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教育部于2020 年1 月下发通知,要求2020 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抓紧搭建云课堂,利用各类网络平台,达到“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目的。也正是这一契机,使得各类网络课程、在线课程的建设有了蓬勃的发展。

1 课程性质和定位

生物化学是一切生命科学有关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前沿性的课程,在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构建和能力素质培养中都起到重要作用,但因其内容繁杂,概念抽象,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被动学习等情况,对于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和职业前景的发展有不利影响。课程思政概念的明确提出和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为生物化学课程的进一步改革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我校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制药和园林专业均开设有生物化学课程,由于专业侧重点的不同,园林专业对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要求不高,因此开设简明生物化学,在大一下学期学完;而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对生物化学的依赖性高,与学生考研、就业关系密切,因此在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分别开设生物化学(一)和生物化学(二),共计96 学时,生物化学(一)的主要内容是生命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生物化学(二)着重讲授代谢相关内容,下面就以生物化学(二)的课程建设为例进行探讨。

2 生物化学数字课程建设

2.1 必要性

由于生物化学课程涉及的知识体系庞大,学生学习理解难度、记忆难度较大,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老师讲授,但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对施教者和受教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单一的讲授模式弊端凸显,主要表现有:(1)广大学生的学习者地位体现不足,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一味地接收;(2)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较低,仅少数的提问和讨论,不能使学生广泛参与,课堂气氛比较沉闷;(3)学生的课下学习没有发挥良好作用,课前预习流于形式,课后复习限于完成作业等。针对上述情况,教学团队对生物化学课程的进一步建设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调研,发现新一代大学生,其学习成长经历和当代社会知识获取方式的演变使得他们对传统的单一讲授式课堂教学越来越难以融入,其更渴望知识学习的独立性和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性,对于课堂以外的学习时空有自己的个性要求。而这往往是传统讲授式课堂教学难以给予的,数字课程正好可以满足学生的这一需求。因此,生物化学数字课程的建设势在必行。

2.2 建设基础

2.2.1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研究扎实

我校自2001 年建系招生以来就开设了生物化学课程,二十年来根据学校定位的转型升级与学科优化调整,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加突出,教学内容愈加丰满,授课形式也从“以教师教为中心”逐步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我校生物化学教学团队常年在教学一线工作,一直从事生物化学的教学研究工作,根据生命科学领域发展的新态势和新工科发展对人才培养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充分运用OBE 教育理念,合理地确定生物化学(二)教学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其知识框架结构如图1 所示。教学团队致力于提高本科生的教学效果,有序开展了大量的教学改革成果,将成果推广应用于专业教学中,真正使学生受益。该团队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和完善,积累了较为系统、规范并且能反映生物化学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教学活动的教学资源。

图1 生物化学(二)课程知识框架结构

2.2.2 网络平台搭建基础好

随着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的实施,我校也进一步推动课程的高质量网络建设,依托超星学习通搭建我校网络课程平台——学在城建。笔者于2018 年10 月,在该平台创建《生物化学(二)》网络课程,配合线下《生物化学(二)》课程使用,重点讲授代谢生物化学部分内容。

自建立生物化学(二)网络课程以来,充分利用网络课程平台,配合课堂教学活动,分模块上传相应的教学资料,极大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短板,体现在:(1)随着我校办学定位的转型,实践课占比增加,理论课学时压缩,教师可将浅显易懂的教学内容上传至网络课程,要求学生自学完成;(2)生物化学代谢部分涉及的名词多、反应复杂、内容抽象,学生初次接触,理解较为困难,教师若能将抽象的物质代谢理论转化为动态视觉资料将对学生大有裨益,而网络课程恰恰为动态视觉资料提供了很好的平台;(3)社会环境的发展导致学生的个体差异更加显著,兴趣点分散,传统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这就要求教师能密切关注研究前沿,及时将与学科发展联系紧密的内容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发送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随着网络课程不断更新和完善,经过三年的建设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网络教学资源,累计受益学生265 人。

2.3 生物化学SPOC 课程建设

由于生物化学是一切生命科学类课程的基础,为了进一步扩大生物化学课程的受益范围,在学校的支持下,于2020 年又建立了基于 MOOC 的《生物化学(二)》SPOC 在线开放课程,对全校师生开放,成为师生学习、了解生物化学的有效途径。

3 课程思政理念融入的建设

21 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随着该领域的迅猛发展,作为生命科学基础学科的生物化学,其应用必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工业、农业、医药、环境、发酵等,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在生物化学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理念,正是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利用网络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对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在授课视频、讨论交流、课程资料中将课程知识要点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见表1),让学生在学习生物化学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让思政教育入脑入心。

表1 生物化学中课程思政融入点

4 结语

生物化学课程作为生命科学学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课程思政在生命科学领域人才的培养上提供了载体。课程内容复杂且应用范围广泛,为思政元素的融入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生物化学数字课程的应用推广也有助于课程思政理念的传播。在生物化学数字课程的教学实施中,合适的思政元素案例、有效的思政育人策略、正确的思政理念结合是做到“润物无声”地影响学生,使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专业课程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时,要不断加强思政本领,结合课程、时政、教学设计等方面,对思政教育进行不断探索,使得立德树人观念能够在生物化学课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强。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思政课堂教学
我校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22年活动计划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