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市在校生垃圾分类认知和行为调查研究
——基于二元Logistic 回归模型

2022-04-27彭佳琪

科教导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在校生垃圾处理垃圾

彭佳琪,徐 璐

(江汉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1 问题的提出

我国城市迈入现代化的步伐正不断加速,社会开始重视环境污染问题。如何对垃圾进行有效分类与处理成为当务之急,垃圾分类政策应运而生。了解在校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大致评估垃圾分类政策实施的难易程度,从而增加大学生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以该群体带动社会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进一步巩固垃圾分类政策的群众基础。此外,结合其他地区有关垃圾分类方面的先进经验,针对武汉市垃圾分类现状提出有益建议。

2 研究现状

在校生是校园垃圾的制造者与实施垃圾分类的主体,作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一类社会群体,其垃圾分类行为决定着校园垃圾分类治理的效果。

影响在校生垃圾处理方式的因素有两个:其一,从个体层面而言,姚家宜等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大学生垃圾分类意向和垃圾分类水平之间存在分离现象,行为意向尚可,但行为水平偏低。其二,从个体会受其所处环境影响的外在条件来说,则包括环卫设施、宣传教育等不同情境因素的影响。首先,环卫设施。Babaei 等曾对阿己丹岛居民进行调研,99.3%以上的受访者表示环卫设施可达性是垃圾分类行为的主要制约因素。其次,宣传教育,Nixon对宣传教育力度与分类回收效率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宣传教育力度对回收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此外,影响在校生垃圾分类认知的微观因素中,分类知识的影响作用明显。Hemandez、陈绍军等认为基于垃圾分类知识掌握程度的角度,公共垃圾分类和回收的行为存在显著差异,且分类和回收的具体知识在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在校生进行垃圾分类行为时受个人因素及外在条件的影响,二者在实践和措施两方面均具备指导意义,倚重个人或外在环境都只能对垃圾分类回收行为进行片面的解释。分类认知与分类行为之间存在直接关联,二者可以相互作用和影响,为正确理解和分析垃圾分类行为和认知,我们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因此我们将从具体的实际情况出发,阐明垃圾分类在具体情况下的认知和行为以及两者的区别和差异原因。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方法,即在预调研的基础上对问卷进行修改,之后开展正式调研。使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发放,问卷中测量项目主要采用Likert 5 点评分法,回答选项设计为5 个等级;分析工具主要为SPSS22.0。

3.2 研究对象

基于实证调查数据,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研究对象共200 人,其中男性约占44%,女性约占56%,人文社科类学生共 98 人占比49%;自然科学类学生 102 人占比51%。性别分布均衡,年级分布以大一、大三学生为主;专业类别分布适当。

3.3 研究模型拟定与变量选取

3.3.1 模型拟定

为研究在校生垃圾分类行为的原因,“在校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进行垃圾分类”为被解释变量,且最终结果只有“是”和“否”两个端点,属[0,1]二分类变量,隶属于二元决策问题中的一个典型,故此采用二元 Logistic 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影响在校生垃圾处理方式的因素。如果在校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垃圾分类,则定义“y=1”;在校生在日常生活中未进行垃圾分类,则定义“y=0”。Logistic模型的基本形式如为:

模型中,xi表示影响在校生垃圾处理方式的第i 个解释变量,k 为解释变量个数,为截距项,i为 xi的系数,反映该变量对在校生垃圾分类处理方式的方向及程度,通常用最大似然估计法求得。在校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垃圾分类的概率与在校生在日常生活中未进行垃圾分类的概率比值为事件发生比

3.3.2 变量选取(见表1)

表1 变量选取

4 研究结论

4.1 模型应用

本研究将运用SPSS22.0 统计分析软件对武汉市在校生垃圾处理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具体结果见表2。从模型整体检验的各统计量来看,模型摘要中的-2 对数似然为163.865,Cox&Snell R2 和NagelkerkeR2 分别为0.209 和0.321,说明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较好,可用于具体分析。

表2 模型检验统计

4.2 模型具体结果分析

4.2.1 个体因素对在校生垃圾分类方式的影响

在校生垃圾分类掌握度显著负向影响在校生是否进行垃圾分类的行为,即垃圾分类掌握度越差,在校生越有可能在生活中不进行垃圾分类行为。据调查显示,在垃圾分类相关活动中,学生本人发挥最大作用。

回归结果显示,性别、年级、政策了解度等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在校生是否进行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不显著。

4.2.2 外在环境条件对在校生垃圾分类方式的影响

垃圾处理技术落后显著负向影响在校生是否进行垃圾分类的行为,即垃圾处理技术越落后,在校生越有可能在生活中不进行垃圾分类行为。由以上我们可得出,校园内有关垃圾处理技术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奖惩制度不明确显著负向影响在校生是否进行垃圾分类的行为,即奖惩制度越模糊,在校生越有可能在生活中不进行垃圾分类行为。此外,宣传力度不强显著负向影响在校生是否进行垃圾分类的行为,即宣传力度越弱,在校生越有可能在生活中不进行垃圾分类行为。

回归结果显示所处外在环境中是否存在四色垃圾桶、垃圾混投现象、垃圾分类海报、师生交流会等宣传活动、回收设备缺失等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在校生是否进行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不显著。

4.2.3 影响在校生垃圾分类认知的微观因素

公众的分类知识欠缺显著正向影响在校生是否进行垃圾分类的行为,即公众垃圾分类知识越欠缺,在校生越有可能在生活中不进行垃圾分类行为。根据赋值法的计算(详情见表3,p154),得出在200 名研究对象中,学生对于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的掌握率分别为15%、41%、51.5%和77%。基于此,我们可得出仍有部分学生对于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理论储备不足,分类观念模糊,尤其是对于其他垃圾的辨别,大部分学生无法正确识别出其他垃圾的种类。

表3 垃圾分类知识掌握率

5 讨论与建议

基于对高校学生垃圾分类的论文资料研究和整理,笔者总结了以下对在校生开展垃圾分类的经验汇编及环境教育的建议策略。

5.1 明确奖惩制度,规范分类行为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惩罚是可以减低不良行为发生概率的矫正方法,强化则是增强量性行为发生概率的矫正技术。采用垃圾分类倒逼机制。如华东师范大学在进行垃圾分类的环保活动中,学生将垃圾正确分类后可得到积分抵用券或者电子环保金,在食堂就餐时可用其支付。将垃圾分类与综合素质评价、学年考核等挂钩。学生作为巡视员,每天在规定的时间动员团委、学生会或助教监督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可酌情处罚部分轻微现象,如少数垃圾不分类直接处理等。此外,学校定期向检查员发放一定的奖助补贴。

5.2 加大学校财政投入,改善硬件设施

学校可采用智能分类垃圾桶等循环设施,通过引进新型分类垃圾桶、配备新型分类垃圾车、设立校园垃圾分类投放模范区域等方式完善校园垃圾分类设施。此外,还可采取校企联合的方式,鼓励学生展开一些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环保科研项目,进行垃圾分类处理设备的研发,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环保活动中,从而体验到垃圾分类的价值所在。

5.3 开展垃圾分类课程,正确掌握实际理论

开展垃圾分类的相关课程,可选用线上和线下的教学模式,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相关分类知识的教学,学习垃圾分类的系统理论,例如运用学习通、慕课、智慧树等平台,将分类知识整合成课程以供学习。基于新文科背景下,垃圾分类知识可加入课堂进行创新与重建。将其纳入学分系统,可从认知上提高大学生对垃圾分类的重视程度。在教学方式中,可采取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尊重学生个体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互动探究精神,将垃圾分类融入学生的学习和校园生活中,以生活促学习,学习改善生活质量,两者双重作用,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与学习效率。

5.4 推广宣传教育,提高群体环保意识

高校要运用多种宣传教育方式,在师生中进行广泛宣传,增强师生分类意识,提高环保素养。宣传渠道可以结合“互联网+”时代特点,通过网络进行宣传教育,比如校园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加入相关垃圾分类回收的教育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并践行该理念。此外,开展相应的志愿服务工作,利用环保志愿者协会等组织培养大学生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行为,形成全方位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体系。

猜你喜欢

在校生垃圾处理垃圾
2021年西藏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垃圾去哪了
教育部发布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
NO TIME TO WASTE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垃圾处理要多少钱?
倒垃圾
浅谈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结构及变化趋势
深圳市7大资源类垃圾处理体系初步建成
医疗垃圾处理遭行政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