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研究的热点分析与评价
——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2022-04-27俞钰凡王玲云

科学决策 2022年4期
关键词:学者社区研究

俞钰凡 王玲云

1 引 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这强调了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其作为我国社会基层治理的重要突破口,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城市社区自治孕育了政治参与的主体,培育了成熟的社会政治基础,促进了中国政治的民主化发展(娄成武和谷民崇,2014[1])。在我国城市社区自治中,社区协商、多元共治以及致力于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诉求等理念都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城市社区自治直接关乎城市基层社会的秩序与稳定,科学的自治模式能让社区在面临例如疫情等不同的困难情境时仍然保持有序管理。此外,在当今“熟人社会”逐渐被“陌生人社会”取代的特殊背景下,实现社区自治有助于社区共同体的构建,这也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方面。综上,我国城市社区自治实为现代社会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治理在新时代的战略要求。

当前政界和学界都对“实现我国城市社区自治”这一思想方略予以了广泛的关注,在国家领导人发表相关的重要讲话以及政策文件时,学者们也从理论上开展了多方面的探讨与研究。研究内容多聚焦于我国城市社区自治主体及其关系、面临困境以及相应地自治策略与模式的探讨等方面。随着研究的不断扩展与深入,对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相关研究已经从宏观层面的探讨逐渐聚焦到微观层面的分析,并与国家政策和社区自治实践过程紧密贴合。

在对既有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与回顾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我国城市社区自治在不同时间区段上的研究主题、研究重点与整体趋势,可为提高我国城市社区自治水平和构建社区共同体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为准确把握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相关研究热点,生动形象的展示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本文借助科学知识图谱分析软件CiteSpace来深度挖掘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相关研究的文献,通过软件生成的知识图谱来解析关于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研究的热点与特征,为实现我国城市社区自治提供理论借鉴。

2 研究数据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的高级检索结果,检索条件为主题或者关键词或者篇名为“社区自治”,来源设置为CSSCI期刊(含中英文扩展版),期刊时间限定为2010年1月1日—2021年11月30日,共得到567篇搜索结果,手动剔除了一些会议总结、目录、征稿启事以及与农村社区自治相关的研究等数据后,最终有效样本文献为370篇。

2.2 研究方法

本文使用的CiteSpace可视化工具,能对特定领域的文献集合进行计量,探寻出学科领域演化的关键路径及其知识拐点,并可通过一系列可视化图谱来形成学科演化的动力机制的分析以及相关研究领域发展前沿的探讨(陈悦等,2015[2])。本研究借助CiteSpace绘制了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相关研究者的合作网络、研究机构的合作网络,分析了具有代表性学者的主要观点以及学者之间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除此之外,还通过对CiteSpace生成的关键词共现图、聚类图、时区图以及突现图来对当前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研究热点与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3 研究趋势的基本特征

3.1 文献发表数量分析

通过将中国知网检索到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了社区自治研究于2010年至2021年期间的发文情况(如图1所示),由于数据统计截止到2021年11月,因此2021因全年数据统计不完全而出现小幅下降趋势。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的检索结果表现出的增长趋势更加直观,在2001年以前以“城市”and“社区治理”为主题、篇名或关键词的文献仅有17篇,但2006年到2010年增长到466篇,近10年虽然没有保持较高的增长但总体发文量水平仍然较高(如图2)。这表明在国家强调社区自治以及发表相关重要讲话的同时,学界也对城市社区自治表现出了高度的学术敏锐性,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术探讨。

图1 2010年-2021年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研究文献年份发布图(CSSCI检索)

图2 1996年-2021年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研究文献年份发布图(CNKI检索)

3.2 高产出作者及合作网络分析

发文量较多的学者可能在该领域起到引领作用,其学术成果可以成为了解该领域思想与观点的重要渠道。因此,本文汇总出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研究的高产出作者,并具体了解高产出学者们的研究方向和代表文献的主要内容。通过对所选取的文献数据进行作者分析,得到以城市社区自治研究为主题且发文量4篇以上的学者共三位,分别是东北大学的张平(9篇)、华中师范大学的陈伟东(6篇)、吉林大学的田毅鹏(4篇)。张平主要从事政治心理学和社区治理研究,其被引频次最高的一篇论文为《一核多元:元治理视域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主体结构》,该文认为应该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再与政府、社区居委会、社区社会组织、驻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相结合形成“一核多元”社区治理主体结构,从而有效实现社区治理健康有序发展(张平和隋永强,2015[3])。陈伟东发文量排名第二,其研究的学科方向为地方治理与社区发展,代表文献为《居民主体性的培育:社区治理的方向与路径》,强调社区是居民的,通过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重构可以培育和生成居民主体性(陈伟东和陈艾,2017[4])。发文量排名第三的田毅鹏重点研究了社区自治中的“网格化治理”这一模式,分析了该模式的定位与未来以及其与社区自治之间的关系(田毅鹏和薛文龙,2012[5];田毅鹏,2012[6])。

借助CiteSpace软件得到作者合作网络关系图(图3),节点越大表明该作者发文数量越多,而节点之间的连线表明作者之间存在合作关系。合作图谱为评价科研人员、国家或机构的学术影响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利于我们发现那些值得关注的科研人员、国家或机构。由图可知,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关系整体较少,主要的合作以张平为中心展开,除此之外还有夏建中与张菊枝、陈天祥与龚翔荣等人之间也存在合作关系。但总体来看,学者之间的合作关系更多的存在于同一机构内部,如同一高校的老师之间以及师生之间,未来学者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的合作网络上仍有待加强。

图3 2010年-2021年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研究作者合作网络

3.3 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借助CiteSpace生成的机构合作网络图(图4)可以清晰的看到不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密度,从图中节点的大小与节点之间的连线可以得到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和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由图3可得出结论,华中师范大学与其他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网络最为密切,与其存在过合作关系的机构有山东大学、河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中心以及长江师范学院,这些合作网络存在跨机构的同时跨学科的情况,例如华中师范大学的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与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存在合作关系。除此之外,复旦大学与华东理工大学之间也存在过合作性研究。

图4 2010年-2021年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研究机构合作网络

整体而言,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网络关系以华中师范大学为核心,以机构内部以及不同机构的管理学科与社会学科之间的合作为主,且合作存在一定程度的跨省跨地域,但大多数机构并未与外部机构开展合作关系,而是以机构内部的独立研究为主,这不利于学术研究突破空间的限制,未来研究机构可通过加大与外部的合作关系来实现思想的碰撞与交流,避免出现闭门造车。

从2010年1月至2021年7月发表关于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文献量排名前14名的研究机构如表1所示。从数量来看,发表文献最多的是华中师范大学(31篇),其次是中国人民大学(17篇)。除此之外,发表文献相对较多的还有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

表1 2010年-2021年发文量前14名的研究机构

4 研究主体热点与中心内容综述

文献的关键词对其主题和研究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在CiteSpace生成的关键词共现图谱中,可以通过节点的大小判断关键词出现的频率高低,高频出现的关键词代表着其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且节点的中心性越大,表明该关键词越重要。存在连线的节点表明其代表的关键词出现在同一篇文献中。图5展示了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其中包含了77个节点,108条连线。频次前十四的关键词为社区治理、社区自治、城市社区、社区、居民自治、社区建设、社会治理、基层治理、社区管理等(如表2所示)这些关键词代表了从2010年至2021年间学者们在社区自治方面关注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作为自治主体的居民、居委会研究以及协商民主、网格化治理的自治方式的探讨等。

表2 2010年-2021年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研究高频关键词统计

图5 2010年-2021年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在关键词共现的基础上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生成了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研究的关键词聚类图谱(如图6所示),共得到10组聚类标签。聚类模块值(Q值)大于0.3就意味着划分出来的聚类社团结构是显著的,聚类平均轮廓值(S值)大于0.5时,意味着聚类是合理的(陈悦等,2015[2])。本文Q值为0.7532,S值为0.9705,表明本文聚类结构合理有效。从图中聚类标签可以看到有关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研究主要是以社区自治、社区治理、社区党建为核心的一些研究。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将学者们的主要研究内容与观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图6 2010年-2021年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

4.1 我国城市社区自治主体及其关系

城市社区自治是指居民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以社区居委会为依托,结合社区大会和协商议事会等形式,实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活动(张雷和张平,2015[7])。因此,在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研究中,多数学者都强调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党建引领社区自治,这是正确处理党、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以及使党的执政能适应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王世强,2021[8])。在党的领导下,城市社区自治的主体包括政府、居民、社区居委会、社区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学者们对于这些主体在自治中的地位与关系进行了大量探讨。首先,针对政府在社区自治中应该扮演的角色问题,有学者基于国家自主性理论的角度,认为政府主导型的社区自治是当前中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模式,虽然这种模式存在着不足,但也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卢学晖,2015[9])。政府作为国家组织,其有效介入社区自治有助于社会自治的生长,因为社区自治与国家组织之间并不是一种零和博弈关系,而是一种嵌入与共生的关系(叶敏,2015[10])。

其次,社区自治的政治性表述强调的是党组织与基层政权引导下的民主,学术性表述则侧重于社区居民自主进行社区发展(赵春燕,2015[11]),因此学者们针对社区自治中的居民这一主体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城市社区居民自治被认为是有效实施社区自治的基础,居民在社区自治中的主体地位与重要性不断被强调,但在实际自治活动中社区居民呈现出参与水平总体低下、参与态度冷漠、被边缘化严重、自治实际控制感水平不高等特点(张平和娄成武,2014[12];陈磊和傅永军,2016[13])。张雷和张平(2015)[7]表明影响居民自治参与动力的最重要因素是自治实际控制感,然后依次是社区社会资本、人格倾向、自治态度和自治认知,且年龄、婚姻、职业、收入、学历、居住年限等个体因素也会对居民自治参与状况产生显著影响(张平等,2018[14])。陈伟东(2018)[15]认为目前社区自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遭遇居民的“理性无知”,即居民缺乏行动意愿和动力,理性的选择旁观、选择享受。

最后,社区中还存在着以居委会为代表的依靠政府力量自上而下发展起来的社区自治组织,以及依靠社会民间力量的不断壮大自下而上地推动形成的社会组织。我国社区自治的相关规定与实践都把居委会作为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社区自治组织,但长远来看社区自治组织的发展方向应是鼓励发展不同性质和种类的民间社团(黄娟,2010[16])。例如志愿服务组织能够弥补政府和市场力量的不足,为社区居民在政治参与、经济发展、文化娱乐、社会生活等方面都能发挥其重要作用(徐向文和李迎生,2016[17])。在我国城市社区自治中,无论是强调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还是发扬社会民间组织的作用,都需明确社区自治的目的是增进人民的福祉,各自治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介入的程度应以实现目标为导向,自治活动应以解决社区的问题和需求为动力。

4.2 我国城市社区自治面临的困境

关于我国城市社区自治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是来自多方面的,学者们对其的讨论与关注也各有侧重,总体可分为三个方面,即权力结构不合理导致的困境、共同体困境以及资源困境。在权力结构方面,被学者们最多强调的是社区自治面临的行政化倾向突出问题(李金红,2014[18];贾志科和罗志华,2020[19]),由于政府管住了社区自治组织的“帽子”和“票子”,两者权力和地位呈现明显的不平等,这可能导致社区自治组织忙于应对行政任务而无力回应居民的需求,最终出现社区自治关系错位和职能错位等问题(陈伟东和许宝君,2016[20])。有学者还指出由于“权力兜底”,导致社区内的纠纷往往需要动员上级权力直接介入才能最终解决,这一现象使得社区在处理纠纷中呈现出“闹大”逻辑,造成社区自治困境(汪仲启和陈奇星,2019[21])。值得注意的是,行政性有实质行政性与形式行政性之分,对社区自治真正造成困境的是形式行政性,其对自治并无益处反而增加了基层工作负担,因此“去行政化”改革的关键在于弱化形式化行政性而非追求“纯净”自治(苗延义,2020[22])。

权力结构的不合理也是社区自治第二个困境的原因之一,即共同体困境。本应作为共同体的社区变成了行政区,居民参与和认同程度较低,而形成了一种“夹生”社会(郎友兴和陈文文,2019[23])。此外,社区类型以及地域文化的多样和住宅空间的多元,不同阶层居住群体间关系网络稀疏,信任、规范、互惠等积极的情感未建立,难以形成“我们”的意识,社区认同感、归属感、依赖感淡漠甚至缺失,这些都为社区共同体的构建造成了阻碍,并限制了社区集体行动的能力(陈伟东和熊茜,2019[24])。有学者指出社区与居民之间存在着“共同体”悖论,即在“陌生人”社区体制下,社区与居民之间缺乏构成共同体的有机联系与黏合力量(冷向明和郭淑云,2021[25])。

社区自治的资源困境不仅是指资金、基础设施等物质资源不足,还包括技术、人才资源的缺乏。国家在向基层社区下沉行政任务的同时,相应的资源却未同步到位,例如在项目制的资源配给体系中,很多社区呈现出边缘化的生存状态,社区之间资源获取不平衡,部分社区为获得有限的资源甚至可能出现“展示性治理”(田毅鹏和张帆,2016[26])。李威利等(2020)认为中国社区自治中存在着一个循环性悖论,即社区资源越是缺乏,社区就越需要基层政府的支持,而基层政府对社区资源支持越多,社区行政化趋势越强,这在一定程度上越会影响社区自治的活力,而社区自治活力的不足,社区越是依赖基层政府的资源补给(李威利和马梦岑,2020[27])。因此,社区资源的匮乏对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顺利推进产生了不利影响。

4.3 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策略与模式的探索

针对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基本现状,学者们基于不同的理论与视角探索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提出了大量的自治策略与模式,以期解决城市社区自治中所面临的困境,保障社区在各种情境中实现有序自治。

与城市社区自治所面临的困境相对应,在权力结构方面,我国城市社区自治早期主要以行政型治理模式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学界对国家与社会关系认识的加深,学者们开始强调非国家中心论或社会中心论的合作型社区自治模式,认为国家与社会并非一元论关系,而是互动互生的(徐林等,2017[28])。合作型治理模式中的自治主体之间相互协作配合,大量学者所提出的社区自治思想与该理念保持一致。例如张平等人基于元治理理论提出“一核多元”的城市社区治理主体结构,“一核”是指中国共产党是唯一领导核心,“多元”包括政府是主导力量、社区居委会是关键依托、社区社会组织是能动力量、驻区单位是重要支撑、社区居民是坚实基础(张平和隋永强,2015[3])。“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模式以及“团队党建”的创新实践都是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的治理思想(李涛等,2020[29];周敏晖和郝宇青,2019[30])。张文龙(2018)[31]进一步指出“一核多元”的治理模式还需要与社会公共性来支撑,多元结构、社会公共性和治理法治化共同构成了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三驾马车”。从“一元领导”到“多元共治”的转变,需要明晰党委、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等主体性权、责、利边界,构建平台型政府与社会的合作网络(王雪竹,2020[32])。面对我国城市社区自治中出现行政色彩浓厚的突出问题,学者们提出了自治目标由行政管理转向民主自治的“小政府、大社会”治理结构(向德平和申可君,2013[33]),以及“强国家——强社会”的关系模式,即给予社区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尤其是利益表达的空间,培育社区自治,建立以社区需求为导向而不是单纯以政府为中心的社区服务体系(王妮丽,2019[34])。

在共同体困境上,学者们大多从培育社会资本的角度来寻找对策。社会资本被认为是促进社会关系的重要黏合剂,实证研究表明社区的自治与该社区的社会资本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张菊枝和夏建中,2014[35])。张宏志等(2016)[36]提出从公共精神的角度来促进社会资本的生成,通过案例研究得出社会组织、公共空间和精英作用等在社区公共精神的建构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有学者还通过信任来培育社区共同体和社区公共性,其基本路径为社区能人基于声誉的信任——谋算和了解型信任培育社区共同体——网络结构信任与社区公共性形成(帅满,2019[37])。“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是当前社区共同体难以构建的重要原因,有学者提出可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联动的“微治理”模式,该模式可以打破社区成员间的陌生人状态,塑造一种全新的小微多样社区人际交往模式——“微交往”,形成了城市社区以“微”为特色的多中心网状人际互动模式(唐晓勇和张建东,2018[38])。

最后,面对我国城市社区自治中各种资源不足的问题,有学者提出应加快推进专业社工人才培养及其社区岗位开发,让公益补贴、购买、创投成为常态机制,优化面向社区的社会组织及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环境(王伟进等,2018[39])。除了探讨人才培育与发掘自治资源外,学界还将目光投在了当今大数据时代的特殊背景上,大数据与社区治理的结合为社区自治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刘鑫鑫和苏珊珊,2018[40])。在智能技术的加持下,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呈现出民主参与度显著提高、居民话语权重新分配、社区多元利益格局加速形成等新样态(夏永梅,2020[41])。必须注意的是,技术嵌入也离不开其他资源的保障,只有在人才、技术以及各主体参与等多种资源的共同赋能下,城市社区才可能实现精准治理(王泽和贾泽诚,2021[42])。

5 主体阶段性研究与演变特征

在关键词共现的基础上,借助CiteSpace软件生成了关键词时区图(如图7所示)以及突现词分析图(如图8所示)。关键词时区图可以清晰的看到不同时间的研究主题,突现分析图则可以得到不同研究重点的突现时间、结束时间以及突现强度。由图7可知,2010年至2014年的研究前沿为社区党建、社会建设、社区社会资本、社区管理模式等。自2015年开始,社会组织、三社联动、微治理、社区治理、多元主体成为新的研究前沿。综合关键词时区图以及相关文献内容,可将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

图7 2010年-2021年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研究关键词时区图

图8 2010年-2021年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研究的突现词分析图

5.1 宏观自治思想的探讨阶段(2010—2013)

早期关于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社会变迁下的政府转型、构建社区共同体、加强社区服务等宏观自治思想的讨论。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逐渐从单位制、街居制走向社区制的背景下,关于行政、自治、政府统筹之间的关系处理在当时已成为讨论焦点,相关研究内容包括转变政府职能、发展城市基层民主、加强社区党建、厘清社区居委会和业委会等自治主体之间的关系等。这些研究内容主题与国家政策思想指向一致,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中对社区自治中服务内容确立了明确的目标任务。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中强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作用,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有机结合;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省沈阳市社区走访中谈到“加强社区服务,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让需要帮助的群众得到帮助,需要保障的群众都得到保障”,充分传达了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基本自治理念。

5.2 研究内容的多样化扩展阶段(2014—2017)

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注重运用法治方式,实行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做好基层基础工作,推进城乡社区建设,促进基础民主协商”,并进一步强调要“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强城乡社区治理”。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唐山市的工作会议中指出“要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整合各种资源,增强社区公共服务能力”。国家政策文件与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多次明确城市社区自治的重要性,相应的指示内容也逐渐明细化,为学界研究指明了方向,这一阶段出现的关键词主要有“自治实际控制感”“社区社会资本”“社区治理”“社会组织”“三社联动”等。随着我国社会改革进入“深水区”,学者们开始广泛关注到治理转型下的城市社区自治凸显的各种矛盾与困境,大量有针对性的自治模式被提出,代表的有“三社联动”、“居站分离”和“一核多元”治理等。此外,学者们还注意到一些特殊社区的治理问题,如拆迁安置社区、老旧社区、多民族社区等。学者们在对自治模式进行探讨的同时也在不断反思,例如有学者对被理论界肯定的网格化管理模式进行审视,提出相应的转变与改善路径(姜晓萍和焦艳,2015[43];何瑞文,2016[44])。因此,这一阶段的研究内容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是针对城市社区自治的实践过程对之前研究的进一步扩展。

5.3 微观自治问题的聚焦阶段(2018—2021)

新时期城市社区自治的重要性依然没有下降,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就在社区,社区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要及时感知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加以解决”,这对城市社区自治提出了更细致的要求,强调应该以解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目标导向。与国家领导人的思想指示一致,学者们的研究内容也逐步聚焦到微观层面的矛盾冲突分析与具体问题的解决上来,紧密结合时代背景的需求提出具体的自治策略。例如党建引领社区自治虽在2010年甚至更早就已出现,但其具体如何落到实处、实现机制以及实践路径成为了近期的研究热点(何绍辉,2021[45];岳经纶和刘洋,2021[46])。此外,还有更多中微观层面的自治策略被提出,如提升居民参与水平的“小社区+大党委”自治模式、从文化、利益、信任角度构建陌生人社会下的社区共同体以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微治理”等。还有学者还针对当前的疫情背景提出重塑后疫情时代的基层治理,构造行政——自治互益型政社关系,打造“韧性社区”(王勇,2021[47])。未来在短期内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研究可能仍处于该阶段,学者们会就社区中不断凸显出的矛盾进行对策分析,但同时可能缺乏对未来城市社区自治问题的预见能力,学界应该加强对未来可能出现问题的探析以保障社区在面临紧急事态时仍能有序自治,而不能仅限于“事后”研究。

6 总结与展望

本文以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有关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CSSCI来源文献为基础,借助CiteSpace软件对最终所获得的370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总体而言,其研究特点、不足以及相应的未来研究展望总结如下。

第一,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研究自2010年以来,虽未一直保持高增长率但总体文献发表量仍保持较高水平,研究主题与内容日益丰富,研究作者和机构存在合作关系,但绝大多数为独立研究,合作密度稀疏。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相关研究的学科视角多集中与行政学、社会学和政治学,多学科共同构建的研究态势还未形成。学术界的交流碰撞可能带来理论与实践模式的创新,因此,应倡导学者与研究机构之间加强合作网络关系,引入更多的学科视角,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共同丰富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研究,促进基层民主政治。

第二,通过关键词聚类图以及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将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研究的主要内容归为三个方面,即我国城市社区自治主体及其关系、面临困境以及相应的自治策略与模式的探讨。从文献的梳理来看,学者们对于城市社区自治中党的领导地位、多元合作关系、共同体的构建等方面存在共识,在自治模式与策略上针对具体问题各有偏重,但总体上都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促进社区和谐为目标导向。值得注意的是,大量研究采用的是个案分析,学者们所提出的自治理念与模式策略可为其他社区解决问题提供借鉴意义,但实践中的模式应用应谨慎选择、因地制宜,而未来研究也可采用更多方法科学验证自治模式的应用普遍性。

第三,通过关键词时区图以及突现词分析图,可以看到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研究与国家政策思想和社会现状紧密结合,节点较大的关键词与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以及政策指示中多次强调的重要主题一致。社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承接着众多为人民服务的功能,在各种突发情境中也是国家联系群众的关键连线。因此,学界对于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研究不仅要有处理当下问题的时效性,如在新冠疫情爆发后研究者们的目光大量聚集在社区自治中的紧急风险应对问题上,还应具备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境的预见性,为社区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时仍能有序自治提供参考意见。

最后,除了可以从上述所提及的多学科视角、多方法验证和预见性研究来对社区自治进一步探讨外,未来研究还可围绕当下时代背景、城市社区自治现状以及居民需求开展更深入的探索,努力解决现有政策方针和理论研究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例如,面对当下的大数据时代,“人海战术”不再适用,应如何对我国城市社区自治方式进行变革?针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背景,如何完善和创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对于一直强调的党建引领社区建设问题,也仍有大量研究空间,如提升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居民组织力和号召力的途径与机制研究等。

猜你喜欢

学者社区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