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棉纺织技艺的非物质文化属性及当代价值体现

2022-04-27陈海英胡晓东冯泽民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棉纺织土布手工

陈海英,胡晓东,冯泽民

传统棉纺织技艺的非物质文化属性及当代价值体现

陈海英a, b,胡晓东*a,冯泽民a

(武汉纺织大学 a.服装学院,b.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3)

传统棉纺织技艺在中国纺织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门类。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棉纺织技艺的非物质文化属性,对传统棉纺织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做进一步思考。在新的历史时期,针对传统手工棉纺织技艺呈现出的新时代特征,应从树立土布文化新观念、融入现代生活方式,制订土布认定标准、规范土布产品市场,开拓土布设计思维、贯穿手纺手织全过程等三个方面着手,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间文化多样性,并体现其当代价值。

传统棉纺织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属性;当代价值

0 引言

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与纺织相关的生产技艺、生产成果以及相关的民艺和民俗的总称,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系中,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布在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以及民俗三大类别中,主要表现形式为纺、染、织、绣、服饰制作的传统手工技艺以及纺织服饰相关的民俗文化。

根据纺织原材料的不同,传统纺织又分为棉纺织、毛纺织、桑蚕丝织造和夏布织造,以棉花为主要原材料的传统纺织手工技艺被称为传统棉纺织技艺。

传统棉纺织技艺在中国纺织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门类。《尚书·禹贡》记载:“岛夷卉服,厥篚织贝”[2],“岛夷”一般认为是指海南岛黎族的先民,“织贝”则是棉织品[3]。可见黎族在战国时期已在运用手工棉纺织技艺。根据《宋史》等相关文献中关于棉花种植的记载,在宋末元初,棉花已大量开始在中国沿海的福建、广东和通西域的关西陕北一带大量种植。元朝元贞年间,黄道婆从海南返回松江,对纺织技术进行改革和传播,又极大的促进了长江流域的棉纺织生产和棉花种植的快速发展,自此,用棉织布裁制的衣被成为人们生活广泛使用的必需品[4]。

传统棉纺织技艺分布我国各地,世代相传,一直以来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经统计,截至2021年入选第一批到第五批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的有10项,即上海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河北威县土布纺织技艺、河北魏县土布纺织技艺、河北肥乡织字土布纺织技艺、江苏南通色织土布技艺、浙江余姚土布制作技艺、维吾尔族帕拉孜纺织技艺、四川凉山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山西惠畅土布制作技艺、湖北枣阳粗布制作技艺。入选省级的代表性项目则多达百余项。另外,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包含了棉纺织技艺,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些纺织类非遗项目从名称上没有直接体现为棉纺织技艺,如山东鲁锦织造技艺按照原材料、工艺性质,是在棉纺织基础上增加了提花的变化,我们称之“鲁锦”,实际上它就是山东的传统棉纺织技艺。如壮锦、侗锦、苗锦、土家织锦等少数民族的织锦,所用的纺织原料包括棉、麻、毛等,大都是以棉为主,也是传统棉纺织技艺的优秀代表。

1 传统棉纺织手工技艺的文化属性

传统手工艺是在农业社会用手工劳动的方式对材料进行加工,改变其形态的过程和结果。[5]传统棉纺织手工技艺也是如此,要经过搓棉条、纺纱、染纱、浆纱、倒筒、插筒、牵经、穿筘、穿综、织造等十几甚至几十道手工工序,从棉纤维原料到棉纺织品,每一道工序都以一种新的物质形态呈现,每一项技艺都凝聚着手工劳动的智慧。清代方观承将棉花加工的过程绘制成《棉花图》(图1),并作了拓本,流传至今。

图1 清 方观承《御题棉花图》拓本-纺线、布浆、上机、织布

结合传统手工艺的概念与特点,传统棉纺织手工技艺具有如下的物质层面基本属性和非物质层面文化属性:

1.1 物质层面基本属性

传统棉纺织手工技艺是以棉纺织材料与棉纺织工具为物质性载体。棉花纤维经过加工、手纺制成棉纱,再通过手织制成棉织物,最终棉织物制作成服装、家纺产品等等都是与日常生活所紧密联系的纺织日用品。伴随传统棉纺织手工技艺的每一道工序,则需要纺车、纺锭、织布机、梭子等进行棉纺织手工劳作的工具(图2)。这些物质化的呈现承载着传统棉纺织技艺的中的手工技巧与地域文化,也是传统棉纺织手工技艺的物质层面属性的体现。

图2 传统棉纺织材料及工具

1.2 非物质层面文化属性

1.2.1 手工艺的复杂性

传统棉纺织手工技艺是手脑结合的智慧,艺术和技术的创作。如威县王母村的老粗布织造工艺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要经过搓花结、纺线、打线、浆线、染线、络线、掏缯、闯杼、绑机、织布等主要步骤,大大小小多达72道工序[6]。在织花工艺方面,采用挑经通纬的织花技法,仅借助一根小小的挑花棒,在传统的织机上织造出类似提花的复杂纹样[7]。通过一道道复杂却有序的纯手作工艺,不同色彩、不同质感的经纬交织,纱线连续、间隔、重复、对比等排列变化,形成机理变化、图案丰富、色彩多样的手工布匹。

1.2.2 民俗文化的承载性

传统棉纺织技艺是伴随着农耕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习俗而产生的,承载着民间耕织文化,蕴含着浓浓的民族情结。土布材料自然舒适,肌理天然淳朴,结构牢固耐用,花色图案艺术表现根植于与之相适应的风土民俗,是民间艺人生活智慧与艺术才华的结晶。

如湖北红安土布的典型传统纹样有囍字纹、菊花、双钱、白果花、胡椒眼、米筛花等,各有吉祥涵义。如囍字寓意“和谐圆满”,菊花被誉为“长寿之花”,双钱则意味“福寿双全”,白果花、米筛花、胡椒眼则是根据银杏果、米筛眼、胡椒粒象形而名[8]。据1990年出版的《红安县志》中描述,在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黄安土布(旧时红安称黄安)着意细、白,也讲究花色。县南有“柳条花”布、“米筛花”布,县西有“格子花”布。土布在秋冬染成苏月(浅蓝)、锡蓝、红青、墨青等色。贫困户则用黄泥沤黄布、荞麦花沤绿布、木梓树叶沤青布[9]。

另外,由于从事传统棉纺织技艺的多为女性,女性所从事的纺、织、染、挑、绣、缝纫等手工劳作被称为“女红”。土布承载的女红文化更让人唤起情感的回忆和人文情怀。

1.2.3 民族地域的多样性

传统棉纺织技艺遍布全国,为数众多。仅河北省就有魏县、肥乡县、威县3项国家级传统棉纺织技艺项目,以及赞皇原村土布纺织技艺等10多项省级项目,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经典特色图案,体现了“三里不同乡,五里不通俗”的说法。如魏县的传统纺织工艺通过经纬色线的设计排列和缯的确定,创造出200余种条格和花纹布的织造样式[10]。肥乡县的织字土布织造时把书法样模贴在织布机卷布轴下,按字体串梭织出相应的字样[11]。在江苏南通的土布则体现出浓郁的江海乡土气息,沿海的启海地区图案以几何形式为主,变化多端,典型纹样有芦扉花、竹节布、双喜布、皮球花等。内陆的通如地区图案淳朴,纹样题材多取自民间生活中熟悉景物,代表性纹样有蚂蚁纹、桂花纹、金银丝纹、柳条纹、豆腐格纹等[12]。

不同地域的传统棉纺织技艺都有着本地域的特征,承载着不同的文化符号,这也是非物质层面的重要属性。保护传统手工技艺也是要保护其文化多样性以及技艺语言中的地域“方言”。

1.2.4 传承的活态性和流变性

我国传统的棉纺织生产主要是纺织结合、耕织结合的家庭副业形式,同时也存在以棉纺织为专业的小商品生产和工场手工业形式,不管哪种形式,其手工技艺均靠世代传授,并能充分而灵活地运用家庭中的劳动力[13]。因此,传统棉纺织手工技艺的传承与日常生活劳作紧密联系,同时手工纺织日用品也是日常生活所需,一直活态存在于民间的生活之中。

纵观传统棉纺织发展历史,随着社会习俗的变迁,技术的发展,传统棉纺织手工技艺有其发展、兴盛和衰退的过程,具有文化的流变性。棉花传入中国之时,中国丝麻纺织己经相当发达,棉纺织参照并利用了丝麻纺织中的技术和织造工具,如山东传统织机有从“原始腰机→双轴织机→斜织机→卧机→互动式综蹑机→提花机→互动式综蹑机”的演变过程,并各具特征[14]。元朝元贞年间,黄道婆从海南回到松江,带回来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大飞跃,也让“淞郡棉布,衣被天下[15]”。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16]。此种状态一直延续600多年,直到清末民初,尤其是西方纺织工业革命进入中国之后,对传统手工棉纺织技艺造成巨大的冲击。我国从清末民国时期开始引进欧洲纺织设备,到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经济建设,发展机械化纺织工业,传统棉纺织技艺生产的土布的生产力远远的比不上工业化的生产,因此逐渐萎缩。我们在调研湖北枣阳粗布时,发现当地县志上有明确记载,在二十世纪三十、四十年代,甚至在解放以后,每年枣阳市场生产四万匹土布,规模很大。但到了六十年代后,产量直线下降,这也是农业社会男耕女织的状态过渡到工业化时代所必然的一个结果。

2 传统棉纺织技艺实现当代价值的思考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信,推进文化扶贫的政策,纺织非遗传承与发展迎来重要历史机遇。传统手工棉纺织技艺承载的厚重的民俗文化与人文情怀,依然传承至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新的历史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技艺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其当代价值应该如何体现,如何发展和流变以延续承载的文化和情怀,继续活态的传承,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2.1 树立土布文化新观念,融入现代生活方式

我们俗称的“土布”,是相对于西方机纺机织的“洋布”而言。如今机纺机织布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取代了原来的手织土布,成为全世界包括中国都普遍使用的商品。但在十八世纪纺织工业的时候,英国绅士还常用南京的芦花布做高级的绅士服。1883年英国出版的《中国博览》记载说:“中国造的南京土布,在颜色和质地方面,仍然保持其超越英国布匹的优势地位……(英国)人人以穿着‘南京布’为荣。”[17]有相关史料记载,在清代嘉庆年间,也就是200年前的1819年,中国的棉纺织布的出口量达到330万匹,一直还保持着世界上重要棉纺品出口国的地位,清政府通过手工纺织品的出口换回了大量的白银[18]。这段历史给我们一个启示,一方面表明中国人对传统棉纺织技艺的贡献在世界上是无可比拟的;另一方面说明,手工纺织品具有独特的文化和艺术价值,虽然小众,但不失时尚。在大工业的批量生产时代仍然可以历久弥新地保有传统手作的优势和魅力。

与我国手工业全面转型现代工业化发展不同,印度则实施二元化并存的政策,在城市实施大规模的工业化,限制农村手工业的转型,至今仍有数以千万计的家庭在从事手工纺织业的劳作,支持和保护手工业及其价值观[19]。

土布既然是与人类生活上千年历史中最为紧密的纺织遗产,承载着人类的衣生活,它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现代社会它也不应消失。我们应在认知重启的高度看待传统棉纺织技艺的传承。不同于大众化、产量大、工业化生产的产品,传统手工棉纺织技艺赋予了土布产品“两化两性”的特点,即个性化、小众化、稀缺性、唯一性,更能满足民众对自然、生态、民艺、传统的需求。传统手工土布诠释的多样的地域文化理念,是工业化无可替代的,更加适合于体现个性化、品牌化的高端设计和艺术价值的要求。我们看到,现今人们对土布依然有一种乡愁,一种延续在我们记忆当中的一种美好的情感,还有一批传承人在坚守。我们应该将手作产品与工业化产品进行严格区分,树立现代文化生活中的新土布观,让它更好的融于现代生活,后工业化的时代传统手织土布必然占有一席之地。

2.2 制订土布认定适用标准,规范土布产品市场

传统棉纺织技艺需要精工细作,产品体现个性化,它的核心技艺就是从手纺开始,到手织或手染手织。传统棉纺织技艺之所以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严格按照200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简称非遗公约)和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来进行把关和评定的。《非遗公约》中第二条明确提出“尊重有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艺术创作、产品开发、旅游活动等,应当尊重其原真形式和文化内涵,防止歪曲与滥用”[21]。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旨在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尊重和滥用,涉及道德层面、立法层面或是商业利用层面[22]。可以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民族民间文化的多样性保护和过程性保护尤显重要,手工与机械化生产完全不同,大量机械化生产都不是公约中的保护对象。

然而在现实情况中,传承人在坚持传统和传承过程中非常艰难,有着巨大的苦衷。我们对几个土布原产地做的初步调查发现,目前土布市场以传统棉纺织技艺加工的土布(有的地方叫粗布、大布等)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手纺手织,第二类是机纺手织,第三类机纺机织,这三类都在市场上出现,都称之为土布。机纺机织充斥于土布市场,少则占到百分之二十多则百分之五十;机纺手织占了一大部分,百分之七十到八十;剩下的不到百分之十,才是手纺手织。由于没有非遗类产品适用的界定标准,大量的机纺机织滥竽充数,混杂在土布市场,没有尊重土布原真形式和文化内涵,严重搅乱了市场,违背了非遗项目的保护条例,侵犯了非遗传承人的权利,甚至侵害到传承人生存的基本条件,这是传统纺织技艺的传承如此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笔者认为,需要通过政府、行业管理者制定相关政策,界定传统棉纺织技艺项目,制定土布产品认定标准,创建规范土布市场管理制度体系,杜绝机纺机织的产品混入。通过“传承人+设计品牌+土布认定标准”的形式推进土布产品从设计研发、手工生产加工到市场准入一系列的相关标准起草、制定与推广实施[23],严格区分手纺手织或手染手织的土布产品与工业化产品及其衍生品,规范土布产品市场,引导相关产业健康发展,这样我们才能够保护传承人的权益,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把真正意义上的传统纺织技艺传承延续下去。

2.3 开拓土布设计思维,贯穿手纺手织全过程

在新的时期,传统纺织技艺要传承,土布文化要延续并融入现代生活,应该从开拓土布设计的思维着手,贯穿整个手纺手织的全过程。传承人从一根手纺线开始,直到手织布的完成,都是极其宝贵的劳动,赋予了土布产品个性化、小众化、稀缺性、唯一性的特点。然而,在现有传承人创新设计能力欠缺,传统土布产品与现代生活融合度不够的情况下,设计师将是传统文化与技艺得以持续而广泛的应用与创新的重要力量,是纺织传统技艺融入新时代、新生活、新市场主要践行者与推动者。通过设计师与传承人的合作,让非遗的这种小众化、个性化、唯一性、稀缺性的特点得到真正的体现,避免对传统手工劳作资源造成浪费,使传统技艺变成实实在在的扶贫力量,让传承人的权益得到最大保障。

创新是对非遗最好的薪火延续,武汉纺织大学作为文旅部、教育部、人社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实施院校之一,2018年举办的“传统棉麻纺织技艺及产品设计传承人群培训班”通过设计师与传承人合作,创新设计的“新织楚裳”系列服饰融入了多项非遗技艺,服饰主体面料来自湖北枣阳粗布、华容土布、红安大布,河北威县土布、赞皇原村土布,服装充分表现手织土布纤维粗细变化和自然的机理质感,让传统质朴的棉纺织技艺再次焕发出其文化魅力与活力。该系列服装2019年在“锦绣中华”非遗服饰秀上展演展示(图3),并在当年深交会上卖到数千元一套,体现了传统手工艺的当代价值。事实上,真正的手纺手织在市场上是被尊重的,其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得到认可的。

图3 2019年“锦绣中华”非遗服饰秀“新织楚裳”

新时代非遗的传承,国外也有很多好的经验。日本京都的西阵织是日本极具特色的传统纺织工艺品。当地工匠们沿袭旧习恪守传统,虽然有很大部分在使用手工织机,但也擅于吸收新材料和先进技术,创新了许多技术含量高、工艺先进的产品[24]。西阵织这种采用新工艺新材料的创新设计,将手工制品的艺术性与功能性融为一体,通过技艺的精致展现,美化传统纺织品的特质,达到价值的最大化。另外,西阵织通过国际化合作,引进新的文化元素,高质量的产品设计与创新使地产品定位更为精准,有助于品牌构建、活化与推广。西阵织开放的思维理念和国际视野为传统手工艺的可持续发展找到一条可行路径[24]。

3 结语

我国的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见证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土布作为纺织文化遗产之一是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资源,在当代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与开发价值。正确处理传统棉纺织技艺和工业化的关系,在科学辨析传统棉纺织技艺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的基础上开展创新性和创造性传承,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实现遗产到资源的转化,实现价值再创造,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 赵宏, 曹明福. 中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5. 10-19.

[2] 傅治平. 原生态文化中孑遗的黎族记忆[J]. 琼州学院学报, 2012, (3): 5-9. +16.

[3] 刘兴林. 《尚书·禹贡》“织贝”考[J]. 江海学刊, 2005, (04): 125-131.

[4] 刘咸, 陈渭坤. 中国植棉史考略[J]. 中国农史, 1987, (01): 35-44.

[5] 徐艺乙. 材料·工艺·形态——传统手工艺及其关键词解读[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05): 1-4.

[6] 孟贵成. 实例分析非遗的继承与发展——以威县土布纺织技艺为例[J]. 大众文艺,2015, (02): 2.

[7] 刘立军, 阴建华, 胡玉良, 等. 河北省威县传统土布纺织的历史发展与当代传承[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0(04):102-107.

[8] 魏利粉. 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品设计开发——以红安大布为例[D]. 武汉: 武汉纺织大学,2016. 5-14.

[9] 唐健. 红安县志卷二·自然环境[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 655-656.

[10] 马军. 河北省传统手工纺织技艺的保护与传承[J]. 河北企业, 2008, (04): 64-65.

[11] 传统棉纺织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EB/OL]. http://www.ihchina.cn/ project_details/14475/, 2021.

[12] 任敏, 魏洁. 南通土布图案艺术分析[J]. 现代装饰(理论), 2012, (11): 213-215.

[13] 贺晓丽. 我国棉纺织技术的发展历程研究[D]. 天津: 天津工业大学, 2005.

[14] 杨传杰. 山东传统织机造物文化探究[D]. 山东: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013. 21-35.

[15] 马冲. 15-18世纪中国与西方技术发展比较分析[D]. 辽宁:辽宁师范大学, 2018. 20-25.

[16] (明)宋应星. 天工开物[M]. 邹其昌整理.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5. 38-43.

[17] 司徒尚纪,许桂灵. 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贡献与我国海上丝绸之路[J]. 新东方,2017, (03):41-45.

[18] 郭卫东. 丝绸之路续篇:“南京布”的外销[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3):5-19.

[19] 白馥兰, 董晓萍. 手工业与工业化技术:中印手工纺织业的比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5): 59-67.

[20]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联合国公约与宣言检索系统[EB/OL].https://www.un.org/zh/documents/treaty/ files/ich.shtml, 2003.

[21] 中国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第39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EB/OL].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7/content_751777.htm, 2006.

[22] 巴莫曲布嫫, 张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J]. 民族文学研究, 2016, 34(03): 5-6.

[23] 徐长杰, 董笑妍. 为纺织非遗传承发展谋未来-纺织服装周刊[EB/OL]. http://www.taweekly.com/tbbd/ zt18/201812/t20181206_3816807. html, 2018.

[24] 郑朝辉. 日本西阵织的活化实态探究[J]. 丝绸. 2020, 57(06): 104-107.

Cultural Analysis and Contemporary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otton Weaving Technology

CHEN Hai-yinga, b, HU Xiao-donga, FENG Ze-minga

(a. School of Fashion; b. Hubei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earch Center,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3, China)

Traditional cotton weaving technology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Chinese textile history a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extile intangible culturally heritage. By analyzing the cultural attributes of traditional cotton weaving technology, this paper offers suggestions on how the legacy can be inherited and further developed. With the aim to inherit traditional cotton weaving technology and protect region cultural diversity, there are three aspects to improve on for contemporary applications: First, revive the concept of hand weaving culture and integrate with modern lifestyle. Second, establish standard identification for hand-spun and hand-woven fabric and regulate the market of hand-spun and hand-woven textile products. Third, expand handmade fabric design thinking and ensure complete hand-spinning and hand weaving process.

traditional cotton weaving technolog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ultural analysis; contemporary applications

胡晓东(1969-),男,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传统纺织服饰文化及服装设计.

2018年文旅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课题(Z135050000038).

K892

A

2095-414X(2022)02-0053-06

猜你喜欢

棉纺织土布手工
三民文化村里的土布博物馆
黄道婆
唤醒沉睡的民间技艺——浅谈土布发展现状与未来
中棉行协发布主营业务收入百强榜
“卓郎”2018年棉纺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发布
杭州市土布文化产业化发展个案研究报告
2017年中国棉纺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百强榜发布
土布不『土』
手工剪纸
手工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