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改革背景下的活页式教材开发实践
2022-04-27曹海欧
曹海欧
摘要:通过对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电气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常规教材的现状扫描,发现有教材与职业岗位需求相脱节、技能竞赛方案有藩篱及“思政”元素融合不足等问题,指出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活页式教材应然样态,提出基于课程特征的项目化活页式立体化教材的开发和实践路径,实现信息技术与纸质教材的完美融合,提高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三教改革;活页式教材;开发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2)02C-0075-05
《国家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推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也提出了深化教材、教师、教法“三教”改革,注重“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努力提升教育质量。认真思考机电专业教学现状,教材中存在部分教学目标不能对应专业典型职业活动工作能力、教学实施过程不能对应专业典型职业活动工作过程、教学评价不能对应专业典型职业活动工作实效等问题。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人应转变教学观念,将机电行业的关键技术、核心工艺,特别是实际生产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规范有机融入新的教材中,解决现有传统教材与职业岗位需求相脱节、与技能竞赛方案有藩篱及“思政”元素融合不足等问题。同时,改革教学方法,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材及应用的现状
(一)教材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相脱节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通常使用传统规划教材,这些教材普遍存在知识技术更新慢,未能及时把企业和实际生产生活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规范”(下面简称为“四新”)体现在教材中,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时代。传统课堂教学“重形式轻融合、重成果轻素养”,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规格适配度不高。表现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堂教学目标设定普遍趋向于章节教学目标,只关注一节课(一个单元)的三维目标形式完整性,片面重视碎片化的课堂学习成果,教学目标未能从系统性、层次性及结构性角度思考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以“电气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教材配套的电工实训教材为例,教材中还是使用传统的陶瓷式熔断器,与实际岗位中使用的插拔式熔断器相脱节,传统线路的安装工艺采用的是硬导线,而如今职业岗位中普遍使用的是多股软导线走线槽。
(二)教材内容与技能竞赛初衷相背离
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组织的一项专业技能大赛,对职业学校技能人才的培养具有明显的价值引领和导向作用。目前,职业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一般都超前于在校学生所学知识技能,竞赛中出现的新的工艺、新的规范要求在现有教材中一般无法及时更新,技能竞赛内容在教材中找不到原型。以机电专业教材电气及PLC控制技术教材为例,教材中讲授的PLC的选型还是三菱FX1S系列或者是三菱FX2N系列,各类技能竞赛赛项中选用的却是三菱FX3U系列甚至是三菱FX5U系列。以电工实训课程为例,传统工艺要求线路走线横平竖直,而现在企业中多数采用线槽走线,接线头处须做绝缘端子,号码管也有相应规范要求。
(三)教材内容不能足够激发学生发展潜能
通过机电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当前中等职业学校使用的教材中,内容出现过于重视“硬技能(知识点学习)”轻“软技能(学生发展潜能)”的问题[1]。学生反映,在接受新知识时已适应学校的知识传授为主的学习模式,不知如何去自主学习新知识、新内容、新技术等。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导致后期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传统教材中缺少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块设计。
(四)教材內容没有融合课程思政元素
教材中普遍存在重视知识点和技能学习点的讲解与传授,忽视专业核心素养的培育,还是以传统技能传授为主,淡化了教材育人为本的本质,未能关注文化自信、工匠精神、劳动教育的思政融合。只有内心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人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根据最新的人才培养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应确立专业、学科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其共性是学生应具备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强化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教养的国家公民教育[2]。
二、“三教”改革背景下活页式教材应然样态
(一)活页式教材内涵
活页式教材关键在于“活”,另一个特征就是“新”,要能够灵活地加减内容,将新鲜的资料随时加入。信息化时代下的活页式教材可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数字化、教材立体化,便于灵活教学和自学,多方式学习,是传统纸质教材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完美结合,能拓展学习空间,丰富学习方式。活页式教材的开发完全具备“活页”和“教材”的双重属性,具备结构化、形式化、模块化、灵活性、重组性及趣味性等诸多符合教学和自主学习的活页特征,兼顾引导性、过程性、功能性、专业性、综合性等培训教材特质[3]。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电气系统的安装与调试”课程为例,基于企业真实案例开发活页式教材,融入企业实际岗位设备维护维修岗位需求,对原有教材进行重塑,采用模块化结构,以项目化、任务驱动的设计思路,将“四新”补充进入教材,让教材内容最大程度地切合企业生产实际。
(二)活页式教材的应然样态
1.以“岗课赛证”为出发点,形成“活页式”教材新常态。“岗课赛证”融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践,是许多职业学校正在探索的育人新机制。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推动育人模式变革,从技术岗位需要复合型人才出发,以典型工作项目作为教学载体,共同构建模块化、能力递进式的新型教学课程体系。参考相关行业认证、技能竞赛的能力要求整合实际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和成就感,从而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4]。“三教”改革要真正落地,“岗课赛证”融通是被广泛认可的实践范式,为活页式教材开发提供了广阔市场。作为课程改革内容的主要载体,传统教材的开发程序无法承载新形势下“岗课赛证”融通的任务,而活页式教材开发以学生为核心,顺应改革需求,自然成为新型教材的新常态。
2.以“思政融合”为核心,形成“活页式”教材新范式。职业教育的教材除了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载体外,更为重要的是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目前使用的教材大多按学科体系编制,课程的育人功能没有充分发挥。现有教材更多关注的是知识点的讲授、基本技能的培养和科学素养培养,没有关注专业核心素养的培养。教育的发展,让从教育者本身出发转变为关注学习者的发展,需要更加关注专业核心素养的培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文件,对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需要创新推动“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强化劳动教育,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值赋能。传统教材无法紧跟课程思政形势的需求,唯有建立开发“活页式”教材新范式,及时丰富课程教材资源,才能赋能课程思政。
(三)活动式教材的呈现形式
在活页式教材的开发中,应该着重思考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专业教学、服务于学生发展。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步,活页式教材的呈现形式应该是灵活的、多样的、创新的,是纸质版和数字化资源互补的数字化、立体化教材[5]。传统的纸质教材是根基,新的信息化资源、信息化技术与手段给予活页式教材技术支撑。数字化最大的特征是即时性、可编辑性,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内容的修改、更新和完善,解决教材知识点、能力点或者执行规范更新滞后的问题。在编制活页式教材时,应该吸纳传统教材中的有用元素,实现有继承的创新。数字化教材要精心设计,结构可以多变,呈现方式也可以多样化,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教材内容可以随时转变为在线动画、在线视频,彻底解决纸质教材单一、枯燥的问题[6]。
三、“三教”改革背景下活页式教材开发路径
“三教”改革背景下“岗课赛证”融通的新机制,最典型的特征是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匹配。因此,活页式教材的开发与实践应建立在校企深度融合的基础之上,提炼加工制造类技能竞赛项目中所需要的技术技能知识,以及机电技术应用行业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和岗位技术技能。明确教材任务体系,确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资源、教学实施路径、课堂教学评价,注重教材实施后实践效果的反馈修正。下面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为例来说明活页式教材的开发路径。
(一)校企共享,科学制订教学目标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要求应加强校企合作,开发企业典型项目作为学生学习任务,将“四新”要求引入实际教学任务中,强化企业工作岗位的技术规范、安全要求等教育[7]。吃透课程标准,充分考虑学情,专题调研校企合作企业中设备安装与维护岗位职业要求,深入了解企业常见电机典型控制线路安装规范工艺要求,控制线路常见故障分析。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可操作,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大国工匠的精神。围绕基本控制线路的原理、安装调试与排故,落实“三实”——实际任务、实境训练、实战检验项目新范式。基于学生认知规律的特点、结合课程标准,确立课程目标,要求学生懂原理、会分析、能应用,培养实践型的高技能人才。原理探究采用“擂台关卡”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队协作、知识分享、终身学习的能力;线路安装调试借助技能竞赛和双创竞赛成功经验,提高学生实践观察、技能操作、团队作业能力,塑造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故障诊断与排除引入企业真实问题,树立规范意识、安全意识、劳动意识,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见图1。
(二)资源共生,整合教学内容及资源
1.深化产教融合,打造校企共建合作平台。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強企业化人才培养模式在常规教学中的应用,将企业项目各环节实践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及时关注产教供需匹配度,打破教学场地限制,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校内校外课堂相融合。规划工学交替时间和授课方式,根据企业任务操作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教学还原工作过程。围绕机电行业企业核心工艺、关键技术、智能发展趋势,开发基于专业职业岗位工作内容。基于实际项目工作任务和真实工作情景来编写、充实教材内容,使课程、教材内容和职业标准相对接。将典型企业一线操作工、设备维修工、运维员等机电企业主要岗位的工作流程与岗位职责,融入电机典型控制线路的教学中,设计出直流电机、交流电机、特殊电机等典型控制线路的教学任务。让学生体会真正的工作环境,提高机电专业学生的素质,为制造业的发展培养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
2.整合专业课程,重整教学内容。“电气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是中等职业教育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基于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和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将“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及“电工中级工实训”等课程有效整合,基于企业深度融合进行设备维护维修岗位需求的分析与分解,结合岗位需要的核心技能,对《电机及电气控制技术》教材进行二次开发重组,架构为三大基础项目和一个综合项目。围绕线路的原理探究、安装调试与故障诊断排故,全程落实机电类专业人才核心素养的培养,突出活页式教材的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任务知识点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
3.对接工作标准,构建教材内容体系,保障教学可操作性。基于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及职业素养,对课程体系内容进行重构,将大项目课程内容落实于教材。企业岗位任务经过校企共创形成教学项目,通过任务序化构建教学体系,融入课程的教材中。同时将通识能力融入教材,使学生有全局视野、全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向同行,互融互通。
(三)以课研学,确立任务范式
确保同一门课程平行班级的教学质量,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一致认为,进行活页式教材开发时教材任务设计必须进行统一的框架编制,每个任务在设计过程中有统一的编制要求,方便形成后期模板化的教材,有助于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每一任务内容都选择基本控制线路作为教学载体,围绕线路的原理探究、安装调试与故障诊断排故,全程落实机电类专业人才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师生同辉,强化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实施过程是展示活页式教材建设成果的重要过程,也是进一步修订完善教材的实践依据。活页式教材的教学实施是基于学生思维习惯、学习规律、基础能力等因素,结合混合式教学方式进行线上学习与线下学生实践操作、学习与练习、学习与创新、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形式。融合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实现“教学内容理实化、课堂思政平凡化、教学方法任务化、教学过程信息化”,促进学生自主性、反思性学习。依靠学校、企业深度合作交流,教师和企业师傅联合传授,强化学生的技能培养。例如,项目二任务4中设定排除企业设备故障—正反转控制线路基本故障为任务主线,学生通过活动式、合作式、探究式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学习,能充分结合信息化元素形成多元化评价和共享性学习成果。学习小组根据企业岗位分工设置,各小组2—3人组成,注意操作、记录、监护交替换岗。仿真排故环节,学生小组通过课前讨论、课中展示,得出初步排故步骤,教师播放企业工程师指导视频,优化仿真排故步骤,为后面的实操排故打好基础。实操排故环节,通过教师示教、学生仿练、互设故障、合作排故,掌握实际排故过程的规范操作。整个教学实施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反思质疑、交流展示的能力,教师要不断修正教学实施过程,提升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
(五)实践结果反馈修正
依托学校机电专业骨干教师形成工作团队,进行活页式教材实践教学。通过课后反馈实践结果,拓展修正教材内容,累积实战经验值。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提升教材内涵质量,充实完善活页式教材,推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材改革实践。
参考文献:
[1]周如俊.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转轨”策略——基于“中国制造2025”视域[J].职教论坛,2016(4).
[2]李海燕.核心素养视角下学生学习力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9(3).
[3]李雪芹.基于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三教”改革策略[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4).
[4]曾天山.“岗课赛证融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8).
[5]夏丽丽.探讨基于“1+X”的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实训项目活页式教材开发[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11).
[6]黄洋.职业教育“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内涵及建设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02).
[7]施捷.产教融合中职服装专业“大课堂”教学模式课堂实施路径探析[J].江苏教育研究,2020(12).
責任编辑:章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