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深层理解的小说教学对话设计
2022-04-27刘战
刘战
高中教材中选编的小说文本,其涵盖、格局、辐射与功能都涉及指向深层理解的阅读。通常情况下,在小说文本教学中,教师需要先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语言意义,对话主要在词意层、句意层和文意层进行;接着要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文本内涵,就需要从人文层、技法层设计对话;最后还要从运用的角度实现创造性领悟,这就需要通过运用层的设计,指导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學会创造。由此可见,实现小说文本的深层阅读需要从人文层、技法层、运用层三个层面设计教学对话。
一、从人文层面设计小说教学对话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与工具是相对立的,但在小说文本阅读中,人文更多地指向作品涉及的创作背景、人生经历、思想观念等,重点是学生从文本中解读出来的对人性、人生价值的感悟。因为人文的范围很宽广,学生思想活跃,在阅读小说文本时触碰心灵的角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教师需要有更开放的人文视野,才能及时抓住学生阅读中关注或感兴趣的涉及人文方面的表达,适时组织学生开展对话,把小说文本阅读引向深处。
如教学《变形记(节选)》,小说是卡夫卡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学生习惯阅读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小说,对于以极度变形和夸张为特点带有荒诞色彩的现代小说,往往表现出不适应或茫然。有学生阅读《变形记》后,对作品开头提出质疑,认为没有写出主人公格里高尔醒来时发现自己变成一只大甲虫时的恐慌心理。这个问题直指对小说人文层面的理解,学生站在当下普通人的角度,客观地看人变虫后应有的心理反应,也是普通人的本能反应;但卡夫卡从他创造的现代主义表现手法看,他通过作品表达的是存在之谜,在不确定时间、地点、背景的模糊表达中,将虚幻与现实糅合起来,以展示人性内部的黑暗王国。当教师确认学生提问背后隐藏着的人文对话契机,可以就小说中的传统表达方法与现代主义文学表达特点的冲突组织对话,借此引导学生关注由卡夫卡《变形记》带来的对人性认识的视角与深度。这里设计的教学对话,看似是对现代主义文学表达方法认识的引导,实际上是西方文化对人性认识的探索才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表现方法,背后还是有人文性力量在左右。这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并认识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必须具备的认知基础。
二、从技法层面设计小说教学对话
小说文本阅读中的技术层面既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又包括作者的语言艺术、创作特色、创作风格等多方面因素,尤其是后者,更能体现小说文本中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创作艺术特色。教师在教学中,不可为了分析表达技巧而围着技术层面打转转,而需要借助技术层的体会、领悟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题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这才是指向深层理解小说文本阅读应有的追求。
如教学《百合花》,小说讲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围绕一床撒满百合花的被子发生在两个陌生的年轻人身上的故事,属于典型的革命传统教育主题的课文。但作家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没有出现高大上的词句,反而是通过细节的处理使人物栩栩如生地站在读者面前,这自然得力于作者艺术创作的魅力。一位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关注文本中的细节描写,设计了体会作者在细节描写上独特艺术的对话,要求学生在整体感知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再探索成功塑造人物形象的典型细节。经过讨论确定在通讯员形象的塑造上——“衣服上的破洞”这一细节刻画最给力:有的学生梳理了“衣服上的破洞”这一细节对应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有的学生挖掘“衣服上的破洞”与小战士(通讯员)成长的联系,认为在借被子这件事上的波折体现出作为革命者的性格弱点就像衣服上出现的破洞,而后来为保护担架队自己扑在敌人扔进来的手榴弹上牺牲了,这样的处置又凸显了革命者的高贵品质,原先表现出的性格上的弱点成了陪衬。这种对细节描写的体会,只有借助对话才能有如此深入的理解。
三、从运用层面设计小说教学对话
阅读教学过程中,“取法于课内”是普遍性、规律性要求,小说文本阅读也不例外,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小说阅读中学会阅读小说,在获得破译文本秘妙的方法、策略后,运用在小说文本的自主阅读中,或进行模拟层对话,或进行创造层对话,让学生在与小说文本的深度对话中有收获地阅读、有创见地解读。
如小说《祝福》是鲁迅先生的名作,相关分析的文章自然很多,多数是从社会环境因素(如封建、礼教等)分析祥林嫂的悲剧性格和命运。一位教师认为读鲁迅先生小说作品,需要关注刻画人物的独特之处——人物灵魂的刻画。以《祝福》为例,外部因素固然会影响祥林嫂的性格发展,但她自身内心的追求与挣扎才是其命运悲剧的关键。由此组织学生围绕祥林嫂自身内心世界的探究与文本开展对话,发现鲁迅先生在涉及祥林嫂改嫁、亡夫、丧子等人生重大变故发生时应有的内心反应都放到幕后,只一再写了祥林嫂平静地述说阿毛被狼叼走的情节。这种写与不写之间的取舍,才最能体现祥林嫂被沉重的生活压迫到极致时,产生了强烈的倾诉欲望却无处更无法倾诉,这就是祥林嫂灵魂深处最真实的写照。这样的对话结果就带有突破和创新意味。
总之,正如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所说的,小说文本阅读就是要通过设计对话引导学生探寻文本处于海面下的深层次的真相,对于学生而言,那才是小说文本中最具吸引力的核心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