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科项目式教学法的应用与研究
2022-04-27龚素兰
摘 要:在我国,项目式教学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研究成果,但到目前为止,项目式教学并未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此,文章探讨了信息技术学科项目式教学法的相关理论及具体应用策略,以期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到知识与技能,并付诸实践,从而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及交际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学科融合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2)12-0058-03
引 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要求逐步提升。创新而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故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将项目式教学法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刻不容缓。
一、项目式教学法的相关概念及原则
(一)项目式教学
结合以往专家、学者的研究可知:第一,项目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有能够贯穿课堂的驱动型问题;第二,现实情境在项目式教学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指引学生通过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第三,注重学科交融与拓展学习深度,此种教学模式落实了多个学科融合、交流的目标,使各门学科之间的屏障被打破,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触课本之外的学科知识,逐步形成对问题的规划能力与解决能力;第四,重视合作学习,将传统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地位进行转换,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发掘知识内容。总而言之,项目式教学能够集结合作、自主、趣味、情景等综合要素,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个人综合能力[1]。
(二)项目式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项目式教学法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四个原则,即将学生视为课堂中心,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支架”作用;选择恰当的项目进行教学;创建让学生轻松接受知识的学习环境;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时,教师要结合学生对学习项目的具体完成情况进行。
二、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项目式教学法的重要作用
首先,能够将初中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出来。如果教师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学生只能一味地学习简单知识,不能提高学习兴趣。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融入项目式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实际的完成、实施及参与某一个项目的研究工作中,明确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分析等方法与能力,也能够切实发挥自身的价值,收获成功所带来的喜悦之感,全面提高学习积极性。
其次,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将项目式教学法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观察问题等综合能力。而且,学生在小组合作项目中需要与组内成员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及决策等,进一步培养自身的团队协作能力与意识,这也是当代学生在学习与自身能力提升的进程中最需要强化的基本素养。
三、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學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学科越来越受学生与家长的重视,但是现阶段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依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与问题,具体阐述如下。
首先,教学方法单一化。虽然近年来教学工作不断改革、发展,但由于信息技术学科一直被忽视,因此,大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依然采用全程讲授的教学手段,而且在课堂教学中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与针对性,难以真正开展趣味化情景教学。这种模式虽然能够为学生传递教学内容,却难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过于重视理论学习而忽视实操学习。初中生所接触的信息技术学科属于基础性教育,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依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机械式学习,且所学内容过于文本化,难以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最后,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足。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有较为明显的差异,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依据相关指引进行自主探究,最终完成课程学习与实操练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直本着讲得越多,学生学得越多的想法,导致学生难以提升实操能力,最终只能是“纸上谈兵”[2]。
结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前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存在明显差距。在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课堂依然让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的位置,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不仅如此,由于学生缺乏实操机会,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都被不同程度的弱化。可以说,这与《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应用化、趣味化目标背道而驰。
四、项目式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逐步融入日常教学中。这一变化必然促使教师加大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进而在后续的教学中灵活应用相关技术。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内容既有科学理论性,也有较强的操作性。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避免学生只能“纸上谈兵”,助力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内容。项目式教学法对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与交流中主动、积极地获取相应知识。不仅如此,项目式教学法较为新颖,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设置恰当的学习项目
上文中已经提及,部分初中信息技术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较为传统,难以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而开展项目式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式学习。在该种教学方式中,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多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在项目的选择上应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学习需求和思想特征,不可以设置难度太大的项目。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前,教师应为所教学的具体项目设定教学目标。这一过程中的教学目标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期待学生能够达成的成果。教师所设定的教学项目、教学目标都应对学生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可以参考李艺教授所推出的三层结构,即学科知识、问题解决、学科思维[3]。
教师在设置项目后,应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以此来掌握获得信息的常用方法。例如,在教学“应用广泛的物联网”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应用网络地图、搜索引擎、浏览网站等,并要求学生结合教师的具体问题,利用物联网完成操作,如设置某一地点,让学生搜索具体的距离、位置等信息。在学生完成相应的项目计划后,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使学生增强学习信心。
(二)合理划分学习组别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着重注意學生的心理发展,并重视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4]。在开展信息技术项目教学时,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应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性化的小组划分。例如,在划分学习小组之前,教师需要全面地、综合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能力不同的学生划分到同一个小组,以促进学生优势互补,让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在实施具体的项目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不同兴趣,设计具有趣味性且难度适宜的问题,既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又让学生能够在愉悦的心理状态下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在该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漫画、音乐、影视资料等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5]。例如,在教学“电子相册制作”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收集拥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生活照片,制作简单且能分别吸引各个小组学生注意力的相册。在课堂上,学生会非常认真地观看。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电子相册的制作,并鼓励学生导入自己喜欢的照片。
又如,在教学“添加背景音乐”这一内容时,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喜欢的明星进行分组指导,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能够将个人的QQ空间背景设置成本小组成员喜欢的动漫或影视作品,并在后续的教学中为大家展示。大部分学生会迅速被音乐、图片、视频等吸引,而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反应引导学生进行实操,同一组别的学生因为有着共同的喜好,能够营造出更加积极的学习氛围。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带着兴趣进行学习,能使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6]。
(三)设置项目任务要满足的条件
在运用项目式教学法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需要提前设置具体、完整且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的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7]。一般而言,任务的设置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第一,注重生成式知识内容。在应用项目式教学法时,教师与学生会在解决部分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的知识,即生成式知识。因此,在进行项目设计时,教师要提前预设可能出现的生成式知识[8],以便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进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协作能力。
第二,任务设置的逻辑要具有连贯性。无论教学哪一部分的内容,教师在设置学习任务时都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连贯性[9]。
第三,任务的开展流程要具有连贯性。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很多内容与学习项目的教学并非一课时可以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并未安排在一起或间隔时间较长的课程联系起来,并对相关问题与知识点进行细致解读。
(四)重视课前知识引入并在课后强化总结
在传统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大多数教师都应用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虽然该种教学理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自主探索能力,但是,就其本质来说,只有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够充分发挥这一教育手段的力量。鉴于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应用项目教学手段之前,首先应强化自身综合能力,充分发挥课堂引导者的作用与价值,设计出与学生能力相贴合,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与策略,进而全力推进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学生的角度来看,能够对其学习产生影响的因素多种多样,因此,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应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重视课堂导入环节,为学生铺垫学习思路,辅助初中生更加全面、明确地掌握该堂课的内容。
不仅如此,将项目式教学方式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还需要对课堂内容进行强化总结,重视教学各个阶段的评价工作,尤其是教学评价问题。因此,教师应加快改革步伐,逐步完善教学评价工作,促使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能够在项目教学方式的辅助下发展得更加多元化,符合学生对课程的期望,保障该课程的发展更加完善。
结 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发掘更多新颖而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学习。项目式教学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选择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对初中生的学习具有极大的帮助,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扩大项目式教学的应用范围,使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获得更好的发展,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慧,王学男.人工智能时代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的挑战与突围:基于北京市西城区的调查与实践[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0(21):34-37.
[2]胡双.基于信息技术的高职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研究:以《软件测试技术》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A2):275-276.
[3]张玲.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探究[J].英语画刊(高级版),2020(14):95.
[4]史金飞,郑锋,邵波,缪国均.能力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南京工程学院项目教学迭代方案设计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02):106-112,153.
[5]饶润梅,程锦锦.走进儿童,遇见美好:浅谈幼儿园项目教学活动的实施策略与改进方法[J].读天下(综合),2020,32(2):150.
[6]徐伟伟.“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探究[J].数码世界,2020(07):171.
[7]张健.论项目式教学法的内涵及在应用型本科高校ESP教学中的设计原则[J].智库时代,2019,(20):184,186.
[8]彭小敏,徐若,董丽君,吴安如.基于核心目标达成的项目式教学在新工科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运行模式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9,6(62):137-139.
[9]黎义斌,张人会,程效锐.基于项目式教学的“叶片泵水力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7):194-196,227.
作者简介:龚素兰(1981.7-),女,福建石狮人,任教于福建省石狮市实验中学,总务处主任,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