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性学习:推动初中数学学习自动化
2022-04-27陈美云
【摘要】长期以来,教学一直以教为主,再带动学生学习,忽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若能唤醒学生自主反思意识,主动参与学习,这将极大推动学生在整个初中数学学习的自动化。本文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从学生的反思性学习现状,影响学生反思学习的因素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实现学习自动化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反思性学习 推动 初中数学 自动化
【基金项目】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专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生数学反思性学习策略研究”(立项批准号:Fjjgzx20-030)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2-0019-03
一、样本概况
此次调查以海沧实验中学学生为对象,根据学生的成绩水平、对数学的感兴趣程度、学习态度、反思习惯、反思意识、学习方法、反思方式及家长态度等方面进行问题设计,逐字分析,尽量避免暗示及歧义,使问卷符合全面性、目的性和适度规模。海沧实验中学初中部有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年段,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每个年段抽取100人发放问卷。在各年段长和班主任的帮助下,完成问卷调查,回收问卷300份,回收率100%。本研究的实证分析以300名同学填写的有效问卷为最终统计量。男生共160名,女生140名,符合学校男女生比例情况。
二、学生反思学习现状
1.学生有一定的反思意识,但不够主动
从问卷中发现,在学习遇到问题时,60%~70%的学生选择向他人请教,能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不到30%。上课没听懂,不能尽快想办法解决的占到1/3多。说明学生也知道自己学习存在问题时应该要解决,但主动意识不够,落实不到位。
2.学生的反思能力差异很大
从问卷中可以看到:(1)每次完成习题后能自己独立检查的只占28.7%,考虑多种解答方法的只占10.7%,更多的学生是依赖其他人,通过对比才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这部分学生占了44.7%,但这将导致其无法通过反思检查自己错误所在。(2)对待作业或试卷中的错题,68.6%的学生会去订正错题,但至于错题的产生原因及方法的总结,只有26.8%的学生会去完成。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经常性反思总结的学生也只有38.3%。这说明学生有一定的反思意识,但是反思方法还不到位,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去进行反思和总结。(3)解题过程中能先认真审题,反思题意再解题的占63.7%,这与老师平时的强化训练有一定关系,但仍有37.3%的学生解题不太会进行反思,题目只粗略地看过便凭印象开始解题,这将导致解题的过程中条件理解不够准确,已知条件有所疏漏,解题的准确性无法得到保证。
3.学生的反思学习习惯还不够成熟
学生能经常性反思知识和学习方法的仅占38.3%,偶尔反思的占52.3%,说明学生知道反思对学习是有帮助的,应该进行反思,但反思的习惯尚未养成,六成左右的学生还处于随心所欲的状态,想起来了或有时间了才进行反思,还没有真正让反思形成一种习惯,融进自己的学习生活。
4.学生了解较多的反思方法,但难以坚持落实
经调查,60%左右的学生了解、接触过思维导图和错题本,说明学校和家庭已经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反思性学习。然而真正能坚持使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总结的,仅占10%左右,认真完成错题本的订正与整理的也仅有50%左右。说明学生对知识掌握存在缺漏时能积极主动分析原因,但难以长期坚持,反思的毅力明显不足。
三、影响学生反思性学习的因素
影响学生反思性学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老师的教学引导、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等,但以下原因值得引起关注:
1.學生本身能力培养的忽视
近来,大家对反思的重要性认识日渐深刻,知道反思是人成长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教师开始寻找有效的反思方式,课后对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反思,教师的教学水平得以不断提升。然而教学是教与学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教的反思并不能取代学生学的反思,而学生的学习反思意识十分薄弱,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局限于上课听课,下课完成作业的层面,这种意识极大地限制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教学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所以进行反思应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大部分。
2.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自我反思的引导
在新课程的推进下,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改变,课堂教学中有小组合作学习、分组竞争机制、探究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故而课堂上看起来每个人都动起来了,参与了,实质上有部分学生是被“牵着鼻子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热闹的课堂之外是学生不会思考解题,有需要思考的题目就束手无策。
上述原因直接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反思意识薄弱、反思能力低下、反思学习习惯差、反思学习毅力不强等,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学生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
怎样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让学生的学习形成自动化,真正做一个学习的主人?
1.抓住一切时机,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荷兰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可见反思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所以要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的习惯,必须从学生的反思意识开始培养。由于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初中生习惯于被动“跟学”,缺乏自身体验、反思感悟的过程,为改变这种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1)从起始年段开始进行反思意识的渗透
当学生一踏入中学大门时,要及时抓住时机,在第一堂课的学习方法指导中就及时渗透反思意识,让学生明白反思的重要性,教会学生反思的相关方法,如学会如何预习、记课堂笔记、及时联想反思等,并把这些方法运用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若这些反思意识能从起始年级抓起,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充分利用典型题型设置情境,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所以质疑是反思的基础,反思是质疑的深化和目的,两者是相互作用的,在教学过程中常遇到答案有多个解答时,学生经常漏解,对条件不确定时的分类讨论经常是学生理解的“重灾区”,所以可以在遇到该典型题型时,“集中火力”引导学生反思总结,相信经过专题反思过后,学生对该题型就能得心应手了。
(3)创设合作探究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让学生多参与合作探究,自觉建构的过程,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情境中,经历讨论总结等。不同的思维方法,不同的解题方法,让学生在分享中养成反思的意识。
(4)加强课后复习引导,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
课后环节加强复习反思方法的引导,如知识重现后,联想记忆,看书补缺补漏等,对例题的再深入研究,对解题方法的总结等,让学生对知识点的复习巩固形成系统化,从而内化为反思意识的动力。
2.多管齐下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刚入学的学生普遍反思能力较低,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形成,且反思并不是简单的回顾和一般的分析,而是从新的层次,不同的角度看到现实的不足,这需要相关的反思技能,所以要求教师能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反思技能,从而达到熟练应用的水平。
(1)以课堂为主阵地,培养学生学习反思能力
课堂是知识呈现的主要场所,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视定义的理解,结论的推导和应用,还要重视各个知识形成过程中的探究与发现,让学生在摸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创造和寻找可供学生反思的机会,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帮助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根据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学生创设反思的机会:
①引导学生在“绊脚石”上做反思
学生在探究学习或解题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如果学生无法自己解决“绊脚石”的问题,那么学生的能力将停滞不前。引导学生积极面对问题,思考解决的办法,如“绊脚石”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以前可曾遇见过?它是哪些方面形成的障碍,自己需要补充哪些相关知识,有没有相近的类似的解决办法,如何跨过去或换一种思路绕过去?让学生在“绊脚石”处进行反思,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时不至于手足无措,能有效提高思维品质。
②引导学生在错题归因处反思
以前学生并不重视错题的订正和归因,拿到作业后,很多学生只是瞄一眼对错就放一边,只有少部分学生会进行认真订正,还有一小部分学生会追根到底进行归因,所以错题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我们引导学生重视错题,把错题归因当作提升自己的法宝,引导学生思考错在哪里?什么原因导致错误?这个错误原因如何克服?下次再遇到可以采用什么策略避免再次出错?
③引导学生在课堂小结处反思
以往课堂上小结是由老师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学生并没有深入思考,属于被动接受,很快就忘了。现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反思,如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包括方法、思想、解题策略等)?你的收获有哪些?还有哪些困惑?怎样解决问题?由学生互相提问,互相补充,老师适时引申、提高,让学生从课堂上真正做到学有所得。
(2)课堂外借助丰富多彩的反思形式,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方法
课堂外的时间占学生学习时间的一大部分,狠抓课堂外的时间,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所以在课堂外我们采用以下方法来培养、巩固、强化学生的反思习惯,提升反思能力。
①认真整理错题本,及时补缺补漏
每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各不相同,学生的掌握程度会在练习中或考试中集中反馈出来,解题过程中的错题便是知识的缺漏所在,指导学生对错题进行反思整理,有利于学生对学习知识点进行反思与矫正,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刚开始对学生进行错题整理指导时,主要从格式方面进行规范,要求学生写出错题题目、错题的解答,还有正确解答、原因分析、解题策略、拓展反思等。当然由于学生层次的不同,所做错题分析也有不同的呈现效果,但只要认真去做错题反思的学生,一定能从反思中取得收获。
②用思维导图串起知识点间的联系
初中所学知识点是逐一呈现的,但又不完全独立,知识点之间有一定的联系,知识点之间又互相延伸拓展,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间的联系?应用好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同时对知识点之间的探究、考查有更深的理解。
在章节复习时,让学生把本章知识内容和思维导图画出来,理清各知识间存在的联系,既是对知识的一种重温,又能理解各知识间的脉络,在思维导图中还能引导学生把典型例题进行整理,明确知识的应用方式。
在中考总复习时,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把存在联系的知识进行串联,揭示不同知识间的联系,明确知识之间如何转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③考试后反思,助力调整学习方向
平时的练习有时还不足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状态,但每次阶段考试就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状态,所以考试后及时反思,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加以改进。考试后的反思可以引导学生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几方面进行反思。学习态度是否端正,会影响到学习的专注度,同时也是较容易改进的,故学生若能端正学习态度,积极面对学习,那么进步将是必然的;学习方法关系到学习的有效性,如果学习方法不对,将影响到成绩的高低,我们从学生自身特点出发,总结出好的学习方法,学习将事半功倍;学习习惯在于个人品质,有好的学习方法,还得有坚强的毅力支撑,坚持不懈方能见成效,所以反思学习习惯是要学生时刻不忘目标,提醒自己努力坚持向前!
反思性学习就像打开学习“潘多拉”盒子的钥匙,如果能坚持进行反思性学习,并把各种反思方法运用到位,让学习成为“自动化”绝非难事。我们在教学的路上将致力于推动学生的反思性学习,使之内化为学生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邵海勇.学生说题在初中数学反思性学习中的实践[J].学周刊.2017(2):146-147.
[2]柳海涛.如何提高高中数学微课教学有效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2):115-116.
[3]毕志山.初中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20):15-16.
[4]薛旭.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性学习的必要性及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94):22-23.
[5]谢碧秀.初中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J].名师在线.2020(6):32-34.
作者简介:
陈美云(1976年2月-),女,汉族,福建厦門人,本科学历,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