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索

2022-04-27张欣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4期
关键词:古诗词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张欣

内容摘要: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内涵深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篇章。学习古诗词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审美体验,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但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古诗词教学存在内容无趣,结论刻板,方法单一等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文本的特点灵活使用教学策略。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搭建支架,合作探究、专题教学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掌握鉴赏古诗词的技巧方法,帮助学生学好古诗词。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 教学策略

古诗词在我们民族传统文化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而诗盛于唐,词盛于宋,古典诗词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学习古诗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诗情画意中涤荡心灵,接受美的熏陶,提高文化素养。古诗词对社会事物、人生哲理,为人处世的深刻认识,能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古诗词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篇章。李白、苏轼的作品在古诗词教学中极具代表性,这是由于学生对此二人相对比较熟悉,更容易接受、理解其作品。再者,李白的诗歌浪漫、豪爽、自由,多用想象、夸张的手法,天马行空,契合初中学生天真活泼的特点。而苏轼的词作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行文清新豪健,乐观旷达。他自觉地将诗歌的艺术观念和创作方法运用到了词上,紧密地将诗与词联系起来,反映了一代士大夫文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条件,值得学生品读学习。但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内容无趣,结论刻板,方法单一等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文本的特点灵活地使用教学策略,以有效解决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古诗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模块,它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内涵深刻,学生可以从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熏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人文素养。但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影响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质量。下面我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分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重教师讲解,轻学生感悟

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介绍写作背景,讲解诗词的含义,但起到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没有接触作品就没有得到作者的反馈,知道背景信息也无法联系作品。但当学生懂得作品表达的情感,再去提示补充背景知识,效果是不一样的。古诗词不是文言文,翻译并非首要任务,教师也不应该低估初中生语言的感知能力,用时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教师单方面的输出确实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但容易使学生机械地解读古诗词,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久而久之会丧失学习的兴趣。教师通常认为学生理解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即可,但教师缺乏进一步地引导学生与作品之间产生情感共鸣,也就是共情。古人常说“诗言志”,古诗词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对于青少年心灵的滋养是不能忽视的,教师理应更加地重视学生对作品的感悟。

(二)重应试范式,轻赏析方法

古诗词中不乏有流传千古的名句,考试的频率也比较高,教师便更加关注名句的讲解,这就容易导致碎片化学习,时间一长,学生只记得名句。古诗词是一个整体,教师不应该忽视它在整首词中所起的作用,割断与其他部分的联系。教师在讲解古诗词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容易理解,往往简单地告诉学生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8]。学生拿着这套结论应付考试,实际上并没有掌握赏析古诗词的方法,难以真正的对这首作品产生欣赏。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诗歌方面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歌,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升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2]。”只有让学生掌握鉴赏古诗词的方法,才能跳出套用结论的圈子,近距离的探析诗词语言、意境的美妙之处。

(三)重反复记忆,轻诵读过程

应试教育背景下,语文考试试卷对古诗词的考察一般以填空默写的方式进行,为了保证学生得到较高的分数,这就要求学生背诵大量的作品。但背书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又大都采用重复记忆的方法,兴趣了了,效率不高。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教师轻视了“读”古诗词的重要性,这种特殊的文体,只有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到它美妙的意境。”“读”可以细分为朗读、朗诵和吟诵,朗读要求吐字清晰准确,声音洪亮,朗诵要求背诵并且能表达出作品的感情,吟诵要求辅以音乐,有节奏、有韵调地诵读诗文[3]。常言道“三分诗,七分读”,读古诗词的过程其实就是加深学生作品理解的过程,教师应该根据具体作品的需要选择最合适的诵读方法。只有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到位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背书的效率才会大大提高,同时也不会伤害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重课本知识,轻课外拓展

教师通常认為课本中出现的注释就是重点考点,便要求学生做好标注记下来,却对课本上没有注明的一带而过。只学习注释是不够的,比如作者运用了典故,如果教师不加以补充说明,仅凭学生自己是很难完全理解的。这就使得一部分学生难以顺畅地理解古诗词的大意情感。教师在课堂上较少地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同一作者或主题的作品,学习完课本选取的作品后,教师布置的作业又大多是背诵默写之类,只强调对所学知识的巩固,难以跳出课本,学生最终掌握的古诗词数量有限[9]。这表明了教师缺乏引导学生学习其他作品的意识,作业布置始终局限于课内,没有向外发散扩展。古诗词一般采用逐句讲解、品味鉴赏、背诵默写这种连贯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缺少自由交流分享的机会。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应对策略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暴露出内容无趣,结论刻板,方法单一,成绩为上等种种问题,无论是对学生古诗词的学习还是教学目标或教学任务的达成都是障碍。如果要改善这样的现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文本的特点不断改进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掌握鉴赏古诗词的方法技巧,深入体会其蕴含的思想感情。下面就以李白、苏轼的作品为例分析总结初中语文古诗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进一步探讨教学策略的适用性并加以完善,以此促进中学语文古诗词课堂的发展,更好地传承、弘扬古诗词文化。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如何导入新课会很大程度影响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采用情境法导入,即教师在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营造与作品相似的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进行初步的预设和判断[10]。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采用情境创设的方法导入,能让学生迅速地进入教师所营造的情境中,并以已有的经验思考问题,使学生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明月的美图,同时播放王菲的同名歌曲,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那情那景,学生完全置身于音乐渲染的氛围之中,一曲欣赏完毕,再询问学生对这首歌的感受。曲子是伤感的,可中秋佳节往往是阖家团圆之日,举头赏月,把酒言欢,好不快活,怎么会有伤感之情呢?这就和学生的已有经验产生了冲突,学生产生了疑问,自然就有了往下探究的兴趣。古诗词和音乐的联系非常的紧密,但在语文教学中,不太用音乐创设情境,可对学生来说,用音乐导入新课比较新鲜,也更容易接受。

(二)合作探究,明义悟情

传统古诗词教学过分强调教而忽视学,教师讲的太多,包揽了过多的工作,学生大多是接受性学习,导致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难以有效发挥。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多,不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妨碍人格的健全发展。因此语文新课程理念明确提出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前提,因此在古诗词课堂之中教师要学会适时的“隐身”,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就像导游一样把学生领到古诗词的美景之中,一路介绍但不要把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自主地欣赏,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感悟。例如学习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正音无误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再读这首词,询问他们读出了什么?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有的同学会想到这首词写的是围猎时的盛况这件事,有的同学会注意到作者的动作,有的同学会看到一些形容词,有的同学会抓住作者的情感,还有些同学看出作者采用的手法。也有一少部分同学想到今后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简而言之,学生可以从诗词中读出事件、景物、手法、情感、哲理等,因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是十分必要的,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能倾听他人的想法或评价,进而使自己的想法得到完善和改进。语文是开放性的学科,它不像数学公式那样只能计算出一个答案,因此学生讨论的观点只要有道理,令人信服即可。

(三)搭建支架,掌握方法

要让学生摆脱结论定式,沉下心来鉴赏作品,教师需得传授行之有效的鑒赏方法。学生掌握了鉴赏技巧,就会真正的对作品产生欣赏,长久下去才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增强审美情趣。顾名思义,“支架”就是支撑、辅助的意思,即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掌握必要的方法,然后运用所学的方法独立完成教学目标预设的任务[4]。由此可见,这一过程可以最大程度挖掘学生身上的潜力,牵引学生不断地探索新问题,掌握新知识。

还是以李白的《送友人》为例,教学目标指向学生在理解作品情感后加以赏析。学生可以通过题目以及作品的大意理解作者对友人离去依依不舍之情,仅仅是读懂还不够,还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是怎样传达这种情感的。教师可以设计几个问题,通过师生互动,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如下:1.全诗都写了哪些景物?2.结合诗意形容一下这些景物。3.首联告诉了我们什么,又有什么特点?4.这句诗好在哪里?学生通过思考以上几个问题更能懂得好诗究竟好在哪里,作品里的一字一句都值得仔仔细细地推敲。除了设计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教师还可以简要赏析一两句,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范例做比照,会更容易接受教师所使用方法,多加训练便可举一反三。比如赏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这一句,教师可以先作赏析,学生看见教师抓住“浮云”、“落日”来分析,自然就明白鉴赏作品时,要重点关注作者笔下描绘的意象,从意象入手,抓住关键字眼,再去赏析作品就简单多了。

(四)吟诵诗词,加深感悟

应试教育背景下,为了让学生拿高分,教师更加重视知识的讲解,但学生一直接受新文化、新思潮的冲击,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古人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不高,对作品传达的思想情感难以产生共鸣,所以说在古诗词教学中应用吟诵法是十分必要的。在诵读过程中有一些技巧:一是重音,二是停顿,三是语调,四是节奏[1]。在开展吟诵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立足文本,选取一些适合学生诵读的作品,让学生根据作品的特点寻找与之相匹配的伴奏,这样朗读者既容易投入感情,也会极大增强诵读的效果[1]。

例如让学生吟诵李白的《行路难·其一》,首先要确定基调,基调的确定需得从诗歌的情感入手。诗中作者的心情是无比低落的,因此基调也应该与之相符。确定好基调还要分析作品中诗人的情感有没有发生变化。前四句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忧愁烦闷,后四句作者在茫然之中想到姜子牙和伊尹的故事,这给诗人增添了信心,也预示着诗人的心情逐渐转变,因此诵读这四句时作者的苦闷之情应适当减弱。之后诗人回到现实之中,再一次感慨人生道路的艰难,不知自己的路究竟在何方,诵读这句就要加重语气以表现出诗人的感慨。最后一句可以看出诗人并没有气馁,他相信自己依然能够乘风破浪,披荆斩棘,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因此这句应该以昂扬的、充满信心的语调诵读[7]。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情感,学生把握住诗人情感的曲折变化,接着可以播放配套的朗诵音频,让学生多加揣摩学习。通过反复诵读,仔细品味语言,让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感悟诗情、诗境。

(五)专题教学,系统掌握

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往往只集中于课本知识,而那些具有延展性的内容又因为课时问题留到学生课下积累学习。学生课下忙于各科作业,真正去查询积累的少之又少,因此要提高课上时间的利用率,争取在有限时间内,做到课内课外知识输出的最大化。为了改进以往碎片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充分熟悉文本,发现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再化散为整,系统的传授给学生[5]。教师可以筛选出一些有关联性的作品、背景信息加以补充,方便学生融会贯通。

例如开展“走进诗仙李白”的专题教学,教师首先应根据学情确定教学目标,我们先指向学生能够系统的把握李白作品的风格特点。紧接着教师应尽快熟悉李白的诗歌,在此基础上挑选出有关联性的作品。经过分析可以看到初中语文教材要求学习掌握李白的作品按主题大致划分为三类,一是思念家乡,如《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二是送别友人,如《闻王昌龄左迁至龙标遥有此寄》、《渡荆门送别》、《送友人》。三是表达人生态度,如《行路难·其一》。教师可将它们打乱,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其中隐含的联系,如此一来学生便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李白诗歌所涵盖的内容。除了准备以上作品,教师还应调动学生回忆已掌握的作品,如思念家乡这一主题,学生马上会想到《静夜思》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再者送别友人这一主题,学生也可以想起《赠王伦》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这样学生就能把新旧知识串联起来[6]。

古诗词是我们民族的经典和瑰宝,源远流长,盛久不衰。古诗词教学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在实践中暴露出内容无趣、结论刻板、方法单一、成绩为上等问题,极大影响了古诗词的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習古诗词的兴趣;可以搭建支架,使学生掌握古诗词鉴赏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打开学习思路,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可以吟诵诗词,加深对诗词情感的体悟;可以开展专题教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要始终以学生为本,教师应根据具体讲授的作品,全面分析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学习需求的基础上,确定教学重难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以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白先才.读、诵、吟的区别[J].语文知识,2016.

[4]陈芳君.浅析语文支架式教学[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7.

[5]任刚,任洪婉.从探究式教学角度审视近年来的语文专题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17.

[6]张小芳.以经典文本教学促儿童传统文化传承——以李白诗歌为例[N].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7.

[7]都荣升.行路难教学设计[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

[8]陈鑫.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语文论坛,2019.

[9]张兆凤.语文核心素养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落实问题的解决对策[J].安徽教育科研,2019.

[10]康巧云.注重情境导入.优化诗词教学[J].甘肃教育,2020.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古诗词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我爱古诗词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