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格律可为律诗中的多音字定音辨义
2022-04-27常志伟
常志伟
内容摘要:依据近体诗格律,结合多音字在诗中的具体意义,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化解律诗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难辨多音字的音义认定问题。运用近体诗的平仄、“粘对”与用韵,均可帮助判定一联之内、两联之间以及韵脚字等多音字的音义。本文对语文教材,尤其是现行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所选律诗中的难辨多音字进行了穷尽性的调查判定。
关键词:律诗教学 语文教材 多音字
律诗之所以能够在中国诗坛上熠熠生辉并产生深远影响,主要因为它把诗歌的形式美、声韵美、感情美”完美融合在了一起。近来有学者呼吁,不管是古体诗还是律诗,要统一用普通话读音来读,这种一刀切的做法的确是方便了教与学。不过有些字在现代汉语中仍是兼有平、仄两读,且意义相异,在律诗中全部统读就会曲解诗人的本意。律诗的平仄本来就是为了利用声调的抑扬顿挫来增强诗歌的节奏感,使人们听起来悦耳舒适,统读后则律诗与散文无别矣。因此律诗中易引起误解的多音字仍应按其符合格律的读音来读,至少应标出该字应读的古音,以凸显格律特点。
《春夜喜雨》是杜甫诗中的名篇,先后被选入一些语文教材,影响之大,自不待言。当前通行教材中对该诗尾联中“重”的解釋基本正确,如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对“重”的注释是:“花朵饱含雨水故曰‘重’”,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解释为“花因沾满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运用近体诗格律可以确定该诗“重”与“看”的音义。当前通行语文教材中对律诗中的多音字多缺乏应有的注音释义,这就让一线教师在对该类字进行讲解时无所适从。
近体诗是唐代初年才形成的一种严格按照格律写成的诗,也包括唐以后模仿该诗体而写的诗。近体诗对一首诗的平仄、押韵,每首诗的句数、每句诗的字数都有严格的限制与规定。近体诗绝句两联四句、律诗四联八句,每句五或七个字,就是通常所说的五律、七律,五绝、七绝。押韵非常严格,只押平声韵,只能偶句入韵,即二、四、六、八句入韵,首句例外,有时可入韵。平仄与粘对,是近体诗最主要的格律要求。
运用近体诗的格律特点可以帮助判定一首诗中某些特定位置上多音字的音义。通过对现行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所收律诗中易混多音字的穷尽性调查,发现该类多音字主要有:“看”“胜”“应”等。具体论述如下:
一.近体诗的平仄
平仄格式大体上是一句之中平仄相间,一联之内平仄相对。唐宋时已以双音词为主,故律诗中的平平、仄仄通常都成对出现。又由于语音的节奏重心点一般落在第二个音节上,即处在每句第二、四、六个字的平仄一般不能违反格律,第一、三、五个字有时则可平可仄。这样一来,就可以利用该规则来帮助确定诗中一些多音字的音义。如: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该诗中的“胜”处在一联对句的第二个字位置上,与本联出句中“是”相对。“是”的声调在唐代为上声,普通话为去声,均为“仄”,根据一联之内平仄相对,可知“胜”应为平声,即今音“shēnɡ”。“胜”是“勝”的简化字,其本义为“能承受”“禁得起”,《说文·肉部》:“胜,任也。从力朕声。”今成语“不胜其苦”“不胜其烦”之“胜”即其本义,该义项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标明了旧读。由“胜任”引申指“相称、相当”,如:《论衡·案书》:“薄厚不相胜,华实不相符,则怒而降祸。”因“相当”隐含着双方完全相等的语义特征,进而引申虚化为副词 “尽”,如“不胜感激”“不胜枚举”。以上三个义项本读为“shēnɡ(《广韵》识蒸切,平省蒸韵,书母。)”在“胜任”义的基础上也引申出“战胜,打败对方”“超过”等义项,该引申义读音发生了变化,读为“shènɡ(《广韵》诗证切,去声证韵,书母。)”因此该诗“绝胜烟柳满皇都”中的“绝胜”应为“绝对与……相称、相当”义,即“绝对比得上”,其读音应为“shēnɡ”而非“shènɡ”,否则不合格律。普通话将两音统读为“shènɡ”就很容易将其理解为“战胜”“超过”义。不过在新编《新华字典》(第12版)将相应义项标明了旧读。
[唐]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將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教”与“使”相对,“使”声调为上声,即仄,那么“教”应读为“jiāo”,意为“使、让”。[唐]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中“教”与“明”相对,“明”平声字,那么“教”应读作“jiào”,意为“指教”。
“教”本义“教育”,其甲骨文字形是一个从攴爻声的形声字,爻与(教)在上古同为宵部,形旁攴表示手持器械施教形。后盖为突出教育儿童义,又加表义偏旁子,就成为了从攴从子爻声。到了小篆中“爻”与“子”又合体为。黄德宽(2007)指出,“教,从子从,亦声。教乃之繁文。”《说文·教部》:“教,上所施下所效也。从攴从。古孝切(jiào)。”由此可见,“教”的本义为“教育”,在此基础上引申指“指教”“管教”;因传授知识是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故可引申指“传授知识〔该义音变为古肴切(jiāo)〕”,又因传授知识要让对象学习,又引申指“使、让”义,该义项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标明了旧读。在现代汉语中受表示“使、让”义的“叫”的影响,又俗读为“(jiào)”。
根据律诗的平仄,我们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所收律诗中的易混多音字进行了逐一辨析,具体情况如下:
七年级:谭嗣同《潼关》:“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散”为多音字,其读音分别为“Sàn”与“sǎn”,在该诗中应读“Sàn”,义为“吹之使散开”。(唐)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应”为多音字,其读音分别为“yīnɡ”与“yìnɡ”,在该诗中应读“yīnɡ”,义为“应该”。
八年级:(唐)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空”为多音字,其读音分别为“kōnɡ”与“kónɡ”,在该诗中前一个“kōnɡ”,义为副词“只”,后一个应读“kónɡ”,义为“间隔”。(唐)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胜”为多音字,其读音分别为“shēnɡ”与“shènɡ”,在该诗中应读“shēnɡ”,义为“能承受”。
九年级:(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应”为多音字,其读音分别为“yīnɡ”与“yìnɡ”,在该诗中应读“yīnɡ”,义为“应该”。(唐)杜甫《月夜忆舍弟》:“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散”为多音字,其读音分别为“Sàn”与“sǎn”,在该诗中应读“Sàn”,义为“分散”。(唐)白居易《望月有感》:“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看”为多音字,其读音分别为“kàn”与“kān”,在该诗中应读“kān”,义为“视”。(唐)杨炯《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胜”为多音字,其读音分别为“shēnɡ”与“shènɡ”,在该诗中应读“shènɡ”,义为“超过”。
由以上统计可知,当前初中语文教材所选律诗中涉及到的多音字主要有五个:散、应、空、看、胜。
七年级:《潼关》中的“散”与“云”相对,“云”为平声,“散”应为仄声,即“sàn”,意为“分散”。《月夜忆舍弟》中的“散”处在第五句末尾,与“生”相对,必为仄声,即“sàn”。《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应”句的格律为“仄仄仄平平”,根据格律“应”为仄声,因本联出句“遥”为平声。不过该字位于该句第一个字位置上可平可仄,根据语义应为“应该”义,故为平声,即“yīnɡ”。《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应”与“瘴”相对,“瘴”为仄声,故“应”为平声,即“yīnɡ”,意为“应该”。
八年级:《黄鹤楼》中两个“空”音义均不同。首联中“空”,与“已”相对,“已”为仄声,故“空”应为平声,即“kōnɡ”,意为限定范围副词“只”。颔联中“空”与“不”相对,“不”为入声字,即仄声,该句格律为“仄仄平平平仄仄”,“不”处在该句第五个字位置上可平可仄。不过本句中的第五字必须是仄声,如果是平声该句的格律就变为了“平平仄仄平平平”。“三平调(诗句末尾三字皆为平声)”,这是律诗中的大忌,因此该“空”字应为仄声,即“kónɡ”,意为“间隔”。意为“唯有白云间隔千载依旧悠悠”凸显出诗人物是人非之憾。《春望》中“胜”与“更”相对,“更”为去声,“胜”应为平声,义为“能承受”。
九年级:《望月有感》“看”所在诗句的格律为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不存在拗救。“看”与“夜”相对,应为平声,即“kān”。《说文·目部》:“看,睎也。从手下目。苦寒切。”徐锴曰:“宋玉所谓扬袂障日而望所思也。”“睎”,即“望”。“看”的本义为“远望”。《广韵·寒韵》:“看,视也。苦寒切。”“苦寒切”即今音“kān”。视,即“看(以视线接触人或事物)”《广韵·翰韵》:“又苦干切。”“苦干切”,即今音“kàn”。从《广韵》对该字的注音释义来看,去声翰韵无释义,看来在当时翰韵的“看kàn”是寒韵“看kān”的异读,两者之间在意义上并没有差别,并且该字读平声更具有普遍性。普通话中该义读作去声,故在注释中可指出在唐代该诗中应读“kān”。《从军行》该联格律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应”位于出句第一个字位置上,可平可仄,“宁”的读音就要根据词义来判断,为“宁可”义,应读作“nìnɡ”,意为表示两相比较后选取一方舍弃另一方。与“宁”相对的“胜”也处在第一个字的位置上,也可平可仄,因两句之间蕴含着两相比较一方超过另一方义,故“胜”应为“胜过”“超过”,读作“shènɡ”。
二.近体诗的“粘对”
“粘对”也是律诗的主要格律特点。“粘”是就律诗两联之间的关系而言的,指律诗的上一联对句与下一联出句第二个字平仄相同。“对”指一联中两句之间的平仄关系而言的,指律诗的每一联中出句与对句第二个字平仄相对。因“对”在前文已经涉及,这里只谈如何运用“粘”来判定多音字的音义。
仍以杜甫《春夜喜雨》为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该诗尾联出句“晓看红湿处”中“看”在普通话中通常多作“kàn”,意为“以视线接触人或事物”,不过该义在唐代也可读作“kān”,意为“视”(详见前文)。该诗中“看”读去声,还是平声,读者常常莫衷一是。根据律诗“粘对”规则可知,应为“kān”,因该字与上联对句的第二个字“船”构成“粘”,两者之间平仄应相同,故应为“kān”。然后再根据“对”的规则可以判定出与“看”相对的“重”的读音应为仄声,即“zhónɡ”,意为“花朵饱含雨水后变重了”。
三.近体诗的用韵
律诗押韵非常严格,押韵通常必须合于平水韵,平水韵共106韵,其中平声韵共30个(上平声15个,下平声15个)。律诗通常只押平声韵,并且只能偶句入韵,奇句不入韵,即只能二、四、六、八句入韵。首句例外,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再者,近体诗不能“出韵”,即韵脚(押入韵的字)必须只能用同一个韵中的字,不准用邻韵的字,并且一韵到底。同一个韵脚字不能重复出现;避同义字入韵,如(花、葩)(忧、愁)。由此可见,凡是出现在同一首韵脚上的字必须合韵,即为平声字。根据这一规则,也可对律诗中一些多音字的读音作出判定。我们对现行统编教材人教版初中语文所收律诗韵脚中的易混多音字进行了逐一辨析,详情如下:
八年级:(唐)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看”为多音字,其读音分别为“kàn”与“kān”,在该诗中均应读“kān”,前者义为“望”,后者为“探视”。
九年级:夏完淳《别云间》:“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黄泉路,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在该诗中均应读“kān”,义为“视”。
由以上统计可知,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律诗中的韵脚字的只有一个“看”。《月夜》押“寒”韵,首联对句中的“看”,处在韵脚上,与第四、六、八句中的“安”“寒”“干”都处在韵脚上,故应读“kān”,其义为“远望”。《无题》押“寒”韵,并且首句入韵。因此该诗尾联中“看”,也应与“难”“残”“干”“寒”同为平声字,也应读“kān”,“看”,意为“视”,“探看”即“探视”。“探”与“视”同义连文,“视”也有“探望”义,如《论语·乡党》:“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该例意为“孔子病了,国君来探视,他便头朝东躺着,身上盖上朝服,朝服上放着绅带。”《别云间》首句不入韵,押“寒”韵,故处在韵脚上的“冠”“宽”“难”“看”均应为平声。“冠”应读为“guān”,“看”读作“kān”,义为“观览”。“南冠”在该诗中为用典,本指“南方楚囚钟仪的帽子”,后来借指“囚犯”。这三首诗中的“看”從意义看,在普通话中都读去声kàn,在教材中也应注明,该字在诗中本读看“kān”,普通话中读去声。
近体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作为一种影响深远的诗歌体裁,其魅力也在于其独特的韵律美。如果把其中一些特殊字词的读音都统读为普通话中常见读音,那么律诗的解读就和现代白话文无异了。利用近体诗的格律,并结合该字在诗中的具体意义,我们可以有效化解律诗中一些音近义通的多音字音义的认定问题,至少要让学生知道,在律诗中该字的读音不同于现代音。
参考文献
[1][宋]陈彭年等编《宋本广韵》[M],江苏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黄德宽主编.古文字谱系疏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温儒敏主编,《语文》[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2017、2018.
基金项目:河南省首批一流本科(线下)课程古代汉语建设项目;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项目:“地方高师院校古代汉语‘一体两翼’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阶段性成果(2021-JSJYYB-055);周口师范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与实践”阶段性成果(SZJG-2021001)。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