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个理解”的初中数学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2022-04-26黄秋芳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慢车变式教学活动

黄秋芳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 215024)

初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与思维性兼备的学科,在课程教学中增强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探究能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思维能力,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革新教学理念,立足于初中学生学习成长的特点,给学生设计高效的学习方案.而发散性思维便于延伸学生学习思路,培养学生灵动的思维方式,学生在不断地探究与分析中掌握举一反三的技能,实现学生多个维度学习与运用知识点.结合张建跃提出的“三个理解”教学理念,谈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1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前提条件

针对“三个理解”,也就是理解数学、理解学生和理解教学,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过程中,教师立足于“三个理解”的思想理念,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将“三个理解”的教学理念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全面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1.1 理解数学

在课堂教学中,理解数学是数学学科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师以理解数学目标,掌握数学知识的产生背景,确切的挖掘数学知识概念、数学知识定理和数学知识法则,深度探索数学知识的思想方法,理解各知识点的多元化管理.感悟数学知识的内涵与理性精神,区分核心知识与非核心知识,切合实际的归纳知识生成背景,还要思考是否能够利用和类比以及推广数学知识.

1.2 理解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需要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初中学生学习是相对活跃的个性化成长过程,积极研究和动手实践均是数学课堂学习的主要方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去猜测、计算以及验证,学生认真思考总结知识产生规律,这些均需要建立在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基础之上,由此发展学生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

1.3 理解教学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师生交流互动以及共同发展的一个过程,良好的教学活动,应该是教师教和学生学之间的和谐统一.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发挥自身组织者、引导者职能开展教学活动,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带领学生积极思考、乐于探索、勇于创造.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强调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挖掘,通过学习探究活动,带领学生经历知识发生与发展的过程,系统地构建数学知识结构体系,丰富学生学习经验.基于此,初中数学就是认真掌握理解数学、理解学生和理解教学的关系,落实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2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

目前,依旧存在诸多学生过度关注卷面成绩,追求高分数学的错误的学习思想,通过刷题方式,提高学习成绩,把考试当作自身学习的终极目标.大量的课业负担影响着学生探究习惯的养成,长时间之后会降低学生探究热情,无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依旧需要进一步探索,要为学生健康成长与个性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2.1 树立学生探究意识,积极正确引导

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过程中,就要意识到探究能力的培养并不是盲目探究,而是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与探究活动.在实际的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探究意识,给学生设置合理的情境,引导学生从中探究,有目的的提出解决问题方案,做好培养学生的探究活动的准备.比如在学习“有理数乘方”时,可以设置以下探究活动:一张厚度为1mm的硬纸板对折一次有多厚?对折两次有多厚?对折三次呢?对折10次呢?有人说一张厚度为1mm的硬纸板(足够大)对折24次后,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可能吗?这样的问题情境设置,一方面具有悬念,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能动手操作,便于探究规律.通过教师的有形引导,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便于学生全方位理解数学知识,在数学课堂中得到良好的学习体验.

2.2 实施多元理念,落实因材施教

作为相对独立的个体,学生和学生之间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保持客观性与公正性,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要单一的关注学生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也应按照因材施教原则进行教学活动,为学生个性成长提供便捷条件.在学习“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时,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一辆慢车和一辆快车沿同一条公路从苏州(A)到无锡(B),所行的路程y(km)与时间x(h)的函数图像如图1所示.

(1)快车比慢车晚出发____h,慢车比快车晚____h到达B地;

(2)快车经过____h追上慢车,快车行驶了____km追上慢车;

(3)求慢车、快车的速度;

(4)求A、B两地之间的路程;(5)慢车出发多少小时两车恰好相距46km?

图1

为了让每一位学生按需学习,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前四小题是基础题,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基础知识内涵.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加第5小题加以拓展,让这部分学生不断地发挥自我潜能,完成探究学习任务.

2.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探究欲望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把学习兴趣的培养,当作学生学习效率提升的关键手段,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能够引导学生全方位了解数学知识,生成探究心理.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课后注重教学与学习巩固之间的过渡,实现初中学生深层次学习.比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设置如下问题情境:如图2,两个边长不同的正方形连在一起,请你剪两剪刀,再把所得图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图2

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有趣而又富有挑战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又用本节课的知识解决此问题,让学生领悟到探究的乐趣,品味到成功的快乐.同时此问题又是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为下节课勾股定理的证明做铺垫.

2.4 变式延伸,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一些问题看上去不同,但究其本质却相同,解题思路和方法一致,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积累,引导学生加以比较,并且寻找此类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寻求通法通解.变式延伸,不但可以解决一个问题,而且可以解决一类问题,避免“题海战术”的同时,也拓宽了学生思维广度,增强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以少胜多”.比如研究“圆外一点与圆上一点的距离最值”时,设计了以下习题:

例如,如图3,已知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圆O是以AB为直径的圆,G是圆O上的一个动点,连接CG,求CG长的最小值.

图3

变式1如图4,已知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BE=CF,AE、BF相交于点G,求CG的最小值.

图4

变式2如图5,在Rt△ABC中,∠ABC=90°,AB=6,BC=4,P是△ABC内部的一个动点,且满足∠PAB=∠PBC,求线段CP长的最小值.

图5

将问题进行迁移变式,逐步探究圆外一点与圆上一点的距离最值,有利于学生解题思想方法的形成和巩固,达到了理解掌握该问题的目的.通过变式延伸,让学生触类旁通,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础上,开拓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是一门抽象性与逻辑性相结合的学科,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新课改标准下,数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探究能力的提升,通过小组合作与多元化的教学思想,潜移默化地树立学生探究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及时进行课后总结和反思,整理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采取高效的措施,如树立学生探究意识,积极正确引导;实施多元理念,落实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探究欲望;关注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变式延伸,发展学生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强化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慢车变式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慢车“寻鲜记”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一道拓广探索题的变式
聚焦正、余弦定理的变式在高考中的应用
课后习题的变式练习与拓展应用
高铁时代的“小慢车”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问题引路,变式拓展
航空浮子式汽化器慢车系统工作原理与典型故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