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油橄榄的栽培管理技术
2022-04-26李飞李金亮
李飞,李金亮
(1.会泽县林业和草原局,云南 会泽 654200;2.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大理分院,大理 671000)
油橄榄(Oleaeuropeca)属木犀科(Oleaceae)木犀榄属(Olea)的乔木树种,含有丰富的天然脂肪酸,分布于海拔50~2 600 m,温度18~24 ℃,年降水量500~1 200 mm 的区域,土壤多为轻壤质沙壤,有效耕作层0~101 cm,有机质含量1.16 %,pH 值4~8[1-5]。会泽县部分地区处于金沙江、小江和牛栏江区域,属干热河谷的困难立地造林地带。文章通过对云南省会泽县金钟街道温泉村的油橄榄种植地块进行调查,分析其栽培管理技术对成活率和挂果率的影响,旨在解决会泽县范围内干热河谷困难地带油橄榄造林的成活率不高的问题,为政府和林业部门实施退耕还林以及发展林业产业提供参考。
1 基本情况
温泉村位于会泽县西部,地理坐标为103°15′48′′~103°17′39′′E,26°34′67′′~26°40′11′′N,属金沙江流域、小江支流的干热河谷地带,辖区面积12.6 km2。山高、坡陡、谷深、土薄、自然灾害频发。气候条件恶劣,干旱少雨,无霜期240 d 左右,年平均气温17 ℃,年降水量800 mm,平均海拔1 740 m,石灰质土壤,土层较薄。油橄榄栽培地块用机械对土壤进行深度翻耕并配套建设蓄水池灌溉,从蓄水池到地块中间铺设滴管。2015 年12 月种植苗木来源四川西昌,2016年3月补植苗木来源甘肃陇南,属云南林川油橄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种植,2017年纳入退耕还林范围,2019年保存率94.7%。
2 栽培技术
2.1 地块选择
温泉村油橄榄种植地块选择在坡度平缓,坡位为下,属阳坡,阳光充足,降雨量少。截至2019年底,温泉村连片种植2块30 hm2,海拔分布1 500~1 690 m,其中沙壤栽培20 hm2,品种为科拉蒂(Coratina)和豆果(Arbequina);红壤栽培10 hm2,品种为鄂植8 号(Olive:E'ZhiNo.8)和小苹果(Olive Manzanillo)。栽植前(2015 年10 月)进行坡改成梯田,以防止水土流失。生土筑坎填塘,熟土还原覆盖后,全方面进行深翻耕,深度为30~40 cm。全面整地后按斜距改平后的水平距离开挖塘,初植密度为5×6(m),用挖机挖成圆形塘,红壤土1×1(m),沙壤土1.5×2(m),掏尽塘边和塘底所有的大石块,每公顷挖塘330个,植树塘挖在离堡坎边1 m,距堡坎下1 m的地方。
2.2 栽培方法
用挖掘机把塘挖好后,先在塘底垫20~30 cm的表层熟土,熟土上垫15~20 kg 的稻草或者苞谷草,草上垫农家肥(猪、牛、羊、马粪)10~15 kg 加普钙肥料0.8~1 kg搅拌均匀或者蚕粪5~8 kg加普钙肥0.8~1 kg 搅拌均匀,塘的上半部分用表层熟土加石灰1 kg加磷肥0.5~0.8 kg充分拌匀后填满塘,并高出地面30~40 cm砌成圆形窝盘,然后对塘浇水踏实。在袋苗移栽过程中将幼苗周围保持原土壤,并保持携带更多的土壤,移栽苗木过程中躲避强烈阳光照射,栽植时间选择阴雨天气或者傍晚进行。在幼苗移栽后,保持移植环境的潮湿度和适度浇水,促进油橄榄根系吸收水分,保障幼苗的成活率。在栽植株行距基础上,顺流水方向进行植沟挖掘,为了防止土壤积水,在沟底要挖掘20 m×30 m的排水沟,再以石块等填充以强化排水。
3 管理技术
3.1 水肥管理
油橄榄是以生产果实为目的的经济林树种,施肥对实现油橄榄稳产高产,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3.1.1 幼树施肥及方法
栽植第一年和第二、三年(2015年12月,2016—2017年)冬季以有机肥为主,施足基肥。农家肥10~50 kg 和劲素复合肥(生物钙镁磷肥、多肽豆蛋白)0.1~0.2 kg;第二、三年6月施磷肥0.25~0.5 kg/株,尿素0.5~1 kg/株,硼肥0.1~0.2 kg/株、钾肥0.5~1.0 kg/株,采用环状施肥法,沟深20~40 cm,宽40 cm,把肥料和土壤混合后回填。
3.1.2 开花挂果后施肥
栽植4 a后开花挂果树施肥量,春季开花前20 d到坐果,分两次施尿素0.5~1 kg/株;坐果期间(7月或8月),施复合肥0.1~0.2 kg促进果实的增长;冬季施农家肥100 kg/株、磷肥2 kg/株、硼肥0.2 kg/株、钾肥1.0 kg/株,采用对角挖四个塘施肥,塘深15~20 cm。
3.1.3 灌溉
冬季用皮管浇水浇透,到春季土壤太干旱,再用滴管浇水;排水采用明沟排水,顺山势而下,挖出沟槽。
3.2 整形修剪
通过整形修剪调节地下和地上树体的平衡关系,是培养高产树体的重要举措。幼树营养生长旺盛,发枝多而且密,干性较弱,重点是培养主干和主枝。主干的定干高度0.8~1 m,主枝3~5 枝,在树干上呈轮状均匀分布,两主枝之间距离5~8 cm,主枝分布区间的总长度为20~30 cm,张开角度为45°。主枝生长到1.5 m时,进行断梢处理,在断梢处选留一外向芽继续延伸向上生长。主枝下部(从主干处算起)20 cm 区域内的萌芽,全部剔除干净,其他区间直立向上枝一并全部剪除,剪出后涂抹油漆,保留水平枝和外向枝。主枝形成后,两主枝之间的空间相距距离为1.5~2 m 的圆形空间,空间内大量容纳的由主枝上分出的二级枝条,每年3 月发出的侧芽,要及时摘除。
3.3 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3.3.1 预防冻害
加强抚育管理,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寒能力。主要措施是秋后控制水肥供应,促使枝条充分木质化,如冬季干旱则进行冬灌,以免产生干冻。入冬前将主干用石灰刷白,或用稻草包扎,在树冠下铺厩肥或培土,以提高土温。
3.3.2 黄斑病
油橄榄黄斑病又名水湿害,主要原因是土壤通透性差造成,湿度大、植株会出现落叶、落果、根系腐烂等状况。治理方法:把土刨开,露出根系,把多菌灵喷洒在根上,再用波尔多液喷洒叶面。
3.3.3 主要虫害防治方法
每年的12 月都用石硫合剂(石灰10 kg、硫磺粉1 kg、水40 kg)喷洒树体,发现有叶甲、金龟子、天牛和其他蛀杆害虫、天蛾幼虫、毛虫、吹绵蚧、矢尖蚧、蝽蟓、蝗虫等,按剂量直接喷洒80%敌敌畏、50%辛硫磷乳油1 000 倍液、马拉松乳油500 倍液、40%氧化乐果等农药进行防治。
4 调查结果
4.1 保存率调查
具体调查方法参照一类标准地调查法,设立25.8 m×25.8 m 的正方形样地(每个标准地面积0.067 hm2)。栽植地块1 和2 的海拔、坡度、坡位和坡向相同,不同的是两个地块中间有条明显的大沟隔开成2个地块,坡改平、预整地、配置的肥料、栽植的技术和方法一样。地块1 沙壤栽植面积20 hm2,设置3块调查样地,平均保存率93.9%。地块2红壤栽植面积10 hm2,设置2 块调查样地,平均保存率95.5 %。2 块栽培地块2016 年3 月补植后全部成活。结果说明,油橄榄在云南会泽的干热河谷地带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非常高,2019 年保存率达到94.7%,在全县的干热河谷推广造林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见表1。
表1 2019年种植地块保存率
4.2 挂果率及产量
2019年样地油橄榄的挂果率及产量如表2。
表2 油橄榄2019年样地挂果率及产量统计表
表2 样地调查的结果表明,油橄榄种植地块的平均树高2.8 m,5 a 后科拉蒂挂果率为71 %,颗粒小,挂果率和产量都高,出油率高,油质好;豆果挂果率平均为68%,颗粒小,挂果率和产量高,出油率高,油质差;鄂植8 号和小苹果挂果率为52 %和47%,2个品种都是颗粒大,挂果率和产量都低。油橄榄树不挂果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浇水早,开花早,挂果早,被大风刮落;二是遇寒流侵入,温度急剧下降到0 ℃以下,有时霜比较大,导致因授粉受精不良而落花落果;三是在红壤土的栽培区域,地形平坦、排水不良,土壤过湿,水分充足,导致树势弱,进而引起大量落叶落果。
5 橄榄果采收和榨油
5.1 采收时间及方法
油橄榄果成熟期在11~12 月中旬。同一油橄榄园内或同一品种的油橄榄树,有75%~80%的果实达到完全成熟,即可进行采收。油橄榄果实成熟采用手工采收的方法,用遮阴网布铺在油橄榄树下,再把篮子挂在树上,人工用手把枝条拉下,顺着枝条刷下,有的果实落在篮子里,有的落在遮阴网上,落在遮阴网上的人工捡起,禁止用棍棒打落。
5.2 榨油时间及方法
果实采收后,去除杂物,按好果、青果和落果分类装入通风较好的塑料箱、箩筐(果实厚度不超过20 cm),及时运输到榨油厂,在24 h 内进行加工榨油,油脂最好。果子压榨40 min后出油。
6 结语
油橄榄在会泽县干热河谷地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高,科拉蒂和豆果挂果率和产量都高,鄂植8号和小苹果挂果率和产量相对偏低,均可作为林业生态建设退耕还林和陡坡地生态治理的造林树种。为节约苗木运输成本,苗木可在当地扦插和种子育苗。在项目建设的同时,应当配套相应的水利工程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