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学生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体系设计

2022-04-26孙伟民李玉祥耿涛李立

高教学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毕业毕业生指标

孙伟民 李玉祥 耿涛 李立

摘  要:以2020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指导,根据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生的毕业要求,对本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评价流程、评价方法、结果反馈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达成情况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达成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10-0086-04

Abstract: With the guidance of 2020 edi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the evaluation process, evaluation method and result feedback for the accomplishment degree of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are presented in detail, according to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graduates majoring in opto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e paper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evalu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achievement of opto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Keywords: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degree of accomplishment

工程教育认证是当前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工程教育认证的意义在于能够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有利于促进工程专业人才的国际流动与交流。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开始于2006年,并于2016年6月加入《华盛顿协议》成为正式会员。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专业申请加入工程教育认证体系,按照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进行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及持续改进工作。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两部分构成,主要从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与要求[1]。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在“毕业要求”指标项中明确指出,专业应通过评价来证明毕业要求的达成。毕业要求的达成是实现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重要环节和过程,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步骤。毕业要求的达成评价由本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教师采用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评估,针对近3年毕业生的所有评估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2-3]。

以2020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指导,对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体系与机制,再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评价方法

为实现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的准确评价,首先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机制,从而完成和实现对毕业要求达成度的综合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完成结果反馈,实现持续改进,确保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针对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专业在培养方案制订期间,需要对毕业要求指标点进行分解,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指标点要能够支撑,并对支撑度进行分析,形成各指标点达成度的目标值。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向本专业全部教师征询意见后,最终确定本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的合格标准。专业在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对各课程的教学过程、考核过程进行评价,形成对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根据课程的考核成绩,得出学生学习成效达成度评价。综合课程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得出毕业要求的各项指标点达成度,进而得到毕业要求的总体达成度。各评价环节的结果将作为持续改进的重要依据。

针对本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毕业生必须具备的各项能力要求,真实反映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和工作效率,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采用课程考核成绩分析法进行达成度评价,同时辅以调查问卷方法。因此本专业对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采用了以课程评价的定量评价和调查问卷的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见表1。定量评价方法是通过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度的支撑评价实现的,是一种量化的直接评价方式。定性评价方法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认可度与满意度,是一种定性的间接评价方式。

(一)教学环节评价方法

教学环节为有学分并对所有参与的学生有明确考核结果的课程或实践活动。具体方法及步骤如下。

1. 课程权重分配:根据对所有毕业要求分解后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建立与每个毕业要求指标点相对应的课程分配权重,也就是每门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点支撑的强弱关系,给予各门课程权重值(目标值)。该权重由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授课教师按照国家普通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与课程体系要求一起商讨决定,支撑某一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所有课程的权重值加和为1.0,在教学大纲中体现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授课内容、考核方式、课程目标、毕业要求指标点之间要保持对应统一的关系。以本专业的“毕业要求3”为例给出了“毕业要求3”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与课程或教学活动的对应关系示例见表2。“毕业要求3”为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的能力,把“毕业要求3”分解为三个指标点,第一个指标点为3-1指标点,要求具备能够根据光电信息系统的特定目标需求,以全周期、全流程的理念设计具体的解决方案的能力。这个指标点里面包含激光原理与物理光学两门课程,每门课程权重都为0.5,表示这两门课程对这个指标点的支撑重要程度相同或相近,这个指标点下的权重和为1.0。

2. 考核方式对课程目标的支撑确认:由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每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合理性进行评价,确定每种考核方式在对应的指标点中所占的分值权重,在教学大纲中体现。

3. 課程达成情况评价:课程对某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情况的评价计算方法为:

4. 在得到每门课程的达成情况后,将支撑这一毕业要求指标点下所有课程的达成情况评价值相加,即得到该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情况评价值。

5. 按照以上步骤,计算全部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取某一毕业要求对应的所有指标点达成情况评价值的最小值,即得到该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如果最小值达到0.7及以上,则表明该毕业要求基本达成。

课程负责人对评价依据合理性进行检查和确认,检查考核形式是否设置恰当,考核内容是否能体现全部指标点,有无持续改进的措施,根据检查结果填写“课程考核合理性评价表”,此评价表要涵盖课程对应指标点的达成情况,并明确说明判定结果是否“合理”。对“不合理”的课程,要指出考核形式和考核内容的改进措施和建议,要整改合格。课程评价根据其教学目标达成度计算值,结合其对各指标点支撑权重,算出课程对各指标点达成度评价值,包括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表和课程达成度评价表等测算各个指标点的达成度。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数据由各任课老师自评,课程负责人进行审定,并提交专业自评小组汇总归档。每项毕业要求各指标点达成度的最低值为该毕业要求达成度最终评价值。

(二)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可按如下两种方式进行。

1. 针对应届毕业的全体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让全体应届毕业生对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调查问卷内容应该涵盖所有毕业要求内容。对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在离校前期收集一次大四毕业生对自己知识、能力的评价和满意度。对已经毕业的学生,主要调研毕业五年左右的学生,采取以班级为样本单元的毕业生群体调研和企业走访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调研分析学生毕业五年左右的成长发展情况以及对毕业要求达成的核心能力认同情况。

2. 针对用人单位发放本专业调查问卷“毕业要求达成度用人单位调查问卷表”,跟踪本专业往届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和在各自岗位上取得的成就,专业重视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对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评价意见,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调研等形式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和沟通,不断听取反馈意见。根据反馈意见,逐步完善课程设置,进而在满足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对往届毕业生在毕业目标达成方面进行科学评估。毕业要求达成过程的评价流程如图1所示。

二、数据来源

毕业要求达成评价的数据,来源于有学分要求和对全体参与学生有明确考核结果的课程、实践活动,以及其他教学活动。包括期末考试试卷中各道题的得分,每次大作业成绩、口头报告表现及得分、图纸分数、毕业设计/学位论文的成绩等。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将考核学生实现教学目标的材料,如考试、随堂测验/考勤、作业、设计、上机/程序、实验、说明书/报告、图纸、论文及答辩/汇报等,作为评价课程达成度和毕业要求达成度的重要依据。根据目前本专业学生的规模情况,考虑到评价的准确客观,以一个年级所有学生的成绩作为数据来源。同时,毕业生问卷调查分析报告和用人单位问卷调查分析报告也作为毕业要求达成的数据来源和评价依据。

图1 毕业要求达成评价机制流程图

三、评价机构

学校建立与完善各类教学质量标准,各相关部门和学院按照教学质量标准进行规范管理,通过学院本科教育与专业评估、专业认证与评估、学院教学工作状态评价、教师课堂授课评价及日常教学检查制度等落实检查和评估工作,最后根据检查和评估反馈意见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整改。

学院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具体组织落实和执行学校的教学任务,在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由学院主管教学的院长牵头,设立由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负责人、专业骨干教师等相关人员组成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小组,该小组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组织课程专任教师及专家负责培养方案的制定,开展数据收集工作并完成课程达成情况评价和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并及时综合评价结果、分析相关结果的因素、提出改进工作建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调查问卷工作由学生工作办公室具体实施。评价机构人员及职责见表3。

四、评价周期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1次/年。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每学期对各课程满足毕业要求目标值进行评估,通常为课程结束后的假期进行,主要评价本年度课程对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情况。根据评估结果,找到各课程与目标值的差异,提出课程的改进措施。

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每届毕业生1次,在学生修满四年学制毕业时进行。根据各项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值,由此判定本届学生对于毕业要求的达成度,在毕业生离校后的暑假进行。

毕业生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的自我评价:每届毕业生1次,在应届毕业生离校前进行。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要求达成情况评价:修改教学计划前,针对毕业生所在的用人单位开展。

五、结果反馈

学校把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构建了以教师课堂授课评价、各种教学专项评价、教师培训与退出机制以及日常教学检查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由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专业教学指导小组和专业主干教师为评价人,在整理汇总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表及应届毕业生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形成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记录文档。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由专业教学指导小组组织召开专题会议,专业主干课程任课教师参与,对各门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督促各任课教师根据评价结果持续改进,如调整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达到课程目标。

学校一般每五年进行一次全校性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其中包括对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修订,各学院每隔一至两年对现行培养方案进行局部调整。依据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及行业对人才的要求,由学术委员会根据本专业的行业特点,以企业和行业专家对本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为主线,邀请企业及行业专家参与课程体系设置与修订,以支撑毕业要求、达到培养目标为原则,最终建立实现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

六、持续改进

为进一步评价毕业要求达成情况,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对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采样样本2018届全体毕业生,样本数82。根据调查结果可知,100%的学生自我评价“基本达到”毕业要求,超过80%的学生自我评价“达到”或“完全达到”毕业要求。其中“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毕业要求4研究”的自我评价为弱项,表明在学生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根据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本专业学生达成了所有毕业要求。但从毕业要求达成度定量评价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在“毕业要求4研究”“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这两个方面的达成度值偏低。而用人单位反馈的问卷调查结果则显示,在“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毕业要求10沟通”这三个方面的达成度偏低。其中,有一项“毕业要求10沟通”达成评价的结果一致。这说明本专业学生在这五项毕业要求达成上偏弱,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各環节的改进。

针对“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学院教学督导组在做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时,针对多门专业课提出要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采用过程考核增强学生对平时学习的重视。

针对“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学院教学督导组在做实验、设计类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时,针对多门实践课程提出要增加设计型实验,减少演示验证型实验,在实验课开课之前需要学生充分预习,了解实验背景,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设计。

七、结束语

在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评价过程中,能够及时为专业提供合理、明确和系统化的证据,证明毕业生达到毕业要求中规定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也能够保证专业的发展、专业教育的实施满足既定的培养要求。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体系、评价过程和组织实施等进行了详细介绍,为相关专业的毕业要求达成情况提供了参考。

在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的过程中,建立起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以及持续改进机制,根据检查和评估反馈意见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整改,保证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达成,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秘书处编.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解读及使用指南(2020版,试行)[Z].

[2]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编.工程教育认证一点通[Z].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15.

[3]顾晓薇,王青,邱景平,等.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认识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14):24-2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教育部高校光电教指分委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线上线下、课内课外、虚实结合的光电信息类专业实践课程建设探索”(gdyljs06)、“以光纤技术为特色的新工科光电专业开放式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gdxgk07)

作者简介:孙伟民(1968-),男,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光纤传感技术、天文光子学。

通信作者:李立(1980-),男,汉族,内蒙古赤峰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激光技术与应用。

猜你喜欢

毕业毕业生指标
南京艺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优秀作品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毕业季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毕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