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管理领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2022-04-26刘志兵罗芝颖

高教学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措施问题

刘志兵 罗芝颖

摘  要: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今天,创新创业意识必须从小培养。打铁还需自身硬,因而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或管理人员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教育管理领域(以下简称教育管理领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探索教育管理领域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发现还存在的观念未普及,教育体系未建立,教育资源稀缺等问题,并据此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改善措施。

关键词: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管理领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10-0041-04

Abstract: In the era of mas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he awarenes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must be cultivated from childhood.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carry ou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field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which serves as the training major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or administrators. By exploring the process of graduat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unpopularized concept, the unestablished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scarce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then some countermeasures are provided.

Keywords: full-time master of education;the field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转型,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1]”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从小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成为全民的共识。

一、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管理领域

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决议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次年开始正式招生,其中就包含了教育管理方向。在此基础上,2009年,教育部发文决定扩大招收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充分表现了我国对开展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重视和认可,其目标是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一改之前学术型教育学硕士只重视教育理论研究的状况,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加贴合实际,不仅要掌握教育理论,还要有专业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研究实际的教育现象和问题,并且可以提出实用有效的解决方案。

全日制教育碩士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是针对中小学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教师,教育管理领域作为教育硕士专业领域之一,其主要目标是培养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具有较强实践和研究能力的中小学或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教育管理领域教育硕士以管理能力培养为主,其培养目标一直以来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观点,例如把培养目标定位在校长、教育家、专家型管理者或高层次教育管理人才等等,无论存在什么样的说法,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培养有一个总方向不会变,那就是面向中小学培养教师或管理人员。

二、教育管理领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必要性

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国家战略口号,将创业也提升至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社会各界均纷纷积极响应。尤其是在高等教育这一领域,高校作为高级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一直在路上。其实早在2010年就教育部就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接着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可见国家一直都非常重视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与发展。

创新一直是今后我国人才培养强调的重点与核心,在当前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必须从小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因而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及管理人才的教育管理领域,培养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创新创业教育包括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创新教育是旨在引导学生打破墨守陈规的思维定式,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模式[2]。也是引导学生从事商业实践的教育模式,其目的是使学生从被动的求职者转换为岗位的创造者。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就是这两种教育目的的综合,即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精神和能力。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培养相关创新创业的精神、意识和能力,以及探索研究的精神;可创新创业意识、精神不是天然的,需要从小培养,才能为今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因而作为培养人的教师或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创新创业知识、精神和能力,才能够去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所以,加强教育管理领域的创新创业教育,才能以更全面的知识能力储备应对未来的挑战,适应作为面向中小学培养教师或管理人员对创新创业意识的需求,适应创新时代的发展。

三、教育管理领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在教育硕士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整体起步较晚,针对教育管理领域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不少问题,亟待提升和改善。

(一)教育管理领域硕士对创新创业的认识不足

现实中,仍有许多教育管理领域全日制硕士生不清楚创新创业教育的含义,也不了解创新创业教育在今后发展中的重要性。首先,是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含义理解不正确,误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希望他们毕业后选择创业,从而缓解就业压力,提高高校的就业率。根据平常的接触与了解,大部分的教育管理领域全日制教育硕士在读研究生都想选择毕业后去学校任职,或担任学科教学的教师,或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基本没有创业的想法。因此,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他们来说无所谓,因而对创新创业教育并不重视。这其中部分原因是因为培养高校宣传不到位,没有深入贯彻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导致学生观念有所偏差;另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整个社会的创新创业观念没有转变过来,传统的就业观深深扎根在学生的心中。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与自身专业培养目标的紧密性。教育管理领域全日制教育硕士作为高层次应用型的教育专业人才,今后成为中小学的教师或管理人员同样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素养和能力,发挥专业所长,才能担负并落实中小学创新创业教育责任。

(二)教育管理领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尚未建立

1. 课程体系中缺乏相应有效课程

教育管理领域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课程一般设置有两类,即学位课和非学位课。教育管理领域的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定,攻读本领域方向(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必须完成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其中课程学习要求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学位课基础课14学分作为规定课程,必须开设;非学位课不少于24学分(含专业必修课最少10学分,专业选修课最少6学分,实践课最少8学分),可以由培养高校根据学校特色自行安排课程体系。选修课本身比重很小,可选择的课程种类不多,大部分也是与教育或中小学管理相关的课程,虽然强调最少学分要求,但培养高校考虑成本等因素,一般仅仅是为了达到毕业要求,创新创业的课程并没有专门设置,更不用说完整的课程体系了。大部分学校选修课程上设置了教育管理案例分析类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类课程,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提出新的想法和策略,又或是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教会学生使用当前最新的信息技术来制造更好的教学效果等,在学习专业的同时又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目的,但是此类课程一般只有2到3门,占比依然非常小。实践环节一般只是教学技能训练、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等。而一般必修环节是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术研讨等内容,缺乏相应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由于课程结构失衡,学员选择余地太少,因而非常不利于学生根据各管理岗位实际需要和自身条件强化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促进个性发展和提高整体素质[3]。在学校层面也仅仅通过课外活动,聘请一些创业名人、专家讲座类为主,创新创业教育缺乏明确的专业定位和针對性。

2. 教育方式缺乏灵活创新

目前,虽然我国都强调专业硕士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高校在对教育管理领域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受传统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影响,重理论传授,轻实践培养依然大量存在,其教学方式依然以课堂教学、教师讲授为主,缺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例如案例教学、研究性教学、现场教学和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设计。讲授虽然有利于学生学习系统知识,但在研究生阶段,过多的讲授方式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展开,也就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意识的培养,今后他们走进中小学课堂或从事管理工作也会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是个恶性循环。这样既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今后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同时,该专业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也有待加强。作为实践应用型的专业硕士,实践能力高低是一个重要指标,然而许多高校在课堂教学上与实际相脱离,知识理念均没有更新,仍在采用老一套的理论进行教学。并且不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践,没有将他们的实践学习落实到位;在学生实习或是见习过程中,只是单纯地放学生外出实习,没有专门的实践导师进行跟踪指导。教育方式并不只有课堂教学一种,课堂外的实践活动对于教育管理领域硕士生来说同等重要,不仅在实践中增加学生的实际经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加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而且也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为他们今后创新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3. 缺少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

目前,教育管理领域专业硕士一般实行的是“校内外”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和校外教师共同负责培养。校内教师一般是以学术为主,主攻科研项目,理论创新占多数,对教育管理专业研究生的指导也都只能从理论上去创新,较少参与到中小学管理当中去,缺乏实际中小学管理经验,对最新的基础教育动态把握不准,解决实际中小学问题的能力有限。校外导师一般聘请中小学一线教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主要负责教育管理及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由于现在中小学开展创新创业意识不强,普遍缺乏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所以除此之外,培养高校还有一些课程教师,他们主要是完成一些理论课的教学,难以将创新创业内容与专业课结合。即使学校开设一些创新创业课程或相关讲座,其教师要么是由校内教师兼任,本身就缺乏创业背景;要么聘请一些创业典型开展一些讲座,但这些教师往往不是长期的。因此,教师的经验和知识体系难以满足学生全方位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要发展教育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还需要有扎实的创新创业理论的专业教师和实际有中小学教育行业经验的资深教师来充实教师队伍,提高教育管理方向全日制教育硕士的综合能力。

4. 创新创业评价体系考核缺失

虽然根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破“五唯”成了评价新风标,但大多数高校评价一名硕士研究生是否优秀, 主要还是简单地看他的专业课成绩,看学生发表的论文数量与其是否能够找到社会地位高、认同度高的工作等(如国家机关公务员等)[4]。教育管理领域研究生的评价体系也同样,以考试成绩、论文等为主要考核标准,对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表现没有过多的要求,从而使得学生并不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未来的一种教育趋势,身为教育管理领域硕士研究生必须要掌握相关知识和能力,提高创新创业考核在评价体系中的占比,建立全面、公正的评价指标,从而引导学生向创新创业教育方向努力,达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

(三)教育管理领域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缺乏

创新创业教育教育体系的建立,教育资源也必不可少。虽然政府出台了许多利好政策鼓励研究生创新创业,但是高校由于缺乏教育资源仍然无法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地方高校在教育资源分配上劣势明显,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机会比较少,研究生参与的课题研究水平不高,难以在技术前沿领域有所创新,原创性研究成果很少,对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不足[5]。因创新创业教育不光是理论的教学,还要有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所以除了以上相关教育资源欠缺,教育管理领域研究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也同样缺乏。培养高校未与中小学或是其他教育机构建立紧密的实践交流合作平台,培养高校给教育管理领域研究生安排的实践学习机会较少,除了培养方案要求的见习、实习等必不可少环节外,很少再安排其他类型实践教学,因而导致学生缺少直接经验的积累;部分高校内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如青创园、众创空间等平台很多都是虚有其表,没有发挥它真正的效用,难以为学生提供切实的创新创业帮助。当然也不只是教育管理这个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没有搭建起来,整个研究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都有待加强。

四、教育管理领域创新创业教育的举措

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延伸到基础教育,从小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要比培养三观已经形成的成人更容易也更有效。教育管理领域硕士今后作为中小学教师或管理人员,创新创业教育必不可少。

(一)加大创新创业宣传,形成良好创新创业氛围

创新型社会已经到来,切不可故步自封,我国也已经将创新创业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为此,一方面,学校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氛围,同时多出台鼓励教育管理领域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保障措施,如向评定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等方面倾斜,来提升教育管理领域学生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多聘请社会一些相关专业创业成功人士进入课堂,通过他们创业的亲身经历来感化学生,与学生互动,分享成功或失败经验,树立创新创业的精神。同时,在学校举办专门的创新创业活动,如举办学校和专业场面的创新创业大赛等措施,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热情。

(二)强化创新创业建设,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1. 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一方面,在课程体系中增加创新创业类课程,这类课程应当包含创新创业相关的通识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在普及创新创业教育通识性知识的必修课的同时定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专题培训[6]。另一方面,除了最基本的创新创业认识外,还要加强与专业课程的结合,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发掘创新创业教育元素,加入创新创业的理念,将创新创业理念涵入专业课程中,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进一步培养专业型创新创业高级人才。

2. 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式

培养高校应该改变过去习惯运用讲授来统领课堂的方式,可以结合案例教学、研究性教学、现场教学和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同时,注重教育管理领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使实践教育环节如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实习和课例分析等真正落到实处,并安排专门实践导师进行跟踪指导,监控整个实践教育环节的各个方面,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加经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当然,无论是何种教育教学方式要具备创新性和实践性,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实践性,更有利于他们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3.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准入制度

针对教育管理领域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问题。首先,必须设立教育管理领域专任创业教师的准入制度,从国家场面设立创业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凡是考取了创业教师资格证者才有资格去应聘创业教师的岗位。其次,在高校新聘兼职创新创业教师准入时,除了必需的学历、学术经历外,尽可能考虑具有实际创新创业经验的应聘者,如使创办过公司、企业或有行业经验的教师作为创新创业课程教师。同时,加大对已有师资的培训力度。对现有师资缺乏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可以定期去企业或行业一线锻炼,增加实践经验,开发创新创业意识。最后,积极聘请创业成功人士、企业或行业较强实践能力、有创新创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或人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来充实教师队伍。通过创业创新教育师资质量的提高、结构上的进一步优化,打造优质的教育管理领域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4. 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纳入评价体系

全面贯彻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未来的一种教育趋势,作为教育管理领域硕士评价体系,为了使评价指标全面客观公正,除了考虑的课程成绩和论文外,还要增加创新创业内容的考核,在评优评先等各个环节增加有关创新创业相关内容,从而引导学生向创新创业教育方向努力,达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

(三)深化合作,丰富创新创业教育资源

教育管理领域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匮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了丰富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应该加强校校、校企等的合作,汇聚各方资源,建立资源案例库。为此,一方面加强与国外创新创业教育开展较好的高校深度合作,开展创新创业师资互访,借鉴他们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成功的经验,同时强化与培养对象学校——中小学合作培养的力度,以充分利用国外高校及中小学相关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建立好教育管理领域创新创业教育案例库。一是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充分利用国内各种平台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同时采用各种鼓励措施,积极鼓励学校教师将自己在教学中成功的教学实例编写成案例;二是聘请相关专业优秀创新创业成功的校友、友人到学校进行开展各种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总结他们的经验,充分挖掘创新创业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王伟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習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体会[J].中国社会科学,2017(12):4-30+205.

[2]李珂.创新创业教育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33(9):73-78.

[3]褚宏启.我国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与走向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7(6):38-42.

[4]樊丽,李连国,李晓艳,等.地方院校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9):4-6.

[5]龙雪梅,王栋杰.“双创”背景下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J].大学教育,2019(9):168-170.

[6]陈小玲.教育管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10.

基金项目:2018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管理专业领域)创业教育体系探索”(JXYJG-2018-06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志兵(1969-),男,汉族,江西永新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措施问题
雨后桃园补救管理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