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

2022-04-25秦亚辉谭蕾蕾李鹏辉张亚坤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淋巴瘤影像学模态

秦亚辉 陈 忱 谭蕾蕾 李鹏辉 贾 燕 张亚坤 黄 月

1)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2)河南大学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一种罕见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病灶往往局限于脑、眼、脊髓及软脑膜,多无全身其他系统受累[1]。约90%的PCNSL 病理分型为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2]。PCNSL 发病率较低,但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预后差[3]。部分PCNSL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不特异,临床表现不典型,在疾病初诊阶段易与神经胶质瘤、炎性脱髓鞘疾病相混淆。尽管脑组织活检仍是PCNSL 的金标准,但由于部分患者病变部位较深且病变周围解剖结构复杂,活检操作难度相对较大,且易受类固醇激素使用等影响,临床中极易造成延迟诊断。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无创诊断措施在PCNSL 早期诊断方面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因CSF标本获得的可重复性及相对便捷性,对软脑膜受累的PCNSL 患者的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实验室检查取得重要进展[4]。同时,神经解剖学及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探究PCNSL 的特征性影像学改变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尤其在疑诊及初诊的PCNSL患者中,多模态影像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成像模式带来的不足,而且可以优化早期诊断的策略,提高疾病的诊断率[5]。本文通过对16 例免疫功能正常确诊为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加深认识,减少延迟诊断的发生。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8-01—2022-01 就诊于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经病理诊断为PCNSL的患者16例。纳入标准:(1)明确病理诊断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2)无其他免疫系统疾病。排除标准:(1)系统性淋巴瘤颅内转移;(2)提供资料不完整者。

1.2 研究方法 回顾性研究PCNSL患者一般资料,包括:(1)临床特征:性别、发病年龄、主要症状及临床表现、活检确诊时间、活检前是否应用类固醇激素、活检淋巴瘤类型等;(2)实验室检查:血清和脑脊液检验结果,包括血常规、乙肝五项+HIV抗体检测、EB病毒核酸定量检测(EBV-DNA)、人巨细胞病毒核酸定量检测(HCMV-DNA)、血清免疫固定电泳、脑脊液蛋白、常规、脑脊液细胞形态学、脑脊液细胞病理等项目;(3)影像学特征:颅脑CT、多模态MRI(包括DWI/PWI/MRS)、18F-FDG-PET/CT,病灶部位、单发还是多发,眼眶MRI,了解有无眼部受累。

1.3 统计学分析 将所有资料导入SPSS 26.0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或构成比表示,结果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结果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特征

2.1.1 一般情况:16 例确诊为PCNSL 的患者中男9例,女7例,发病年龄(60.1±10.2)岁。60岁以下发病人数占50%(8/16),出现首发症状到确诊时间1~24个月。16 例中5 例活检前使用过类固醇激素,11 例未使用。16例经病理证实均为中枢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具体见表1。

表1 16 例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Table 1 Clinical data of 16 patients with PCNSL

2.1.2 临床表现: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的患者8例(50.0%),其中4例伴恶心、呕吐等颅高压症状,1例以视物模糊、视力下降为唯一首发症状就诊;3 例肢体活动障碍伴感觉异常,2例以行走不稳为主要临床表现,2例以记忆力下降为主要表现,1例以癫痫为主要表现就诊。

2.2 实验室检查 血清学检验中16 例患者乙肝五项+HIV 抗体检测、EBV-DNA、HCMV-DNA 均为阴性,16例血清免疫固定电泳仅1例提示IgA及k区出现对应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条带,其余未见异常。血清中LDH 值升高9 例,其中1 例反复检测血清LDH明显增高(>1 000 U/L),CSF LDH 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其余血清学检验指标未见明显异常。CSF 细胞形态学仅1例提示有异型细胞的存在,CSF细胞病理1例提示镜下中性粒及淋巴细胞多见,其余均未见明显异常。CSF 细胞数1~47 个,单核或多核为主,CSF蛋白值正常或轻微升高,CSF 中糖的浓度正常或偏低,CSF氯的浓度正常。

2.3 影像学表现 16例患者中2例单发,14例多发;1 例合并眼部病变,4 例跨过左右中线,以小脑幕为界,14例均累及幕上,2例病变仅局限于幕下;累及额叶6例(37.5%),胼胝体、基底节8例(50.0%),小脑及脑干5 例(31.2%),颞叶10 例(62.5%),顶叶5 例(31.2%)。16例患者在CT平扫上均提示为占位性改变,7 例表现为低密度影,8 例表现为高或稍高密度影,1 例表现为混合密度影,增强扫描后部分病灶呈现不规则斑片状增强。16例中MRI T1均呈现等T1或短T1信号,14 例MRI T2呈现长或稍长T2信号,2 例MRI T2呈现混杂长T2信号,MRI(T2-FLAIR)均呈现高信号。16 例患者均行MRI 增强检查,其中6 例呈现均匀强化,10例不均匀强化,其中6例病灶周围可见明显水肿带,仅1 例呈现握雪征。16 例患者DWI检查14例出现高或稍高信号,2例出现等信号,ADC值均呈现低信号。16 例患者中15 例病灶处MRS 提示NAA 峰降低,Cho 峰明显升高。Cho/NAA、Cho/Cr比值因病例资料缺失未进行统计。16例18F-FDG-PET/CT 检查均提示病变部位代谢显著升高,其中5 例在检查前已使用过类固醇激素。本研究中PCNSL患者的典型影像学表现见图1~2。

图1 A:钆剂增强扫描显示左侧基底节区、放射冠团块状异常信号,强化显著,中心混杂信号边缘环形强化;B:左侧小脑半球长T2团块状异常信号,周围可见水肿;C:右侧丘脑及侧脑室旁FLAIR序列呈类圆形高信号;D:右侧钆剂增强扫描额叶类圆形高信号,周围伴脑回样水肿Figure 1 A:Gadolinium boost scan shows abnormal signals in the basal ganglion area on the left and radiating crown masses,with significant reinforcement and ring-shaped strengthening of the central promiscuous signal edge; B:A clumpy abnormal signal of long T2 in the left cerebellar hemisphere,surrounded by edema;C:The right thalamus and lateral paraventricular FLAIR sequences show circular hyperinflections;D:Gadolinium-boosted scan of the frontal lobe is a circular hyperinflorum with plenicular edema surrounding it

3 讨论

图2 A:左侧海马片状长T1信号,钆剂增强明显强化;B:右侧基底节区、顶枕叶、胼胝体压部团块状长T2信号,周围可见水肿Figure 2 A:The long T1 signal of the hippocampus on the left side i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by gadolinium enhancement;B:The basal node area on the right side,the parietal occipital lobe,and the clumpy long T2 signal of the corpus callosum pressure,surrounded by edema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生对PCNSL 认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PCNSL 患者在患病早期即通过血清、CSF生物学指标的改变和多模态影像学的特征性改变而被早期识别,减少了误诊的概率。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中,PCNSL 中位发病年龄为50~70 岁[6],男性多于女性[7]。与免疫缺陷患者相比,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目前发病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SCHEIJEN 等[8]的报道证实了这一点。本文16例患者男女比例1.3∶1,发病年龄(60.1±10.2)岁,60 岁以下发病人数占50%(8/16)。PCNSL 的临床表现因患病部位不同而症状各异,主要表现为局灶性神经缺损症状[9]。本研究中患者以头晕、头痛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其余包括癫痫、肢体活动障碍、记忆力下降、走路不稳、精神行为异常等症状,仅1 例病变累及玻璃体。ZHAO等[10]的一项纳入1 484 例患者的Meta 分析表明,眼部病变最常见的症状分别是视力模糊(72%)和玻璃体炎性混浊(92%)。当出现眼部受累同时又伴CNS受累时,除完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等眼部检查外,房水检查应作为一线诊断技术[11]。

免疫功能正常的PCNSL 当出现软脑膜受累时,寻找血清及CSF相关生物学标志物的改变已成为早期诊断PCNSL的重要途径和方法[12]。传统的CSF细胞病理学发现,异型肿瘤细胞仍是诊断软脑膜播散的金标准[13],但仅有15%~30%的PCNSL病例能检测到肿瘤细胞扩散到CSF 中[14],主要受限于样本处理不及时、灵敏度低、假阴性率高、收集前受类固醇激素使用的影响等。本研究中16例患者仅1例发现异性细胞。在淋巴恶性肿瘤中,早期大量研究表明血清LDH升高主要与高肿瘤负荷和更活跃的临床行为有关[15]。血清LDH 升高常提示有结外转移的趋势,是恶性程度较高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LDH水平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中最独立的预后因素之一[16]。当出现血清LDH 显著增高时,应将其视为PCNSL 预后不良的警示征象[17]。本文16 例患者中发现血清LDH 值显著升高9 例(56.25%),1 例超过正常值的5 倍,对该患者间断规律随访半年后发现,患者病程进展快,治疗效果较差。

随着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多模态影像学检查作为PCNSL 早期诊断有利的工具之一,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根据国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协作组(International PCNSL Collaborative Group,IPGG)的描述,MRI T1对比增强反映了血-脑屏障(BBB)的破坏和衡量肿瘤负荷,MRI T2对比增强的信号变化反映了血管源性水肿的情况[18]。本研究16 例中14例MRI T2呈现高信号,2 例MRI T2呈现混杂长T2信号,MRI T2-FLAIR 均呈现高信号,与CHIAVAZZA等[19]的研究表现一致。WANG 等[20]的涵盖116 例新诊断的脑肿瘤患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认为,T2-FLAIR高信号病变特征性改变的出现是PCNSL诊断的关键,极大提高了早期诊断的效率。YANG等[21]的一项荟萃分析表明,MRS 对PCNSL 与脑胶质瘤的鉴别有明确意义。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碱化合物(Cho)信号幅度的变化及N-乙酰天冬氨酸(NAA)值的变化,其主要反映了神经元受损后状态的改变以及肿瘤细胞的增殖状况[22]。本研究16 例患者中15 例MRS 提 示NAA 峰 降 低,Cho 峰 明 显 升 高。18F-FDG-PET/CT 因18F-FDG 示踪剂的广泛使用,使得18F-FDG-PET/CT 与解剖成像相比,成为区分脑肿瘤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23-25]。本研究16例患者PET/CT结果均显示病变部位代谢程度显著增高,与HOVHANNISYAN 等[26]的一项利用裸鼠构建的淋巴瘤模型研究得出的结论一致,主要用于反映早期血-脑屏障的破坏。但目前研究多为观察性、回顾性的研究,涉及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较少,迫切需要先进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对病灶进行多参数的放射学分析。目前最新的研究大多聚焦于MRI多参数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及利用放射组学对具有特殊影像学特征PCNSL 的深度学习,利用其帮助鉴别胶质瘤及其他炎性脱髓鞘疾病[27-35]。

本文虽然阐述了多模态影像学检查在PCNSL的优势及价值,但未阐明幕上、幕下病变影像学改变是否具有显著的差异。本文为回顾性单中心研究,病例数较少,多模态成像技术标准不统一,未筛选同时期入院的临床症状相似,脑脊液特点相仿的早期PCNSL 患者与炎症脱髓鞘疾病、脑胶质瘤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未来需要开展更多的前瞻性、大样本的研究来有效地利用多模态影像学检查联合血清、CSF等实验室检查,以减少延迟诊断的发生。

猜你喜欢

淋巴瘤影像学模态
2022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专题介绍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联合仿真在某车型LGF/PP尾门模态仿真上的应用
以皮肤结节为首诊表现的滤泡性淋巴瘤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多模态超声监测DBD移植肾的临床应用
2019-nCoV感染者胸部影像学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分析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跨模态通信理论及关键技术初探
卵巢甲状腺肿影像学分析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