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杜陆母猪上产床背膘厚与产仔性能关系的研究
2022-04-25王俊慧杜晴天谢红涛易永红谢式云
马 燕,王俊慧,杜晴天,杨 勇,谢红涛,易永红,谢式云
(1.海南罗牛山畜牧有限公司,海南 海口 570100;2.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海南 海口 570125)
初产母猪体况的高低不仅会影响母猪的健康生长,还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影响下一胎乃至终身繁殖性能[1],而膘情是母猪体况的最直接反映,其在母猪生产上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养猪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一些规模猪场开始使用背膘仪代替传统目测对母猪体况进行精准调控,背膘厚成为选种的一个重要指标,也降低了人们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猪群体间母猪体况的差异[2-4]。因此,掌握初产母猪上产床背膘变化规律与其产仔性能的关系对生产有重要意义。
由于杜陆(杜洛克×陆川猪)母猪母性好、体质结实、耐粗饲、适应性强、抗病力强、四肢粗壮,深受海南群众欢迎。且产仔性能比陆川猪高,所以选留作后备母猪[5]。当前,关于背膘厚对初产杜陆母猪产仔性能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初产杜陆母猪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上产床背膘厚并收集整理相关产仔性能数据,探索初产杜陆母猪不同上产床背膘厚度与各产仔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相关性,为杜陆母猪的后续深入研究及繁殖性能的提升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猪的选择与分组
2021年10月10日至11月10日,选取海南某猪场244头初产(第1胎)杜陆母猪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上产床母猪(妊娠110 d)的背膘厚度,并根据不同背膘厚度将母猪划分为4组(Ⅰ组:背膘厚<23 mm、Ⅱ组:23 mm≤背膘厚≤27 mm、Ⅲ组:27 mm<背膘厚≤32 mm、Ⅳ组:背膘厚>32 mm),记录母猪的总产仔数、健仔数、木乃伊数、死胎数和弱仔数等产仔性能指标。
1.2 背膘测定方法
用猪仙子B超(ZXZ888)测定上产床母猪的背膘厚度。具体方法:当母猪处于静立时,选定母猪P2点(距离最后一根肋骨弯曲点的垂直切线与背中线的交叉点两侧向左或者向右6.5 cm处即为P2点)后剔除该位点毛屑,将耦合剂均匀涂抹到P2点处,使背膘仪探头与母猪体表呈垂直角度且与皮肤紧密接触,按压力度适中,读取显示屏背膘厚数据。
1.3 产仔性能指标收集
主要收集的产仔性能数据包括总产仔数、健仔数、木乃伊数、死胎数和弱仔数。
1.4 数据统计分析
原始数据用WPS Excel进行初步筛选整理和分类。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0 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及皮尔逊相关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背膘厚度与产仔性能的关系
由表1可知,初产杜陆母猪上产床时不同背膘厚下,总产仔数,Ⅱ组和Ⅲ组比Ⅰ组、Ⅳ组多0.9头左右,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产健仔数,Ⅱ组最多,达10.15头,显著高于Ⅰ组、Ⅲ组和Ⅳ组(P<0.05);Ⅱ组产弱仔数和死胎数最少,为0.62头和0.11头,Ⅲ组产木乃伊数最少,为0.02头,各组间的产弱仔数、木乃伊数和死胎数都差异不显著(P>0.05)。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上产床背膘厚度为23~32 mm时(即Ⅱ组和Ⅲ组),产仔性能表现较佳,而背膘偏薄(<23 mm)会因母猪太瘦造成生产力下降,背膘太厚(>32 mm)则又会因母猪营养过剩,造成母猪过肥,使子宫及腹部脂肪沉积太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引起分娩无力[6],特别在海南漫长的夏季炎热环境条件下,会导致仔猪窒息死亡,影响产仔性能,同时也会增加养殖成本。综合产仔性能最佳状态及节约饲料成本考虑,建议选择初产杜陆母猪的上产床背膘厚度范围为Ⅱ组(即23~27 mm)。
表1 初产杜陆母猪上产床背膘厚与产仔性能的关系 头
2.2 背膘厚与产仔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由表2可知,Ⅰ组:上产床背膘厚小于23 mm时与总产仔数和木乃伊数呈弱度正相关(P>0.05),与产弱仔数呈中度正相关(P>0.05),与产健仔数呈弱度负相关(P>0.05),与死胎数相关系数为-0.795,呈显著中度负相关(P<0.05);Ⅱ组,上产床背膘厚在23~27 mm范围时,与总产仔数和木乃伊数呈弱度负相关(P>0.05),与产健仔数、产弱仔数和死胎数均呈弱度正相关(P>0.05);Ⅲ组,上产床背膘厚在27 mm<背膘厚≤32 mm范围时,与死胎数呈弱度正相关(P>0.05),与其它产仔性能均呈弱度负相关(P>0.05);Ⅳ组,上产床背膘厚大于32 mm与产仔性能各指标之间均呈弱度负相关(P>0.05)。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除了上产床背膘厚在小于23 mm时与死胎数呈显著中度负相关(P<0.05)以外,初产杜陆母猪上产床前的背膘厚度与其它产仔性能指标均呈弱度相关,且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表2 初产杜陆母猪上产床背膘厚与产仔性能的相关系数(r)
3 讨论
3.1 初产杜陆母猪上产床背膘厚与产仔性能的关系
母猪上产床前背膘厚度对产仔性能的影响研究很多,但研究结果不一。孟庆利等[3]研究建议母猪产前背膘厚保持在21~22 mm,以节约饲料和达到最佳的繁殖性能。吕亚宁等[7]研究表明,长大母猪(1~7胎)临产前背膘厚在17~21 mm时,总产仔数和产健仔数最多。郑梓等[8]研究表明,长大二元后备母猪产前背膘厚度控制在21~24 mm为最佳。葛文霞等[9]试验发现,约克夏母猪临产前背膘厚为16~22 mm时窝产活仔数相对更高。本研究经过对初产杜陆母猪上产床背膘厚与产仔性能的关系分析结果,建议选择初产杜陆母猪的上产床背膘厚度范围为23~27 mm。该分析结果与上述孟庆利等[3]、吕亚宁等[7]、郑梓等[8]、葛文霞等[9]研究结果相比,初产杜陆母猪最佳上产床背膘厚偏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母猪的胎次和品种不同,杜陆母猪为外来猪(杜洛克)与地方猪(陆川猪)杂交的二元母猪,与杜长大等外来猪种存在差异。且据陈方钦等研究表明,一些国内地方品种母猪(如梅山猪)与国外品种母猪相比背膘厚会更高[10],进一步说明了本研究初产杜陆母猪最佳上产床背膘厚范围与他人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建议做好初产杜陆母猪上产床前各阶段的膘情监测及评估,及时调整饲料营养与饲养管理,保持适宜的上产床背膘厚,促使母猪产仔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3.2 初产杜陆母猪上产床背膘厚与产仔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妊娠母猪的背膘厚度与其繁殖性能的关系已被大量研究结果证实。李煜等[11]研究表明,妊娠中后期背膘厚度与母猪产仔性能相关性较大,长大初产母猪妊娠110 d背膘厚度与当胎总产仔数、健仔数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芦春莲等[12]在研究深县母猪初配时背膘厚与头胎繁殖性状的相关结果表明,背膘厚度在大于23 mm时与窝产仔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张志伟等[13]研究表明,母猪分娩前背膘厚度与母猪总产仔数关联度较大。本研究经过对初产杜陆母猪上产床背膘厚与产仔性能的相关系数分析结果发现,背膘厚在23~32 mm时其总产仔数呈负相关,与李煜等[11]、芦春莲等[12]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而上产床背膘厚在小于23 mm时与死胎数呈显著中度负相关(P<0.05),与其它各产仔性能指标均呈弱度相关,且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相关分析结果与李煜等[11]、芦春莲等[12]和张志伟等[13]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初产杜陆母猪具有独特的地方猪品种特性,这与杜长大等外来母猪品种或其它猪种背膘厚与产仔性能显著相关关系存在不同,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