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源式乡村振兴发展路径探究

2022-04-25王敏花家俊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

王敏 花家俊

摘 要:乡村振兴的内源式发展强调结合本地域特色,充分调动村民的参与性和创造性,这是基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所能获得的外部工商资本投入与政府财政倾斜比较有限这一国情下,广大乡村实现振兴的有效之路。该文以安徽省S乡为研究对象,在深入考察其内源式发展模式与所取得的成效后,剖析该地实践做法的启示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内源式乡村振兴发展路径,为我国的乡村振兴提供适宜有效的思路。

关键词:乡村振兴;内源式;农村;路径

中图分类号 F3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2)07-0004-04

“内源式”发展理论最初起源于西方的区域经济学理论。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和城镇化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乡村日益陷入经济落后和农民贫困的困境中。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家在对传统发展模式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自下而上的内源式发展理论[1-2]。乡村振兴的内源式发展则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的一种新兴发展思路,这种发展模式是在乡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将地方特色包括经济特色、文化特色、地域特色等的某一方面或者多个方面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并且充分调动基层村民的参与性和创造性[3-4]。在这一模式下,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自群众内部对于更高经济水平的发展需要。

我国有着数亿农村人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成果显著,但地区间、城乡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日益显著,单纯靠外部资本的投入与财政倾斜无法解决落后地区急需发展的诉求。并且资本的逐利性质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村地区共同富裕的要求和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而内源式发展路径强调的是结合本地域的特色,以群众内在需要为动力,引导群众先行投入劳动,以市场为导向,寻求市场经济下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这种类似“自救”的发展方式往往具有星火燎原之势。安徽省S乡就走出了一条内源式乡村振兴之路。笔者以安徽省S乡为研究对象,在深入考察其发展模式后,剖析该地做法的成效与启示意义,在此基礎上提出内源式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以期为我国的乡村振兴提供适宜有效的思路。

1 安徽省S乡内源式乡村振兴模式

S乡位于安徽省霍邱县中南部,坐落于六安市城东湖水库二级保护区范围内,确权登记面积达7040hm2,为典型的农业乡镇。近年来,S乡大力推进稻田养虾这一新兴产业模式,水稻龙虾轮作制在市场推动下获得了巨大成功与快速推广,现已形成集育苗、养殖、培训、销售为主的完整产业链,极大带动了村镇繁荣。

1.1 “千家万户”遍地开花 2012年,S乡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利用在外学习的养殖技术,返乡尝试在水田养殖小龙虾。而后,在镇村干部的带头示范下,越来越多的村民投入到龙虾的生产中,最终S乡依据本乡实际情况,结合市场需求开拓创新出“千家万户”的发展模式。在原有土地承包基础上,以一家一户为生产主体,将龙虾养殖碎片化、精细化。这一模式下劳动强度低,规避了本地区劳动力不足、老幼居多的人口现状劣势,更减少了劳动力成本。

1.2 水稻龙虾轮作制 S乡实行水稻龙虾轮作的创新方式,即在第1年10月份左右水稻收割后开始平整土地、构建围栏、购买虾苗。冬季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日常管理与维护,等到第2年2月底开始喂饲料,3月份开始捕捞售卖,5月份即迎来龙虾销售旺季,整个销售周期在100d左右。等结束后再进行水稻耕种,耕作时序与原先纯水稻种植无变化。原先S乡土地季节性抛荒的土地利用短板,成为该乡龙虾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如今,冬季抛荒土地变为虾塘,且与原来水稻种植生产时间相衔接,保持了原本水稻种植的状况。这样不仅省去了地租和平整土地的额外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土地净效益是原来的3~5倍。

1.3 水稻龙虾共作制 轮作制下10月份水稻收割,龙虾在耕地中以洞穴形式生存,不可避免地会因为机械化收割造成龙虾的死亡与流失,使得后期需要增加虾苗的投入量。因此S乡村民又探索出水稻龙虾共作制,即在耕地边开辟小水池,水稻收割前将育苗龙虾集中保护管理,消除了机械化生产所带来的产量减少与额外成本。且集中管理模式可以提高龙虾繁殖率,更能起到蓄水功能,有效调节了季节性缺水问题。

2 安徽省S乡内源式乡村振兴成效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总要求,S乡稻田养虾实践绩效与此要求有极高契合点。

2.1 产业兴旺 S乡在2012后开始实行稻田养虾,而今已形成产销一体的龙虾产业,稻虾养殖规模逐年上升,并于2018年达到4666.6hm2。为了适应庞大的养殖规模,S乡建设小龙虾交易市场4个、收购点100多个,为小龙虾市场的开拓提供了枢纽作用。据S乡乡政府高主席介绍:“交易高峰时期,S乡龙虾养殖基地处处都是交易场所,外地客户常驻S乡收虾,乡政府2个宾馆全部住满,有的床铺挤住2人,每天早上8:00收齐后即走”。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背后是市场的巨大需求。S乡所产龙虾大部分会运到合肥、上海、北京、杭州、宁波、武汉等地。水田养虾产业的兴旺也稳步促使S乡农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S乡所在县农业总产值也逐步增加,2011—2017年增加8.4亿元,2017年被安徽省、农业部授予省级稻渔业综合种养工程万亩示范区。

2.2 生态宜居 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农业与自然息息相关,农业生产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由于稻田中龙虾的存在,S乡村民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基本不再喷洒农药,并大量减少化肥投入,极大地促进本地农业绿色化、无害化,调节了区域生态环境。在稻田养虾模式下,小龙虾以田间的野草和害虫为食物,起到除草的作用。虾群游动觅食,有助于活水、松土和水田通气,增加水中氧气溶解,水中龙虾所排出的大量粪便更直接成为水田土壤的有机肥料。据了解,S乡实施稻田综合养虾后,水田的农药用量减少80%以上,化肥用量减少40%以上,除草剂更是基本无需再使用。“过去种水稻用的农药很多,野外很难见到野生泥鳅和黄鳝”。自从采取稻田养虾后,泥鳅和黄鳝都能被捕获,这是水田养虾生态效益的直接体现。养虾2年以上的稻田一般可产黄鳝37.5~45kg/hm2,泥鳅75kg/hm2以上。仅此2项可多收4500元/hm2。

2.3 乡风文明 乡风是一个乡村几百年流传下来的、固有的文化习俗和精神风貌。“以前农闲时,我们都喝喝酒、打打牌、站在村头各自聊天,而稻田养虾后,我们有时候早晨二三点就起来收虾,五到七点去卖虾,起得早才卖的好,上午回去整田晒网,下午又要去下网投喂饲料”。从村民的谈话中不难看出,稻田养虾产业的开展大大减少了农民的空闲时间,这些时间转化成能够创造财富的机会。正所谓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生活的富足将一定程度上改变村民的不良行为。据S乡政府人员介绍,“现在乡里连打架斗殴的都少了,大家都忙着挣钱,没人计较鸡毛蒜皮的小事”。同时,S乡进行的龙虾知识培训也在无形中提高了村民的知识技能,促进乡风更加文明。

2.4 治理有效 振兴乡村、改造乡村,还需要提高治理水平。乡村治理要把法治、德治、自治结合起来,实现“三位一体”[5]。能否顺利实现乡村振兴,乡政府和村委会是关键。起初,S乡在进行稻田养虾时只有部分散户参与,其他村民多持观望态度,大规模的种植未能实现。S政府在了解这个情况后联合S乡部分村委会党员带头提前种植,村民看到收益后才放心种植。同时,围绕稻虾经济,S乡党委、政府还为养殖龙虾的农户免费抽水灌田,与县水产局联合开展多期培训,近3年来约1000人参加了龙虾养殖专业培训,并到湖北潜江、江苏盱眙等小龙虾基地参观。2018年乡政府利用“千亿斤增良田”“土地增减挂钩”等项目,投入6千万元用于本乡基础设施改造,打造龙虾特色小镇。这些项目的开展也强有力地吸引了S乡人才返乡投入到家乡稻田养虾事业。人力资源的回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S乡“老、弱、病、残”的现状,S乡部分村庄行政事务也有了青壮年劳动力的参与,扭转了S乡治理主体外流的萧条趋势。S乡党委政府的积极作为是S乡稻田养虾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2.5 生活富裕 生活富裕构成了乡风文明与治理有效的基础[6]。S乡稻田养虾农户第1年养虾一般纯收入15000~30000元/hm2。第2年纯收入30000~45000元/hm2,綜合收入高达60000~75000元/hm2。据村民介绍,5年前,S乡土地流转租金约6000元/hm2,2年前涨到12750元/hm2,2022年已经超过了15000元/hm2,土地流转租金的这一变化反映出水田养虾效益相当可观。S乡农业发展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9月底本乡农民存款2.38亿,是5年前未推广稻田养虾模式时(8000万元)的3倍多。同时,2016年S乡脱贫286户,其中有178户是通过稻田养虾脱贫,占全部脱贫人数的62.2%,2017年这一比例达71.3%。除此之外,S乡的稻田养虾为回流的农民工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老一代农民工面临着养老与返乡的困境,而稻田养虾为其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与经济来源,使返乡村民在劳作过程中重新获得价值感。

3 安徽省S乡内源式乡村振兴发展的启示

安徽省S乡农民通过自身的积极创造,有效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也为其他地区探索自下而上的内源式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意义。

3.1 因地制宜、多元创新是基础 乡村不能盲目振兴,不能一哄而上,要立足于实际,发挥本地特色,鼓励群众创新。S乡依托其便捷的陆路交通条件、原有广阔的水稻种植面积、毗邻发达城市群等优势,引入稻田养虾这一复合农业,在不改变农用地性质、不影响粮食产量的前提下,大幅提高了稻田经济产值,实现了农民收入增长和乡村振兴发展。这为我国广大农业地区,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区,如何通过创新产业发展方式来振兴乡村提供了良好的创新思路。

3.2 市场认可是关键 要实现产业兴旺,就必须极大地吸引市场资源,寻找市场需求点,得到市场认可。S乡稻田养虾大面积推广离不开近些年小龙虾的畅销。将产品推向市场、用市场需求带动产业发展,是内源式乡村振兴路径的必由之路,也是确保发展成果长期持久的根本保障。

3.3 政府扶持是保障 政府作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积极主动进行金融支持、技术支持、政策导向等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催化剂。党和政府是乡村振兴的指挥棒,只有党和政府富有高度责任感、紧急的使命感和甘于奉献的精神,方可打赢这场乡村振兴的攻坚战。S乡乡政府为村民提供无息贷款、推广先进技术、改造基础设施、打造龙虾特色小镇等,无不反映出基层政府部门在推动乡村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3.4 村民参与是核心 乡村振兴的真正奋斗和受益者是村民自身,村民的积极参与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动力。S乡稻田养虾源于村民的积极探索,兴于村民的辛勤劳作,而发展成果最终惠及了每一个参与者。让村民成为发展主体,调动村民积极参与,是内源式乡村振兴发展路径的根本表现,只有这样才能激发群众的创造力,迸发产业发展的活力。

4 内源式乡村振兴路径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中国城乡发展差距巨大的今天,农业生产补助、专项扶贫资金也无法做到让每一个乡镇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城市工商资本只能注入非常小比例的乡村中。走内源式乡村振兴之路,是对外源式乡村振兴的有效补充,是在东西部农村可获资源不平衡前提下更有效促进广大乡村得以振兴的重要力量。

4.1 充分挖掘农村地区资源禀赋,获得乡村振兴引擎 一味地强调政府财政投入,强调政策支持,必定无法改变现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乡村振兴中找到优势资源禀赋并找准市场定位、对乡村资源进行有效开发、提供具有特色的产品是可持续内源性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抓住乡村振兴的时代机遇,深度挖掘自有资源,尤其是独特的文化传统资源,这种资源是历久弥新的精华,是乡村特色发展的优势。

4.2 有效动员农民,形成内源式发展的内生动力 村民是乡村振兴的获益者,也是乡村振兴最主要的参与者。在特定邻域、特定地方文化中成长的群众,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特别是缺少外部资本参与的内源式乡村振兴过程中,村民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要充分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鼓励村民积极投身到建设家乡的伟大事业中。

4.3 成立合作化专业组织,细化分工提高抗风险能力 从国内外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个体小农户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弱势。只有通过集体组织化才能发挥最大的力量。因此,要积极完善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大力培育发展农业合作社等社会组织,为内源式乡村振兴发展路径提供可持续的组织力量。产业初步形成后,要积极推进分工,扩大发展成果,推进单一工作流程专业化,覆盖产业中上游,提高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从根本上摆脱个体单打独斗的乡村经济传统,争取内源式发展成果可持续化。

4.4 强化调控能力,为产业发展扫清障碍 内源式发展路径强调发挥群众的自发性与创造性的优点,但不可避免也具有盲目性等弊端。因此,基层党组织还需要发挥有效的调节作用,维护市场秩序,把握产业发展方向,为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要积极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推广先进技术,发展优秀人才,做到地尽其力、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尽可能地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压低成本,从而构筑利润壁垒,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市场地位。

参考文献

[1]范虹珏,沈费伟,刘祖云.农民工城市融入:“内源式”替代“外生式”城镇化模式之构想[J].华东经济管理,2017,31(4):52-59.

[2]杨秀丹,赵延乐.欧盟农业新内源性发展模式分析及启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8(6):121-124.

[3]方劲.内源性农村发展模式:实践探索、核心特征与反思拓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1):24-34.

[4]邓万春.内生或内源性发展理论[J].学术论坛,2011(4):44-46.

[5]赵增彦.当前经济欠发达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J].前沿,2010(13):116-120.

[6]王亚华,苏毅清.乡村振兴——中国农村发展新战略[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6):49-55.

(责编:徐世红)

Research in Endogenous Rural Revitalization Development Path

WANG Min   HUA Hiajun

(School of Public Management, Anhui Jianzhu University, Hefei 230000, China)

Abstract: The endogenous developmen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emphasizes the combination of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full mobilization of the participation and creativity of grass-roots villagers. This is an effective way for the majority of villages to realize the revitalization under the national condition that the extern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capital investment and government financial inclination available in most rural areas are relatively limited. This paper takes s Township in Anhui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fter in-depth investigation of its endogenous development model and performa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nlightenment significance of local practice, and puts forward the endogenous Rural Revitalization development path on this basis, so as to provide appropriate and effective ideas and reference for China′s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Endogenous; Rural areas; Path

基金項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我国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增值收益共享机制研究”(AHSKF2018D61);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城市土地再开发及收益分配机制研究”(SK2020A0269);安徽建筑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农业支持补贴对农地规模经营与农户生产决策的影响”(2018QD01)。

作者简介:王敏(1989—),女,安徽芜湖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土地经济,乡村发展与振兴。  收稿日期:2021-12-23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