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急诊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2-04-25魏秀娟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8期
关键词:优质护理生活质量

魏秀娟

摘  要:目的  探究急诊卒中患者获得优质护理干预后的效果和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山东省五莲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急诊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抢救成功率、并发症、诊治时间、神经功能缺失评分(E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卒中量表评分(NIHSS)、生活质量等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诊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ESS、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诊卒中患者在抢救中开展优质护理指导,可缓解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整体护理质量,控制并发症,利于预后。

关键词:优质护理;急诊卒中;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8-0-03

临床上脑卒中属于危重症的一种,开展快速高效的诊断治疗可将患者神经损伤程度减轻,以往开展传统护理措施,在急救方面存在一定缺点[1]。卒中属于脑血管疾病,与高血压关系密切。相比于正常血压的患者,血压波动异常的患者脑卒中发生率较高,因患者长时间血压异常,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引发脑组织缺血。卒中疾病后极易出现偏瘫、失语情况,影响日常正常生活,为降低病死率与致残率,临床须尽早开展抢救工作,以保证抢救效果,如融入针对性护理指导,可提升护理配合度。因人们对急诊工作的要求逐渐提升,急诊优质护理已广泛应用在临床,可协调各科室之间工作,使急诊护理流程更加简单、全面,整体护理质量得以提升。在急诊卒中患者抢救工作中开通绿色通道,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山东省五莲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急诊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8例,女19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2.35±4.18)岁;病程2~8 h,平均病程(5.12±0.36)h。研究组患者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62.52±4.21)岁;病程2~9 h,平均病程(5.25±0.31)h。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山东省五莲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满足卒中疾病诊断标准[3];②积极配合研究;③在发病后12 h内送至医院治疗。

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他脏器疾病者;②伴有精神问题或者不能正常交流沟通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措施。当院方接到患者后,及时送至医院,护理人员接诊后帮助其进行挂号,将医嘱作为依据,对患者开展相应急救措施,对患者给予吸氧、用药等干预,随后送到专科部门进行治疗。

研究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措施。①转运干预。在转运期间,尽量避免移动患者,对于危急重症患者,需就地实施抢救工作,防止移动加重病情,为患者调整体位,让其取平卧位姿势,将头部抬高向一侧偏转。②急救干预。急救期间,护理人员需积极、准确地与医生进行配合,严格根据医嘱对患者开展溶栓治疗,事先准备好溶栓药物,提升整体治疗效率,防止病情恶化。③心理干预。因病情较重,患者存在失眠、抑郁等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实施合理的心理指导,将急性脑卒中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和家属,使其存在的不安、恐慌等情绪予以消除。告知患者、家属预后康复的重要意义,需重视患者保暖,让其摄入健康、营养的食物,保持情绪稳定,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④饮食干预。让患者摄入低脂、易消化、低盐、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高蛋白质等食物,在进食前,抬高患者的床头,角度>45°,让其保持半坐卧位,进行摄食。对于难以进食、吞咽障碍的患者,需开展鼻饲流食。⑤并发症干预。对于血压异常的患者,血压过低或者过高均与预后存在直接关系,如血压水平>200 mm Hg (1 mm Hg≈0.133 kPa)时,当血压水平每升高10 mm Hg,其神经功能退化会升高40%左右,因此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血压水平予以密切观察,防止血压水平在短时间升高,损伤神经状态,血压水平一旦出现异常,须第一时间主动上报医生。对于肺炎患者,由于免疫力、误吸降低,患者会发生肺炎疾病,进而发生不良预后,因此护理人员应向患者演示正確的腹式呼吸方法。如患者排痰困难,需在餐前0.5~2.0 h经体位引流使排痰速度加快,定时清除患者的口腔呕吐物、分泌物,防止出现误吸、窒息等情况,使呼吸保持通畅,并给氧治疗。对于存在吞咽障碍的患者,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误吸、营养状况进行密切观察,嘱咐患者不可用力排便,必要时可让患者使用番泻叶,使排便状态维持正常,告知家属对患者的四肢进行按摩,避免发生深静脉血栓等情况。

1.4  观察指标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抢救成功率、并发症、诊治时间、神经功能缺失评分(E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卒中量表评分(NIHSS)、生活质量等指标水平。

①护理效果。护理服务实行后,时刻监测患者的生命指标,整体治疗效果较优,为显效;护理服务实行后,时刻监测患者的生命指标,但存在异常波动,整体治疗效果不佳,为有效;护理服务实行后,生命指标未能时刻观察,效果不佳,为无效。护理效果=(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②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主要包含压疮、肺部感染、溃疡、尿路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压疮+肺部感染+溃疡+尿路感染)例数/总例数×100%。

③神经功能缺失评分(ESS)。ESS总分为100分,其分值高低与神经功能缺失情况呈反比,即分数越高神经功能缺失情况越轻。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ADL总分为100分,分数越低日常生活能力越差。卒中量表评分(NIHSS)。NIHSS总分为42分,分值越高证实神经受损越严重。

④生活质量评分主要借助综合评定问卷CQOLI-74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CQOLI-74量表主要包含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4个维度,每个维度对应20个条目,自评条目共74个,每个条目对应分值为1~5分,20个因子粗分相加后获得总粗分,计算公式=(维度总粗分-80)×100/320,分值越高证明生活质量水平越优。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抢救成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抢救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生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诊治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诊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的ESS、ADL、NIHSS评分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ESS、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升高,脑卒中发病率随之升高,为提升急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情况,临床应为患者开展人性化、整体化护理指导[5-6]。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急诊医护人员工作,利于救治工作顺利开展。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对工作人员的分工、工作内容予以重视,对每个人实际工作职责予以明确,护理人员须互相协助、配合,有条不紊地实施护理服务。优质护理对护理管理的灵活性予以高度重视,针对紧急、特殊情况实施救治具有优先权,并在护理服务中融入人文关怀,对患者实行抢救治疗,将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作为工作第一位。研究组患者的诊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优质护理可将患者、家属与医生的对接时间缩短,自入院开始,对患者进行全程指导,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并对患者的恢复情况予以密切观察,防止出现多种并发症。对患者予以全面护理,自躯体至心理实施护理,让脑卒中患者在急诊治疗中获得最优的效果。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ESS、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优质护理的全面开展,充分体现了现代护理学理念,主要包含专业性、人文性、整合性,保证护理工作连续进行,对患者予以专业化照顾。获得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升高,利于患者更好预后。护理人员应高度明确家属在整个救治过程中占据的重要地位,由于家属存在焦急情绪、一直询问患者病情状况,因此减轻家属的压力属于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使临床治疗工作顺利开展,满意度随之提升。帮助患者建立友好关系,维护好护患关系。

本研究结果与刘敏等研究结果一致,其研究中患者人数共120例,分为A组、B组,每组60例,A组患者的诊治时间短于B组,A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这证实了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后均存在不良情绪,因此对患者和家属开展健康指导,可让其更好地了解疾病知识,对患者予以足够的家庭支持,可提升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在急诊卒中患者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可满足患者的需求,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最佳时间给予抢救,提高抢救成功率,提升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范立新,刘辉.急诊优质护理在脑卒中患者抢救流程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4):132-133.

[2]刘晓君.优质综合护理在高血压并发腦卒中急诊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2):165-166.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9):666-682.

[4]吕肖.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优质急诊护理对降低其死亡率、缩短其DNT时间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7):281-282.

[5]蒋颖,王寅冰.优质综合护理在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5):718-720.

[6]钱红妹,许力心,朱革珍.优质急诊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2):209-210,220.

[7]王晓晶.优质护理在急诊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2):223-224.

[8]梁燕玲.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NIHSS评分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5):169-170.

[9]李楠,杜岳,于秋芸,等.电子巡视单对急诊脑血管病患者输液流程优化中护理质量改善效果的研究[J].中国卒中杂志,2021,16(5):497-501.

[10] Peng L N,Chen L J,Lu W H,et al.Post-Acute care regains quality of life among middle-aged and older stroke patients in Taiwan[J].Archives of Gerontology & Geriatrics,2019,83(4):271-276.

[11]李颖,袁学华,刘蕊,等.急诊优质护理在脑卒中患者抢救流程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9,22(5):552-555.

[12] Du H S, Ma J J,Mu L.High-quality health information provision for stroke patients[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16,129(17):2115-2122.

[13] Lindblom S,Flink M,Sjstrand C,et al.Perceivedquality of care transitions between hospital and the home in people with strok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Directors Association,2020,21(12):1885-1892.

[14] Soler I N,E Ignacio García,Vallejo J M,et al.A set of care quality indicators for stroke management[J].Neurología(English Edition),2019,34(8):497-502.

[15] Wu Y Z.Highquality nursing care for stroke effect assessment[J].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7):107-110.

[16]劉敏,陈海玲,张琴.深圳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行优质护理对情绪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3):131-132.

猜你喜欢

优质护理生活质量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